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656737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13098.1

申请日:

20130724

公开号:

CN103355171B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4/00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江苏绿苑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海珍,史云光,史清云,张荣良,蔡亚萍,朱艳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句蜀路3号

优先权:

CN201310313098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坚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消毒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以矮生麦冬当年生嫩叶为外植体,经过无菌接种于诱芽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后,利用愈伤组织块再进行继代培养,然后把诱导出来的小苗接种在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之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形成生根苗,生根苗经过炼苗驯化得到再生植株。本发明的方法使矮生麦冬的繁殖更为容易,繁殖周期缩短,使其成活率或发芽率提高,解决播种繁殖慢和分株成活率低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矮生麦冬当年生嫩叶为外植体,经过无菌接种于诱芽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后,利用愈伤组织块再进行继代培养,然后把诱导出来的小苗接种在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之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形成生根苗,生根苗经过炼苗驯化得到再生植株;其中,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1,消毒灭菌:选取当年新生的嫩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步骤2,初代培养:将叶片先以70%酒精浸泡15秒钟,再转入0.1%升汞溶液中灭菌1~3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遍,将消毒后的叶片接种到MS+BA 0.5mg/L+NAA0.5mg/L+KT1.0mg/L+蔗糖30g/L+琼脂5~7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 pH值为5.5~5.8,MS培养基经过1.1kg/cm高压消毒15~20分钟,在温度25±2℃黑暗培养30-35天,叶片形成愈伤组织,切下愈伤组织进入继代培养;步骤3,继代培养:将切下的愈伤组织块接种到MS+BA 2.0mg/L+NAA 0.2mg/L+IAA0.5mg/L+蔗糖30g/L+琼脂5~7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 pH值为5.5~5.8,MS培养基经过1.1kg/cm高压消毒15~20分钟,在温度25~30℃,光照强度1500~2000lux,每日光照12-14小时,培养20天时,愈伤组织上出现绿色芽苗,培养30-35天,芽苗长至2㎝时,切割扩大繁殖;步骤4,壮苗培养:将继代培养基上切下的小苗接种到MS+BA0.5mg/L+NAA0.2mg/L+蔗糖30g/L+琼脂5~7g/L培养基上,壮苗培养20-30天,将长至2~3㎝芽苗移入生根培养基培养;步骤5,生根培养:将壮苗培养后的芽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0.3%活性炭+蔗糖20g/L,在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1500lux,每日光照10小时,培养20-25天后,将形成白色短根的芽苗进行炼苗移栽;步骤6,炼苗移栽:将生根培养后的芽苗先在温度23±2℃的温室内放置3~5天,然后进行温床过渡移栽,移栽时,将幼苗用清水将根部琼脂清洗干净,种入苗床后,用清水浇灌,并喷施适量的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1000倍多菌灵药液,以后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其中,所述温床过渡移栽的过渡温床位于塑料大棚内,床宽1.2m,床四周砌高30㎝,床底整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矮生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矮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丛生,叶短株矮,喜荫,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强。 矮生麦冬耐-18.9度以下低温,株高仅10~15厘米,喜欢温暖湿润、较阴蔽的地方,可在北方地区良好生长。矮生麦冬所形成的地被整齐,景观效果极佳,管理省工,无需修剪,是一种极为优秀的常绿草坪植物。

矮生麦冬的繁殖方法以分株为主,四季都可以进行,也可以进行播种,但是成活或发芽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该方法能够缩短矮生麦冬的繁殖周期,提高其成活率或发芽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矮生麦冬当年生嫩叶为外植体,经过无菌接种于诱芽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后,利用愈伤组织块再进行继代培养,然后把诱导出来的小苗接种在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之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形成生根苗,生根苗经过炼苗驯化得到再生植株。

其中,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消毒灭菌:

选取当年新生的嫩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步骤2,初代培养:将消毒后的叶片接种到MS+BA 0.5mg/L+NAA0.5mg/L+KT1.0mg/L+蔗糖30g/L+琼脂5~7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PH值为5.5~5.8,MS培养基经过1.1kg/cm2高压消毒15~20分钟,在温度25±2℃黑暗培养30-35天,叶片形成愈伤组织,切下愈伤组织进入继代培养;

步骤3,继代培养:将切下的愈伤组织块接种到MS+BA 2.0mg/L+NAA 0.2mg/L+IAA0.5mg/L+蔗糖30g/L+琼脂5~7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PH值为5.5~5.8, MS培养基经过1.1kg/cm2高压消毒15~20分钟,在温度25~30℃,光照强度1500~2000lux,每日光照12-14小时,培养20天时,愈伤组织上出现绿色芽苗,培养30-35天,芽苗长至2㎝时,切割扩大繁殖;

步骤4,壮苗培养:将继代培养基上切下的小苗接种到MS+BA0.5mg/L+NAA0.2 mg/L+蔗糖30g/L+琼脂5~7g/L培养基上,壮苗培养20-30天,将长至2~3㎝芽苗移入生根培养基培养;

步骤5,生根培养 :将壮苗培养后的芽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0.3%活性炭+蔗糖20g/L,在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1500lux,每日光照10小时,培养20-25天后,将形成白色短根的芽苗进行炼苗移栽;

步骤6, 炼苗移栽:将生根培养后的芽苗先在温度23±2℃的温室内放置3~5天,然后进行温床过渡移栽,移栽时,将幼苗用清水将根部琼脂清洗干净,种入苗床后,用清水浇灌,并喷施适量的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1000倍多菌灵药液,以后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其中,步骤1中,所述消毒灭菌处理为将叶片先以70%酒精浸泡15秒钟,再转入0.1%升汞溶液中灭菌1~3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4~5遍。

其中,步骤6中,所述温床过渡移栽的过渡温床位于塑料大棚内,床宽1.2m,床四周砌高30㎝,床底整平。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矮生麦冬的培养方法通过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矮生麦冬的繁殖更为容易,大大缩短了矮生麦冬的繁殖周期,提高了其成活率或发芽率,有效的解决了播种繁殖慢和分株成活率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消毒灭菌:

选取当年刚萌发出的嫩叶,自来水冲洗后,在超净工作台上以70%酒精浸泡15秒钟,再转入0.1%升汞溶液中灭菌1分钟,倒去灭菌液,用预先准备好的无菌水冲洗4遍,沥干水后,将消毒后的叶片接种到诱芽培养基上;

步骤2,初代培养 :

将消毒后的叶片接种到MS+BA 0.5mg/L+NAA0.5mg/L+KT1.0mg/L+蔗糖30g/L+琼脂5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PH值5.6,MS培养基经过1.1kg/cm2高压消毒20分钟,在温度25±2℃黑暗培养20天左右叶片开始愈伤化,到第30天,叶片大多已形成愈伤组织,切下愈伤组织进入下一阶段的继代培养;

步骤3,继代培养:

    将切下的愈伤组织接种到MS+BA 2.0mg/L+NAA 0.2mg/L+IAA0.5mg/L+蔗糖30g/L+琼脂5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PH值5.6,MS培养基经过1.1kg/cm2高压消毒20分钟,在温度25~30℃,光照强度1500~2000lux,每日光照12小时,20天左右,愈伤组织上出现绿色芽苗,至30天左右,芽苗达到2㎝左右,切割以扩大繁殖;

步骤4,壮苗培养:

将继代培养基上切下的小苗接种到MS+BA0.5mg/L+NAA0.2 mg/L+蔗糖30g/L+琼脂5g/L培养基上,壮苗培养20天左右,将健壮的小苗移入生根培养基培养;

步骤5,生根培养:

    将长至2㎝左右的无根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0.3%活性炭+蔗糖20g/L,在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1500lux,每日光照10小时,15天左右可见芽苗上有白色短根形成,经25天左右,进行炼苗移栽;

步骤6,炼苗移栽:

     将生根培养后的芽苗先在温度23±2℃之间的温室内拧松瓶盖放置3天,然后进行温床过渡移栽,过渡苗床(即温床)可建在普通单体的塑料大棚内,床宽1.2m左右,床四周砌高30㎝,床底整平,24小时后即可移栽小苗,移栽时,将幼苗从瓶内取出,用清水将根部琼脂清洗干净,同时应尽量减少伤根,种入苗床后,选择清水浇灌,并喷施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药液,以后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3次,全封闭管理一周左右,在20天左右可以逐步通风,并除去覆盖物。

实施例2

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消毒灭菌:

选取当年刚萌发出的嫩叶,自来水冲洗后,在超净工作台上以70%酒精浸泡15秒钟,再转入0.1%升汞溶液中灭菌3分钟,倒去灭菌液,用预先准备好的无菌水冲洗5遍,沥干水后,将消毒后的叶片接种到诱芽培养基上;

步骤2,初代培养:

将消毒后的叶片接种到MS+BA 0.5mg/L+NAA0.5mg/L+KT1.0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PH值为5.8,MS培养基经过1.1kg/cm2高压消毒20分钟,在温度25±2℃黑暗培养20天左右叶片开始愈伤化,到第33天,叶片大多已形成愈伤组织,切下愈伤组织进入下一阶段的继代培养。

步骤3, 继代培养:

    将切下的愈伤组织块接种到MS+BA 2.0mg/L+NAA 0.2mg/L+IAA0.5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培养基的PH值为5.8,MS培养基经过1.1kg/cm2高压消毒20分钟,在温度25~30℃,光照强度1500~2000lux,每日光照14小时,23天左右,愈伤组织上出现绿色芽苗,至33天左右,芽苗达到2㎝左右,切割扩大繁殖;

步骤4,壮苗培养:

将继代培养基上切下的小苗接种到MS+BA0.5mg/L+NAA0.2 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壮苗培养30天左右,将健壮的小苗移入生根培养基培养;

     步骤5,生根培养:

将长至3㎝的无根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0.3%活性炭+蔗糖20g/L基本培养基,在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1500lux,每日光照10小时, 10天左右可见白色短根形成,经20天左右,进行炼苗移栽;

步骤6,炼苗移栽:

     将生根培养后的芽苗先在温度23±2℃之间的温室内拧松瓶盖放置5天,然后进行温床过渡移栽,过渡苗床(即温床)可建在普通单体的塑料大棚内,床宽1.2m左右,床四周砌高30㎝,床底整平,24小时后即可移栽小苗,移栽时,将幼苗从瓶内取出,用清水将根部琼脂清洗干净,同时应尽量减少伤根,种入苗床后,选择清水浇灌,并喷施1000倍多菌灵药液,以后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4次,全封闭管理一周左右,在20天左右可以逐步通风,并除去覆盖物。

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矮生麦冬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消毒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以矮生麦冬当年生嫩叶为外植体,经过无菌接种于诱芽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后,利用愈伤组织块再进行继代培养,然后把诱导出来的小苗接种在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之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形成生根苗,生根苗经过炼苗驯化得到再生植株。本发明的方法使矮生麦冬的繁殖更为容易,繁殖周期缩短,使其成活率或发芽率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