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终端和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65514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06856.3

申请日:

2013.01.25

公开号:

CN104081866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W 76/02申请日:20130125|||公开

IPC分类号:

H04W76/02

主分类号:

H04W76/02

申请人:

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伯特·扎克尔策韦斯基; 米洛斯·特桑诺维克

地址:

美国纽约

优先权:

2012.01.31 GB 1201658.0; 2012.01.31 GB 1201659.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余刚;吴孟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向和/或从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该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包括基础设备的核心网络部分,以及包括多个基站的无线网络部分,该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向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多个基站中的一个基站被配置为:操作为通信终端中的一个通信终端的服务基站,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地建立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以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向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并且与多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以向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协同操作基站被配置为: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接收用于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并且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状态,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监控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且根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向用于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协同操作基站通信用户数据的通信承载。因此,可以降低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带宽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向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数据或者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数据的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
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地建立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通信承载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向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所述通信承载包括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
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并且所述通信终端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
将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确定的所述状态通信给所述服务基站,
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通信的状态,从所述服务基站或者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选择性地接收用户数据,并且
根据预定条件,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接收所述用户数据,利用从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承载,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至所述通信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用于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 的所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服务质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
监控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
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并且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以使得如果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速率,并且平均值高于预定阈值,则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络之间的所述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整合时间,所述整合时间是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保持在预定通信质量范围内的时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根据所述设置时间确定所述整合时间,所述设置时间包括: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向所述核心网络部分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所述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以及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所要求的时间。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整合时间是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所述服务质量的函数。

7.
  一种经由移动通信网络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包括基础设备的核心网络部分,以及包括多个基站的无线网络部分,所述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地建立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通信承载从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向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所述通信承载包括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
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并且所述通信终端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
将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确定的所述状态通信给所述服务基站,
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控制下,根据经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通信的状态,从所述服务基站或者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选择性地接收用户数据,并且
根据预定条件,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接收所述用户数据,利用从所述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至所述通信终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用于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 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服务质量。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方法,包括:
监控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
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并且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以使得如果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速率,并且平均值高于预定阈值,则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络之间的所述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整合时间,所述整合时间是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保持在预定通信质量范围内的时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设置时间确定所述整合时间,所述设置时间包括: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向所述核心网络部分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所述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以及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所要求的时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整合时间是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所述服务质量的函数。

说明书

通信终端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和/或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备、通信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十年左右,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从GSM系统(全球移动系统)演进为3G系统,目前,包括分组数据通信以及电路交换通信。目前,第三代项目伙伴关系(3GPP)已经开始开发被称之为长期演进(LTE)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核心网络部分基于早前移动无线网络架构以及基于下行链路上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基于上行链路上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的无线访问接口的组件合并已经演进为形成更为简单的架构。
为了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在诸如LTE标准等3GPP标准内提供协同操作的多个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是已知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包括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协同操作基站。服务基站是在某种意义上附接通信终端的基站,即,与服务基站以及经由服务基站分别与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器连接的S1-U和S1-MME建立无线承载的控制和信令。通常,服务基站被配置为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控制对协同操作基站的用户数据的通信。然后,根据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以及用于形成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访问接口的无线通信技术,服务基站选择性地控制用户数据通信从服务基站或者协同操作基站或者两者至通信终端。
应当认识到,通常,希望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操作以优化通信资源和基础设备的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数据通信给移动通信网络或者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数据的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与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地建立通信承载,用于经由通信承载从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将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通信给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承载包括通信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数据,其中,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通信终端被配置为:确定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所确定的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以及通信终端之间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通信给服务基站,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所通信的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从服务基站或者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之一或两者选择性地接收用户数据,并且根据预定条件,从协同操作基站的接收用户数据,利用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已经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数据通信给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和/或从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部分,核心网络部分包括基础设备;和无线网络部分,无线网络部分包括多个基站,该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多个基站中的一个被配置为:操作为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地建立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用于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并且与多个基站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以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协同操作基站被配置为: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接收用于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并且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监控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且根 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核心网络部分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因此,可以降低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带宽要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找到与协同操作以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多个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应用,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包括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协同操作基站。通常,服务基站是通过其通信终端当前被附接至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并且通常是通信终端通过其建立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的基站,或者是通信终端所移交至的基站。服务基站通常被配置为控制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服务基站可以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然后,根据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以及用于形成基站和通信终端的无线访问接口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控制从服务基站或者协同操作基站或者从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通信给通信终端。
对于由3GPP开发的长期演进(LTE)标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已知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为X2接口。然而,如果存在使用基站的相同协同操作集传输和/或接收数据的多个基站,则因为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X2接口)必须承载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调度分配、控制信息以及被通信的用户数据,所以接口由于可用接口的有限带宽而变得拥堵。
因此,构思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减少和缓解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各基站之间的接口的负担。因此,根据已满足的预定条件,即,包括由无线访问接口提供的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状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设置为建立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为简便起见,被称之为“子承载”)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而无需经由服务基站的通信承载。因此,不需要在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上通信用户数据,因此,减少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拥堵。应当理解,如果由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服务多个通信终端,则通过提供从核心网络至各个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而非 只是服务基站的独立通信承载,可以减少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带宽。然后,如同常规执行的,接口可用于根据无线电通信信道通信从基站的协同操作集通信用于用户数据通信的调度分配。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服务网关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建立通信承载之后,服务基站可停止所选择的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的通信承载传输用户数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子承载,而无需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将用户数据首先通信给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中的控制元件可以是这样一种移动性管理器,即,基于来自服务基站的通知决定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例如,LTE,即使不使用,该系统中的X2也是正常配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没有X2接口。然而,可以通过S1接口将信令中继给另一基站,因此,例如,当通信终端固定并且无线电通信链路不执行过多可变性时,基站的协同操作集仍是可行的。传输可以是同步多点传输。因为当通信终端漫游时从一个基站进行一次传输没有任何意义,尽管可能认为最好维持与当前服务基站的协同操作集使用基于S1的移交,以利用来自切换(switching,交换)和宏分集的增益。
包括通信终端、基础设备以及方法的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各个其他方面和特征。
建议
附图说明
现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相同部件具有相同指代标号,并且其中:
图1是形成根据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操作的通信系统的移动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网络在被配置为与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操作时的操作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图2中所示协同操作集的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个的单独的通信承载;
图4是示出了从服务基站至用于图3中所示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器的信令消息流的示意性框图;
图5a是有关示出无线信道质量变化的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的信噪比绘图的图示;
图5b是关于示出了其中由协同操作基站提供的无线质量超过服务基站提供的无线质量的周期的协同操作集的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的信噪比绘图的图示;并且图5c是图5b中所示的提供在触发移交(handover,越区)至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协同操作基站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的信噪比的示例的对应绘图;
图6提供表示在提供根据利用C平面信令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协同操作集时移动通信网络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7提供表示如图6中所表示的、但被修改为包括U平面信令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使用根据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操作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提供LTE网络的示例架构。如图1所示并且如常规移动通信网络一样,通信终端(UE)被布置成将数据通信给基站2(在LTE中,被称之为增强NodeB(节点B,eNB))并且从基站2通信数据。对于经由无线访问接口传输和接收数据,通信终端1各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单元3。
基站或者eNB2连接到服务网关S-GW6,服务网关S-GW6被设置成在通信终端1通过移动无线网络漫游时执行移动通信服务到通信终端1的路由和管理。为了保持移动性管理和连接性,移动管理实体(MME)8使用存储在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中的用户信息来管理与通信终端1的增强数据包服务(EPS)连接。其他核心网络组件包括策略计费和资源功能(PCRF)12、连接到互联网网络16并且最终连接到外部服务器20的分组数据网关(P-GW)14)。从书名为“LTE for UMTS OFDM and SC-FDMA based radio access”,Holma H.and Toskala A.page25ff的书中可以收集有关LTE架构的更多信息。
在下列描述中,使用了LTE/SAE技术和名称。然而,可以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应用于诸如具有GPRS核心网络的UMTS和GERAN等其他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1所示,通信终端1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漫游,并且如同附接到基站(eNB)2的常规操作,从而经由由基站2提供的无线访问接口传输和接收数据。因此,通信终端1一旦附接到基站2,则可建立用于传输或者接收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因此,如图1所示,通信终端1.1中的一个已经建立用于传输和接收用户数据的三个无线访问承载B1、B2、B3。可以将通信承载B1、B2、B3提供给将服务提供给通信终端1.1的用户的不同应用程序。各个承载B1、B2、B3可根据用于经由相应通信承载通信数据的预定服务质量而操作。
如同常规操作,因为由目标基站2.2提供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信号质量变得比从源基站2.1获得的信号质量更好,所以通信终端1.1可根据常规移交操作从基站21分离并且重新附接到目标基站2.2。
基站的协同操作集
提供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在一些示例移动通信网络中是已知的,诸如,3PP标准,例如,LTE。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基站和至少另一个协同操作基站。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利用基站之间的接口。例如,LTE标准,已知该接口为X2接口。根据一种实例,图1中所示的通信终端1.1再次设置有用于可能根据不同服务质量要求通信数据的三个通信承载B1、B2、B3。
如图2所示,根据协同操作集的配置,两个协同操作基站(C1-eNB、C2-eNB)2.3、2.4结合服务基站(S-eNB)2.5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1.1和/或从通信终端1.1通信用户数据。为此,在一种实例中,服务基站2.5监控通信终端1.1与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以及服务基站2.5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的条件。根据协同操作集的相应基站2.3、2.4、2.5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服务基站2.5选择服务基站2.5、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或者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经由通信承载中的特定一个通信用户数据。因此,以通信承载B1为例,由于无线电通信链 路的当前状态,并且在结合用于第一通信承载B1的服务质量要求的一种实例中,协同操作基站2.3、2.4被选择为通信用户数据以提供通信承载B1。相反,可能由于对通信承载B2、B3的服务质量要求,服务基站2.5可再次经由第二承载B2和第三承载B3继续通信用户数据。例如,用于通信承载B2、B3的服务质量可能需要低数据速率且是延迟容忍的。因此,用于在B2和B3通信承载上通信数据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质量可能较低,因此,不需要使用由协同操作基站2.3、2.4提供的额外分集。
例如,其中,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或者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提供经由第一通信承载B1通信的用户数据,然后,常规上,经由到相应的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的X2接口30、32通信用户数据。还与用户数据一起通信的是调度和分配信息,因此,协同操作基站知道其何时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1.1。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被采用于经由由基站提供的无线访问接口的物理无线链路层通信用户数据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可能从服务基站2.5以及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通信的用户数据在通信终端1.1中组合。对于OFDM实例,如LTE所提出的,在通信终端可以建设性地组合从服务基站2.5和协同操作基站2.3、2.4已接收的无线信号。
应当理解,对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由协同操作集中的服务基站2.5控制从协同操作集中的基站中的一个到通信终端1.1的用户数据通信。通过从服务基站2.5将调度分配指示传输给相应的协同操作基站2.3、2.4控制用户数据的通信,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例如,X2接口)通信调度分配指示。
随着经由图2中所示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接收用户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数目增加,则必须经由基站之间的X2接口30、32通信的用户数据量也增加。因此,基站30、32之间的接口不仅必须通信用户数据,而且必须通信用户数据传输的调度分配以及控制信息和信令。随着通信终端的数目增加,基站之间的接口30、32的容量必增加,或者可替代地,假定X2接口将具有用于接口30、32的固定带宽的情况下,在经由基站之间的接口导 致数据通信拥堵之前,对于由协同操作集支持的通信终端数目将达到限制。通过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
适配协同操作集的实施例
本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缓解形成用于向通信终端传输用户数据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例如,X2接口)的拥堵的配置。为此,服务基站中的一个或者移动通信网络的其他部分被设置成监控通信终端与服务基站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质量。根据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质量,移动通信网络被设置成经由协同操作基站或者服务基站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经由协同操作基站和服务基站两者通信用户数据。然而,如上所述,为了减少在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上通过在其间通信数据所消耗的带宽量,例如,可以建立从核心网络的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直接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而不是或者加上服务基站的独立通信承载(在下列描述中,被称之为“子承载”)。因此,不需要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通信用户数据。
服务网关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单独子承载的建立可取决于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的单独通信承载的开销相对于从协同操作基站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量的相对成本函数。因此,应当理解,该确定可能取决于协同操作基站提供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而不是从服务基站通信用户数据的更佳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时间量。
应当理解,如果协同操作基站仅提供无线电通信信道比服务基站更佳的短间歇周期,则只偶尔地经由协同操作基站将少量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因此,与信令量和建立通信承载至协同操作基站所需的时间相比较,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不一定有效。然而,如果协同操作基站提供比服务基站更好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时间量长于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所需的时间,则将用户数据单独、且直接地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可能更为有效。
在一些实例中,如果协同操作基站在一段重要时间内提供比服务基站更佳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则可能成为通信终端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的更佳 时间点,因此,协同操作基站变成为服务基站。然而,即使协同操作基站提供比服务基站更佳的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的时间大于通常执行移交的时间,不移交也是有意义的。从S-GW可以建立到协同操作集中所有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根据信令,诸如,带内信令,可以在基站之间切换传输,或者可替代地,可以将用户数据同时传输给协同操作集内所有的基站。可以执行移交,但是,例如,仅可以移交在S-GW与服务基站之间的一个S1通信承载,因此,可以修改移交标准。因此,即使当到协同操作基站的无线电通信质量优于服务基站的时间大于通常的移交时间,将服务基站保持为用于通信终端的附接点也是有意义的,并且用于所有承载的无线质量在协同操作基站处较长的预定时间内较佳,则仅可以使协同操作基站成为服务基站。因此,即使无线信道质量的时间超过通常执行移交的时间,也可以不执行移交,因为切换时间始终短于移交时间,所以可以从宏分集获益。因此,通过从所有基站传输,从所有基站来传输是可能的,通信终端可以组合来自协同操作基站的多播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服务网关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建立通信用户数据的单独通信承载(子承载)而不是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的相对优点(relative merits)取决于用于用户数据通信所需的相对质量或服务。
图3提供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技术适配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示意性框图。更具体地,根据一种实施例,移动通信网络被适配成提供用于将用户数据传送给协同操作基站2.3、2.4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而不经由服务基站2.5和X2接口的独立通信承载。因此,单独通信接口(例如,X2)30、32经由服务网关6与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之间的S1_u接口满足对通信承载B1的要求。根据本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根据使用的通信资源和所花费的时间来估测相对于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稳定性来建立单独的通信承载是否更为有效。
为了使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较为清晰,将给出实例的描述,其中,协同操作基站2.3中的一个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1.1。然 而,应当理解,可以将下列描述应用于其他协同操作基站2.4,或者实际上可以应用于该集中的所有基站。
根据本技术,为了减少服务基站2.5与协同操作基站2.3、2.4之间接口的负担,例如,经由根据LTE标准的X2接口,本技术设置为经由S1_u接口在服务网关6与一个或者多个的协同操作基站2.3、2.4之间建立单独的通信承载。因此,通过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其中,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2.4通信的用于通信承载B1的用户数据,在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和/或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之间建立单独的承载。因此,用户数据并不经由X2接口30、32通过从服务基站2.5到协同操作基站2.3、2.4的B1通信承载。因此,协同操作集的基站之间接口中使用的通信带宽量相应减少。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X2将继续用于通信信令和调度信息。
如上所述,为清晰起见,在下列解释中,在服务网关2.3与协同操作集的协同操作基站之间建立的用于根据通信承载将用户数据传送给通信终端的单独的通信承载被称之为“子承载”。在本实施例中,子承载传送用于满足通信承载B1的数据以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2.4通信用户数据。然而,子承载也经由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的S1_u接口并且还代表在服务网关6与任一其他基站2之间建立的通信承载。
如上所述,本质上存在与在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建立的根据通信承载B1传送用户数据的单独的通信承载相关联的成本函数。成本是建立子承载所花费时间和通信资源的函数。因此,用于建立子承载B1的成本函数按照信令和通信带宽并且建立子承载时的延迟。因此,在建立子承载的时间、建立子承载所需的通信资源和子承载B1将是有用的时间之间存在平衡,因为子承载B1仅在协同操作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提供比服务基站2.5更佳的质量时才有用。下列部分提供如何做出该决定的示例性说明。在一种实施例中,由移动管理实体(MME)8基于来自服务基站2.5的无线链路质量测量报告完成建立子承载的建立决定。为此,图4中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示出基站的协同操作集中的信令流的示图。
在图4中,提供了反应图3中所示配置的协同操作集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但是提供示出信令要求,以作出关于否应建立子承载B1的决定。如图4所示,服务基站2.5收集有关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移动通信终端1.1之间当前无线电通信的相对质量以及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无线电通信的质量的信息。通常,该信息仅用于控制来自协同操作基站2.3的通信。将测量报告被传输给MME8。然后,根据预定标准,MME8接着建立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的S1_u子承载。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通信终端1.1之间无线电通信链路相对于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的相对质量。在参考图5a、图5b以及图5c的下列段落中更为详细地描述决定标准。
用于建立与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子承载的决定标准
从上面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理解的是,确定是否建立单独的通信承载是建立通信承载所需的开销相对于从使用通信承载而非协同操作集的基站之间的接口可以实现的效率的平衡。因此,效率平衡可取决于从协同操作基站至通信终端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质量优于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无线电通信信号的质量的相对时间。
图5a提供有关于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的信噪比的图表。从图5a中可以看出,示出了有关其中在t1和t2时间段内信噪比超过平均值的绘图的信噪比的平均值。
在一种实施例中,用于建立用于通信承载B1的S1_u子承载的预定条件或者标准可包括在其信噪比低于预定值时确定信噪比的变化速率。如果信噪比变化较快,则无线电通信质量可能不处于在其值得建立从服务网关6至协同操作基站2.3的子承载B1的时间段内的等级。然而,如果变化速率足够慢,并且平均信噪比高于预定等级,则可以假设在某一些点信噪比将保持高于通信可依赖从协同操作基站2.3至通信终端1.1而不是服务基站或者除服务基站之外的基站的值。因此,用于建立子承载的标准的第一实例代表S1_u子承载可行性的相对粗糙测试。一旦建立子承载B1,则服务基站2.5继续监控从协同操作基站2.3至通信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对于图5a中所示的时间段t1和t2,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可以通 信用户数据,其中,可以使用从服务基站6至协同操作基站2.3的子承载,而不是或者除从服务网关6至服务基站2.5的通信承载B1之外的通信承载。
应当理解,可能存在对可以观察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以确定是否建立子承载的观察时间的限制。观察时间可取决于用于通信承载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要求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观察时间越长,与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节省相比较将能有效使用的子承载的置信概率越大。
图5b中示出了确定用于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建立子承载的标准的另一实例。在图5b中,示出了关于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52的时间的信噪比的图表。如图5a中所示,图4中所示的MME可从服务基站接收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的基站2.3、2.4关于时间的信噪比的报告。如图5b所示,对于时间段tc1,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信噪比。因此,确定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2.4在此时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较好的时间段tc1、tc2。如果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5的通信质量的时间超过用于建立S1_u子承载的设置(set-up)时间,则MME8推断其值得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C1eNB2.3的子承载B1并且经由子承载B1将用户数据从服务网关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2.3。
将经由协同操作基站的无线链路质量较好的测量时间tc1与用于建立子承载S1_u的设置时间相比较。可以从测量从协同操作基站2.3和服务基站2.5至通信终端1.1的信噪比花费的时间、将该测量报告给MME8的时间以及建立子承载S1_u的时间来确定设置时间。因此,设置时间包括:获取从服务基站2.5至通信终端1.1和从协同操作基站2.3至通信终端1.1的信噪比的测量所花费的时间、用于将这些测量通信给MME8的时间以及用于MME8指示eNodeB和服务网关6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2.3的子承载S1_u的时间。如果无线电通信链路经由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大于子承载设置时间,则值得建立用于将用户数据直接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2.3以向通信终端1.1传输的子承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服务基站2.5与服务网关6之间或者服务基站2.5与MME8之间的S1接口上的通信承载B1经由带内信令可通信服务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信噪比的采样值。
图5c中所示的另一实例说明,提供关于服务基站54和协同操作基站56的时间的信噪比的绘图。如图5c所示,在tc2时间段内,协同操作基站2.3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2.5的信噪比。
应当理解,存在从协同操作基站提供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提供的信噪比的最佳时间段,即该时间段大于设置子承载所需的时间,但是小于用于通信终端从作为源基站的服务基站分离并且附接至作为目标基站的协同操作基站执行的移交时间。因此,如图5c所示,时间tc2相对较长并且假定该时间超过用于执行移交的时间,则在通信终端或者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例如,MME8可确定通信终端1.1应当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2.3。执行移交所需的时间包括:移交准备时间、移交执行时间以及包括信令消息通信和将无线电通信资源保存在协同操作基站上的移交完成时间。如果总移交时间小于协同操作基站提供比服务基站更好的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的时间tc2,则MME8可决定不建立子承载B1,而是指示通信终端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在协同操作基站变为新服务基站时,经由S1接口可建立用于通信承载B1的子承载。然而,如上所述,即使满足移交条件,也优选为保持协同操作集。
信令
如上所述,图4提供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通信信令消息的选项的示图。存在用于通信所需要的信令消息的两个选项。如图4所示,可以经由C平面作为专用信令消息来通信信令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2.5经由S1_MME接口将信令消息通信给MME8。然后,MME8可作出建立从服务网关6至协同操作基站2.3、2.4的专用子承载的决定,MME8经由S11接口40信令至服务网关6。因此,图4中所示的两个箭头40、42表示经由C平面的信令消息通信。可替代地,从服务网关2.5提供测量报告的信令消息可经由U平面经由带内信令消息至服务网关、使用C平面消息40 分别经由S1_u接口44和S11接口可通信。因此,图4中所示的两个箭头44表示经由U平面的服务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的信令消息,从而执行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链路质量报告的测量并且将这些测量报告给MME8。然后,MME8通过经由接口40通信信令消息与服务网关6协作。
移动通信网络的配置
应当理解,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不同的位置,在这些位置,可以决定建立从服务网关6至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的子承载。通常,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分别监控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根据服务基站、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来选择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根据选择,移动通信网络可选择性地经由与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通信承载或者经由至服务基站的通信承载通信用户数据。
在一种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部分包括服务网关,服务网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经由与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通信承载或者经由至服务基站的通信承载通信用户数据。因此,由服务网关6作出将用户数据通信给服务基站2.5或者协同操作基站2.3的决定。可替代地,可以将用户数据发送给所有的协同操作基站和服务基站。
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部分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ME)8和服务网关6,并且服务基站2.5可被配置为接收协同操作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并且接收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而且,与服务基站2.5组合的MME8可被配置为根据满足的预定条件确认是否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2.3的通信承载。
应当理解,为了使MME8确定是否建立从服务网关6至协同操作基站2.5的子承载,通常,需要从服务基站将有关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的报告通信给MMME8。为此,在一种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可被配置为经由带内信令 通信服务基站、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的指示。以LTE通信网络为例,可以通过S1-u接口传输通信信道的状态的指示,这样使得,服务网关可被配置为确定是否经由至用于向通信终端通信的服务基站或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承载中的一种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
协同操作集的操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设置为分析经由用于被提供给通信终端的各个通信承载的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的各基站传输的用户数据资料(profile of user data)。在一种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建立用于向通信终端传递数据、视为单独地且以是否满足各个通信承载的预定条件为条件的各个通信承载的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因此,例如,如果存在建立用于通信终端的多个通信承载,则一个或者多个这些通信承载使用协同操作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而其他通信承载可仅由服务基站服务。在经由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通过通信数据实施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中,各个通信承载均被视为相对独立于用于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的预定条件,并且根据该比较确定是否建立子承载。
在一种实施例中,利用操作为报告使用集的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的基站通信的数据测量的服务基站,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器作出关于是否建立子承载的确定。在一种实施例中,服务基站可仅报告用于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并且满足预定条件的通信承载的报告测量,例如,无线电通信条件变化频繁。移动性管理器可决定是否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在另一实施例中,仅将有关不会变化的通信承载的信息报告给移动性管理器。
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经由协同操作基站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可使用协同操作基站与服务基站之间的接口将用户数据(U平面数据)传输给协同操作基站,除服务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建立的通信承载(S-1)之外,一些通信承载可直接使用协同操作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的子承载。
操作概要
图6提供了提供使用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示例预定条件或者实际上其他预定条件,使用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集的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的C平面信令来建立子承载的本技术操作的一个操作实施例的表示的流程图。图6概要如下。
S1:根据常规配置,通信终端报告来自服务基站并且也报告来自协同操作集中的协同操作基站的链路质量测量。链路质量测量被报告给服务基站。在一种实施例中,然后在步骤S2中,链路质量测量被通信给MME8。
S4:MME然后利用预定标准比较协同操作集内的服务基站的链路质量测量和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的链路质量测量。根据这些预定标准,确定将用户数据直接通信给协同操作集的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是否更为有效。这些标准有效地确定经由协同操作基站的现有(ready)通信链路质量优于经由服务基站的通信链路质量的时间大于设置子承载所需的时间,但是小于执行从服务基站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更佳所需的时间。图6有效的信号是用于C平面的。我们能够具有用于U平面和切换的类似附图。此处,我们具有S-GW获得通知(S-GW可通知MME)的带内选项。可替代地,MME被通知,然后,通知S-GW。如果承载已经建立且需要切换,则前者较好。如果我们需要建立到协同操作eNB的新承载,则后者较佳。然而,在这种情景下,也可使用前者。
S6:MME接着确定链路质量的测量是否满足用于协同操作集的一个或者多个基站的预定标准。
S8:如果链路质量测量确实满足用于一个或者多个协同操作基站的链路质量测量,则MME向eNb和服务网关6发送信号来建立服务网关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用于将用户数据直接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的S1U承载,在上述说明中,被称之为“子承载”。
S10:MME继续监控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例如,如果协同操作基站的链路质量保持高于服务基站的链路质量,则MME可决定执行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相反,MME可对链路质量测量重新评估,并且如果链路质量测量始终低 于预定阈值达预定量的时间,则MME可应用决定问题S6来确定拆卸或者撤销子承载。但是,通常,当已经建立承载时,其还可以保持,但是不可用于当前时间(time being)。
图7代表U平面操作的实施例。图7概要如下:
S8:服务网关从服务基站接收有关无线链路质量的指示。在SI_u接口经由带内信令消息可从服务基站接收该指示。
S10:如果使用带内信令,服务网关核查是否存在承载,并且如果没有,则通知MME建立承载。
S12:如果存在承载,则服务网关将U平面数据切换到具有最佳无线链路质量的承载或者子承载。建立用于通信承载的具有较低可变性的子承载。可替代地,由MME进行核查,并且由MME通知服务网关切换相应承载之间的数据。对于仅在至服务网关的S1通信承载或者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之间切换数据,带内信令可能较佳。然而,如果需要建立新承载,则利用MME的信令较佳。
如上述说明中将可能理解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包括:
一种用于将数据通信给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和/或从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无线网络部分包括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的多个基站。多个基站中的一个被配置为:操作为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建立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并且与多个基站中的至少另一个基站协同操作,从而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协同操作基站被配置为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监控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且根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核心网络部分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承载,以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
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网络中,预定条件可包括: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用于在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建立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所需的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
基站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即,基站被配置为经由通过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至少一个通信承载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并且从通信终端接收用户数据。通信承载包括:由无线访问接口提供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以操作为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并且与多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以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通过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传输用于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监控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报告给核心网络,并且根据接收的核心网络已经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单独的通信承载的指示,则停止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
基站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基站被配置为经由通过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至少一个通信承载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并且从通信终端接收用户数据。通信承载包括由无线访问接口提供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以与用于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操作为协同操作基站,通过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从服务基站接收用于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并且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通信终端,并且与移动通信网络建立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而无需从服务基站接收用户数据。
基础设备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部分,核心网络部分包括基础设备;和无线网络部分,无线网络部分包括 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的多个基站。基础设备被配置为接收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协同操作基站与服务基站形成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根据预定条件,确认是否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承载,并且根据满足的预定条件,建立用于将用户数据从服务网关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用于通信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
在上述所述基础设备中,预定条件包括: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用于在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建立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所需的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上述所述基础设备中,服务基站被配置为将经由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的各基站与通信终端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的指示通过带内信令通信给服务网关。
用于将数据通信给移动通信网络或者从移动通行证段接收数据的通信终端被配置为建立与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建立通信承载,用于经由该通信承载通信来自移动通信设备的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将通信会话的数据通信至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承载包括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终端与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数据。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并且通信终端被配置为确定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终端的状态,将确定的服务基站、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通信给服务基站,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通信状态,从服务基站或者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选择性地接收用户数据,并且根据预定条件,从协同操作基站接收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已经使用建立的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被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
在如上所述的通信终端中,预定条件包括: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用于在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建立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承载所需的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
一种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方法,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部分,核心网络部分包括基础设备;和无线网络部分,无线网络部分包括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无线访问接口的多个基站。该方法包括: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建立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形成包括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协同操作基站的基站协同操作集,监控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在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在协同操作基站处接收用户数据,并且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从协同操作基站和/或服务基站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通信终端,并且根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
下列编号条款提供本技术的进一步示例性方面和特征:
1.一种用于向一个或多个通信终端和/或从所述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核心网络部分,所述核心网络部分包括基础设备,和
无线网络部分,所述无线网络部分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所述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其中,所述多个基站中的一个被配置为:
操作为所述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
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建立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并且
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从而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所述协同操作基站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接收用于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并且
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所述控制下根据经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所述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
监控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且
根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所述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
2.根据条款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所述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所述状态、用于在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所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要求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条款1或者2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
监控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
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并且
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使得如果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速率,并且平均值高于预定阈值,则在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络之间建立用于经由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通信承载。
4.根据条款2或者3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整合时间(integration time),即,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所述状态保持在预定通信质量范围内的时间。
5.根据条款4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根据所述设置时间确定所述整合时间,所述设置时间包括: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所需的时间、将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所述当前状态通信给所述核心网络部分的时间、以及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所需的时间。
6.根据条款4或者5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整合时间是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要求的服务质量的函数。
7.根据前述任一条款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
分别监控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
根据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选择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种或两种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并且
根据所述选择,经由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所述通信承载或者经由到所述服务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选择性地通信所述用户数据。
8.根据条款7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所述核心网络部分包括服务网关,所述服务网关被配置为经由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所述通信承载或者经由到所述服务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选择性地通信所述数据。
9.根据前述任一条款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核心网络部分包括移动性管理器和服务网关,并且所述服务基站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并且
接收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并且与所述服务基站组合的所述移动性管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预定条件确认是否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并且
根据满足的所述预定条件,建立用于从所述服务网关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用于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通信承载。
10.根据条款9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服务基站被配置为经由带内信令将经由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中的各个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建立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指示通信给所述服务网关。
11.一种用于将数据通信给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和/或从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
核心网络部分,和
无线网络部分,所述无线网络部分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所述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其中,所述多个基站中的一个被配置为:
操作为所述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
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建立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并且
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从而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所述协同操作基站被配置为:
根据经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至所述通信终端,并且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
监控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且
根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所述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
12.根据条款11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用于在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所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所需的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
13.一种用于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基站,所述基站被配置为:
经由通过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至少一个通信承载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并且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用户数据,所述通信承载包括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提供的无线电通信信道,
操作为所述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并且
与所述多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从而通过下列方式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
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传输用于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用户数据,
监控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
将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所述状态报告给所述核心网络,并且
根据接收的所述核心网络已经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的单独的通信承载的指示,停止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所述接口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
14.一种用于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基站,所述基站被配置为:
经由通过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至少一个通信承载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和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用户数据,所述通信承载包括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提供的无线电通信信道,
通过下列方式与用于所述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操作为协同操作基站:
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用于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用户数据,并且
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所述控制下根据经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所述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并且
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建立从所述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而无需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所述用户数据。
15.一种用于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基础设备,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部分,所述核心网络部分包括基础设备;和无线网络部分,所述无线网络部分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所述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其中,所述基础设备被配置为:
接收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
接收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状态的指示,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服务基站形成基站的协同操作集,
根据所述预定条件确认是否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并且
根据满足的所述预定条件,建立用于从所述服务网关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所述通信承载。
16.根据条款15所述的基础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用于在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所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所需的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条款15所述的基础设备,其中,所述服务基站被配置经由带内信令将经由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中的每个与所述通信终端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指示通信给所述服务网关。
18.一种用于将数据通信给移动通信网络或者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数据的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
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建立通信承载,用于经由所述通信承载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有关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将有关通信会话的数据通信给所述移动通信设备,所述通信承载包括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所述通信终端与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
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的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并且所述通信终端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的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
将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协同操作的基站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的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确定状态通信给所述服务基站,
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所述控制下根据经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通信状态,从所述服务基站或者所述协同操作的基站中的一种或两种选择性地接收所述用户数据,并且
根据预定条件,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接收所述用户数据,使用从所述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的基站建立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的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已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的基站。
19.根据条款18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用于在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建立所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所需的服务质量中的至少一个。
20.一种用于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部分,所述核心网络部分包括基础设备;和无线网络部分,所述无线网络部分包括多个基站,所述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所述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的无线访问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地建立用于经由所述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将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通信终端或者从所述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并且
形成包括所述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协同操作基站的基站协同操作集,
监控经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在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建立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
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在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处接收用户数据,并且
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所述控制下根据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和/或所述服务基站将所述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并且
根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所述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给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承载。
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各方面和特征。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各种变形。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交了与除了3GPP和除LTE标准之外的其他通信系统申请。而且,应当理解,可以在通信网络中的任何地方实施决定标准,并且不仅在MME中,而且可以在服务网关中,并且除了以上特定配置外,可以实施信令的不同配置。

通信终端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通信终端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通信终端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终端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终端和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186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81866A21申请号201380006856322申请日201301251201658020120131GB1201659820120131GBH04W76/0220060171申请人SCA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地址美国纽约72发明人罗伯特扎克尔策韦斯基米洛斯特桑诺维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代理人余刚吴孟秋54发明名称通信终端和方法57摘要一种用于向和/或从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该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包括基础设备的核心网络部分,以及包括多个基站的无线网络部分,该多。

2、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向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多个基站中的一个基站被配置为操作为通信终端中的一个通信终端的服务基站,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地建立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以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向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并且与多个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以向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协同操作基站被配置为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接收用于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并且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状态,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监控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且根据预定。

3、条件,建立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向用于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协同操作基站通信用户数据的通信承载。因此,可以降低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带宽要求。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725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GB2013/05016820130125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14086EN20130808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7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7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1866ACN104081866A1/2页21一种用于向移动通信。

4、网络通信数据或者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数据的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地建立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通信承载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向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所述通信承载包括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并且所述通信终端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所述服务基站和所。

5、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确定的所述状态通信给所述服务基站,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通信的状态,从所述服务基站或者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选择性地接收用户数据,并且根据预定条件,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接收所述用户数据,利用从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承载,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至所述通信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用于。

6、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服务质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监控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并且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以使得如果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速率,并且平均值高于预定阈值,则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络之间的所述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向所述通信终端通。

7、信所述用户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整合时间,所述整合时间是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保持在预定通信质量范围内的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根据所述设置时间确定所述整合时间,所述设置时间包括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向所述核心网络部分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所述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以及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所要求的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通信终端,其中,所述整合时间是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所述服务质量的函数。7一种经由移动通信网络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

8、方法,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包括包括权利要求书CN104081866A2/2页3基础设备的核心网络部分,以及包括多个基站的无线网络部分,所述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所述方法包括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地建立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通信承载从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向所述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所述通信承载包括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经由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所述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并且所述通信。

9、终端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服务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以及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所述服务基站和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确定的所述状态通信给所述服务基站,在所述服务基站的控制下,根据经由所述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通信的状态,从所述服务基站或者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选择性地接收用户数据,并且根据预定条件,从所述协同操作基站接收所述用户数据,利用从所述核心网络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用于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将所述用户数据通信至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以将所述用户数据传输至所述通信。

10、终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用于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通信承载的设置时间以及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服务质量。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方法,包括监控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并且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所述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以使得如果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信道的所述状态的变化速率低于预定速率,并且平均值。

11、高于预定阈值,则建立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核心网络之间的所述通信承载,以经由所述协同操作基站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整合时间,所述整合时间是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保持在预定通信质量范围内的时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设置时间确定所述整合时间,所述设置时间包括确定所述协同操作基站与所述通信终端之间的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向所述核心网络部分通信所述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所述当前状态所要求的时间、以及建立到所述协同操作基站的所述通信承载所要求的时间。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

12、整合时间是向所述通信终端通信所述用户数据要求的所述服务质量的函数。权利要求书CN104081866A1/17页4通信终端和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和/或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备、通信终端以及通信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过去十年左右,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从GSM系统全球移动系统演进为3G系统,目前,包括分组数据通信以及电路交换通信。目前,第三代项目伙伴关系3GPP已经开始开发被称之为长期演进LTE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核心网络部分基于早前移动无线网络架构以及基于下行链路上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基于上行链路上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的无线访问接口的。

13、组件合并已经演进为形成更为简单的架构。0003为了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在诸如LTE标准等3GPP标准内提供协同操作的多个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是已知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包括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协同操作基站。服务基站是在某种意义上附接通信终端的基站,即,与服务基站以及经由服务基站分别与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器连接的S1U和S1MME建立无线承载的控制和信令。通常,服务基站被配置为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控制对协同操作基站的用户数据的通信。然后,根据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以及用于形成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访问接口的无线通信技术,服务基站选择性地控制用户数据通信从服务基。

14、站或者协同操作基站或者两者至通信终端。0004应当认识到,通常,希望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操作以优化通信资源和基础设备的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发明内容0005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数据通信给移动通信网络或者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数据的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被配置为与移动通信网络协同操作地建立通信承载,用于经由通信承载从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或者将用于通信会话的数据通信给移动通信设备,通信承载包括通信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并且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从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基站接收数据,其中,服务基站与至少一个其他协同操作基站形成协同操作集。通。

15、信终端被配置为确定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所确定的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以及通信终端之间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通信给服务基站,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所通信的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从服务基站或者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之一或两者选择性地接收用户数据,并且根据预定条件,从协同操作基站的接收用户数据,利用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已经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数据通信给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和/或说明书CN10408186。

16、6A2/17页5从一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核心网络部分,核心网络部分包括基础设备;和无线网络部分,无线网络部分包括多个基站,该多个基站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数据的无线访问接口。多个基站中的一个被配置为操作为通信终端中的一个的服务基站,经由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协同操作地建立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用于经由核心网络部分和无线网络部分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并且与多个基站的至少一个其他基站协同操作以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协同操作基站被配置为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

17、作基站之间的接口接收用于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并且在服务基站控制下根据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建立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传输给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监控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且根据预定条件,建立从核心网络部分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以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的通信承载。因此,可以降低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带宽要求。0007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找到与协同操作以将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的多个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应用,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包括服务基站和至少一个协同操作基站。通常,服务基站是通过其通信终端当前被附接至移动通信网络。

18、的基站,并且通常是通信终端通过其建立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或者从通信终端通信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的基站,或者是通信终端所移交至的基站。服务基站通常被配置为控制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服务基站可以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然后,根据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以及用于形成基站和通信终端的无线访问接口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控制从服务基站或者协同操作基站或者从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将用户数据选择性地通信给通信终端。0008对于由3GPP开发的长期演进LTE标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已知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为X2接口。

19、。然而,如果存在使用基站的相同协同操作集传输和/或接收数据的多个基站,则因为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X2接口必须承载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调度分配、控制信息以及被通信的用户数据,所以接口由于可用接口的有限带宽而变得拥堵。0009因此,构思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减少和缓解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各基站之间的接口的负担。因此,根据已满足的预定条件,即,包括由无线访问接口提供的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状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设置为建立从核心网络至协同操作基站为简便起见,被称之为“子承载”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而无需经由服务基站的通信承载。因此,不需要在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

20、间的接口上通信用户数据,因此,减少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拥堵。应当理解,如果由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服务多个通信终端,则通过提供从核心网络至各个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而非只是服务基站的独立通信承载,可以减少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的带宽。然后,如同常规执行的,接口可用于根据无线电通信信道通信从基站的协同操作集通信用于用户数据通信的调度分配。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服务网关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建立通信承载之后,服务基站可停止所选择的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的通信承载传输用户数据。说明书CN104081866A3/17页6001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

21、中,可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子承载,而无需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将用户数据首先通信给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在本实施例中,网络中的控制元件可以是这样一种移动性管理器,即,基于来自服务基站的通知决定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例如,LTE,即使不使用,该系统中的X2也是正常配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没有X2接口。然而,可以通过S1接口将信令中继给另一基站,因此,例如,当通信终端固定并且无线电通信链路不执行过多可变性时,基站的协同操作集仍是可行的。传输可以是同步多点传输。因为当通信终端漫游时从一个基站进行一次传输没有任何意义,尽管可能认为最好维持与当前服务基站的协。

22、同操作集使用基于S1的移交,以利用来自切换SWITCHING,交换和宏分集的增益。0011包括通信终端、基础设备以及方法的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各个其他方面和特征。0012建议附图说明0013现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相同部件具有相同指代标号,并且其中0014图1是形成根据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操作的通信系统的移动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0015图2是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网络在被配置为与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操作时的操作的示意性框图;0016图3是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图2中所示协同操作集的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个的单独的通信承载;。

23、0017图4是示出了从服务基站至用于图3中所示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器的信令消息流的示意性框图;0018图5A是有关示出无线信道质量变化的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的信噪比绘图的图示;0019图5B是关于示出了其中由协同操作基站提供的无线质量超过服务基站提供的无线质量的周期的协同操作集的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的信噪比绘图的图示;并且图5C是图5B中所示的提供在触发移交HANDOVER,越区至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协同操作基站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的信噪比的示例的对应绘图;0020图6提供表示在提供根据利用C平面信令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协同操作集时移动通信网络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0021图。

24、7提供表示如图6中所表示的、但被修改为包括U平面信令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现将参考使用根据3GPP长期演进LTE标准操作的移动通信网络的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提供LTE网络的示例架构。如图1所示并且如常规移动通信网络一样,通信终端UE被布置成将数据通信给基站2在LTE中,被称之为增强NODEB节说明书CN104081866A4/17页7点B,ENB并且从基站2通信数据。对于经由无线访问接口传输和接收数据,通信终端1各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单元3。0023基站或者ENB2连接到服务网关SGW6,服务网关SGW6被设置成在通信终端1通过移动无线网络漫游时执行移动。

25、通信服务到通信终端1的路由和管理。为了保持移动性管理和连接性,移动管理实体MME8使用存储在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中的用户信息来管理与通信终端1的增强数据包服务EPS连接。其他核心网络组件包括策略计费和资源功能PCRF12、连接到互联网网络16并且最终连接到外部服务器20的分组数据网关PGW14。从书名为“LTEFORUMTSOFDMANDSCFDMABASEDRADIOACCESS”,HOLMAHANDTOSKALAAPAGE25FF的书中可以收集有关LTE架构的更多信息。0024在下列描述中,使用了LTE/SAE技术和名称。然而,可以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应用于诸如具有GPRS核心网络的UM。

26、TS和GERAN等其他移动通信系统。0025如图1所示,通信终端1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漫游,并且如同附接到基站ENB2的常规操作,从而经由由基站2提供的无线访问接口传输和接收数据。因此,通信终端1一旦附接到基站2,则可建立用于传输或者接收用户数据的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承载。因此,如图1所示,通信终端11中的一个已经建立用于传输和接收用户数据的三个无线访问承载B1、B2、B3。可以将通信承载B1、B2、B3提供给将服务提供给通信终端11的用户的不同应用程序。各个承载B1、B2、B3可根据用于经由相应通信承载通信数据的预定服务质量而操作。0026如同常规操作,因为由目标基站22提供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信。

27、号质量变得比从源基站21获得的信号质量更好,所以通信终端11可根据常规移交操作从基站21分离并且重新附接到目标基站22。0027基站的协同操作集0028提供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在一些示例移动通信网络中是已知的,诸如,3PP标准,例如,LTE。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基站和至少另一个协同操作基站。基站的协同操作集利用基站之间的接口。例如,LTE标准,已知该接口为X2接口。根据一种实例,图1中所示的通信终端11再次设置有用于可能根据不同服务质量要求通信数据的三个通信承载B1、B2、B3。0029如图2所示,根据协同操作集的配置,两个协同操作基站C1ENB、C2ENB23、24结合服务基站SE。

28、NB25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11和/或从通信终端11通信用户数据。为此,在一种实例中,服务基站25监控通信终端11与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以及服务基站25之间的无线电通信的条件。根据协同操作集的相应基站23、24、25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状态,服务基站25选择服务基站25、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或者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经由通信承载中的特定一个通信用户数据。因此,以通信承载B1为例,由于无线电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并且在结合用于第一通信承载B1的服务质量要求的一种实例中,协同操作基站23、24被选择为通信用户数据以提供通信承载B1。相反,可能由于对通信承载B2、B3的服务质。

29、量要求,服务基站25可再次经由第二承载B2和第三承载B3继续通信用户数据。例如,用于通信承载B2、B3的服务质量可能需要低数据速率且是延迟容忍的。因此,用于在B2和B3通信承载上通信数据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质量可能较低,因此,不需要使用由协同操作基站23、24提供的额外分集。说明书CN104081866A5/17页80030例如,其中,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或者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提供经由第一通信承载B1通信的用户数据,然后,常规上,经由到相应的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的X2接口30、32通信用户数据。还与用户数据一起通信的是调度和分配信息,因此,协同操作基站知道。

30、其何时经由无线访问接口将用户数据传输给通信终端11。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被采用于经由由基站提供的无线访问接口的物理无线链路层通信用户数据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可能从服务基站25以及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通信的用户数据在通信终端11中组合。对于OFDM实例,如LTE所提出的,在通信终端可以建设性地组合从服务基站25和协同操作基站23、24已接收的无线信号。0031应当理解,对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由协同操作集中的服务基站25控制从协同操作集中的基站中的一个到通信终端11的用户数据通信。通过从服务基站25将调度分配指示传输给相应的协同操作基站23、24控制用户数据的通信,经由服务基站。

31、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例如,X2接口通信调度分配指示。0032随着经由图2中所示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接收用户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数目增加,则必须经由基站之间的X2接口30、32通信的用户数据量也增加。因此,基站30、32之间的接口不仅必须通信用户数据,而且必须通信用户数据传输的调度分配以及控制信息和信令。随着通信终端的数目增加,基站之间的接口30、32的容量必增加,或者可替代地,假定X2接口将具有用于接口30、32的固定带宽的情况下,在经由基站之间的接口导致数据通信拥堵之前,对于由协同操作集支持的通信终端数目将达到限制。通过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0033适配协同操作集的实施例0。

32、034本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缓解形成用于向通信终端传输用户数据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接口例如,X2接口的拥堵的配置。为此,服务基站中的一个或者移动通信网络的其他部分被设置成监控通信终端与服务基站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质量。根据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质量,移动通信网络被设置成经由协同操作基站或者服务基站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经由协同操作基站和服务基站两者通信用户数据。然而,如上所述,为了减少在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上通过在其间通信数据所消耗的带宽量,例如,可以建立从核心网络的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用于将用户数据直接通信给协同。

33、操作基站、而不是或者加上服务基站的独立通信承载在下列描述中,被称之为“子承载”。因此,不需要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通信用户数据。0035服务网关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单独子承载的建立可取决于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的单独通信承载的开销相对于从协同操作基站通信给通信终端的用户数据量的相对成本函数。因此,应当理解,该确定可能取决于协同操作基站提供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而不是从服务基站通信用户数据的更佳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相对时间量。0036应当理解,如果协同操作基站仅提供无线电通信信道比服务基站更佳的短间歇周期,则只偶尔地经由协同操作基站将少量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因此,与信令量和建立。

34、通信承载至协同操作基站所需的时间相比较,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不一定有效。然而,如果协同操作基站提供比服务基站更好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时间量长于说明书CN104081866A6/17页9建立从服务网关至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所需的时间,则将用户数据单独、且直接地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可能更为有效。0037在一些实例中,如果协同操作基站在一段重要时间内提供比服务基站更佳的无线电通信信道,则可能成为通信终端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的更佳时间点,因此,协同操作基站变成为服务基站。然而,即使协同操作基站提供比服务基站更佳的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的时间大于通常执行移交的时间,不移交也是有意义的。从SGW可以。

35、建立到协同操作集中所有协同操作基站的子承载。根据信令,诸如,带内信令,可以在基站之间切换传输,或者可替代地,可以将用户数据同时传输给协同操作集内所有的基站。可以执行移交,但是,例如,仅可以移交在SGW与服务基站之间的一个S1通信承载,因此,可以修改移交标准。因此,即使当到协同操作基站的无线电通信质量优于服务基站的时间大于通常的移交时间,将服务基站保持为用于通信终端的附接点也是有意义的,并且用于所有承载的无线质量在协同操作基站处较长的预定时间内较佳,则仅可以使协同操作基站成为服务基站。因此,即使无线信道质量的时间超过通常执行移交的时间,也可以不执行移交,因为切换时间始终短于移交时间,所以可以从宏。

36、分集获益。因此,通过从所有基站传输,从所有基站来传输是可能的,通信终端可以组合来自协同操作基站的多播信号。0038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服务网关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建立通信用户数据的单独通信承载子承载而不是经由服务基站与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的相对优点RELATIVEMERITS取决于用于用户数据通信所需的相对质量或服务。0039图3提供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技术适配的基站的协同操作集的示意性框图。更具体地,根据一种实施例,移动通信网络被适配成提供用于将用户数据传送给协同操作基站23、24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而不经由服务基站25和X2接口的独立通信承载。因此,单独通信接口例如,X230、32经由服务网关6。

37、与第一协同操作基站23和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之间的S1_U接口满足对通信承载B1的要求。根据本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根据使用的通信资源和所花费的时间来估测相对于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稳定性来建立单独的通信承载是否更为有效。0040为了使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较为清晰,将给出实例的描述,其中,协同操作基站23中的一个用于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11。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将下列描述应用于其他协同操作基站24,或者实际上可以应用于该集中的所有基站。0041根据本技术,为了减少服务基站25与协同操作基站23、24之间接口的负担,例如,经由根据LTE标准的X2接口,本。

38、技术设置为经由S1_U接口在服务网关6与一个或者多个的协同操作基站23、24之间建立单独的通信承载。因此,通过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其中,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24通信的用于通信承载B1的用户数据,在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和/或第二协同操作基站24之间建立单独的承载。因此,用户数据并不经由X2接口30、32通过从服务基站25到协同操作基站23、24的B1通信承载。因此,协同操作集的基站之间接口中使用的通信带宽量相应减少。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X2将继续用于通信信令和调度信息。0042如上所述,为清晰起见,在下列解释中,在服务网关23与协同操作集的协同操作基站之间建立的用于根据通信承载将用户。

39、数据传送给通信终端的单独的通信承载被称之为“子承载”。在本实施例中,子承载传送用于满足通信承载B1的数据以经由协同操作基站说明书CN104081866A7/17页1023、24通信用户数据。然而,子承载也经由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的S1_U接口并且还代表在服务网关6与任一其他基站2之间建立的通信承载。0043如上所述,本质上存在与在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建立的根据通信承载B1传送用户数据的单独的通信承载相关联的成本函数。成本是建立子承载所花费时间和通信资源的函数。因此,用于建立子承载B1的成本函数按照信令和通信带宽并且建立子承载时的延迟。因此,在建立子承载的时间、建立子承载。

40、所需的通信资源和子承载B1将是有用的时间之间存在平衡,因为子承载B1仅在协同操作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提供比服务基站25更佳的质量时才有用。下列部分提供如何做出该决定的示例性说明。在一种实施例中,由移动管理实体MME8基于来自服务基站25的无线链路质量测量报告完成建立子承载的建立决定。为此,图4中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示出基站的协同操作集中的信令流的示图。0044在图4中,提供了反应图3中所示配置的协同操作集的基站的示意性框图,但是提供示出信令要求,以作出关于否应建立子承载B1的决定。如图4所示,服务基站25收集有关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移动通信终端11之间当前无线电通信的相对。

41、质量以及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无线电通信的质量的信息。通常,该信息仅用于控制来自协同操作基站23的通信。将测量报告被传输给MME8。然后,根据预定标准,MME8接着建立服务网关6与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的S1_U子承载。预定条件至少包括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通信终端11之间无线电通信链路相对于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的相对质量。在参考图5A、图5B以及图5C的下列段落中更为详细地描述决定标准。0045用于建立与协同操作基站的通信子承载的决定标准0046从上面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理解的是,确定是否建立单独的通信承载是建立通信承载所需的开销相对于从使。

42、用通信承载而非协同操作集的基站之间的接口可以实现的效率的平衡。因此,效率平衡可取决于从协同操作基站至通信终端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质量优于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无线电通信信号的质量的相对时间。0047图5A提供有关于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的信噪比的图表。从图5A中可以看出,示出了有关其中在T1和T2时间段内信噪比超过平均值的绘图的信噪比的平均值。0048在一种实施例中,用于建立用于通信承载B1的S1_U子承载的预定条件或者标准可包括在其信噪比低于预定值时确定信噪比的变化速率。如果信噪比变化较快,则无线电通信质量可能不处于在其值得建立从服务网关6至协同操作基站23的子承载B1的时间段内的等级。然而,如果。

43、变化速率足够慢,并且平均信噪比高于预定等级,则可以假设在某一些点信噪比将保持高于通信可依赖从协同操作基站23至通信终端11而不是服务基站或者除服务基站之外的基站的值。因此,用于建立子承载的标准的第一实例代表S1_U子承载可行性的相对粗糙测试。一旦建立子承载B1,则服务基站25继续监控从协同操作基站23至通信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对于图5A中所示的时间段T1和T2,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可以通信用户数据,其中,可以使用从服务基站6至协同操作基站23的子承载,而不是或者除从服务网关6至服务基站25的通信承载B1之外的通信承载。0049应当理解,可能存在对可以观察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以确定是否。

44、建立子承载的观察时间的限制。观察时间可取决于用于通信承载的服务质量要求以及所要求的置信水平说明书CN104081866A108/17页11CONDENCELEVEL。观察时间越长,与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之间的接口节省相比较将能有效使用的子承载的置信概率越大。0050图5B中示出了确定用于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建立子承载的标准的另一实例。在图5B中,示出了关于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52的时间的信噪比的图表。如图5A中所示,图4中所示的MME可从服务基站接收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的基站23、24关于时间的信噪比的报告。如图5B所示,对于时间段TC1,协同操作基站23、24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45、信道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信噪比。因此,确定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3、24在此时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较好的时间段TC1、TC2。如果经由协同操作基站25的通信质量的时间超过用于建立S1_U子承载的设置SETUP时间,则MME8推断其值得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C1ENB23的子承载B1并且经由子承载B1将用户数据从服务网关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23。0051将经由协同操作基站的无线链路质量较好的测量时间TC1与用于建立子承载S1_U的设置时间相比较。可以从测量从协同操作基站23和服务基站25至通信终端11的信噪比花费的时间、将该测量报告给MME8的时间以及建立子承载S1_U的时间来确定设。

46、置时间。因此,设置时间包括获取从服务基站25至通信终端11和从协同操作基站23至通信终端11的信噪比的测量所花费的时间、用于将这些测量通信给MME8的时间以及用于MME8指示ENODEB和服务网关6建立到协同操作基站23的子承载S1_U的时间。如果无线电通信链路经由协同操作基站的时间大于子承载设置时间,则值得建立用于将用户数据直接通信给协同操作基站23以向通信终端11传输的子承载。0052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服务基站25与服务网关6之间或者服务基站25与MME8之间的S1接口上的通信承载B1经由带内信令可通信服务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信噪比的采样值。。

47、0053图5C中所示的另一实例说明,提供关于服务基站54和协同操作基站56的时间的信噪比的绘图。如图5C所示,在TC2时间段内,协同操作基站23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25的信噪比。0054应当理解,存在从协同操作基站提供的信噪比超过服务基站提供的信噪比的最佳时间段,即该时间段大于设置子承载所需的时间,但是小于用于通信终端从作为源基站的服务基站分离并且附接至作为目标基站的协同操作基站执行的移交时间。因此,如图5C所示,时间TC2相对较长并且假定该时间超过用于执行移交的时间,则在通信终端或者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例如,MME8可确定通信终端11应当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23。执行移交所需的时间包括移交准。

48、备时间、移交执行时间以及包括信令消息通信和将无线电通信资源保存在协同操作基站上的移交完成时间。如果总移交时间小于协同操作基站提供比服务基站更好的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的时间TC2,则MME8可决定不建立子承载B1,而是指示通信终端移交至协同操作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在协同操作基站变为新服务基站时,经由S1接口可建立用于通信承载B1的子承载。然而,如上所述,即使满足移交条件,也优选为保持协同操作集。0055信令0056如上所述,图4提供用于说明根据本技术通信信令消息的选项的示图。存在用于通信所需要的信令消息的两个选项。如图4所示,可以经由C平面作为专用信令消息来通说明书CN104081866A119/。

49、17页12信信令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基站25经由S1_MME接口将信令消息通信给MME8。然后,MME8可作出建立从服务网关6至协同操作基站23、24的专用子承载的决定,MME8经由S11接口40信令至服务网关6。因此,图4中所示的两个箭头40、42表示经由C平面的信令消息通信。可替代地,从服务网关25提供测量报告的信令消息可经由U平面经由带内信令消息至服务网关、使用C平面消息40分别经由S1_U接口44和S11接口可通信。因此,图4中所示的两个箭头44表示经由U平面的服务基站与服务网关之间的信令消息,从而执行服务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链路质量报告的测量并且将这些测量报告给MME8。然后,MME8通过经由接口40通信信令消息与服务网关6协作。0057移动通信网络的配置0058应当理解,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不同的位置,在这些位置,可以决定建立从服务网关6至协同操作基站23之间的子承载。通常,移动通信网络被配置为分别监控服务基站25与通信终端11之间以及协同操作基站23与通信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并根据服务基站、协同操作基站与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信道的状态来选择服务基站和协同操作基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将用户数据通信给通信终端。根据选择,移动通信网络可选择性地经由与协同操作基站建立的通信承载或者经由至服务基站的通信承载通信用户数据。0059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