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641140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99976.X

申请日:

20120409

公开号:

CN102599388B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18,A23K1/16,A23K1/14

主分类号:

A23K1/18,A23K1/16,A23K1/14

申请人:

天津师范大学

发明人:

刘强,雷玲,汪敏捷,李敏

地址: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优先权:

CN201210099976A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红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饲料培养基35g、蔗糖3-4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2-3g、山梨酸钾0.4g、水50-100ml组成;其中的饲料培养基指的是玉米粒(碴)或枣树锯末。实验结果表明:饲喂本发明的人工饲料,幼虫30天内体长平均增加量最大;存活率为100%;虫体活跃,颜色鲜亮。本发明的人工饲料不仅可以持续获得大量发育整齐,生理一致的昆虫,而且也能解决季节性寄主饲养饲料短缺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的原料制成:饲料培养基 35g、蔗糖3-4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2-3g、山梨酸钾0.4g、水50-100ml;其中的饲料培养基指的是玉米粒或枣树锯末;其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1)首先把酵母粉、大豆粉用少量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然后用电磁炉加热玉米粒,煮沸5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5分钟;最后加入琼脂和蔗糖,快速搅拌,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待温度降至40-50℃时加入山梨酸钾,搅拌均匀;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4℃的冰箱内保存,待用;或(2)首先把酵母粉、大豆粉、蔗糖加入少量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在电磁炉上将枣树锯末加水煮沸15分钟,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加入琼脂,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关火;待温度降至40-50℃时加入山梨酸钾,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待用。

说明书

本发明是在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09JCYBJC14500)、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基金号:52XB1003)的资助下进行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涉及林业有害生物蛀干害虫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防治和研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六星黑豹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又称刺槐豹蠹蛾、金银花六星黑点豹蠹蛾、核桃豹蠹蛾、白背斑蠹蛾、白背蠹蛾、豹蠹蛾等。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总科(Cossidea)、木蠹蛾科(Cossidae)、豹蠹蛾亚科(Zeuzerinae)、豹蠹蛾属。已知寄主有国槐、洋槐、刺槐、紫穗槐、白蜡、法桐、柳、杨、榆、松、枣、柿、梨、核桃、薄壳山核桃、黄杨、乌桕、枫、、悬铃木、椿树、金银木、紫叶小蘗、桃、樱桃、石榴、山楂、海棠、板栗、檀树、梨、苹果、栎、槭、桦、檫木、杜仲、木荆、蓖麻、棉花、茶叶等约50多种。该害虫以幼虫蛀食寄主植物的枝梢,造成枝梢干枯断折,树冠上形成大量枯枝落叶,严重者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被害寄主死亡率在 5%以上,经济树种造成的损失严重,对园林绿化林木造成极大危害。据文献记载该种国内分布于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北京、河北、河南、甘肃、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

天津在2004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首次在东丽区发现, 据调查当年危害面积仅有300 hm2, 到 2007 年危害面积已达 3 000 多 hm2, 传播扩散速度非常快, 目前主要危害行道树、园林绿化花灌木和部分经济林。被列为天津市重点林业有害生物。

近年来我们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各虫态形态特征、生活史、对寄主的选择性和危害、生物防治技术等的研究;并且首次从六星黑点豹蠹蛾体上分离得到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菌株,开展了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菌种培养方法、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虫体接种技术、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虫体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转移寄主时的选择行为”、“不同温度下交织顶孢霉对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温度对交织顶孢霉孢子萌发及对六星黑点豹蠹蛾致病力的影响”等论文。

交织顶孢霉[ Acremonium implicatum ( Miller et al) Gams ] RCEF0260 菌株, 是极具药用价值的菌株, 现已被开发成一种保健食品。交织顶孢霉菌丝体中也含有丰富的多糖和氨基酸, 同时还含有核苷类、维生素类、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如Zn、Fe、Ca 等) 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该菌丝体免疫调节作用显著, 具有明显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作用和提高单核-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能促进疲劳恢复, 另外还有与其他虫草菌株相似的药理作用。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面, 交织顶孢霉被证实安全无毒。1997 年以来, 实际服用人群的反馈信息表明交织顶孢霉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肾炎及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的工艺条件和不同的液体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形态特征变化及多样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产量保肝活性物质等方面均有报道。但是,他们的菌丝是用培养基培养的。根据多年来人们对虫生真菌的研究结果来看,天然的和人工栽培在虫体上虫草要远比通过培养基培养菌株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大很多倍。我们的研究与他人工作有2个重要的区别:(1)所用的交织顶孢霉菌株是我们自己从鳞翅目昆虫六星黑点豹蠹蛾僵虫提上分离得到的。(2)以六星黑点豹蠹蛾作为交织顶孢霉的寄主进行人工栽培,最终要获得的是带有寄主的虫生交织顶孢霉。而不同于人工培养基培养的交织顶孢霉菌丝。相当于获得的是"虫草",而非"虫草菌丝"。

所以掌握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养技术,无论从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防治还是对交织顶孢霉虫草的开发利用都满足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需要。因为自然界六星黑点豹蠹蛾其生活周期长, 不能随时获取实验所需虫态, 实验费时费力;也不可能获得大量的幼虫供交织顶孢霉虫草的开发利用。本专利人工系统饲养六星黑点豹蠹蛾技术,不受季节和寄主因子的限制,能终年为科学研究提供试验用六星黑点豹蠹蛾。又能为虫生交织顶孢霉的开发利用提供大量的虫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的原料组成:

饲料培养基 35g、蔗糖3-4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2-3g、山梨酸钾0.4g、水50-100ml;其中的饲料培养基指的是玉米粒(碴)或枣树锯末。

本发明所述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首先把酵母粉、大豆粉用少量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然后用电磁炉加热玉米粒,煮沸5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5分钟;最后加入琼脂和蔗糖,快速搅拌,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等培养温度降至40-50℃时加入山梨酸钾,搅拌均匀;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4℃的冰箱内保存,待用;或采用低2种方法:

(2)首先把酵母粉、大豆粉、蔗糖加入少量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在电磁炉上将枣树锯末加水煮沸15分钟,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加入琼脂,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关火;待温度降至40-50℃时加入山梨酸钾,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待用。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一)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的成分

配方一(最好):玉米粒(碴)培养基:玉米粒35g、蔗糖3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2g、山梨酸钾0.4g、水50-100ml。

配方二(好):枣树锯末培养基:枣树锯末35g、蔗糖4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3g、山梨酸钾0.4g、水50-100ml。

配方三(差):大豆粉和玉米粉培养基:大豆粉23.15g、玉米粉17g、蔗糖2g、琼脂1g、酵母粉2g、山梨酸钾0.32g、水54.53ml。(此配方参照路长宽、骆有庆 沙棘木蠹蛾的人工饲养。)

配方四(差):麦麸培养基:酵母粉5g、麦麸粉20g、番茄酱20g、维生素C 0.2g、食用油0.01g、琼脂2g、山梨酸钾0.2g、水200ml。(此配方参考秦启联、苗麟等人的专利  鳞翅目昆虫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和用途)

(二)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

配方一配制过程:首先把酵母粉、大豆粉用少量40℃左右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然后用电磁炉加热玉米粒,煮沸5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5分钟。最后加入琼脂和蔗糖,快速搅拌,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等培养温度降至50℃左右时加入山梨酸钾,搅拌均匀。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4℃的冰箱内保存,待用。

配方二配制过程:首先把酵母粉、大豆粉、蔗糖加入少量40℃左右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在电磁炉上将锯末加水煮沸15分钟,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加入琼脂,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关火。待温度降至50时加入山梨酸钾,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待用。

配方三配制过程:首先将豆粉、玉米粉、酵母粉用适量40℃左右的水混合均匀。然后用电磁炉加热,待混合物煮沸20分钟后加入蔗糖和琼脂,快速搅拌让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再沸腾3-5分钟关火。待温度降低到50℃时加入山梨酸钾,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待用。

配方四配制过程:将维生素、酵母粉、麦麸粉用40℃温水混合均匀,用电磁炉加热至煮沸,在沸腾15分钟后加入琼脂,快速搅拌。随后加入番茄酱、食用油,迅速搅拌均匀后关火,待温度降低到50℃左右时加入山梨酸钾。待冷却后,放置于4℃的冰箱内保存。

(三)本发明所选用的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的优势在于:

配方一较配方三的优势:湿度小、硬度大、粘稠度低、成本低、材料简单易获得。

配方一较配方四的优势:营养成分高、湿度小、硬度大、紧实度高、成分少易获得、成本低。

配方二较配方三的优势:配方二选用幼虫寄主枝条锯末更接近幼虫的取食习性、材料易得、成本低。配方二较配方四的优势:配方二选用幼虫寄主枝条锯末更接近幼虫的取食习性、紧实度高不易松散、成分简单易得、成本低。

(四)不同配方饲料对比的实验数据及结果

采用别人的配方:

配方三(差):大豆粉和玉米粉培养基:大豆粉23.15g、玉米粉17g、蔗糖2g、琼脂1g、酵母粉2g、山梨酸钾0.32g、水54.53ml。(此配方参照路长宽、骆有庆 沙棘木蠹蛾的人工饲养。)

配方三配制过程:首先将豆粉、玉米粉、酵母粉用适量40℃左右的水混合均匀。然后用电磁炉加热,待混合物煮沸20分钟后加入蔗糖和琼脂,快速搅拌让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再沸腾3-5分钟关火。待温度降低到50℃时加入山梨酸钾,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待用。

配方四(差):麦麸培养基:酵母粉5g、麦麸粉20g、番茄酱20g、维生素C 0.2g、食用油0.01g、琼脂2g、山梨酸钾0.2g、水200ml。(此配方参考秦启联、苗麟等人的专利  鳞翅目昆虫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和用途)

配方四配制过程:将维生素、酵母粉、麦麸粉用40℃温水混合均匀,用电磁炉加热至煮沸,在沸腾15分钟后加入琼脂,快速搅拌。随后加入番茄酱、食用油,迅速搅拌均匀后关火,待温度降低到50℃左右时加入山梨酸钾。待冷却后,放置于4℃的冰箱内保存。

(五)结果

1、我们通过30天幼虫的平均增长量可以看出:配方一、配方二最适合幼虫生长发育,配方三、四不利于幼虫生长发育。

2、配方一的人工饲养效果最佳,幼虫30天内体长平均增加量最大;存活率为100%;虫体活跃,颜色鲜亮。表明此配方最佳。

3、配方二的人工饲养效果较好,幼虫30天内体长平均增加量较配方三、四大很多;幼虫存活率为100%。虫体颜色鲜亮且较为活跃,说明此配方可行。

4、配方三的饲养效果较差,明显不如配方一、二。幼虫30天内体长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并且出现幼虫死亡,幼虫存活率为80%。综合这两个因素分析可知此方案不适合饲养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

5、配方四的人工饲养效果最差,幼虫体长在30天内减幅最大,虫体极不活跃,幼虫存活率100%。尽管幼虫存活率很高,但是幼虫体长有大幅度降低,说明此人工配方不适合用来饲养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

本发明主要研究的六星黑点豹蠹蛾形态学包括:

卵:长0.85mm~1mm,宽0.55~0.7mm。长椭圆形,卵壳很薄,黄白色或粉红色。

幼虫:幼虫初孵时为淡褐色,体长约1mm,以后转为暗紫红色。头、前胸背板和臀板为黑色,腹部颜色浅。腹部每节具刚毛八根。大颚很发达,为黑色或深紫红色。前胸背板前缘有一个横脊状的突起,边缘有黑色锯齿状刺突。体节上每节有黑色毛瘤,其上有白色刚毛一根,每节共8根。中部有一条黄褐色细线,后缘有三排黑褐色棘突,第一排最大,第二排最长,第三排细小而杂乱,腹足多序环状。老熟幼虫体长21~45mm,此时幼虫体色一般为紫红色或桔红色,体重0.24~0.64g。 

蛹:被蛹,红褐色,长20~31mm,顶端有一腭突,腹背每节具两横排刺突,生殖孔下半部两侧具明显刺突10个,对称排列。不同时期其颜色有变化,初化蛹时为紫红色或桔红色,到快羽化时变为褐色。

成虫:雌成体长28~35 mm,翅长15~27mm,两翅翅展开长36~60 mm,有的静息时翅可以覆盖整个尾部。复眼黑色,体表附有白色长毛,其中以胸部的较多且长,去除长毛后体色为紫红色。腹节之间少有白色长毛或鳞片,可以看到紫红色的体节,这一点在雌虫和雄虫中一致。产卵前雌虫腹部较鼓,产卵后明显变小。翅白色,其上有许多蓝黑色斑点,斑点有光泽(所有的斑点都有光泽,为其上的鳞片反光所成),在翅脉之间呈条状或点状,其中前翅较多,后翅较少,前翅的斑点分布不规则,静息时可见背部和边缘较多。腹节、背板上亦有蓝黑色斑点,背板上有六个斑点,排成两行。背板翅根处亦各有一个蓝黑色斑点。腹节上的斑点排成六行,腹部有三排,腹侧各一排,每排六个斑点,斑点直径大小约为1mm。背部三排斑点,每排明显能看到的斑点只有五个,其中中间一排的斑点很小。触角丝状。雌成虫尾部有产卵器,产卵器伸出长约7~10mm,为黄色。复眼黑色,足三对,每对足第一、二节腹布满长毛,为灰白色,去除鳞毛为淡橘红色,其他部分为黑蓝色。

雄虫全身亦覆有白色长毛,且较雌虫的长,特别是腹部。雄虫体长21~25 mm,翅长14~17mm,翅展35~40mm,静息时翅一般不足以覆盖整个尾部,约有3~4mm露在外面。翅上斑纹与雌蛾基本相同,但是前翅蓝黑斑点较雌虫少且斑点小,后翅除外缘有蓝黑色斑点外,其它部分斑点较少。胸部、背板上亦有蓝黑色斑点,但腹部没有斑点,侧面有两排,每排六个斑点,斑点较雌虫小。触角基半部羽毛状,端半部丝状。三对足的形态与雌虫大致一样。雄虫较雌虫活跃,有趋光性。

六星黑点豹蠹蛾的生活史

根据实际观察,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天津是一年发生一代,但是虫龄很不整齐。一般以老熟幼虫在蛀枝内越冬,到次年3月初开始继续活动取食,随着树木发芽长叶,受害枝枯黄萎蔫,与周围枝条区别明显,虫量多的树上,可见大量折枝倒挂。4月中旬老熟幼虫陆续开始化蛹,到5月上旬开始羽化,随后开始产卵。(见表1)。

表1 六星黑点豹蠹蛾生活史表

注:+成虫;●卵;-幼虫;(-)越冬幼虫;○蛹

卵:卵期约13天左右。5月下旬初见孵化幼虫

幼虫期:初孵幼虫多在寄主幼枝的叶芽上方蛀孔,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间蛀食后深入木质部,沿髓部向上蛀食,蛀道较长,留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排粪孔。粪便呈干燥的完整的长颗粒状,颜色因寄主植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如黑褐、赤褐、淡褐、污白等。受到刺激时嘴部会分泌红色液体,推测是一种防御行为。两只以上的幼虫相遇会撕咬,野外很少见到两只幼虫同蛀一根枝条的现象,即使有也是从同一枝条的不同部位蛀入中间隔有虫粪或未蛀空木质部,两虫并未相遇。幼虫在蛀道内有折回运动的现象。受害后的枝叶枯黄,萎蔫,枝梢枯死或断折。幼虫有寄主间转移现象。幼虫虫龄不整齐,虫体的大小、颜色有一定的差异,据我们观察,可能与寄主差异有关。越冬期间幼虫休眠。老熟幼虫即使在极干燥的枝条中,也能正常生活,但在越冬时有自然死亡现象,虫体呈现深褐色的僵干状或蔫死状,死亡原因尚不明确。

蜕皮的现象发生在头宽为1mm,2mm,4mm,5mm,6mm的幼虫中。并且4mm,5mm,6mm头宽的幼虫均会羽化。幼虫蜕皮过程:嘴部突出是蜕皮的前兆,嘴部壳首先蜕掉,随后前胸背板后的虫皮随虫体有节律的扭动从身体前部向尾部蜕去。虫皮上的长毛也随旧皮一样蜕掉,蜕皮后虫体有少量白毛。当皮蜕到尾部时,头部转向尾部虫体呈圆圈状,用足将尾部蜕下的皮剥掉,完成蜕皮,历时22min左右。蜕皮后的头胸背板无黑色,一段时间后黑色重新出现。

化蛹:化蛹期为4月中旬~5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前,首先吐丝连缀木屑和粪便堵塞蛀道的两端,一部分幼虫先向外咬一直径1~2mm的通气孔,接着在其后向外咬一真径5~6mm的椭圆形羽化孔,另一部分幼虫则直接咬羽化孔。孔盖边缘咬痕似透非透,容易发现。然后在羽化孔后2~3cm处吐丝连缀木屑作一隔膜,隔膜后即为蛹室,头部紧靠隔膜。室内饲养的蛹期13~46天,多数20天左右。

羽化:5月上旬到6月下旬羽化,其中5月为羽化盛期。临界羽化时,蛹体借助腹部的刺列向前蠕动,先是顶破蛹室的隔膜,再蠕动到羽化孔顶掉孔盖,露出蛹体的1/3左右,然后头部开裂,成虫羽化出。羽化时将蛹壳半截留于羽化孔中。羽化时间一般在白天,从上午7时~18时都有,观察到的情况是11时~12时较多。雌雄性比约为0.92:1。

习性与行为:雄成虫善飞翔,有趋光性,雌成虫不善飞翔,趋光性不明显,活动范围小。白天一般不飞翔,多爬行活动或静伏。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产卵, 少数雌虫将卵单粒散产,多数成堆产卵,平均产卵500粒左右,卵常产于树缝及枝桠分枝处。室内观察雌虫对产卵地点无特殊要求。未交配者也可大量产卵但不能孵化。

寄主种类及其受害程度

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共有绿化树种72812棵,48种,隶属于24个科,38个属。其中31种被六星黑点豹蠹蛾为害,即65%树种受到危害。在被寄生的31种林木中,有的寄生率很高,达到100%。有的寄生率仅有0.1138%。这31种寄主植物的寄生率依次为山楂、柿和英桐均为100%、枣71.88%、白梨39.29%、紫叶小檗28.57%、石榴21.13%、枸杞20.37%、榆叶梅15.79%、白蜡树12.93%、龙爪槐12.70%、杏12.50%、法桐12.45%、刺槐11.55%、西府海棠10.95%、玫瑰10.73%、紫荆9.23%、槐8.81%、紫叶李7.72%、女贞5.97%、桃5.64%、大叶黄杨4.87%、香椿4.56%、紫薇4.48%、杨4.05%、木槿1.2%、银杏0.85%、垂柳0.77%、家榆0.57%、合欢0.21%、泡桐0.11%。这31种受害阔叶植物共隶属于17科27属,其中蔷薇科(8种)和豆科(5种)占多数;除9种针叶树的全部不被为害外,尚有臭椿、黄栌、构树、槭树、李、火炬、金银木和沙杨8种阔叶树未见受害。

根据六星黑点豹蠹蛾对寄主植物寄生率高低,分为6级:5级-寄生率很高,4级-寄生率高,3级-寄生率较较高,2级-一般,1级-寄生率低,0级-未见寄生。各被寄生等级的树种见表3-1,可见,六星黑点豹蠹蛾对阔叶树寄生相当严重,但不寄生针叶树。

表2六星黑点豹蠹蛾的各种寄主植物的寄生率

根据每种寄主枝条受害率,将被寄生等级在2级以上的寄主划分为严重,较严重,中等,轻和很轻等5个受害程度,见表2。结果显示白梨受害程度最严重,山楂和英桐较严重,石榴、枸杞和柿中等,枣受害程度轻,紫叶小檗受害程度很轻。从寄生率和受害程度综合分析,山楂和英桐无论是寄生率还是受害程度都很高,白梨虽然寄生率仅为39.29%,但每株受害程度严重;柿寄生率为100%,但受害程度中等;石榴和枸杞虽然寄生率分别为21.13%和20.37%,但受害程度也是中等;紫叶小檗寄生率高于石榴和枸杞,但受害程度很轻。

表3 被寄生等级2以上的寄主植物的受害程度的划分

受害程度 枝条受害率(%) 树种 严重 81~100 白梨 较严重 61~80 英桐 山楂 中等 41~60 石榴 枸杞 柿 轻 21~40 枣 很轻 ≤20 紫叶小檗

注:表中枝条受害率=直径10~18mm受害枝条数量/10~18mm直径总枝条数量×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这里所述实施例的方案,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按照本发明的精神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和变化,所述的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视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由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所用到的各种试剂均有市售。

实施例1

(1)玉米粒培养基 35g、蔗糖3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2g、山梨酸钾0.4g、水50ml。

(2)玉米碴培养基 35g、蔗糖4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3g、山梨酸钾0.4g、水100ml。

制备方法;首先把酵母粉、大豆粉用少量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然后用电磁炉加热玉米粒,煮沸5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5分钟;最后加入琼脂和蔗糖,快速搅拌,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等培养温度降至45℃时加入山梨酸钾,搅拌均匀;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4℃的冰箱内保存,备用。

实施例2

(1)枣树锯末培养基:枣树锯末35g、蔗糖4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3g、山梨酸钾0.4g、水50ml。

(2)枣树锯末培养基:枣树锯末35g、蔗糖4g、酵母粉2.5g、大豆粉6g、琼脂3g、山梨酸钾0.4g、水100ml。

制备方法:把酵母粉、大豆粉、蔗糖加入少量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在电磁炉上将枣树锯末加水煮沸15分钟,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加入琼脂,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关火;待温度降至50℃时加入山梨酸钾,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待完全冷却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

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9938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0 CN 102599388 B *CN102599388B* (21)申请号 201210099976.X (22)申请日 2012.04.09 A23K 1/18(2006.01) A23K 1/16(2006.01) A23K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师范大学 地址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 393 号 (72)发明人 刘强 雷玲 汪敏捷 李敏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2207 代理人 朱红星 CN 101971931 A,2011.0。

2、2.16, CN 101347184 A,2009.01.21, 全文 . CN 101856085 A,2010.10.13, CN 1347659 A,2002.05.08, 全文 . CN 1375218 A,2002.10.23, 全文 . CN 102125184 A,2011.07.20,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 料及其制备方法, 它是由饲料培养基 35g、 蔗糖 3-4g、 酵母粉 2.5g、 大豆粉 6g、 琼脂 2-3g、 山梨酸 钾 0.4g、 水 50-100ml 组成 ;。

3、 其中的饲料培养基指 的是玉米粒 (碴) 或枣树锯末。 实验结果表明 : 饲喂 本发明的人工饲料, 幼虫 30 天内体长平均增加量 最大 ; 存活率为 100% ; 虫体活跃, 颜色鲜亮。本发 明的人工饲料不仅可以持续获得大量发育整齐 , 生理一致的昆虫 , 而且也能解决季节性寄主饲养 饲料短缺的问题。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辉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1 页 2 1. 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的原料制成 : 饲料培养基 35g、 。

4、蔗糖 3-4g、 酵母粉 2.5g、 大豆粉 6g、 琼脂 2-3g、 山梨酸钾 0.4g、 水 50-100ml ; 其中的饲料培养基指的是玉米粒或枣树锯末 ; 其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 : (1) 首先把酵母粉、 大豆粉用少量 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 ; 然后用电磁 炉加热玉米粒, 煮沸 5 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 持续煮沸 5 分钟 ; 最后加入琼 脂和蔗糖, 快速搅拌, 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 待温度降至 40-50时加入山梨酸钾, 搅拌均匀 ; 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 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 4的冰箱内保存, 待用 ; 或 (2) 首先把酵母粉、 大豆粉、 蔗。

5、糖加入少量 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 ; 在 电磁炉上将枣树锯末加水煮沸 15 分钟, 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 加入琼脂, 快速搅拌至完 全溶解后关火 ; 待温度降至 40-50时加入山梨酸钾, 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 待完全冷却 后置于 4冰箱内保存, 待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99388 B 2 1/8 页 3 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本发明是在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号 : 09JCYBJC14500) 、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 金 (基金号 : 52XB1003) 的资助下进行的。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

6、涉及林业有害生物蛀干害虫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防 治和研究,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3 六星黑豹点蠹蛾 (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又称刺槐豹蠹蛾、 金银花六星黑 点豹蠹蛾、 核桃豹蠹蛾、 白背斑蠹蛾、 白背蠹蛾、 豹蠹蛾等。 隶属于鳞翅目 (Lepidoptera) 、 木 蠹蛾总科 (Cossidea)、 木蠹蛾科 (Cossidae)、 豹蠹蛾亚科 (Zeuzerinae)、 豹蠹蛾属。已知 寄主有国槐、 洋槐、 刺槐、 紫穗槐、 白蜡、 法桐、 柳、 杨、 榆、 松、 枣、 柿、 梨、 核桃、 薄壳山核桃、 黄。

7、 杨、 乌桕、 枫、 、 悬铃木、 椿树、 金银木、 紫叶小蘗、 桃、 樱桃、 石榴、 山楂、 海棠、 板栗、 檀树、 梨、 苹果、 栎、 槭、 桦、 檫木、 杜仲、 木荆、 蓖麻、 棉花、 茶叶等约 50 多种。该害虫以幼虫蛀食寄主 植物的枝梢, 造成枝梢干枯断折, 树冠上形成大量枯枝落叶, 严重者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 被 害寄主死亡率在 5% 以上, 经济树种造成的损失严重, 对园林绿化林木造成极大危害。据文 献记载该种国内分布于天津、 山东、 山西、 陕西、 北京、 河北、 河南、 甘肃、 江苏、 上海、 浙江、 安 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等地 ; 国。

8、外分布于日本, 朝鲜。 0004 天津在 2004 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首次在东丽区发现 , 据调查当年危害面 积仅有 300 hm2, 到 2007 年危害面积已达 3 000 多 hm2, 传播扩散速度非常快 , 目前 主要危害行道树、 园林绿化花灌木和部分经济林。被列为天津市重点林业有害生物。 0005 近年来我们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各虫态形态特征、 生活史、 对寄主的选择性和危 害、 生物防治技术等的研究 ; 并且首次从六星黑点豹蠹蛾体上分离得到虫生真菌交织顶孢 霉菌株, 开展了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菌种培养方法、 虫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虫体接种技术、 虫 生真菌交织顶孢霉虫体栽培技术等方面。

9、进行了研究。发表了 “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转移寄 主时的选择行为” 、“不同温度下交织顶孢霉对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 、“温度 对交织顶孢霉孢子萌发及对六星黑点豹蠹蛾致病力的影响” 等论文。 0006 交织顶孢霉 Acremonium implicatum ( Miller et al) Gams RCEF0260 菌 株 , 是极具药用价值的菌株 , 现已被开发成一种保健食品。交织顶孢霉菌丝体中也含有 丰富的多糖和氨基酸 , 同时还含有核苷类、 维生素类、 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如 Zn、 Fe、 Ca 等 ) 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该菌丝体免疫调节作用显著 , 具有明显的细。

10、胞免 疫、 体液免疫作用和提高单核 -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 能促进疲劳恢复 , 另外还有与其 他虫草菌株相似的药理作用。在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面 , 交织顶孢霉被证实安全无毒。 1997 年以来 , 实际服用人群的反馈信息表明交织顶孢霉对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肾炎及肿 瘤患者的辅助治疗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的工艺条件和不同的液体培 养条件下菌丝体形态特征变化及多样性、 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产量保肝活性物质等方面均 说 明 书 CN 102599388 B 3 2/8 页 4 有报道。但是, 他们的菌丝是用培养基培养的。根据多年来人们对虫生真菌的研究结果来 看, 天然的和人工。

11、栽培在虫体上虫草要远比通过培养基培养菌株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 大很多倍。我们的研究与他人工作有 2 个重要的区别 :(1) 所用的交织顶孢霉菌株是我们 自己从鳞翅目昆虫六星黑点豹蠹蛾僵虫提上分离得到的。 (2) 以六星黑点豹蠹蛾作为交织 顶孢霉的寄主进行人工栽培, 最终要获得的是带有寄主的虫生交织顶孢霉。而不同于人工 培养基培养的交织顶孢霉菌丝。相当于获得的是 “ 虫草 “, 而非 “ 虫草菌丝 “。 0007 所以掌握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养技术, 无论从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防治还是对交 织顶孢霉虫草的开发利用都满足对六星黑点豹蠹蛾的需要。 因为自然界六星黑点豹蠹蛾其 生活周期长 , 不能随时获。

12、取实验所需虫态 , 实验费时费力 ; 也不可能获得大量的幼虫供 交织顶孢霉虫草的开发利用。本专利人工系统饲养六星黑点豹蠹蛾技术 , 不受季节和寄主 因子的限制 , 能终年为科学研究提供试验用六星黑点豹蠹蛾。又能为虫生交织顶孢霉的开 发利用提供大量的虫源。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 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的原料组 成 : 0009 饲料培养基 35g、 蔗糖3-4g、 酵母粉2.5g、 大豆粉6g、 琼脂2-3g、 山梨酸钾0.4g、 水 50-100ml ; 其中的饲料培养基指的是玉米粒 (碴) 或枣树锯末。 0010 本发明所述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的配制方。

13、法, 其特征在于 : 0011 (1) 首先把酵母粉、 大豆粉用少量 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 ; 然后用 电磁炉加热玉米粒, 煮沸 5 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 持续煮沸 5 分钟 ; 最后加 入琼脂和蔗糖, 快速搅拌, 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 等培养温度降至 40-50时加入 山梨酸钾, 搅拌均匀 ; 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 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 4的冰箱内保存, 待 用 ; 或采用低 2 种方法 : 0012 (2) 首先把酵母粉、 大豆粉、 蔗糖加入少量 40-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 ; 在电磁炉上将枣树锯末加水煮沸 15 分钟, 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

14、, 加入琼脂, 快速搅拌至 完全溶解后关火 ; 待温度降至 40-50时加入山梨酸钾, 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 待完全冷 却后置于 4冰箱内保存, 待用。 0013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 : 0014 (一) 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的成分 0015 配方一 (最好) : 玉米粒 (碴) 培养基 : 玉米粒 35g、 蔗糖 3g、 酵母粉 2.5g、 大豆粉 6g、 琼脂 2g、 山梨酸钾 0.4g、 水 50-100ml。 0016 配方二 (好) : 枣树锯末培养基 : 枣树锯末 35g、 蔗糖 4g、 酵母粉 2.5g、 大豆粉 6g、 琼 脂 3g、 山梨酸钾 0.4g、 水 50-。

15、100ml。 0017 配方三 (差) : 大豆粉和玉米粉培养基 : 大豆粉 23.15g、 玉米粉 17g、 蔗糖 2g、 琼脂 1g、 酵母粉 2g、 山梨酸钾 0.32g、 水 54.53ml。( 此配方参照路长宽、 骆有庆 沙棘木蠹蛾的人 工饲养。 ) 0018 配方四 (差) : 麦麸培养基 : 酵母粉 5g、 麦麸粉 20g、 番茄酱 20g、 维生素 C 0.2g、 食用 油 0.01g、 琼脂 2g、 山梨酸钾 0.2g、 水 200ml。 (此配方参考秦启联、 苗麟等人的专利 鳞翅 说 明 书 CN 102599388 B 4 3/8 页 5 目昆虫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16、和用途) 0019 (二) 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 0020 配方一配制过程 : 首先把酵母粉、 大豆粉用少量 40左右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状待用。然后用电磁炉加热玉米粒, 煮沸 5 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 持续煮沸 5 分钟。最后加入琼脂和蔗糖, 快速搅拌, 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等培养温度降至 50左右时加入山梨酸钾, 搅拌均匀。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 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 4的 冰箱内保存, 待用。 0021 配方二配制过程 : 首先把酵母粉、 大豆粉、 蔗糖加入少量 40左右的水搅拌均匀 成混合液状待用。在电磁炉上将锯末加水煮沸 15 分钟, 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 加入。

17、琼脂, 快速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关火。待温度降至 50 时加入山梨酸钾, 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 待 完全冷却后置于 4冰箱内保存, 待用。 0022 配方三配制过程 : 首先将豆粉、 玉米粉、 酵母粉用适量 40左右的水混合均匀。然 后用电磁炉加热, 待混合物煮沸 20 分钟后加入蔗糖和琼脂, 快速搅拌让琼脂和蔗糖完全溶 解, 再沸腾 3-5 分钟关火。待温度降低到 50时加入山梨酸钾, 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 待 完全冷却后置于 4冰箱内保存, 待用。 0023 配方四配制过程 : 将维生素、 酵母粉、 麦麸粉用 40温水混合均匀, 用电磁炉加热 至煮沸, 在沸腾 15 分钟后加入琼脂, 快速。

18、搅拌。随后加入番茄酱、 食用油, 迅速搅拌均匀后 关火, 待温度降低到 50左右时加入山梨酸钾。待冷却后, 放置于 4的冰箱内保存。 0024 (三) 本发明所选用的六星黑点豹蠹蛾人工饲料的优势在于 : 0025 配方一较配方三的优势 : 湿度小、 硬度大、 粘稠度低、 成本低、 材料简单易获得。 0026 配方一较配方四的优势 : 营养成分高、 湿度小、 硬度大、 紧实度高、 成分少易获得、 成本低。 0027 配方二较配方三的优势 : 配方二选用幼虫寄主枝条锯末更接近幼虫的取食习性、 材料易得、 成本低。 配方二较配方四的优势 : 配方二选用幼虫寄主枝条锯末更接近幼虫的取 食习性、 紧实度。

19、高不易松散、 成分简单易得、 成本低。 0028 (四) 不同配方饲料对比的实验数据及结果 0029 采用别人的配方 : 0030 配方三 (差) : 大豆粉和玉米粉培养基 : 大豆粉 23.15g、 玉米粉 17g、 蔗糖 2g、 琼脂 1g、 酵母粉 2g、 山梨酸钾 0.32g、 水 54.53ml。( 此配方参照路长宽、 骆有庆 沙棘木蠹蛾的人 工饲养。 ) 0031 配方三配制过程 : 首先将豆粉、 玉米粉、 酵母粉用适量 40左右的水混合均匀。然 后用电磁炉加热, 待混合物煮沸 20 分钟后加入蔗糖和琼脂, 快速搅拌让琼脂和蔗糖完全溶 解, 再沸腾 3-5 分钟关火。待温度降低到 。

20、50时加入山梨酸钾, 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 待 完全冷却后置于 4冰箱内保存, 待用。 0032 配方四 (差) : 麦麸培养基 : 酵母粉 5g、 麦麸粉 20g、 番茄酱 20g、 维生素 C 0.2g、 食用 油 0.01g、 琼脂 2g、 山梨酸钾 0.2g、 水 200ml。 (此配方参考秦启联、 苗麟等人的专利 鳞翅 目昆虫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其配制方法和用途) 0033 配方四配制过程 : 将维生素、 酵母粉、 麦麸粉用 40温水混合均匀, 用电磁炉加热 至煮沸, 在沸腾 15 分钟后加入琼脂, 快速搅拌。随后加入番茄酱、 食用油, 迅速搅拌均匀后 说 明 书 CN 1025993。

21、88 B 5 4/8 页 6 关火, 待温度降低到 50左右时加入山梨酸钾。待冷却后, 放置于 4的冰箱内保存。 0034 0035 (五) 结果 0036 1、 我们通过30天幼虫的平均增长量可以看出:配方一、 配方二最适合幼虫生长发 育, 配方三、 四不利于幼虫生长发育。 0037 2、 配方一的人工饲养效果最佳, 幼虫 30 天内体长平均增加量最大 ; 存活率为 100% ; 虫体活跃, 颜色鲜亮。表明此配方最佳。 0038 3、 配方二的人工饲养效果较好, 幼虫 30 天内体长平均增加量较配方三、 四大很 多 ; 幼虫存活率为 100%。虫体颜色鲜亮且较为活跃, 说明此配方可行。 00。

22、39 4、 配方三的饲养效果较差, 明显不如配方一、 二。幼虫 30 天内体长有一定程度的 减少 ; 并且出现幼虫死亡, 幼虫存活率为 80%。综合这两个因素分析可知此方案不适合饲养 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 0040 5、 配方四的人工饲养效果最差, 幼虫体长在 30 天内减幅最大, 虫体极不活跃, 幼 虫存活率100%。 尽管幼虫存活率很高, 但是幼虫体长有大幅度降低, 说明此人工配方不适合 用来饲养六星黑点豹蠹蛾幼虫。 0041 本发明主要研究的六星黑点豹蠹蛾形态学包括 : 0042 卵 : 长 0.85mm 1mm, 宽 0.55 0.7mm。长椭圆形, 卵壳很薄, 黄白色或粉红色。 00。

23、43 幼虫 : 幼虫初孵时为淡褐色, 体长约 1mm, 以后转为暗紫红色。头、 前胸背板和臀板 为黑色, 腹部颜色浅。腹部每节具刚毛八根。大颚很发达, 为黑色或深紫红色。前胸背板前 缘有一个横脊状的突起, 边缘有黑色锯齿状刺突。 体节上每节有黑色毛瘤, 其上有白色刚毛 一根, 每节共 8 根。中部有一条黄褐色细线, 后缘有三排黑褐色棘突, 第一排最大, 第二排最 长, 第三排细小而杂乱, 腹足多序环状。 老熟幼虫体长2145mm, 此时幼虫体色一般为紫红 色或桔红色, 体重 0.24 0.64g。 0044 蛹 : 被蛹, 红褐色, 长 20 31mm, 顶端有一腭突, 腹背每节具两横排刺突,。

24、 生殖孔下 半部两侧具明显刺突 10 个, 对称排列。不同时期其颜色有变化, 初化蛹时为紫红色或桔红 色, 到快羽化时变为褐色。 0045 成虫 : 雌成体长 28 35 mm, 翅长 15 27mm, 两翅翅展开长 36 60 mm, 有的静 息时翅可以覆盖整个尾部。复眼黑色, 体表附有白色长毛, 其中以胸部的较多且长, 去除长 毛后体色为紫红色。 腹节之间少有白色长毛或鳞片, 可以看到紫红色的体节, 这一点在雌虫 和雄虫中一致。产卵前雌虫腹部较鼓, 产卵后明显变小。翅白色, 其上有许多蓝黑色斑点, 斑点有光泽 (所有的斑点都有光泽, 为其上的鳞片反光所成) , 在翅脉之间呈条状或点状, 其。

25、 中前翅较多, 后翅较少, 前翅的斑点分布不规则, 静息时可见背部和边缘较多。 腹节、 背板上 亦有蓝黑色斑点, 背板上有六个斑点, 排成两行。背板翅根处亦各有一个蓝黑色斑点。腹节 说 明 书 CN 102599388 B 6 5/8 页 7 上的斑点排成六行, 腹部有三排, 腹侧各一排, 每排六个斑点, 斑点直径大小约为 1mm。背部 三排斑点, 每排明显能看到的斑点只有五个, 其中中间一排的斑点很小。触角丝状。雌成虫 尾部有产卵器, 产卵器伸出长约 7 10mm, 为黄色。复眼黑色, 足三对, 每对足第一、 二节腹 布满长毛, 为灰白色, 去除鳞毛为淡橘红色, 其他部分为黑蓝色。 0046。

26、 雄虫全身亦覆有白色长毛, 且较雌虫的长, 特别是腹部。雄虫体长 21 25 mm, 翅 长 14 17mm, 翅展 35 40mm, 静息时翅一般不足以覆盖整个尾部, 约有 3 4mm 露在外 面。 翅上斑纹与雌蛾基本相同, 但是前翅蓝黑斑点较雌虫少且斑点小, 后翅除外缘有蓝黑色 斑点外, 其它部分斑点较少。胸部、 背板上亦有蓝黑色斑点, 但腹部没有斑点, 侧面有两排, 每排六个斑点, 斑点较雌虫小。触角基半部羽毛状, 端半部丝状。三对足的形态与雌虫大致 一样。雄虫较雌虫活跃, 有趋光性。 0047 六星黑点豹蠹蛾的生活史 0048 根据实际观察, 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天津是一年发生一代, 但是。

27、虫龄很不整齐。 一般 以老熟幼虫在蛀枝内越冬, 到次年 3 月初开始继续活动取食, 随着树木发芽长叶, 受害枝枯 黄萎蔫, 与周围枝条区别明显, 虫量多的树上, 可见大量折枝倒挂。 4月中旬老熟幼虫陆续开 始化蛹, 到 5 月上旬开始羽化, 随后开始产卵。 (见表 1) 。 0049 表 1 六星黑点豹蠹蛾生活史表 0050 0051 注 : + 成虫 ; 卵 ; 幼虫 ;() 越冬幼虫 ; 蛹 0052 卵 : 卵期约 13 天左右。5 月下旬初见孵化幼虫 0053 幼虫期 : 初孵幼虫多在寄主幼枝的叶芽上方蛀孔 , 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间蛀食后 深入木质部, 沿髓部向上蛀食, 蛀道较长, 留。

28、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排粪孔。粪便呈干燥的完整 的长颗粒状, 颜色因寄主植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如黑褐、 赤褐、 淡褐、 污白等。受到刺激时 嘴部会分泌红色液体, 推测是一种防御行为。 两只以上的幼虫相遇会撕咬, 野外很少见到两 只幼虫同蛀一根枝条的现象, 即使有也是从同一枝条的不同部位蛀入中间隔有虫粪或未蛀 空木质部, 两虫并未相遇。 幼虫在蛀道内有折回运动的现象。 受害后的枝叶枯黄, 萎蔫, 枝梢 枯死或断折。幼虫有寄主间转移现象。幼虫虫龄不整齐, 虫体的大小、 颜色有一定的差异, 据我们观察, 可能与寄主差异有关。越冬期间幼虫休眠。老熟幼虫即使在极干燥的枝条中, 也能正常生活, 但在越冬时有自。

29、然死亡现象, 虫体呈现深褐色的僵干状或蔫死状, 死亡原因 尚不明确。 说 明 书 CN 102599388 B 7 6/8 页 8 0054 蜕皮的现象发生在头宽为 1mm, 2mm, 4mm, 5mm, 6mm 的幼虫中。并且 4mm, 5mm, 6mm 头 宽的幼虫均会羽化。幼虫蜕皮过程 : 嘴部突出是蜕皮的前兆, 嘴部壳首先蜕掉, 随后前胸背 板后的虫皮随虫体有节律的扭动从身体前部向尾部蜕去。虫皮上的长毛也随旧皮一样蜕 掉, 蜕皮后虫体有少量白毛。当皮蜕到尾部时, 头部转向尾部虫体呈圆圈状, 用足将尾部蜕 下的皮剥掉, 完成蜕皮, 历时 22min 左右。蜕皮后的头胸背板无黑色, 一段时。

30、间后黑色重新 出现。 0055 化蛹 : 化蛹期为 4 月中旬 5 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前, 首先吐丝连缀木屑和粪便 堵塞蛀道的两端, 一部分幼虫先向外咬一直径12mm的通气孔, 接着在其后向外咬一真径 5 6mm 的椭圆形羽化孔, 另一部分幼虫则直接咬羽化孔。孔盖边缘咬痕似透非透, 容易发 现。然后在羽化孔后 2 3cm 处吐丝连缀木屑作一隔膜, 隔膜后即为蛹室, 头部紧靠隔膜。 室内饲养的蛹期 13 46 天, 多数 20 天左右。 0056 羽化 : 5月上旬到6月下旬羽化, 其中5月为羽化盛期。 临界羽化时, 蛹体借助腹部 的刺列向前蠕动, 先是顶破蛹室的隔膜, 再蠕动到羽化孔顶掉孔盖。

31、, 露出蛹体的 1/3 左右, 然后头部开裂, 成虫羽化出。羽化时将蛹壳半截留于羽化孔中。羽化时间一般在白天, 从上 午 7 时 18 时都有, 观察到的情况是 11 时 12 时较多。雌雄性比约为 0.92 : 1。 0057 习性与行为 : 雄成虫善飞翔, 有趋光性, 雌成虫不善飞翔, 趋光性不明显, 活动范围 小。白天一般不飞翔, 多爬行活动或静伏。羽化当晚即可交尾产卵 , 少数雌虫将卵单粒散 产, 多数成堆产卵, 平均产卵 500 粒左右, 卵常产于树缝及枝桠分枝处。室内观察雌虫对产 卵地点无特殊要求。未交配者也可大量产卵但不能孵化。 0058 寄主种类及其受害程度 0059 天津师范。

32、大学主校区共有绿化树种 72812 棵, 48 种, 隶属于 24 个科, 38 个属。其 中 31 种被六星黑点豹蠹蛾为害, 即 65% 树种受到危害。在被寄生的 31 种林木中, 有的寄生 率很高, 达到 100%。有的寄生率仅有 0.1138%。这 31 种寄主植物的寄生率依次为山楂、 柿 和英桐均为 100%、 枣 71.88%、 白梨 39.29%、 紫叶小檗 28.57%、 石榴 21.13%、 枸杞 20.37%、 榆 叶梅 15.79%、 白蜡树 12.93%、 龙爪槐 12.70%、 杏 12.50%、 法桐 12.45%、 刺槐 11.55%、 西府海 棠 10.95%、 。

33、玫瑰 10.73%、 紫荆 9.23%、 槐 8.81%、 紫叶李 7.72%、 女贞 5.97%、 桃 5.64%、 大叶黄 杨4.87%、 香椿4.56%、 紫薇4.48%、 杨4.05%、 木槿1.2%、 银杏0.85%、 垂柳0.77%、 家榆0.57%、 合欢 0.21%、 泡桐 0.11%。这 31 种受害阔叶植物共隶属于 17 科 27 属, 其中蔷薇科 (8 种) 和 豆科 (5种) 占多数 ; 除9种针叶树的全部不被为害外, 尚有臭椿、 黄栌、 构树、 槭树、 李、 火炬、 金银木和沙杨 8 种阔叶树未见受害。 0060 根据六星黑点豹蠹蛾对寄主植物寄生率高低, 分为 6 级。

34、 : 5 级 - 寄生率很高, 4 级 - 寄生率高, 3 级 - 寄生率较较高, 2 级 - 一般, 1 级 - 寄生率低, 0 级 - 未见寄生。各被寄 生等级的树种见表 3-1, 可见, 六星黑点豹蠹蛾对阔叶树寄生相当严重, 但不寄生针叶树。 0061 表 2 六星黑点豹蠹蛾的各种寄主植物的寄生率 0062 说 明 书 CN 102599388 B 8 7/8 页 9 0063 根据每种寄主枝条受害率, 将被寄生等级在 2 级以上的寄主划分为严重, 较严重, 中等, 轻和很轻等 5 个受害程度, 见表 2。结果显示白梨受害程度最严重, 山楂和英桐较严 重, 石榴、 枸杞和柿中等, 枣受害。

35、程度轻, 紫叶小檗受害程度很轻。 从寄生率和受害程度综合 分析, 山楂和英桐无论是寄生率还是受害程度都很高, 白梨虽然寄生率仅为 39.29%, 但每株 受害程度严重 ; 柿寄生率为 100%, 但受害程度中等 ; 石榴和枸杞虽然寄生率分别为 21.13% 和 20.37%, 但受害程度也是中等 ; 紫叶小檗寄生率高于石榴和枸杞, 但受害程度很轻。 0064 表 3 被寄生等级 2 以上的寄主植物的受害程度的划分 0065 受害程度 枝条受害率 (%)树种 严重81 100白梨 较严重61 80英桐山楂 中等41 60石榴枸杞柿 轻21 40枣 很轻 20紫叶小檗 0066 注 : 表中枝条受。

36、害率 = 直径 10 18mm 受害枝条数量 /10 18mm 直径总枝条数 量 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67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这里所述实施例的方案, 不限制本发明, 本领域的专 业人员按照本发明的精神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和变化, 所述的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视为在本 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由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所用到的各种试剂均有市 售。 0068 实施例 1 0069 (1) 玉米粒培养基 35g、 蔗糖 3g、 酵母粉 2.5g、 大豆粉 6g、 琼脂 2g、 山梨酸钾 0.4g、 水 50ml。 0070 (2) 玉米碴培养基 35g、 蔗糖 4g、 酵母粉 2。

37、.5g、 大豆粉 6g、 琼脂 3g、 山梨酸钾 0.4g、 水 100ml。 0071 制备方法 ; 首先把酵母粉、 大豆粉用少量 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 ; 然 说 明 书 CN 102599388 B 9 8/8 页 10 后用电磁炉加热玉米粒, 煮沸 5 分钟后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 持续煮沸 5 分钟 ; 最 后加入琼脂和蔗糖, 快速搅拌, 待琼脂和蔗糖完全溶解后关火, 等培养温度降至 45时加入 山梨酸钾, 搅拌均匀 ; 将培养基放到培养皿内, 待完全冷却后放置于 4的冰箱内保存, 备 用。 0072 实施例 2 0073 (1) 枣树锯末培养基 : 枣树锯末 35g。

38、、 蔗糖 4g、 酵母粉 2.5g、 大豆粉 6g、 琼脂 3g、 山 梨酸钾 0.4g、 水 50ml。 0074 (2) 枣树锯末培养基 : 枣树锯末 35g、 蔗糖 4g、 酵母粉 2.5g、 大豆粉 6g、 琼脂 3g、 山 梨酸钾 0.4g、 水 100ml。 0075 制备方法 : 把酵母粉、 大豆粉、 蔗糖加入少量 45的水搅拌均匀成混合液状待用 ; 在电磁炉上将枣树锯末加水煮沸 15 分钟, 加入上述混合液至沸腾, 加入琼脂, 快速搅拌至 完全溶解后关火 ; 待温度降至 50时加入山梨酸钾, 将培养基放于培养皿内, 待完全冷却 后置于 4冰箱内保存。 说 明 书 CN 102599388 B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