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味改进的饮料。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风味改进 的含茶饮料,其中该饮料基本不含柠檬酸并且适合热加工。本发明含 茶饮料包含pKa小于约2.6的单质子抗菌剂和/或pKa1小于约2.6并且 pKa2小于约3或大于约6的多质子抗菌剂,并且该饮料出乎意料地表 现出优异的风味特征,即便在热加工之后。
背景技术
在食品和饮料组合物中的微生物繁殖控制是制造商一向关注的问 题。特别是,饮料组合物,当暴露于食品腐败微生物时,为微生物快 速生长提供极佳环境。
已研发出尽可能减少酵母和细菌在食品和饮料组合物中繁殖的制 造和包装操作。传统操作,尤其是在含茶饮料领域,采用巴氏消毒法 或无菌包装技术以尽量减少饮料腐败。但是,此种传统操作不能消除 为保证产品安全对低pH值产品的需要。
柠檬酸是为降低pH值在含茶饮料中使用的典型酸添加剂。然而, 现已发现,柠檬酸对含茶饮料的风味具有负面影响,尤其是不加甜味 料的含茶饮料,当用柠檬酸配制时可能显得非常酸。
目前的趋势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利于关心体重控制的消费 者。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含茶饮料,尤其是不加甜味料的含茶饮料, 它具有优异风味特征。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味改进的饮料,即便 在热加工之后。本发明饮料对微生物稳定,尽管它基本上不含柠檬酸。
对制备含茶饮料曾做过许多努力。美国专利6,096,365公开了共- 抽提茶叶的方法。
公开过旨在制备饮料组合物的其它方面的努力。美国专利申请号 2003/0134017 A1描述了具有防腐剂的饮料组合物。
还公开过另一些工作,涉及含茶饮料的制造。欧洲专利说明书EP 1 026 956 B1描述了具有肉桂酸的含茶饮料。
上面的附加信息中没有一篇描述一种具有极佳风味特征的饮料, 其包含pKa小于约2.6的单质子抗菌剂和/或pKa1小于约2.6和pKa2小于约3或大于约6的多质子抗菌剂。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饮料,包含pKa小于约2.6的单质子抗 菌剂和/或pKa1小于约2.6和pKa2小于约3或大于约6的多质子抗菌 剂,其中该饮料基本上不含柠檬酸。
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制造包含上述单质子抗菌剂或多质子抗 菌剂或二者的饮料的方法。
饮料,在本文中被用来指一种液体,优选非碳酸化液体,适合人 类消费。含茶饮料是指一种饮料,它包含至少约0.01wt%茶固体(例 如,来自Camellia sinensis或Camellia assamica的叶类物质),以含茶 饮料总重量为基准计。对微生物稳定意味着当密封在瓶子或包装中以 后,可在环境温度稳定存放至少约8个月。基本不含柠檬酸是指,该 饮料不含作为主要抗菌剂的柠檬酸,因此,具有小于约0.0030wt%柠 檬酸,优选约0.0020~小于约0.0030wt%,最优选0.0000wt%柠檬酸, 以饮料总重量为基准计,并且包括其中所有子范围。主要抗菌剂是指 用于保持本发明饮料的pH值介于约2.75~约5.0的主导添加剂。
发明详述
对于采用本发明所描述的一种或多种抗菌剂的饮料类型,唯一的 限制是,该饮料适合人消费。因此,该饮料可以是包含乳品源、水果 风味、蔬菜、可可、咖啡、茶或其混合物的饮料。在优选的实施方案 中,采用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抗菌剂的饮料由前体粉末、糖浆、高固体 含量含茶液体或其组合制成。在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采用一种或多 种本文所描述的抗菌剂的饮料是含茶饮料,尤其是不加甜味料(用人造 甜味剂或糖)的,非碳酸化并由高固体含量含茶液体制备的饮料。
优选适用于本发明的高固体含量含茶液体通过茶叶与热水接触以 产生茶提取物来制备。制成的茶提取物随后过滤直至回收到无颗粒的 上层清液(supernatent)。无颗粒上层清液随后可通过传统技术澄清,包 括离心、滗析和/或过滤以生产出所需高固体含量的含茶液体。此种高 固体含量含茶液体通常具有约1.0~约7.0%,优选约2.0%~约6.0%, 最优选约3.0~约5.0wt%茶固体,以高固体含量含茶液体的总重量为 基准计,包括其中所有的子范围。最优选用作本发明前体的液体已由 Unilever Bestfoods以商品名Lipton Tea Brand市售供应。有关适合用 于本发明的液体类型的更详细描述载于美国专利6,096,365中,在此将 其公开内容收作参考。
本发明(为保证对微生物稳定和无酸味的饮料)所使用的主要抗菌 剂应适合用在饮料组合物中。此种抗菌剂,当它是单质子的时,通常 具有小于约2.6的pKa,优选具有约-7.0~约2.5的pKa,最优选约1.25~ 约2.5,包括其中所有子范围。当它是多质子的时,抗菌剂通常具有小 于约2.6的pKa1,和小于约3或大于约6的pKa2。此种抗菌剂的非限 制性说明例子包括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硫酸氢铵、盐酸、磷酸以及 盐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天冬 酰胺、谷氨酰胺(glytamine)、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羟脯氨酸、半 胱氨酸、脯氨酸或其混合物等。采用具有与上述pKa数值一致的主链 和侧链的多肽也在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饮料可通过混合,无一定顺序:饮料前体、抗菌剂和水(混合 温度优选介于约20℃~约30℃)来制备,条件是,饮料制成后没有肉眼 可见的固体颗粒或沉淀。饮料前体的用量仅在所生产的饮料对人类消 费来说是理想的,这一意义上受限制。在饮料是含茶饮料的情况下, 通常足够的饮料前体被用于生产包含至少约0.01wt%茶固体,以含茶 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的含茶饮料。然而,优选的是,生产的含茶 饮料具有约0.05~约1.50%,最优选约0.14~约0.40wt%茶固体,以 含茶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计,包括其中所有子范围。
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描述的含茶饮料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的茶。 因此,此种含茶饮料可热饮或冷饮并且可分为白茶、绿茶、乌龙茶或 黑茶。此种茶类型的更详细描述可见诸于《饮料,技术,化学与微生 物学》Alan H.Varnam和Jane P.Sutherland著(Aspen出版社,1999), 以及《中国制茶工艺》,Zhang Tang Heng著(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在此将其公开内容收作参考。
抗菌剂在本发明中的用量应满足最终饮料组合物的pH值介于约 2.75~约5.0,优选约3.20~约4.75,最优选约3.5~约4.3的要求,包 括其中所有子范围。一般地,本文所描述的抗菌剂占到饮料总重量的 约0.005~约0.025%,优选约0.006~约0.010wt%。
现已惊奇地发现,用pKa小于约2.6的单质子抗菌剂和/或pKa1小于约2.6并且pKa2小于约3或大于约6的多质子抗菌剂制备的饮料 具有杰出风味特性且不酸,即便当不加甜味料(即,不加糖或人造甜味 剂)时。因此,本文所描述的抗菌剂或其混合物优选占到饮料组合物中 使用的抗菌剂总重量的至少约60.0%,最优选至少约90.0wt%。
在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防腐剂像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和肉 桂酸(作为添加剂)不存在于本发明的饮料中,因为此种防腐剂对于已出 乎意料地被从本文所描述的饮料中消除的“酸后味”(酸余味)做出贡 献。
在所生产的饮料中加入任选的添加剂属于本发明范围内,其中任 选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水果果胶、天然或人造甜味剂、植物草药、 香辛料、天然或人造香料、非乳或乳源蛋白质、天然或人造着色剂, 像焦糖、芳香化合物、树胶,乳化剂或此类任选添加剂的任意组合。 当采用此类任选添加剂时,它们通常占到饮料总重量的小于约25.0 wt%,优选约0.01~约20.0wt%。水通常构成本发明饮料的其余部分。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风味改进的饮料不用糖和人造甜味 剂配制,具有硫酸氢钠作为抗菌剂。在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生产 的饮料采用标准技术进行热处理(即,在约80℃~约95℃下加热饮料约 1~2分钟)。
关于本发明饮料出售所采用的包装类型,没有任何限制。在典型 情况下,本发明饮料是包装玻璃或塑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瓶子、罐或四角纸盒(Tetra Pak)包装。在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 发明饮料被包装在玻璃瓶中。
实施例
给出以下实例旨在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这些实施例不构成对本
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不含碳水化合物的含茶饮料(对比例)通过混合水、高固体含茶 液体(例如,黑茶并由Unilever Bestfoods市售供应)和柠檬酸(作为抗菌 剂)而制成。该含茶饮料在环境温度、大气压压力和中等剪切速率之下 进行混合。制成的含茶饮料的pH值为约4.0,含有约0.16wt%茶固体。
实施例2
以类似于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式制备一种不含碳水化合物的含茶 饮料,不同的是,硫酸氢钠被用作酸化剂以替代柠檬酸。制成的含茶 饮料的pH值为约4.0,并含有约0.16wt%茶固体。
实施例3
100位品茶师被要求比较采用类似于实施例1和2中描述的方法制 成的含茶饮料(4盎司样品)。品茶师被要求在饮料样品与样品之间用赛 尔脱兹矿泉水(seltzer)漱口并吃饼干。约75.0%的品茶师出乎意料地得 出结论:用硫酸氢钠制成的不含碳水化合物的含茶饮料,味道比用柠檬 酸制造的不含碳水化合物的含茶饮料好得多。同样,约75.0%的品茶 师出乎意料地得出结论:用硫酸氢钠制造的饮料比用柠檬酸制造的饮料 的酸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