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63121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44601.5

申请日:

2013.04.24

公开号:

CN104124596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R 43/00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43/00申请日:20130424|||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3/00; H01R43/05; H01R43/052; H01R43/20

主分类号:

H01R43/00

申请人:

合肥普赛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楚殿军; 朱献磊; 邵振; 张成广; 张渠渠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新区陡岗路南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由电源线放线机(1)、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全自动的二芯电源插头线生产组装,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优良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源线放线机(1)、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构成,其电源线放线机(1)下方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相连,其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右端设置一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之间设置一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其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右端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相连,其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右下角设置一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

2.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放线机(1)由导向与张紧轮(9)、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构成,其放线轮(11)右侧设置一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左侧设置一导向与张紧轮(9)。

3.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由电机皮带装置(12)、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14)构成,其尾部剥皮装置(14)前端设置一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后端设置一电机皮带装置(12)。

4.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由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构成,其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与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下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其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

5.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由电源线压平装置(19)、电源线分开装置(20)、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构成,其电源线分开装置(20)上方设置一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电源线分开装置(20)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压平装置(19)。

6.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由端子流道(31)、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构成,其端子流道(31)贯穿于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中间,其端子流道(31)上方两个端口处设置一第一端子振动盘(27)、一第二端子振动盘(28),其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上设置一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驱动电机(29)、一推动端子移动气缸(33)。

7.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由轨道(23)及移动气缸(22)构成,其轨道(2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一移动气缸(22a)、一第二移动气缸(22b),其轨道(23)的下方设置一第三移动气缸(22c)。

8.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由端子气缸(34)、骨架流道(36)、骨架输送机构(37)、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构成,其端子气缸(34)下端设置一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其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下方设置一骨架流道(36),其骨架流道(36)的右上方设置一骨架振动盘(35),骨架流道(36)下方设置一骨架输送机构(37),骨架输送机构(37)下方设置一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

说明书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两芯插头的生产制作,特别是一种智能一体化的两芯插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少,传统制造业愈来愈加面临者劳动力资源缺少的危机。在电源插头线生产制造领域,目前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工多工序作业为主。它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手工多工序操作,因而生产效率低;2、工人劳动作业强度大;3、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波动较大;4、生产成本高;5、作业员工难雇用,生产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生产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两芯插头装置。
本发明主要特点在于:由电源线放线机、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构成,其电源线放线机下方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相连,其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右端设置一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之间设置一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其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右端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相连,其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右下角设置一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放线机由导向与张紧轮、电机驱动、放线轮构成,其放线轮右侧设置一电机驱动,放线轮左侧设置一导向与张紧轮。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由电机皮带装置、裁线装置、尾部剥皮装置构成,其尾部剥皮装置前端设置一裁线装置,尾部剥皮装置后端设置一电机皮带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由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构成,其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与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下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其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由电源线压平装置、电源线分开装置、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构成,其电源线分开装置上方设置一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电源线分开装置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压平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由端子流道、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构成,其端子流道贯穿于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中间,其端子流道上方两个端口处设置一第一端子振动盘、一第二端子振动盘,其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上设置一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驱动电机、一推动端子移动气缸。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由轨道及移动气缸构成,其轨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一移动气缸、一第二移动气缸,其轨道的下方设置一第三移动气缸。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由端子气缸、骨架流道、骨架输送机构、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构成,其端子气缸下端设置一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其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下方设置一骨架流道,其骨架流道的右上方设置一骨架振动盘,骨架流道下方设置一骨架输送机构,骨架输送机构下方设置一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稳定、无人化作业,实现全自动的二芯电源插头线生产组装,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优良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由电源线放线机1、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构成,其电源线放线机1下方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相连,其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右端设置一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之间设置一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其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右端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相连,其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右下角设置一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
电源线放线机1由导向与张紧轮9、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构成,其放线轮11右侧设置一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左侧设置一导向与张紧轮9。
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由电机皮带装置12、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14构成,其尾部剥皮装置14前端设置一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后端设置一电机皮带装置12。
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由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构成,其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与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下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其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
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由电源线压平装置19、电源线分开装置20、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构成,其电源线分开装置20上方设置一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电源线分开装置20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压平装置19。
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由端子流道31、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构成,其端子流道31贯穿于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中间,其端子流道31上方两个端口处设置一第一端子振动盘27、一第二端子振动盘28,其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上设置一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驱动电机29、一推动端子移动气缸33。
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由轨道23及移动气缸22构成,其轨道2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一移动气缸22a、一第二移动气缸22b,其轨道23的下方设置一第三移动气缸22c。
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由端子气缸34、骨架流道36、骨架输送机构37、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构成,其端子气缸34下端设置一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其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下方设置一骨架流道36,其骨架流道36的右上方设置一骨架振动盘35,骨架流道36下方设置一骨架输送机构37,骨架输送机构37下方设置一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
首先通过电源线放线机1,实现整卷电源线的自动放线,电源线通过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后,被裁剪成定义的长度同时剥削尾部外皮,通过工位间移动部分6直线导轨传送到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进行电源线头部的外皮和内皮的剥削同时把两根内芯线一次分开,传送到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进行两根内芯线两次分开,传送到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在经过铆接后,被传送到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进行端子与骨架的组装完成后被传送到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自动取出放到指定位置,这样半成品的电源两芯插头就通过智能一体化的设备完成了。
1、电源线头尾生产组装全自动,亦可以根据产品规格的不同,选择是否对电源线尾部的剥皮、浸锡等处理,可通过控制面板切换作业。
2、生产效率高。
3、产品品质稳定。
4、无人化作业。
本发明它取代人工作业,实现全自动的二芯电源插头线生产组装,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优良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459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4596A21申请号201310144601522申请日20130424H01R43/00200601H01R43/05200601H01R43/052200601H01R43/2020060171申请人合肥普赛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地址230011安徽省合肥市肥东新区陡岗路南侧72发明人楚殿军朱献磊邵振张成广张渠渠54发明名称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由电源线放线机(1)、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

2、)、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全自动的二芯电源插头线生产组装,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优良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4596ACN104124596A1/2页21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源线放线机(1)、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

3、)、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构成,其电源线放线机(1)下方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相连,其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右端设置一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之间设置一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其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右端与电源线。

4、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相连,其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右下角设置一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2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放线机(1)由导向与张紧轮(9)、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构成,其放线轮(11)右侧设置一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左侧设置一导向与张紧轮(9)。3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由电机皮带装置(12)、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14)构成,其尾部剥皮装置(14)前端设置一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后端设置一电机皮带装置(12)。4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

5、分开部分(3)由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构成,其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与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下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其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5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由电源线压平装置(19)、电源线分开装置(20)、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构成,其电源线分开装置(20)上方设置一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电源线。

6、分开装置(20)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压平装置(19)。6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由端子流道(31)、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构成,其端子流道(31)贯穿于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中间,其端子流道(31)上方两个端口处设置一第一端子振动盘(27)、一第二端子振动盘(28),其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上设置一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驱动电机(29)、一推动端子移动气缸(33)。7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由轨道(23)及移动气缸(22)构成,其轨道(2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一移动气缸(22A)、一。

7、第二移动气缸(22B),其轨道(23)的下方设置一第三移动气缸(22C)。8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由端子气缸(34)、骨架流道(36)、骨架输送机构(37)、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构成,其端子气缸(34)下端设置一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其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下方设置一骨架流道(36),其骨架流道(36)的右上方设置一骨架振动盘(35),骨架流道(36)下方设权利要求书CN104124596A2/2页3置一骨架输送机构(37),骨架输送机构(37)下方设置一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权利要求书CN104124596A1/3。

8、页4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两芯插头的生产制作,特别是一种智能一体化的两芯插头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少,传统制造业愈来愈加面临者劳动力资源缺少的危机。在电源插头线生产制造领域,目前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工多工序作业为主。它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手工多工序操作,因而生产效率低;2、工人劳动作业强度大;3、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波动较大;4、生产成本高;5、作业员工难雇用,生产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生产不稳定。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的,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两芯插头装置。0004本发明主要特点在于由电源线。

9、放线机、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构成,其电源线放线机下方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相连,其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右端设置一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之间设置一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其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右端与电源线。

10、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相连,其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右下角设置一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0005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放线机由导向与张紧轮、电机驱动、放线轮构成,其放线轮右侧设置一电机驱动,放线轮左侧设置一导向与张紧轮。0006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由电机皮带装置、裁线装置、尾部剥皮装置构成,其尾部剥皮装置前端设置一裁线装置,尾部剥皮装置后端设置一电机皮带装置。0007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由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构成,其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与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设置。

11、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下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其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0008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由电源线压平装置、电源线分开装置、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构成,其电源线分开装置上方设置一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电源线分开装置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压平装置。说明书CN104124596A2/3页50009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由端子流道、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构成,其端子流道贯穿于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中间,其端子流道上方两个端口处设置一第一端子振动盘、一第二端子振动盘,其电源线。

12、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上设置一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驱动电机、一推动端子移动气缸。0010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由轨道及移动气缸构成,其轨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一移动气缸、一第二移动气缸,其轨道的下方设置一第三移动气缸。0011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由端子气缸、骨架流道、骨架输送机构、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构成,其端子气缸下端设置一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其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下方设置一骨架流道,其骨架流道的右上方设置一骨架振动盘,骨架流道下方设置一骨架输送机构,骨架输送机构下方设置一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稳定。

13、、无人化作业,实现全自动的二芯电源插头线生产组装,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优良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产品中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5如。

14、图1所示智能一体化两芯插头装置,由电源线放线机1、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构成,其电源线放线机1下方与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相连,其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右端与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相连,其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右端设置一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与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

15、5之间设置一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其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右端与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相连,其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右下角设置一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0016电源线放线机1由导向与张紧轮9、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构成,其放线轮11右侧设置一电机驱动10,放线轮11左侧设置一导向与张紧轮9。说明书CN104124596A3/3页60017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由电机皮带装置12、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14构成,其尾部剥皮装置14前端设置一裁线装置13,尾部剥皮装置后端设置一电机皮带装置12。0018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由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

16、、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构成,其电源线头部剥外皮装置15与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其电源线头部剥内皮装置16下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其电源线头部内皮分开装置17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头部剥外皮废料口18。0019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由电源线压平装置19、电源线分开装置20、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构成,其电源线分开装置20上方设置一电源线分开装置前后驱动装置21,电源线分开装置20下方设置一电源线压平装置19。0020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由端子流道31、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构成,。

17、其端子流道31贯穿于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中间,其端子流道31上方两个端口处设置一第一端子振动盘27、一第二端子振动盘28,其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上模机构32上设置一电源线头部铆接端子驱动电机29、一推动端子移动气缸33。0021电源线工位间移动部分6由轨道23及移动气缸22构成,其轨道2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一移动气缸22A、一第二移动气缸22B,其轨道23的下方设置一第三移动气缸22C。0022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由端子气缸34、骨架流道36、骨架输送机构37、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构成,其端子气缸34下端设置一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其骨架装端子推动机构40下方设置。

18、一骨架流道36,其骨架流道36的右上方设置一骨架振动盘35,骨架流道36下方设置一骨架输送机构37,骨架输送机构37下方设置一端子去骨架装入前定位机构38。0023首先通过电源线放线机1,实现整卷电源线的自动放线,电源线通过电源线自动定长裁线及尾部剥落部分2后,被裁剪成定义的长度同时剥削尾部外皮,通过工位间移动部分6直线导轨传送到电源线头部剥皮及内芯线分开部分3,进行电源线头部的外皮和内皮的剥削同时把两根内芯线一次分开,传送到电源线头部内芯线分开部分4进行两根内芯线两次分开,传送到电源线头部与端子铆接固定部分5,电源线在经过铆接后,被传送到电源线头部端子装入骨架部分7进行端子与骨架的组装完成后。

19、被传送到电源线自动取料部分8自动取出放到指定位置,这样半成品的电源两芯插头就通过智能一体化的设备完成了。00241、电源线头尾生产组装全自动,亦可以根据产品规格的不同,选择是否对电源线尾部的剥皮、浸锡等处理,可通过控制面板切换作业。00252、生产效率高。00263、产品品质稳定。00274、无人化作业。0028本发明它取代人工作业,实现全自动的二芯电源插头线生产组装,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品质优良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说明书CN104124596A1/7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24596A2/7页8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24596A3/7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24596A4/7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24596A105/7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24596A116/7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24596A127/7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24596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