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60578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66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74475.X

申请日:

2011.10.28

公开号:

CN104170328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L 12/437申请公布日:201411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12/437申请日:20111028|||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437

主分类号:

H04L12/437

申请人: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原嵩; G.穆莫洛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东街5号爱立信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姜冰;刘春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环网中的第一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所述第一LSR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而针对故障报告进行监视。所述报告间接指示是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障还是相邻LSR本身的故障。响应接收所述报告,所述第一LSR通过将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上离开故障的方向以局部重新路由那些分组,并将通过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局部重新路由需要所述第一LSR基于所述故障是链路的还是相邻LSR的,为放到隧道上的分组在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之间动态地选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的环网中的方法,用于以任何故障之前绕所述环网建立的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其中,所述方法由第一LSR来实现并且特征在于:
响应于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针对报告进行监视,所述报告通过报告与所述第一LSR互补断开来间接指示到所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障,或通过确认与所述相邻LSR断开来间接指示所述相邻LSR本身的故障;以及
响应于接收所述报告:      
      局部重新路由朝向所述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所述局部重新路由通过将那些分组在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放到所述隧道上来进行,所述分组根据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而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以及
      将通过所述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所述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任何故障之前,基于从所述相邻LSR接收的通告所述服务LSP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局部生成将控制所述局部重新路由的重新路由规则。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局部生成所述重新路由规则包括,针对每个服务LSP,局部生成第一和第二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它们分别配置成将带有对于该服务LSP的通告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该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放到所述隧道上,并且其中所述重新路由包括基于是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在激活该第一FRR对象和激活针对每个服务LSP生成的该第二FRR对象之间动态地选择。

4.
   如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在带内控制信道上和保护协调消息内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

5.
   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包括针对所述报告来监视在带内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保护协调消息。

6.
   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包括针对所述报告来监视所述隧道。

7.
   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使用在所述第一LSR与所述相邻LSR之间的链路上建立的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来检测与所述相邻LSR的断开。

8.
   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
生成报告与所述相邻LSR断开并且一般以已检测到与其相邻LSR之一断开的任何其它LSR为目标的报告;以及
在所述环网上在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发送所生成的报告。

9.
   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通过与每个相邻LSR局部协调所述隧道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使用,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所述隧道。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局部协调包括在保护协调消息内和带内控制信道上与每个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和响应。

11.
   如权利要求9-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动建立包括基于预定义的资格来合作指定所述LSR中的一个以发起所述局部协调。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合作指定包括:
接收和检查指示已经为指定所考虑的一个或多个LSR的最高资格的消息;
如果所述第一LSR的资格高于所述消息中指示的资格,则选择性地修改所述消息以包括所述第一LSR的资格;以及
将所修改的消息转发到所述环网中的另一LSR。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在带内控制信道上的保护协调消息内被接收和转发。

14.
   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网是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基于MPLS)的网络。

15.
   一种LSR的环网中的第一标签交换路由器(LSR),配置成用任何故障之前绕所述环网建立的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其中,所述第一LSR包含到相邻LSR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并且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
响应于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针对报告进行监视,所述报告通过报告与所述第一LSR互补断开来间接指示到所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障,或通过确认与所述相邻LSR断开来间接指示所述相邻LSR本身的故障;以及
响应接收所述报告:      
      局部重新路由朝向所述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所述局部重新路由通过将那些分组在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放到所述隧道上来进行,所述分组根据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而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以及
      将通过所述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所述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在任何故障之前基于从所述相邻LSR接收的通告对于所述服务LSP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局部生成将控制所述局部重新路由的重新路由规则。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针对每个服务LSP局部生成第一和第二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来局部生成所述重新路由规则,所述第一和第二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分别配置成将带有对于该服务LSP的通告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该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放到所述隧道上,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基于是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在激活该第一FRR对象和激活针对每个服务LSP生成的该第二FRR对象之间动态地选择来执行所述局部重新路由。

18.
   如权利要求16-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在带内控制信道上和保护协调消息内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

19.
   如权利要求15-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针对所述报告来监视在带内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保护协调消息。

20.
   如权利要求15-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针对所述报告来监视所述隧道。

21.
   如权利要求15-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使用在所述第一LSR与所述相邻LSR之间的链路上建立的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来检测与所述相邻LSR的断开。

22.
   如权利要求15-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
生成报告与所述相邻LSR断开并且一般以已检测到与其相邻LSR之一断开的任何其它LSR为目标的报告;以及
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在所述环网上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发送所生成的报告。

23.
   如权利要求15-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通过与每个相邻LSR局部协调所述隧道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使用,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所述隧道。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在保护协调消息内和带内控制信道上与每个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和响应,与每个相邻LSR进行局部协调。

25.
   如权利要求23-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基于预定义的资格合作指定所述LSR中的一个发起所述局部协调来自动建立所述隧道。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以下步骤来合作指定所述LSR中的一个:
接收和检查指示已经为指定所考虑的一个或多个LSR的最高资格的消息;
如果所述第一LSR的资格高于所述消息中指示的资格,则选择性地修改所述消息以包括所述第一LSR的资格;以及
将所修改的消息转发到所述环网中的另一LSR。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消息在带内控制信道上的保护协调消息内被接收和转发。

28.
   如权利要求15-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环网是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基于MPLS)的网络。

说明书

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发明涉及保护环网中的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具体来说,涉及针对任何单一网络元件故障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LSP。
背景技术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种数据携带机制,可增强分组交换网络如因特网协议(IP)网络的转发性能。在MPLS中,入口标签边缘路由器(LER)分析进入网络的分组的IP报头并为那些分组附加绑定到通过网络预先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标签。具有相同标签的分组一般将沿相同的LSP通过网络,因为那些分组由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仅基于分组的标签而不是分组的IP报头通过网络路由。贯穿网络的出口LER去除分组的标签并基于其IP报头向前分发分组。
MPLS网络通过采用称作快速重新路由(FRR)的局部保护机制防护网络元件(例如LSR与LSR自身之间的链路)的故障。FRR依靠已预先建立的备用LSP(也称作保护LSP)来携带主要LSP(也称作服务LSP)的业务绕过遭遇故障的网络元件。当LSR检测到影响服务LSP的故障时,该LSR(称作局部修复点)将该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局部重定向到绕开故障的保护LSP。保护LSP在故障下游的某个LSR与服务LSP相交,并且该下游LSR(称作合并点)将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回服务LSP。因为重定向和合并决策对LSR来说完全是局部的,FRR提供比IP层的恢复机制更快的故障恢复。
FRR在上文中描述为使用保护标签交换。根据保护标签交换,局部修复点以保护标签交换服务标签,而合并点则回复到服务标签。FRR可备选地利用保护标签堆栈来绕开故障。根据保护标签堆栈,局部修复点将保护标签推到服务标签上面,而合并点则将保护标签弹开以显露服务标签。这种堆栈有效地在局部修复点与合并点之间创建了一条所谓的保护LSP“隧道”,因为那些点之间的LSR仅基于保护标签而不是下面的服务标签来执行标签交换。
保护LSP隧道证明在保护具有环拓扑的MPLS网络时特别有用。然而,这种保护的某些已知方法需要大量的标签资源,因为它们需要建立大量保护LSP隧道。实际上,那些方法需要为要保护的每个服务LSP和/或网络元件专门建立单独的保护LSP隧道。需要较少标签资源的其它已知方法会浪费处理资源,因为它们会在出现多个网络元件故障时触发无限的保护LSP隧道回路(loop)。
发明内容
本文中的实施例有利地针对任何单一网络元件故障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贯穿环网的多个服务LSP。检测到存在网络元件故障状况的LSR在收到间接指示检测到的故障类型的故障报告时使用该隧道。只使用单一隧道保护标签资源,同时条件性发起局部保护,以防出现多个故障时的隧道回路。
更具体地说,本文中的实施例包括用任何故障之前绕环网建立的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LSP的处理。该处理由第一LSR执行并且包括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而针对故障报告进行监视。监视的故障报告或者通过报告与第一LSR互补断开来间接指示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障,或者通过确认与相邻LSR断开来间接指示相邻LSR本身的故障。
在任一种情况下,处理还包括,响应接收该报告,通过将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在离开故障的方向上放到隧道上(即通过充当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那些分组。要注意,分组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被放到隧道上,这取决于故障是链路的还是相邻LSR的。最后,响应收到故障报告的处理还包括,将通过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即充当离开故障的服务LSP的合并点)。
请注意,这种处理以收到故障报告时第一LSR发起局部保护(即重新路由和合并)而不仅是以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为条件。以这种方式条件化局部保护有利地防止在出现多个网络元件故障时的隧道回路。实际上,如果在网络中发生多个故障,第一LSR将不会收到与相邻LSR有关的故障报告并因此将不会徒然发起局部保护。
另请注意,故障对侧的另一个运转的LSR将同时执行相似的处理。这另一个LSR将是相邻LSR,如果是第一LSR与相邻LSR之间的链路的故障;或将是环网上相邻LSR的另一个邻居,如果是相邻LSR本身的故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LSR的处理可能还包括绕环网发送报告与相邻LSR断开的报告,由此间接指示其它运转的LSR,该LSR检测到的断开归因于链路故障还是节点故障。
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局部重新路由由在故障发生之前局部生成的重新路由规则来控制。LSR基于从相邻LSR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其通告朝向该相邻LSR的服务LSP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局部生成这些重新路由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LSR配置成响应保护LSP隧道的建立在其自身之间传播上述标签通告,然后响应标签通告的接收局部生成重新路由规则。
在这方面,LSR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通过与其相邻LSR局部协调隧道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使用而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所述隧道。这种协调可能需要例如与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offer)和响应。
本文所述的各种报告、通告、提案、响应及消息可经由任意数量的可能通信机制在网络中的LSR之间通信。但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它们在通过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隧道发送的不同类型的保护协调消息中通信。仅作为这些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已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针对被识别为故障报告的特定类型的消息来监视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通过所述隧道接收的保护状态协调消息。
保护协调消息和带内控制信息的使用证明有利地将隧道建立、重新路由规则生成及局部保护发起涉及的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通过这种方式将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相应地减少了对LSR能力的需求,以使得本文中的实施例足够轻量以应用到接入网内的低端LSR。实际上,根据本文中的实施例,LSR甚至不需要传统上通过资源保留协议(RSVP)会话协商保护标签所需的IP能力。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征和优点。实际上,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以及参见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其它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的环网10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为了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由LSR执行的处理的逻辑流程图。
图3A-3F是在一个示例的背景中示出图2的处理的框图,其中图3C和3D例示在发生链路故障时执行的处理,而图3E和3F例示在发生节点故障时执行的处理。
图4是在一个示例的背景中示出自动隧道配置的框图。
图5是在一个示例的背景中示出指定路由器推选的框图。
图6A-6E是通过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隧道传送各种类型的保护协调消息的加标签分组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配置成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的环网中的LSR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环网10。组件网络10的元件包括标签交换路由器(LSR) 12 (也称作节点或主机)和在环网拓扑中互连LSR 12的双向通信链路14。LSR 12通过网络10在链路14上根据附加于分组的标签执行标签交换和/或堆栈来路由分组。
在这方面,服务标签绑定到通过网络10预先建立作为加标签分组将循之通过网络10的主要路径的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 16。LSR 12一般通过以下步骤相对这些标签来执行交换:识别局部绑定到已接收分组的现有服务标签的服务LSP 16,由下一跳LSR将该标签与绑定到已识别服务LSP 16的不同服务标签交换,并将分组转发到下一跳LSR。加标签分组以这种方式沿其各自的LSP 16传播,除非且直至那些LSP使用的某个元件(如LSR 12或LSR 12之间的链路14)发生故障为止。
网络10通过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18包裹(wrap)或以其它方式携带加标签分组绕过该故障,然后将分组合并回其各自的服务LSP 16,从而有利地针对任何此类故障来保护多个服务LSP 16。虽然隧道18在故障之前绕网络10被预先建立,但隧道18并非经过定制以保护任何特定LSP 16或防护任何特定网络元件的故障。隧道18而是一般建立用于针对任何网络元件的故障保护多个服务LSP 16中的任一个。为此,隧道18的双向性质使其能够保护朝向不同方向的服务LSP 16,同时隧道18的环形性质使其能够一般防护不同网络元件的故障。因为网络10在这方面仅使用单一隧道18,而不是针对不同的服务LSP 16或网络元件故障使用多个不同的隧道,网络10保护了标签资源。
给定隧道18的这种一般建立,积极充当隧道端点以包裹加标签分组绕过网络元件故障的特定LSR 12将视哪个网络元件发生故障而动态地变化。一般来说,网络元件故障对侧的运转的LSR 12将被动态地触发以充当分别将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18上和将加标签分组从隧道18取出的有效隧道端点。具体地说,将特定LSP 16的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18上的隧道端点(也称作该LSP 16的局部修复点)智能地选择要与那些分组一起通过隧道18发送的服务标签。这样,局部修复点选择由从隧道取出加标签分组的另一个隧道端点(也称作合并点)绑定到特定LSP 16的服务标签。那些服务标签将是 LSP 16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或LSP 16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视局部修复点与合并点之间的故障网络元件是链路还是节点而定。当然要注意,由于隧道18的双向性质,任何给定LSR 12均可充当绕网络10的一个方向中前进的LSP的局部修复点,同时充当朝向相反方向的其它LSP的合并点。因此,网络元件故障对侧的运转的LSR 12通过将带有互相识别的服务标签的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上而视互相为有效的隧道端点。
鉴于以上所述,图2示出由网络10中的LSR 12 (为方便起见,简单称作第一LSR)为充当针对网络元件故障保护服务LSP 16的一个隧道端点而执行的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 12断开,在第一LSR 12的处理需要针对故障报告进行监视(框210)。这个故障报告或者通过报告与第一LSR互补断开以间接指示到相邻LSR 12的链路的故障,或者通过确认与相邻LSR断开以间接指示相邻LSR本身的故障。
然后,响应接收故障报告,处理包括通过将朝向故障的服务LSP 16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18上离开故障的方向(即通过充当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那些分组(框220)。要注意,取决于是链路还是相邻LSR的故障,将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分组放到隧道18上。最后,响应收到故障报告的处理还包括,将通过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故障方向的相应服务LSP 16(即充当离开故障方向的服务LSP的合并点)。
请注意,这种处理以收到故障报告时第一LSR发起局部保护(即重新路由和合并)而不仅是以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为条件。以这种方式条件化局部保护有利地防止在出现多个网络元件故障时的隧道回路。实际上,如果在网络10中发生多个故障,第一LSR将不会收到与相邻LSR有关的故障报告并因此将不会徒然发起局部保护。
另请注意,网络10中充当另一个隧道端点的另一个运转的LSR 12将同时执行相似的处理。这另一个LSR 12将是相邻LSR,如果是第一LSR与相邻LSR之间的链路的故障;或将是相邻LSR的另一个邻居,如果是相邻LSR本身的故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LSR的处理可能还包括绕环网10发送报告与相邻LSR断开的报告,由此间接指示其它隧道端点,该端点检测到的断开归因于链路故障还是节点故障。
图3A-3F在一个简单示例的背景中示出上述处理。图3A和3B示出三个服务LSP A、B和C以及双向环形LSP隧道18。这个隧道18在一个方向通过保护标签Pcc1-Pcc6形成并且在另一个方向通过保护标签Pc1-Pc6形成。更具体地说,图3A示出以顺时针方向贯穿环网10的服务LSP A和B,还示出以逆时针方向建立的隧道18。相反,图3B示出以逆时针方向贯穿环网10的服务LSP C,还示出以顺时针方向建立的隧道18。
更详细地描述服务LSP,服务LSP A的加标签分组于LSR 1进入网络10并于LSR 4离开网络10。在没有任何网络故障的情况下,LSR 1使用服务标签A2标记服务LSP A的分组并将其转发到下一跳,即LSR 2。LSR 2识别出那些分组属于LSP A,以服务标签A2换服务标签A3,并将分组转发到下一跳,即LSR 3。LSR 3又识别出分组属于LSP A,以服务标签A3换服务标签A4,并将分组转发到LSR 4,分组从该处离开网络10。同样,服务LSP B的加标签分组于LSR 2进入网络10,携带标签B3从LSR 2行进到LSR 3,携带标签B4从LSR 3行进到LSR 4,携带标签B5从LSR 4行进到LSR 5,然后于LSR 5离开网络10。最后,服务LSP C的加标签分组于LSR 5进入网络10,携带标签C4从LSR 5行进到LSR 4,携带标签C3从LSR 4行进到LSR 3,携带标签C2从LSR 3行进到LSR 2,携带标签C1从LSR 2行进到LSR 1,然后于LSR 1离开网络10。
加标签分组以这种方式沿其各自的LSP传播,除非且直至那些LSP使用的某个元件(如LSR 2或LSR 3之间的链路或LSR 3本身)发生故障为止。当然,网络10通过使用预先建立的隧道18包裹并重新路由加标签分组绕开故障,然后将分组合并回其各自的服务LSP,从而针对任何此类故障保护服务LSP。在这方面,图3A显示LSR已协商保护标签Pcc1-Pcc6以逆时针方向预先建立隧道。相反,图3B显示LSR已协商保护标签Pc1-Pc6以顺时针方向预先建立隧道。
图3C和3D示出LSR 2与LSR 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的一个示例。在这种情况下,LSR 2检测到与LSR 3断开,并且LSR 3检测到与LSR 2互补断开。响应检测到断开,LSR 2生成报告它已检测到与LSR 3断开的报告,并绕网络10发送该报告。同样,LSR 3生成报告它已检测到与LSR 2断开的报告,并绕网络10发送该报告。
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报告一般以已检测到与其相邻LSR之一断开的任何其它LSR为目标,表示它们并非专门发给任何特定LSR。因此,LSR 2生成的报告并非专门发给LSR 3,并且LSR 3生成的报告并非专门发给LSR 2。
使用这种目标广泛的故障报告,未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LSR只是绕环网10转发收到的报告而无需对其进行检验。但是,已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像LSR 2和LSR 3,则会专门针对此类报告进行监视。实际上,结合每个LSR自身的断开检测,来自LSR 3的报告间接向LSR 2指示LSR 2与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并且来自LSR 2的报告同样间接向LSR 3指示该链路发生故障。
响应接收故障报告,LSR 2和LSR 3发起局部保护以包裹服务LSP A、B和C的加标签分组绕过其之间的故障链路。考虑图3C中的服务LSP A。如图所示,服务LSP A的加标签分组带有其由服务标签A2封装的有效载荷(P),从LSR 1行进到LSR 2。在正常情况下,该分组随后会朝LSR 3方向行进。但是,LSR 2不会尝试通过故障链路将该分组转发到LSR 3,而是会通过将该分组放到隧道上离开故障链路的方向(即通过充当服务LSP A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该分组。
要注意,LSR 2配置成视LSR 2与LSR 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还是LSR 3本身发生故障而定,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A3 (LSP A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或服务标签A4 (LSP A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放到隧道上。因为是LSR 2与LSR 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而不是LSR 3本身发生故障,LSR 2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A3而放到隧道上。要这样做,LSR 2以服务标签A2换服务标签A3,将保护标签Pcc1推到该服务标签上面,并将该分组转发回LSR 1。然后,加标签的分组通过保护LSP隧道从LSR 1逆时针行进到LSR 3,而那些LSR仅根据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进行标签交换。 
因为LSR 3已响应从LSR 2收到故障报告发起局部保护,LSR 3通过将该分组从隧道取出并局部合并回服务LSP A来充当LSP A的合并点。要这样做,LSR 3弹开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Pcc3,并根据下面的服务标签A3进行正常的标签交换(通过以该服务标签换服务标签A4)。
LSR使用相同的保护隧道来包裹LSP B的加标签分组绕过故障链路。因此,LSR 2还充当LSP B的局部修复点,并且LSR 3还充当LSP B的合并点。
此外,如图3D所示,LSR甚至使用相同的保护隧道包裹LSP C的加标签分组绕过故障链路,尽管该LSP在相反方向建立。LSP C于相反方向建立这一事实仅仅意味着LSR使用隧道的逆时针保护标签Pc1-Pc6而不是隧道的顺时针保护标签Pcc1-Pcc6在隧道上发送分组,并且就哪个LSR充当局部修复点和合并点而言,LSR 2和LSR 3的角色反转。
因此,在图3D中,服务LSP C的加标签分组从LSR 5行进到LSR 3并且朝LSR 2与LSR 3之间的故障链路行进。但是,LSR 3不会尝试通过故障链路将该分组转发到LSR 2,而是会通过将该分组放到隧道上离开故障链路的方向(即通过充当服务LSP C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该分组。LSR 3配置成视LSR 2与LSR 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还是LSR 2本身发生故障而定,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C2 (LSP C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或服务标签C1 (LSP C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放到隧道上。因为是LSR 2与LSR 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而不是LSR 2本身发生故障,LSR 3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C2而放到隧道上。要这样做,LSR 3以服务标签C3换服务标签C2,将保护标签Pc4推到该服务标签上面,并将该分组转发回LSR 4。然后,加标签的分组通过隧道从LSR 4顺时针行进到LSR 2,而那些LSR仅根据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进行标签交换。 
因为LSR 2已响应从LSR 3收到故障报告发起局部保护,LSR 2通过将该分组从隧道取出并局部合并回服务LSP C来充当LSP C的合并点。要这样做,LSR 2弹开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Pc2,并根据下面的服务标签C2进行正常的标签交换(通过以该服务标签换服务标签C1)。
相反,图3E和3F示出LSR 3本身而不只是LSR 2与LSR 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的一个示例。在这种情况下,LSR 2和LSR 4是有效交换故障报告并响应收到那些报告发起局部保护的LSR。通过发起局部保护,LSR 2和LSR 4包裹服务LSP A、B和C的加标签分组绕过故障LSR。
局部保护以与上述链路故障示例相似地方式进行,只是局部修复点将加标签分组带有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不是下一跳服务标签而放到隧道上,因为该故障是LSR 3本身的而不是LSR 2与LSR 3之间的链路的。例如,图3E示出LSR 2将服务LSP A和B的加标签分组带有服务标签A4和B4(它们是那些LSP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上。
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局部重新路由由在故障之前局部生成的重新路由规则控制。LSR 12基于从相邻LSR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通告朝向该相邻LSR的服务LSP 16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局部生成这些重新路由规则。基于这种标签通告,重新路由规则指定,如果该LSR由于在相邻LSR方向发生的链路故障而成为局部修复点,该LSR要将分组带有通告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相反,重新路由规则指定,如果该LSR由于在相邻LSR方向发生的节点故障而成为局部修复点,该LSR则要将分组带有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
在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实施例中,这些局部生成的重新路由规则被称作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不像在一个LSR上远程生成FRR对象并将该对象逐跳传播到其它LSR的传统MPLS网络,本文中基于MPLS的实施例基于收到的标签通告在每个LSR上局部生成FRR对象。对于每个服务LSP,LSR局部地生成第一和第二FRR对象。生成的第一FRR对象配置成将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带有通告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而生成的第二FRR对象配置成将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带有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因此,局部重新路由包括基于是链路故障还是节点故障,在激活第一FRR对象和激活针对每个服务LSP生成的第二FRR对象之间动态地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LSR 12配置成响应保护LSP隧道18的建立在其自身之间传播上述标签通告,然后响应标签通告的接收局部生成重新路由规则。因此,只要在故障之前建立保护LSP隧道18,智能地使用隧道18的规则也将在故障之前建立。
在这方面,LSR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通过与其相邻LSR局部协调隧道18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使用,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隧道18。这种协调可能需要例如与每个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和响应,如图4所示。
在图4中,每个LSR向其每个相邻LSR发送保护标签提案。LSR发送的保护标签提案提议可用于通过保护隧道18向该LSR发送加标签分组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例如,LSR 1向LSR 2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LSR 2使用保护标签Pcc1以通过保护隧道18向LSR 1发送加标签分组。LSR 1还向LSR 6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LSR 6使用保护标签Pc1以通过保护隧道18向LSR 1发送加标签分组。
相应地,图4中的每个LSR回应从其每个相邻LSR接收的保护标签提案。保护LSP隧道18在经由提案和响应进行的保护标签协商完成之后建立。假定图4中的每个LSR 12接受收到的保护标签提案,如图3A和3B中所示建立保护LSP隧道18。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这种方式自动建立隧道18由称作指定LSR的特定LSR发起。指定LSR通过向其相邻LSR自主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来发起隧道建立。那些提案不仅触发每个相邻LSR回应它从指定LSR接收的提案,还向其其它相邻LSR发送保护标签提案。通过这种方式,指定LSR发起保护标签提案绕环网10的传播。
例如,如果图4中的LSR 6是指定路由器,该LSR自主向LSR 1和LSR 5发送保护标签提案,分别提议来自其局部标签空间的保护标签Pcc6和Pc6。响应Pcc6提案的接收,LSR 1回应该提案并且还向LSR 2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来自其局部标签空间的保护标签Pcc1。同样,响应Pc6提案的接收,LSR 5回应该提案并且还向LSR 4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保护标签Pc5。保护标签提案通过这种方式绕环网10传播,直至最终LSR 1响应从LSR 2接收Pc2提案向LSR 6提议Pc1,并且LSR 5响应从LSR 4接收Pcc4提案向LSR 6提议Pcc5。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网络10中的LSR 12基于预定义的资格合作推选指定路由器。一个这种资格可能仅仅是指定路由器具有网络内LSR 12中最高的路由器编号。不考虑特定资格,合作推选可能需要每个LSR接收和检查指示已经为指定所考虑的一个或多个LSR的最高资格的消息。每个LSR选择性地修改该消息以包括其自身的资格(仅在其资格高于消息中指示的资格时),并将该消息转发到网络10中的另一LSR。以这种方式绕环网10传播该消息后,该消息将识别具有LSR 12中的最高资格的LSR。然后,LSR可检查该消息以确定它是否被推选为指定路由器以自动发起隧道18的建立。
图5示出这种合作推选过程的一个简单示例,其中用于推选的预定义资格是指定路由器具有网络10内LSR 12中最高的路由器编号。如示例中所示,LSR 2通过向LSR 3发送指示LSR 2具有网络10中最高的路由器编号的消息开始第一轮合作推选过程。在检查该消息时,LSR 3确定它具有比消息中指示的编号(即LSR 2)更高的路由器编号。相应地,LSR 3修改该消息以指示LSR 3具有最高的路由器编号,然后将修改的消息转发到LSR 4。随着此过程的继续,LSR 4、5和6分别修改该消息以指示它们具有最高的路由器编号。最后,在检查从LSR 6接收的消息时,LSR 1确定它没有比消息中指示的编号(即LSR 6)更高的路由器编号。因此,LSR 1只是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将该消息转发给LSR 2,以开始第二轮合作推选过程。在这第二轮中,每个LSR检查接收的消息以确定它是否被推选为指定路由器,然后绕网络10转发未修改的消息。在这个示例中,LSR 6通过该消息确定它已被推选为指定路由器,并如上所述相应地发起隧道18的建立。
以上所述的各种报告、通告、提案、响应及消息可经由任意数量的可能通信机制在网络10中的LSR 12之间通信。但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它们在通过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隧道发送的不同类型的保护协调消息中通信。仅作为这些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已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针对被识别为故障报告的特定类型的消息来监视带内控制信道上通过隧道接收的保护状态协调消息。
保护协调消息和带内控制信息的使用证明有利地将隧道建立、重新路由规则生成及局部保护发起涉及的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通过这种方式将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相应地减少了对LSR能力的需求,以使得本文中的实施例足够轻量以应用到接入网内的低端LSR。实际上,根据本文中的实施例,LSR甚至不需要传统上通过资源保留协议(RSVP)会话协商保护标签所需的IP能力。
图6A-6E在基于MPLS的网络背景中示出这些有利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带内控制信道是在数据平面中提供逻辑控制信道并由称作G-ACH标签(GAL) (其中GAL通常具有‘13’的值)的保留标签620识别的通用关联信道(G-ACH)。此外,这个示例中的保护协调消息配置为用于同步LSR的局部保护决定的传统保护状态协调(PSC)协议消息的延伸。
图6A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PSC协议消息的报头。这些实施例使用请求字段605和PT字段610的保留值来针对上述用途定制消息。具体地说,实施例使用请求字段605的保留值(如‘00’)来确定PSC消息用于保护环网的服务LSP。实施例还使用PT字段610的不同保留值来确定PSC消息是故障报告、标签通告、保护标签提案或响应还是指定路由器推选消息。图6B-6E更详细地示出这些不同类型的PSC消息。
图6B示出传递特定类型PSC消息(即故障报告)的加标签分组。在PSC消息通过隧道18发送的实施例中,分组的顶层LSP标签615是保护标签。未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中间LSR 12仅针对此保护标签615进行保护标签交换,以便绕环网10盲转发分组。但是,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 12通过弹开所接收分组的保护标签615以便确定该分组是否传递G-ACH信令,从而针对故障报告进行监视。如果该LSR 12识别下面的标签为GAL 620,该LSR 12还检查通过G-ACH传递的PSC消息报头625的PT字段610,以确定PSC消息是否为故障报告。如果PSC消息确实是故障报告,该LSR 12检查报告中的类型长度值(TLV)元素630,以确定报告为断开的LSR的编号。如果检查LSR确定报告的编号是其自身的编号,则该LSR推断到其相邻LSR的链路发生故障。相反,如果检查LSR确定报告的编号是其相邻LSR的编号,则该LSR推断其相邻LSR本身发生故障。
接下来的图6C示出传递另一类型PSC消息(即标签通告)的加标签分组。在隧道18建立后,每个LSR 12通过针对与标签通告635关联的保留值来检查所接收PSC消息的PT字段610,从而针对这种标签通告来监视隧道18上的G-ACH。图6C示出从接收通告的LSR来看的通告字段。从这个角度来看,通告传递编号640和650,它们是特定方向上的下一跳和下下一跳LSR的编号。通告还传递与那些跳关联的保护标签645、655。通告还包括指示在特定方向上建立的多个服务LSP的下一跳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字段(如服务LSP A和B的字段660-675)。例如,参照图3A和3B,LSR 2从LSR 3接收的标签通告会包含指示LSR 3是下一跳LSR ID的字段640、指示Pc3是与该跳关联的保护标签的字段645、指示LSR 4是下下一跳LSR ID的字段650、指示Pc4是与该跳关联的保护标签的字段655、指示A3是LSP A的下一跳服务标签的字段660、指示A4是LSP A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字段665、指示B3是LSP B的下一跳服务标签的字段670、以及指示B4是LSP B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字段675。
现在图6D示出传递又一类型PSC消息(即保护标签提案)的加标签分组。该提案包含指示提出提案的LSR的编号的字段685,以及指示提议用于通过隧道向该LSR发送加标签分组的保护标签的字段690。
最后,图6E示出传递不同类型PSC消息(即指定路由器推选消息)的加标签分组。该推选消息包含指示发送消息的LSR的编号的字段700,以及指示具有最高资格以成为指定路由器的LSR的编号的字段704。
符合最小化控制信令复杂度的优点,本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双向转发检测(BFD)作为协议以检测与相邻LSR断开。在这种情况下,LSR使用在LSR之间的链路上建立的专用BDF会话来检测与相邻LSR断开。在结合刚刚描述的PSC实施例时,本文中的实施例有效地将BDF会话与PSC控制信令电路关联。实际上,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BFD会话,PSC控制信令电路发送报告该断开的PSC消息并相应地针对报告另一LSR检测到断开的PSC消息进行监视。
鉴于上述修改和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环网10中的LSR 12(为方便起见,称作第一LSR)一般按图7中所示配置。在图7中,第一LSR 12包括充当用于与其它LSR 12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的入口接口20和出口接口22。第一LSR 12还包括配置成执行任何上述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24。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24可实施LSR 12的控制并转发逻辑。更具体地说,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24可包括检测电路26、报告电路28及路由电路30。
检测电路26配置成检测与相邻LSR 12的断开。报告电路28配置成,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 12断开的检测电路,针对报告进行监视,所述报告通过报告与第一LSR 12互补断开以间接指示到相邻LSR 12的链路的故障,或通过确认与相邻LSR 12断开以间接指示相邻LSR 12本身的故障。报告电路28还可配置成,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 12断开的检测电路,生成报告与相邻LSR 12断开的报告并通过环网10在离开故障的方向发送该报告。
最后,路由电路30配置成,响应接收该报告,通过将朝向故障的服务LSP 16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18上离开故障的方向以局部重新路由那些分组。在这方面,路由电路30配置成,取决于故障是链路的还是相邻LSR 12的,将分组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路由电路30还配置成,响应接收该报告,将通过隧道18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故障的相应服务LSP 16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将理解,刚刚描述的各种“电路”可表示模拟和数字电路的组合,包括采用存储器32中存储的软件和/或存储器32中存储的固件来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软件和/或固件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按照以上所述来执行。这些处理器的一个或多个以及其它数字硬件可包含在单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或者若干处理器和各种数字硬件可分布于若干独立组件之间,无论是单独封装还是组装到芯片上系统(SoC)中。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本质特性的情况下,本发明可按照除了本文具体提出的那些方式之外的其它方式来执行。因此,提出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要认为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含意和等同范围之内的所有变更旨在被涵盖于其中。

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032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70328A21申请号201180074475X22申请日20111028H04L12/43720060171申请人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东街5号爱立信大厦72发明人原嵩G穆莫洛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姜冰刘春元54发明名称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57摘要一种环网中的第一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所述第一LSR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而针对故障报告进行监视。所述报告间接指示是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

2、障还是相邻LSR本身的故障。响应接收所述报告,所述第一LSR通过将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上离开故障的方向以局部重新路由那些分组,并将通过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局部重新路由需要所述第一LSR基于所述故障是链路的还是相邻LSR的,为放到隧道上的分组在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之间动态地选择。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428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CN2011/00180420111028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059966EN20130502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0页附图。

3、1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0页附图1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0328ACN104170328A1/3页21一种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的环网中的方法,用于以任何故障之前绕所述环网建立的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其中,所述方法由第一LSR来实现并且特征在于响应于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针对报告进行监视,所述报告通过报告与所述第一LSR互补断开来间接指示到所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障,或通过确认与所述相邻LSR断开来间接指示所述相邻LSR本身的故障;以及响应于接收所述报告局部重新路由朝向所述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

4、加标签分组,所述局部重新路由通过将那些分组在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放到所述隧道上来进行,所述分组根据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而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以及将通过所述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所述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任何故障之前,基于从所述相邻LSR接收的通告所述服务LSP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局部生成将控制所述局部重新路由的重新路由规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局部生成所述重新路由规则包括,针对每个服务LSP,局部生成第一和第二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它们分别配置成将。

5、带有对于该服务LSP的通告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该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放到所述隧道上,并且其中所述重新路由包括基于是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在激活该第一FRR对象和激活针对每个服务LSP生成的该第二FRR对象之间动态地选择。4如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在带内控制信道上和保护协调消息内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包括针对所述报告来监视在带内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保护协调消息。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包括针对所述报告来监视所述隧道。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

6、方法,特征还在于,使用在所述第一LSR与所述相邻LSR之间的链路上建立的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来检测与所述相邻LSR的断开。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生成报告与所述相邻LSR断开并且一般以已检测到与其相邻LSR之一断开的任何其它LSR为目标的报告;以及在所述环网上在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发送所生成的报告。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特征还在于,通过与每个相邻LSR局部协调所述隧道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使用,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所述隧道。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局部协调包括在保护协调消息内和带内控制信道上与每个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和响应。11如权。

7、利要求9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动建立包括基于预定义的资格来合作指定所述LSR中的一个以发起所述局部协调。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合作指定包括权利要求书CN104170328A2/3页3接收和检查指示已经为指定所考虑的一个或多个LSR的最高资格的消息;如果所述第一LSR的资格高于所述消息中指示的资格,则选择性地修改所述消息以包括所述第一LSR的资格;以及将所修改的消息转发到所述环网中的另一LSR。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消息在带内控制信道上的保护协调消息内被接收和转发。14如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网是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基于。

8、MPLS的网络。15一种LSR的环网中的第一标签交换路由器LSR,配置成用任何故障之前绕所述环网建立的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其中,所述第一LSR包含到相邻LSR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并且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针对报告进行监视,所述报告通过报告与所述第一LSR互补断开来间接指示到所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障,或通过确认与所述相邻LSR断开来间接指示所述相邻LSR本身的故障;以及响应接收所述报告局部重新路由朝向所述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所述局部重新路由通过将那些分组在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放。

9、到所述隧道上来进行,所述分组根据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而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以及将通过所述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所述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在任何故障之前基于从所述相邻LSR接收的通告对于所述服务LSP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局部生成将控制所述局部重新路由的重新路由规则。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针对每个服务LSP局部生成第一和第二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来局部生成所述重新路由规则,所述第一和第。

10、二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分别配置成将带有对于该服务LSP的通告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该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放到所述隧道上,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基于是所述故障是所述链路的还是所述相邻LSR的在激活该第一FRR对象和激活针对每个服务LSP生成的该第二FRR对象之间动态地选择来执行所述局部重新路由。18如权利要求16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在带内控制信道上和保护协调消息内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19如权利要求15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针对所述报告。

11、来监视在带内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保护协调消息。20如权利要求15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针对所述报告来监视所述隧道。21如权利要求15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使用在所述第一LSR与所述相邻LSR之间的链路上建立的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来权利要求书CN104170328A3/3页4检测与所述相邻LSR的断开。22如权利要求15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生成报告与所述相邻LSR断开并且一般以已检测到与其相邻LSR之一断开的任何其它LSR为目标的报告;以及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接。

12、口在所述环网上离开所述故障的方向上发送所生成的报告。23如权利要求15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配置成通过与每个相邻LSR局部协调所述隧道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使用,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所述隧道。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在保护协调消息内和带内控制信道上与每个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和响应,与每个相邻LSR进行局部协调。25如权利要求23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基于预定义的资格合作指定所述LSR中的一个发起所述局部协调来自动建立所述隧道。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

13、一LSR,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配置成通过以下步骤来合作指定所述LSR中的一个接收和检查指示已经为指定所考虑的一个或多个LSR的最高资格的消息;如果所述第一LSR的资格高于所述消息中指示的资格,则选择性地修改所述消息以包括所述第一LSR的资格;以及将所修改的消息转发到所述环网中的另一LSR。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消息在带内控制信道上的保护协调消息内被接收和转发。28如权利要求15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LSR,其中,所述环网是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基于MPLS的网络。权利要求书CN104170328A1/10页5标签交换路由器的环网中的保护技术领域0001一般来说,本。

14、发明涉及保护环网中的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具体来说,涉及针对任何单一网络元件故障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LSP。背景技术0002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种数据携带机制,可增强分组交换网络如因特网协议IP网络的转发性能。在MPLS中,入口标签边缘路由器LER分析进入网络的分组的IP报头并为那些分组附加绑定到通过网络预先建立的标签交换路径LSP的标签。具有相同标签的分组一般将沿相同的LSP通过网络,因为那些分组由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仅基于分组的标签而不是分组的IP报头通过网络路由。贯穿网络的出口LER去除分组的标签并基于其IP报头向前分发分组。0003MPLS网络通过采用称。

15、作快速重新路由FRR的局部保护机制防护网络元件例如LSR与LSR自身之间的链路的故障。FRR依靠已预先建立的备用LSP也称作保护LSP来携带主要LSP也称作服务LSP的业务绕过遭遇故障的网络元件。当LSR检测到影响服务LSP的故障时,该LSR称作局部修复点将该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局部重定向到绕开故障的保护LSP。保护LSP在故障下游的某个LSR与服务LSP相交,并且该下游LSR称作合并点将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回服务LSP。因为重定向和合并决策对LSR来说完全是局部的,FRR提供比IP层的恢复机制更快的故障恢复。0004FRR在上文中描述为使用保护标签交换。根据保护标签交换,局部修复点以保护标签。

16、交换服务标签,而合并点则回复到服务标签。FRR可备选地利用保护标签堆栈来绕开故障。根据保护标签堆栈,局部修复点将保护标签推到服务标签上面,而合并点则将保护标签弹开以显露服务标签。这种堆栈有效地在局部修复点与合并点之间创建了一条所谓的保护LSP“隧道”,因为那些点之间的LSR仅基于保护标签而不是下面的服务标签来执行标签交换。0005保护LSP隧道证明在保护具有环拓扑的MPLS网络时特别有用。然而,这种保护的某些已知方法需要大量的标签资源,因为它们需要建立大量保护LSP隧道。实际上,那些方法需要为要保护的每个服务LSP和/或网络元件专门建立单独的保护LSP隧道。需要较少标签资源的其它已知方法会浪费。

17、处理资源,因为它们会在出现多个网络元件故障时触发无限的保护LSP隧道回路(LOOP)。发明内容0006本文中的实施例有利地针对任何单一网络元件故障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贯穿环网的多个服务LSP。检测到存在网络元件故障状况的LSR在收到间接指示检测到的故障类型的故障报告时使用该隧道。只使用单一隧道保护标签资源,同时条件性发起局部保护,以防出现多个故障时的隧道回路。0007更具体地说,本文中的实施例包括用任何故障之前绕环网建立的单一双向环形保说明书CN104170328A2/10页6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LSP的处理。该处理由第一LSR执行并且包括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而针对。

18、故障报告进行监视。监视的故障报告或者通过报告与第一LSR互补断开来间接指示到相邻LSR的链路的故障,或者通过确认与相邻LSR断开来间接指示相邻LSR本身的故障。0008在任一种情况下,处理还包括,响应接收该报告,通过将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在离开故障的方向上放到隧道上(即通过充当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那些分组。要注意,分组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被放到隧道上,这取决于故障是链路的还是相邻LSR的。最后,响应收到故障报告的处理还包括,将通过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故障的相应服务LSP中(即充当离开故障的服务LSP的合并点)。0。

19、009请注意,这种处理以收到故障报告时第一LSR发起局部保护即重新路由和合并而不仅是以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为条件。以这种方式条件化局部保护有利地防止在出现多个网络元件故障时的隧道回路。实际上,如果在网络中发生多个故障,第一LSR将不会收到与相邻LSR有关的故障报告并因此将不会徒然发起局部保护。0010另请注意,故障对侧的另一个运转的LSR将同时执行相似的处理。这另一个LSR将是相邻LSR,如果是第一LSR与相邻LSR之间的链路的故障;或将是环网上相邻LSR的另一个邻居,如果是相邻LSR本身的故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LSR的处理可能还包括绕环网发送报告与相邻LSR断开的报告,由此间接指。

20、示其它运转的LSR,该LSR检测到的断开归因于链路故障还是节点故障。0011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局部重新路由由在故障发生之前局部生成的重新路由规则来控制。LSR基于从相邻LSR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其通告朝向该相邻LSR的服务LSP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局部生成这些重新路由规则。在一些实施例中,LSR配置成响应保护LSP隧道的建立在其自身之间传播上述标签通告,然后响应标签通告的接收局部生成重新路由规则。0012在这方面,LSR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通过与其相邻LSR局部协调隧道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使用而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所述隧道。这种协调可能需要例如与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

21、(OFFER)和响应。0013本文所述的各种报告、通告、提案、响应及消息可经由任意数量的可能通信机制在网络中的LSR之间通信。但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它们在通过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隧道发送的不同类型的保护协调消息中通信。仅作为这些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已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针对被识别为故障报告的特定类型的消息来监视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通过所述隧道接收的保护状态协调消息。0014保护协调消息和带内控制信息的使用证明有利地将隧道建立、重新路由规则生成及局部保护发起涉及的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通过这种方式将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相应地减少了对LSR能力的需求,以使得本文中的实施例足够轻量以应用到接。

22、入网内的低端LSR。实际上,根据本文中的实施例,LSR甚至不需要传统上通过资源保留协议RSVP会话协商保护标签所需的IP能力。0015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征和优点。实际上,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以及参见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其它特征和优点。说明书CN104170328A3/10页7附图说明0016图1是根据本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的环网10的框图。0017图2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为了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由LSR执行的处理的逻辑流程图。0018图3A3F是在一个示例的背景中示出图2的处理的框图,其中图3C和3D例。

23、示在发生链路故障时执行的处理,而图3E和3F例示在发生节点故障时执行的处理。0019图4是在一个示例的背景中示出自动隧道配置的框图。0020图5是在一个示例的背景中示出指定路由器推选的框图。0021图6A6E是通过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隧道传送各种类型的保护协调消息的加标签分组的结构的框图。0022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配置成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来保护多个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的环网中的LSR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图1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环网10。组件网络10的元件包括标签交换路由器LSR12也称作节点或主机和在环网拓扑中互连LSR12的双向通信链路14。LSR12通过网。

24、络10在链路14上根据附加于分组的标签执行标签交换和/或堆栈来路由分组。0024在这方面,服务标签绑定到通过网络10预先建立作为加标签分组将循之通过网络10的主要路径的服务标签交换路径LSP16。LSR12一般通过以下步骤相对这些标签来执行交换识别局部绑定到已接收分组的现有服务标签的服务LSP16,由下一跳LSR将该标签与绑定到已识别服务LSP16的不同服务标签交换,并将分组转发到下一跳LSR。加标签分组以这种方式沿其各自的LSP16传播,除非且直至那些LSP使用的某个元件如LSR12或LSR12之间的链路14发生故障为止。0025网络10通过使用单一双向环形保护LSP隧道18包裹(WRAP)。

25、或以其它方式携带加标签分组绕过该故障,然后将分组合并回其各自的服务LSP16,从而有利地针对任何此类故障来保护多个服务LSP16。虽然隧道18在故障之前绕网络10被预先建立,但隧道18并非经过定制以保护任何特定LSP16或防护任何特定网络元件的故障。隧道18而是一般建立用于针对任何网络元件的故障保护多个服务LSP16中的任一个。为此,隧道18的双向性质使其能够保护朝向不同方向的服务LSP16,同时隧道18的环形性质使其能够一般防护不同网络元件的故障。因为网络10在这方面仅使用单一隧道18,而不是针对不同的服务LSP16或网络元件故障使用多个不同的隧道,网络10保护了标签资源。0026给定隧道1。

26、8的这种一般建立,积极充当隧道端点以包裹加标签分组绕过网络元件故障的特定LSR12将视哪个网络元件发生故障而动态地变化。一般来说,网络元件故障对侧的运转的LSR12将被动态地触发以充当分别将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18上和将加标签分组从隧道18取出的有效隧道端点。具体地说,将特定LSP16的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18上的隧道端点也称作该LSP16的局部修复点智能地选择要与那些分组一起通过隧道18发送的服务标签。这样,局部修复点选择由从隧道取出加标签分组的另一个隧道端点说明书CN104170328A4/10页8也称作合并点绑定到特定LSP16的服务标签。那些服务标签将是LSP16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或LSP。

27、16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视局部修复点与合并点之间的故障网络元件是链路还是节点而定。当然要注意,由于隧道18的双向性质,任何给定LSR12均可充当绕网络10的一个方向中前进的LSP的局部修复点,同时充当朝向相反方向的其它LSP的合并点。因此,网络元件故障对侧的运转的LSR12通过将带有互相识别的服务标签的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上而视互相为有效的隧道端点。0027鉴于以上所述,图2示出由网络10中的LSR12为方便起见,简单称作第一LSR为充当针对网络元件故障保护服务LSP16的一个隧道端点而执行的处理步骤。如图2所示,响应检测到与相邻LSR12断开,在第一LSR12的处理需要针对故障报告进行监视框2。

28、10。这个故障报告或者通过报告与第一LSR互补断开以间接指示到相邻LSR12的链路的故障,或者通过确认与相邻LSR断开以间接指示相邻LSR本身的故障。0028然后,响应接收故障报告,处理包括通过将朝向故障的服务LSP16的任何加标签分组放到隧道18上离开故障的方向(即通过充当朝向故障的服务LSP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那些分组框220。要注意,取决于是链路还是相邻LSR的故障,将带有下一跳服务标签或下下一跳服务标签的分组放到隧道18上。最后,响应收到故障报告的处理还包括,将通过隧道接收的任何加标签分组局部合并到离开故障方向的相应服务LSP16(即充当离开故障方向的服务LSP的合并点)。0。

29、029请注意,这种处理以收到故障报告时第一LSR发起局部保护即重新路由和合并而不仅是以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为条件。以这种方式条件化局部保护有利地防止在出现多个网络元件故障时的隧道回路。实际上,如果在网络10中发生多个故障,第一LSR将不会收到与相邻LSR有关的故障报告并因此将不会徒然发起局部保护。0030另请注意,网络10中充当另一个隧道端点的另一个运转的LSR12将同时执行相似的处理。这另一个LSR12将是相邻LSR,如果是第一LSR与相邻LSR之间的链路的故障;或将是相邻LSR的另一个邻居,如果是相邻LSR本身的故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LSR的处理可能还包括绕环网10发送报告与相。

30、邻LSR断开的报告,由此间接指示其它隧道端点,该端点检测到的断开归因于链路故障还是节点故障。0031图3A3F在一个简单示例的背景中示出上述处理。图3A和3B示出三个服务LSPA、B和C以及双向环形LSP隧道18。这个隧道18在一个方向通过保护标签PCC1PCC6形成并且在另一个方向通过保护标签PC1PC6形成。更具体地说,图3A示出以顺时针方向贯穿环网10的服务LSPA和B,还示出以逆时针方向建立的隧道18。相反,图3B示出以逆时针方向贯穿环网10的服务LSPC,还示出以顺时针方向建立的隧道18。0032更详细地描述服务LSP,服务LSPA的加标签分组于LSR1进入网络10并于LSR4离开网。

31、络10。在没有任何网络故障的情况下,LSR1使用服务标签A2标记服务LSPA的分组并将其转发到下一跳,即LSR2。LSR2识别出那些分组属于LSPA,以服务标签A2换服务标签A3,并将分组转发到下一跳,即LSR3。LSR3又识别出分组属于LSPA,以服务标签A3换服务标签A4,并将分组转发到LSR4,分组从该处离开网络10。同样,服务LSPB的加标签分组于LSR2进入网络10,携带标签B3从LSR2行进到LSR3,携带标签B4从LSR3行进到LSR4,携带标签B5从LSR4行进到LSR5,然后于LSR5离开网络10。最后,服务LSPC的加标签分组于LSR5进入网络10,携带标签C4从LSR5行。

32、进到LSR4,携带标说明书CN104170328A5/10页9签C3从LSR4行进到LSR3,携带标签C2从LSR3行进到LSR2,携带标签C1从LSR2行进到LSR1,然后于LSR1离开网络10。0033加标签分组以这种方式沿其各自的LSP传播,除非且直至那些LSP使用的某个元件如LSR2或LSR3之间的链路或LSR3本身发生故障为止。当然,网络10通过使用预先建立的隧道18包裹并重新路由加标签分组绕开故障,然后将分组合并回其各自的服务LSP,从而针对任何此类故障保护服务LSP。在这方面,图3A显示LSR已协商保护标签PCC1PCC6以逆时针方向预先建立隧道。相反,图3B显示LSR已协商保护。

33、标签PC1PC6以顺时针方向预先建立隧道。0034图3C和3D示出LSR2与LSR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的一个示例。在这种情况下,LSR2检测到与LSR3断开,并且LSR3检测到与LSR2互补断开。响应检测到断开,LSR2生成报告它已检测到与LSR3断开的报告,并绕网络10发送该报告。同样,LSR3生成报告它已检测到与LSR2断开的报告,并绕网络10发送该报告。0035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报告一般以已检测到与其相邻LSR之一断开的任何其它LSR为目标,表示它们并非专门发给任何特定LSR。因此,LSR2生成的报告并非专门发给LSR3,并且LSR3生成的报告并非专门发给LSR2。0036使用这种。

34、目标广泛的故障报告,未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LSR只是绕环网10转发收到的报告而无需对其进行检验。但是,已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像LSR2和LSR3,则会专门针对此类报告进行监视。实际上,结合每个LSR自身的断开检测,来自LSR3的报告间接向LSR2指示LSR2与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并且来自LSR2的报告同样间接向LSR3指示该链路发生故障。0037响应接收故障报告,LSR2和LSR3发起局部保护以包裹服务LSPA、B和C的加标签分组绕过其之间的故障链路。考虑图3C中的服务LSPA。如图所示,服务LSPA的加标签分组带有其由服务标签A2封装的有效载荷P,从LSR1行进到LSR2。在。

35、正常情况下,该分组随后会朝LSR3方向行进。但是,LSR2不会尝试通过故障链路将该分组转发到LSR3,而是会通过将该分组放到隧道上离开故障链路的方向(即通过充当服务LSPA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该分组。0038要注意,LSR2配置成视LSR2与LSR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还是LSR3本身发生故障而定,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A3LSPA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或服务标签A4LSPA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放到隧道上。因为是LSR2与LSR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而不是LSR3本身发生故障,LSR2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A3而放到隧道上。要这样做,LSR2以服务标签A2换服务标签A3,将保护标签PCC1推到该服。

36、务标签上面,并将该分组转发回LSR1。然后,加标签的分组通过保护LSP隧道从LSR1逆时针行进到LSR3,而那些LSR仅根据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进行标签交换。0039因为LSR3已响应从LSR2收到故障报告发起局部保护,LSR3通过将该分组从隧道取出并局部合并回服务LSPA来充当LSPA的合并点。要这样做,LSR3弹开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PCC3,并根据下面的服务标签A3进行正常的标签交换通过以该服务标签换服务标签A4。0040LSR使用相同的保护隧道来包裹LSPB的加标签分组绕过故障链路。因此,LSR2还充当LSPB的局部修复点,并且LSR3还充当LSPB的合并点。说明书CN。

37、104170328A6/10页100041此外,如图3D所示,LSR甚至使用相同的保护隧道包裹LSPC的加标签分组绕过故障链路,尽管该LSP在相反方向建立。LSPC于相反方向建立这一事实仅仅意味着LSR使用隧道的逆时针保护标签PC1PC6而不是隧道的顺时针保护标签PCC1PCC6在隧道上发送分组,并且就哪个LSR充当局部修复点和合并点而言,LSR2和LSR3的角色反转。0042因此,在图3D中,服务LSPC的加标签分组从LSR5行进到LSR3并且朝LSR2与LSR3之间的故障链路行进。但是,LSR3不会尝试通过故障链路将该分组转发到LSR2,而是会通过将该分组放到隧道上离开故障链路的方向(即通。

38、过充当服务LSPC的局部修复点),以局部重新路由该分组。LSR3配置成视LSR2与LSR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还是LSR2本身发生故障而定,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C2LSPC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或服务标签C1LSPC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放到隧道上。因为是LSR2与LSR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而不是LSR2本身发生故障,LSR3将该分组带有服务标签C2而放到隧道上。要这样做,LSR3以服务标签C3换服务标签C2,将保护标签PC4推到该服务标签上面,并将该分组转发回LSR4。然后,加标签的分组通过隧道从LSR4顺时针行进到LSR2,而那些LSR仅根据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进行标签交换。0043因为LS。

39、R2已响应从LSR3收到故障报告发起局部保护,LSR2通过将该分组从隧道取出并局部合并回服务LSPC来充当LSPC的合并点。要这样做,LSR2弹开该分组的标签栈上面的保护标签PC2,并根据下面的服务标签C2进行正常的标签交换通过以该服务标签换服务标签C1。0044相反,图3E和3F示出LSR3本身而不只是LSR2与LSR3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的一个示例。在这种情况下,LSR2和LSR4是有效交换故障报告并响应收到那些报告发起局部保护的LSR。通过发起局部保护,LSR2和LSR4包裹服务LSPA、B和C的加标签分组绕过故障LSR。0045局部保护以与上述链路故障示例相似地方式进行,只是局部修复点将。

40、加标签分组带有下下一跳服务标签而不是下一跳服务标签而放到隧道上,因为该故障是LSR3本身的而不是LSR2与LSR3之间的链路的。例如,图3E示出LSR2将服务LSPA和B的加标签分组带有服务标签A4和B4它们是那些LSP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上。0046至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局部重新路由由在故障之前局部生成的重新路由规则控制。LSR12基于从相邻LSR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标签通告通告朝向该相邻LSR的服务LSP16的下一跳服务标签和下下一跳服务标签局部生成这些重新路由规则。基于这种标签通告,重新路由规则指定,如果该LSR由于在相邻LSR方向发生的链路故障而成为局部修复点,该LSR要将分组带有通告。

41、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相反,重新路由规则指定,如果该LSR由于在相邻LSR方向发生的节点故障而成为局部修复点,该LSR则要将分组带有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0047在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实施例中,这些局部生成的重新路由规则被称作快速重新路由FRR对象。不像在一个LSR上远程生成FRR对象并将该对象逐跳传播到其它LSR的传统MPLS网络,本文中基于MPLS的实施例基于收到的标签通告在每个LSR上局部生成FRR对象。对于每个服务LSP,LSR局部地生成第一和第二FRR对象。生成的第一FRR对象配置成将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带有通告的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18上,而生。

42、成的第二FRR对象配置成将服务LSP的加标签分组带有通告的下下一跳服务标签放到隧道说明书CN104170328A107/10页1118上。因此,局部重新路由包括基于是链路故障还是节点故障,在激活第一FRR对象和激活针对每个服务LSP生成的第二FRR对象之间动态地选择。0048在一些实施例中,LSR12配置成响应保护LSP隧道18的建立在其自身之间传播上述标签通告,然后响应标签通告的接收局部生成重新路由规则。因此,只要在故障之前建立保护LSP隧道18,智能地使用隧道18的规则也将在故障之前建立。0049在这方面,LSR12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成通过与其相邻LSR局部协调隧道18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的。

43、使用,在任何故障之前自动建立隧道18。这种协调可能需要例如与每个相邻LSR交换保护标签提案和响应,如图4所示。0050在图4中,每个LSR向其每个相邻LSR发送保护标签提案。LSR发送的保护标签提案提议可用于通过保护隧道18向该LSR发送加标签分组的方向特定保护标签。例如,LSR1向LSR2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LSR2使用保护标签PCC1以通过保护隧道18向LSR1发送加标签分组。LSR1还向LSR6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LSR6使用保护标签PC1以通过保护隧道18向LSR1发送加标签分组。0051相应地,图4中的每个LSR回应从其每个相邻LSR接收的保护标签提案。保护LSP隧道18在经由提。

44、案和响应进行的保护标签协商完成之后建立。假定图4中的每个LSR12接受收到的保护标签提案,如图3A和3B中所示建立保护LSP隧道18。0052在一些实施例中,以这种方式自动建立隧道18由称作指定LSR的特定LSR发起。指定LSR通过向其相邻LSR自主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来发起隧道建立。那些提案不仅触发每个相邻LSR回应它从指定LSR接收的提案,还向其其它相邻LSR发送保护标签提案。通过这种方式,指定LSR发起保护标签提案绕环网10的传播。0053例如,如果图4中的LSR6是指定路由器,该LSR自主向LSR1和LSR5发送保护标签提案,分别提议来自其局部标签空间的保护标签PCC6和PC6。响应PCC。

45、6提案的接收,LSR1回应该提案并且还向LSR2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来自其局部标签空间的保护标签PCC1。同样,响应PC6提案的接收,LSR5回应该提案并且还向LSR4发送保护标签提案,提议保护标签PC5。保护标签提案通过这种方式绕环网10传播,直至最终LSR1响应从LSR2接收PC2提案向LSR6提议PC1,并且LSR5响应从LSR4接收PCC4提案向LSR6提议PCC5。0054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网络10中的LSR12基于预定义的资格合作推选指定路由器。一个这种资格可能仅仅是指定路由器具有网络内LSR12中最高的路由器编号。不考虑特定资格,合作推选可能需要每个LSR接收和检查指示已经为。

46、指定所考虑的一个或多个LSR的最高资格的消息。每个LSR选择性地修改该消息以包括其自身的资格仅在其资格高于消息中指示的资格时,并将该消息转发到网络10中的另一LSR。以这种方式绕环网10传播该消息后,该消息将识别具有LSR12中的最高资格的LSR。然后,LSR可检查该消息以确定它是否被推选为指定路由器以自动发起隧道18的建立。0055图5示出这种合作推选过程的一个简单示例,其中用于推选的预定义资格是指定路由器具有网络10内LSR12中最高的路由器编号。如示例中所示,LSR2通过向LSR3发送指示LSR2具有网络10中最高的路由器编号的消息开始第一轮合作推选过程。在检查该消息时,LSR3确定它具。

47、有比消息中指示的编号即LSR2更高的路由器编号。相应地,LSR3修改该消息以指示LSR3具有最高的路由器编号,然后将修改的消息转发到LSR说明书CN104170328A118/10页124。随着此过程的继续,LSR4、5和6分别修改该消息以指示它们具有最高的路由器编号。最后,在检查从LSR6接收的消息时,LSR1确定它没有比消息中指示的编号即LSR6更高的路由器编号。因此,LSR1只是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将该消息转发给LSR2,以开始第二轮合作推选过程。在这第二轮中,每个LSR检查接收的消息以确定它是否被推选为指定路由器,然后绕网络10转发未修改的消息。在这个示例中,LSR6通过该消息确定它已被。

48、推选为指定路由器,并如上所述相应地发起隧道18的建立。0056以上所述的各种报告、通告、提案、响应及消息可经由任意数量的可能通信机制在网络10中的LSR12之间通信。但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它们在通过带内控制信道上的隧道发送的不同类型的保护协调消息中通信。仅作为这些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已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针对被识别为故障报告的特定类型的消息来监视带内控制信道上通过隧道接收的保护状态协调消息。0057保护协调消息和带内控制信息的使用证明有利地将隧道建立、重新路由规则生成及局部保护发起涉及的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通过这种方式将控制信令复杂度减到最小相应地减少了对LSR能力的需求,以使。

49、得本文中的实施例足够轻量以应用到接入网内的低端LSR。实际上,根据本文中的实施例,LSR甚至不需要传统上通过资源保留协议RSVP会话协商保护标签所需的IP能力。0058图6A6E在基于MPLS的网络背景中示出这些有利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带内控制信道是在数据平面中提供逻辑控制信道并由称作GACH标签GAL其中GAL通常具有13的值的保留标签620识别的通用关联信道GACH。此外,这个示例中的保护协调消息配置为用于同步LSR的局部保护决定的传统保护状态协调PSC协议消息的延伸。0059图6A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PSC协议消息的报头。这些实施例使用请求字段605和PT字段610的保留值来针对上述用途定制消息。具体地说,实施例使用请求字段605的保留值如00来确定PSC消息用于保护环网的服务LSP。实施例还使用PT字段610的不同保留值来确定PSC消息是故障报告、标签通告、保护标签提案或响应还是指定路由器推选消息。图6B6E更详细地示出这些不同类型的PSC消息。0060图6B示出传递特定类型PSC消息即故障报告的加标签分组。在PSC消息通过隧道18发送的实施例中,分组的顶层LSP标签615是保护标签。未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中间LSR12仅针对此保护标签615进行保护标签交换,以便绕环网10盲转发分组。但是,检测到与相邻LSR断开的LSR12通过弹开所接收分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