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40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34087 A (21)申请号 201310726780.3 (22)申请日 2013.12.25 A01K 67/033(2006.01) (71)申请人 铜陵桂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地址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区西湖镇 新圩村委会办公室 (72)发明人 邢桂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鞠翔 (54) 发明名称 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 法, 涉及特种养殖技术领域, 刚出生的幼蝎养。
2、殖温 度保持在 30 -35, 仔蝎在 10-30 分钟内即可 脱壳而出, 仔蝎脱壳后, 温度不低于 25, 不高于 30, 蝎子脱皮阶段温度保持在 30; 蝎子交配期 温度调节在 30 -35 ; 孕蝎和临产蝎养殖温度 在 25 -30之间。本发明提供的人工养殖蝎子 的温度调控方法, 科学合理, 能够提供蝎子各个阶 段的生理所需的最合适的温度, 提高蝎子的生长 速度和成活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4087 A CN 1037340。
3、87 A 1/1 页 2 1. 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刚出生的幼蝎养殖温度保持在 30 -35, 仔蝎在 10-30 分钟内即可脱壳而出, 仔蝎脱壳后, 温度不低于 25, 不高于 30, 蝎子脱皮阶段温度保持在 30; 蝎子交配期温度调节在 30 -35; 孕蝎和临产蝎养 殖温度在 25 -30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蝎窝内保持清 洁, 防止病菌侵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34087 A 2 1/2 页 3 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特种养殖技术领域, 。
4、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 蝎子养殖对养殖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补充作用。 在国家对特种养殖业政策上的鼓 励和支持下, 我国蝎子养殖业正在崛起和迅猛发展, 蝎子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 在我国养殖 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但蝎子对养殖环境的要求很高, 目前, 蝎子人工养殖的技术还不 过关, 死亡率很高。 0003 蝎子时变温动物, 在生理上缺乏调节体温的机能, 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蝎子生命中的各个阶段都要需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适应, 包括出生、 生长发育和繁殖, 以及冬眠越冬均需要合适的温度, 现有技术中看, 对温度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 导致蝎子死 。
5、亡率较高。 发明内容 :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以解决上述技术问 题。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6 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刚出生的幼蝎养殖温度保持 在 30 -35, 仔蝎在 10-30 分钟内即可脱壳而出, 仔蝎脱壳后, 温度不低于 25, 不高于 30, 蝎子脱皮阶段温度保持在 30; 蝎子交配期温度调节在 30 -35; 孕蝎和临产蝎养 殖温度在 25 -30之间。 0007 蝎窝内保持清洁, 防止病菌侵害。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09 本发明提供的人工养殖蝎。
6、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科学合理, 能够提供蝎子各个阶段 的生理所需的最合适的温度, 提高蝎子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 001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1 一种人工养殖蝎子的温度调控方法, 刚出生的幼蝎养殖温度保持在 30 -35, 仔蝎在 10-30 分钟内即可脱壳而出, 仔蝎脱壳后, 温度不低于 25, 不高于 30, 蝎子脱 皮阶段温度保持在 30 ; 蝎子交配期温度调节在 30 -35 ; 孕蝎和临产蝎养殖温度在 25 -30之间。 001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 的优选例, 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 说 明 书 CN 103734087 A 3 2/2 页 4 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CN 103734087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