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1174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05 CN 102511746 B *CN102511746B* (21)申请号 201110441300.X (22)申请日 2011.12.26 A23L 1/211(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西南宁市康之豆食品科技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 区大学西路延长线 89 号第四栋包装车 间一楼 2 号 (72)发明人 蒙肃 宋秋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代理人 黎明天 CN 1146857 A,1997.04.。
2、09, 权利要求 1. JP 特开平 5168416 A,1993.07.02, 摘要 . WO 2007149093 A1,2007.12.27, 实施例 1-12. (54) 发明名称 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技术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技术, 采取 将整粒大豆抛光处理, 在未亲水的状态下放入蒸 馏罐, 蒸馏罐连接蒸汽源, 并在蒸汽源的水中添加 乙醇常压下进行脱毒蒸馏 ; 后在蒸汽源的水中添 加乙酸, 蒸馏 ; 然后在蒸汽源中再添加乙醇, 再蒸 馏。 包装, 得产品。 本发明在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 的情况下, 通过上述方法, 将整粒大豆热钝化处理 成为脱毒熟化大豆, 有效去除大。
3、豆中天然多种有 害成分及抗营养因子, 如胰蛋白酶抑制素、 肠胃胀 气因子、 豆腥味、 植酸及嘌呤等, 有效将大豆属非 优粗蛋白质转化为优质的蛋白质, 同时有效保留 大豆中固有的多种人体保健的物质成分。为我国 粮食加工及深加工行业创建了广阔的行业前景。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芳菲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11746 B CN 102511746 B *CN102511746B* 1/1 页 2 1. 一种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方法, 其特征是 。
4、: 将整粒大豆抛光处理, 在未亲水的状态下 放入蒸馏罐, 蒸馏罐连接蒸汽源, 并在蒸汽源的水中添加大豆量的 2%-5% 的乙醇常压下进 行脱毒蒸馏 5 分钟 ; 后在蒸汽源的混合液体中添加大豆量 0.01%-5% 的乙酸, 蒸馏 10-30 分 钟 ; 然后在蒸汽源的混合液体中再添加大豆量 0.001%-0.015% 的乙醇, 再蒸馏 1-5 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乙醇指50%浓度的 乙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11746 B 2 1/3 页 3 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或食品的加工方法, 。
5、尤其是一种整粒大豆脱毒熟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大豆及大豆制品乃是中国居民的重要传统食品之一, 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起着 极其重要作用。自前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 许多国家为了弥补食品蛋白质营养的供给不足, 全球性极力开展以大豆蛋白质营养作为新兴蛋白质的资源并将其广泛应用与研究。 在新兴 大豆制品工业领域中, 美国与日本国, 无论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还是从生产与消费方 面, 均属于领先地位。根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大豆制品工艺学 一书论 : 大豆中的胰蛋白 酶抑制素约有 7-10 种, 迄今为止, 其中有两种胰阮酶已被科学家提纯出来, 其余还有众多 的胰蛋白酶抑制素至今无法提取。胰。
6、蛋白酶抑制素的热稳定性很高, 大豆在 100加热 60 分钟时, 胰蛋白酶抑制素残存活性仍有 89% 以上, 而且再增加热处理的时间也并不能明显 降低它的活性。这是大豆生产工艺上最为关注的难题。大豆是人类不能生食的植物, 人类 要从大豆中摄取蛋白质营养, 就必须通过热加工, 由于大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存在, 大 豆一旦加热至 55 -65时, 胰蛋白酶抑制素则通过高温高酸高碱等化学成份及生物作用 逼使大豆蛋白质经催化而产生热变性, 大大地破坏了大豆蛋白质的天然结构, 使部份或大 部份的蛋白质变性而消失。在大豆及豆制品中只要还残存胰蛋白酶抑制素, 在人们吃整粒 大豆时, 就会有以下现象存在 :。
7、 消化率不足 35%, 余下大部份的豆片成份从粪便排出体外, 导致消化不良的同时还要闹肚子, 也是部份人群不敢吃用大豆与豆制品之原故 ; 不但如此, 当人们食用大豆及豆制品入肠胃后, 胰蛋白酶抑制素不但阻止大豆本身的蛋白营养消化吸 收, 同时还要破坏和阻止体内其它蛋白质营养的消化吸收, 而且还要产生毒性, 有害有损人 体健康, 还会导致食用者食物轻微中毒, 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 恶心、 胀胃、 腹泻、 头晕、 营养不良并引发多种疾病。 0003 目前我国大豆制品行业的工艺技术状况, 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 : 第一类是大集团 公司, 如维维集团公司、 雅士利集团公司、 广西梧州冰泉公司, 他们。
8、都是采用美国或日本的 先进设备, 有能力生产除了毒素的最终端产品豆奶粉 (无膳食纤维、 还有豆腥味) 。第二类 是众多区域性的小厂小公司以及街边巷尾的现磨现卖的豆浆豆奶液体产品, 均是采用传统 的工艺技术而生产的, 传统工艺作坊这类的豆浆豆奶根本无法彻底去除大豆中的毒素 ( 抗 营养因子 ), 技术上限制他们的是在热钝化工艺上, 该工艺加热时间越长, 大豆蛋白流失就 越大, 生产出的豆浆豆奶由于蛋白质流失严重导致浓度不足, 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他们 会超标添加增稠剂与稳定剂等化学物质, 这类豆浆豆奶虽然在产品外观上浓度很高, 其实 是增稠剂与稳定剂在起化学作用, 蛋白质含量均在 0. 5-。
9、1% 范围, 这就地地道道欺骗坑害 了消费者。 第三类是上亿家庭普遍采用的现代豆浆机制作豆浆, 十多分钟就能喝上豆浆, 确 实方便。 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十多分钟的加热研磨, 就能去除大豆 中的抗营养因子吗?喝上自己制作的豆浆, 有部份人轻微食物中毒而自己没有意识到是大 豆本身的毒素造成的, 有部份人喝后导致消化不良, 造成胃肠不适与腹泻。当懂得因为大 说 明 书 CN 102511746 B 3 2/3 页 4 豆毒素导致以上症状之后, 很多家庭就把豆浆机闲置在橱柜里。中国食品工业权威机构报 道 :“中国 2009 年底家庭拥有豆浆机已突破 2. 1 亿台、 套” , 。
10、据不完全统计, 其中闲置豆浆 机约 26% 以上, 改为其它用途的约占 31% 以上。 0004 申请人认为 : 完全彻底消除大豆毒素, 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 : 采用物理学与生物学原理, 将原整粒大豆进行热化处理, 有效去除 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 嘌呤、 豆腥味及部分植酸等所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0006 本发明釆取的技术方案 : 0007 将整粒大豆抛光处理, 在未亲水的状态下放入蒸馏罐, 蒸馏罐连接蒸汽源, 并在 蒸汽源的水中添加大豆量的 2%-5% 的乙醇常压下进行脱毒蒸馏 5 分钟 ; 后在蒸汽源的 水中添加大豆量的 0.01%-5% 乙酸, 蒸。
11、馏 10-30 分钟 ; 然后在蒸汽源中再添加大豆量的 0.001%-0.015% 乙醇, 再蒸馏 1-5 分钟。包装, 得产品。 0008 所述乙醇指 50% 浓度的乙醇。 0009 本发明的优点 : 本发明在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的情况下, 通过上述方法, 将整粒大 豆热钝化处理成为脱毒熟化大豆, 有效去除大豆中天然多种有害成分及抗营养因子, 如胰 蛋白酶抑制素、 肠胃胀气因子、 豆腥味、 植酸及嘌呤等, 有效将大豆属非优粗蛋白质转化为 优质的蛋白质, 同时有效保留大豆中固有的多种人体保健的物质成分。为我国粮食加工及 深加工行业创建了广阔的行业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 1 : 0。
12、011 将 100 公斤整粒大豆先在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处理, 在干燥的状态下, 在常压下, 放 入蒸馏罐, 加热蒸馏, 蒸馏罐旁设蒸汽源 (蒸发器) , 用管道将蒸馏罐与蒸发器相连, 往蒸发 器中待蒸发的水中添加浓度为 50% 的乙醇 2 公斤并加热, 蒸馏 5 分钟 ; 然后往蒸发器中的 混合液体中再添加浓度为3%的乙酸0.01公斤, 将大豆蒸馏20分钟; 然后往蒸发器中的混 合液体中再添加浓度为 50% 的乙醇 0.001 公斤, 再蒸馏 5 分钟。从蒸馏罐中取出大豆进行 真空包装, 出厂。 0012 实施例 2 : 0013 将 100 公斤整粒大豆先在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处理, 在干燥的状态。
13、下, 在常压下, 放 入蒸馏罐, 加热蒸馏, 蒸馏罐旁设蒸汽源 (蒸发器) , 用管道将蒸馏罐与蒸发器相连, 往蒸发 器中待蒸发的水中添加浓度为 50% 的乙醇 5 公斤并加热, 蒸馏 5 分钟 ; 然后往蒸发器中的 混合液体中再添加浓度为 3% 的乙酸 5 公斤, 将大豆蒸馏 30 分钟 ; 然后往蒸发器中的混合 液体中再添加浓度为 50% 的乙醇 0.015 公斤, 再蒸馏 5 分钟。从蒸馏罐中取出大豆进行非 真空包装, 出厂。 0014 实施例 3 : 0015 将 100 公斤整粒大豆先在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处理, 在干燥的状态下, 在常压下, 放 入蒸馏罐, 加热蒸馏, 蒸馏罐旁设蒸汽源。
14、 (蒸发器) , 用管道将蒸馏罐与蒸发器相连, 往蒸发 器中待蒸发的水中添加浓度为 50% 的乙醇 3 公斤并加热, 蒸馏 5 分钟 ; 然后往蒸发器中的 说 明 书 CN 102511746 B 4 3/3 页 5 混合液体中再添加浓度为3%的乙酸3公斤, 将大豆蒸馏10分钟 ; 然后往蒸发器中的混合液 体中再添加浓度为 50% 的乙醇 0.01 公斤, 再蒸馏 1 分钟。从蒸馏罐中取出大豆进行真空包 装, 出厂。 0016 检测数据及结果 : 0017 样品描述 : 本发明产品 “康之豆” 样品 1 箱, 75 克 / 袋, 75 克 30 袋 / 箱, 真空包 装, 外纸盒包装, 包装完。
15、好。 0018 检验项目 : 次黄嘌呤核苷酸、 鸟嘌呤核苷酸、 腺嘌呤核苷酸、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0019 检验结果 : 0020 0021 与普通大豆数据比较如下 : 0022 品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嘌呤含量蛋白质吸收率备注 普通大豆 70mg/g27mg/100g约 20%整粒 康之豆 0.5mg/g7.64mg/100g97% 以上整粒 0023 由检测报告得出 : 普通大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每克含量大于 70 毫克, 康之豆 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每克含量小于 0.5 毫克 ; 普通大豆的嘌呤 100 克含量 27 毫克, 且食 用后遇水会成倍增长, 康之豆的嘌呤 (鸟嘌呤核苷酸、 次黄嘌呤核苷酸、 腺嘌呤核苷酸) 100 克含量小于 7.64 毫克 ; 普通大豆蛋白质吸收率约为 20%, 而本发明产品 “康之豆” 蛋白质吸 收率高达 97% 以上。 说 明 书 CN 102511746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