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专用车.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5997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28745.0

申请日:

2014.07.11

公开号:

CN104071069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B60P 3/04放弃生效日:201710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P 3/04申请日:20140711|||公开

IPC分类号:

B60P3/04; A01K47/00

主分类号:

B60P3/04

申请人: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姜卫东; 张崇亮; 牟江涛; 相茂平; 宋传涛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高科园临沂北路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展开养蜂辅助平台,将移动式蜂箱架移至养蜂辅助平台上,便可进行作业,不必对蜂箱进行装卸,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蜂场转移。

权利要求书

1.  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设有可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上还设有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包括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和上下移动限位装置,所述上下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台板左侧和右侧的上下限位板,所述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台板中部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右限位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包括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左连接杆和与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连接有左推拉杆,所述右连接杆连接有右推拉杆,所述左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相邻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左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所述左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左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右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左套筒和所述右套筒之间安装有连接筒。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蜂箱存储栅格,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滚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前后端面以及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碰撞缓冲装置。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 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车体尾部左侧和右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铰接有平台拉杆,所述平台拉杆上设有平台导向槽,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平台导向槽配合的平台导向柱,所述车厢底板的尾部设有抵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端面的挡面,所述车厢底板位于所述挡面的下方设有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部的托板,所述托板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时,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车厢底板的上表面平齐。

9.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包括两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的导轨,所述导轨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丝杠,两所述丝杠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各个所述丝杠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各个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丝母,各个所述丝母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挡板,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挡板配合的的挡槽,所述挡槽前后延伸且两端开口。

说明书

养蜂专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蜂车。
背景技术
现有养蜂车多采用普通卡车、普通卡车二类底盘简单改装或者采用半挂车。采用普通卡车,每次更换蜂场时总要进行蜂箱的装卸,并且还要选取合适的放箱地点,不便于蜂箱的管理,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采蜜、授粉效率。
采用普通卡车二类底盘简单改装,无法承载足够多的蜂箱;即使车厢中部码放上蜂箱,提高了承载量,但是在转移蜂场时,无法提供足够的平台用来放置蜂箱,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蜂箱的装卸,不便于蜂箱的管理,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采蜜、授粉效率。
采用半挂车会增加养蜂成本;对驾驶人的驾驶能力要求高;没有普通卡车的灵活性,降低了运输速度,增加了劳动时间,间接降低了蜂蜜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蜂箱不用装卸,可以方便快捷实的现蜂场转移的养蜂专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设有可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台板上还设有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包括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和上下移动限位装置,所述上下移 动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台板左侧和右侧的上下限位板,所述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台板中部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右限位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包括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左连接杆和与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连接有左推拉杆,所述右连接杆连接有右推拉杆,所述左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相邻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左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所述左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左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右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左套筒和所述右套筒之间安装有连接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蜂箱存储栅格,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滚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架体的前后端面以及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碰撞缓冲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车体尾部左侧和右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铰接有平台拉杆,所述平台拉杆上设有平台导向槽,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平台导向槽配合的平台导向柱,所述车厢底板的尾部设有抵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端面的挡面,所述车厢底板位于所述挡面的下方设有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部的托板,所述托板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时,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车厢底板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包括两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的导轨,所述导轨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丝杠,两所述丝杠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各个所述丝杠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各个所述丝杠的两 端分别安装有丝母,各个所述丝母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挡板,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挡板配合的的挡槽,所述挡槽前后延伸且两端开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展开养蜂辅助平台,将移动式蜂箱架移至养蜂辅助平台上,便可进行作业,不必对蜂箱进行装卸,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蜂场转移。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左移动式养蜂架和右移动式养蜂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养蜂辅助平台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式蜂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的收起时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体;2-车厢底板;3-左固定式蜂箱架;4-右固定式蜂箱架;5-养蜂辅助平台;6-台板;7-上下限位板;8-左右限位板;9-左移动式蜂箱架;10-右移动式蜂箱架;11-左连接杆;12-右连接杆;13-左推拉杆;14-右推拉 杆;15-左套筒;16-右套筒;17-连接筒;18-储栅格;19-滚轮;20-缓冲块;27-平台拉杆;28-平台导向槽;29-平台导向柱;30-托板;31-导轨;32-丝杠;33-挡槽;34-挡板;35-支撑腿;36-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组件或者元素。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设有车厢底板2,所述车厢底板2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3和右固定式蜂箱架4,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3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4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1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5,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和所述车体1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进行养蜂作业时,展开养蜂辅助平台,将移动式蜂箱架移至养蜂辅助平台上,可以直接在养蜂辅助平台上进行喂养;移动式蜂箱架可以有效地提高养蜂车的空间利用率,从而使蜂农可以在养蜂车上放置更多的蜂箱,从而可以使蜂农收获更多的蜂蜜,进而增加了蜂农的收入。转移蜂场时,只需要将移动式蜂箱架靠拢到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3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4之间的车厢中部,关闭养蜂辅助平台即可,不必对蜂箱进行装卸,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蜂场转移。
如图3所示,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包括台板6,所述台板6上设有可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35,支撑腿35与台板6铰接以便于不用时收起。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台板6上还设有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包括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和上下移动限位装置,所述上下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台板6左侧和右侧的上下限位板7,所述上下限位板7可以与所述移动式蜂箱架下部相配合,如采用上下限位板7与移动式蜂箱架下部卡接或钩接,从而限制所述移动式蜂箱架的上下运动,所述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台板6中部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右限位板8。所述左右限位板从侧边卡住所述移动式蜂箱架,从而避免移动式蜂箱架的左右过度移动,台板用来放置移动式蜂箱架及更多的蜂箱。上下限位板7限制移动式蜂箱 架的上下运动,增加移动式蜂箱架的稳定性。左右限位板8用于限制移动式蜂箱架左右摆动,增加移动式蜂箱架的稳定性。支撑腿35支撑台板6,增加养蜂辅助平台5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包括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右移动式蜂箱架10,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之间设有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右移动式蜂箱架10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蜂箱存储栅格18,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滚轮19。所述移动式蜂箱架通过滚轮可以轻易地实现前后移动。如图5所示,所述架体的前后端面以及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碰撞缓冲装置,所述碰撞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20。碰撞缓冲装置用于防止移动式蜂箱架碰撞受损,有效地减轻了撞击力度。蜂箱存储栅格上可以安放蜂箱。
如图9所示,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相连的左连接杆11和与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相连的右连接杆12,所述左连接杆11连接有左推拉杆13,所述右连接杆12连接有右推拉杆14,所述左推拉杆13和所述右推拉杆14相邻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左推拉杆13和所述右推拉杆14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套筒15和右套筒16,所述左套筒15上设有与所述左推拉杆13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右套筒16上设有与所述右推拉杆14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左套筒15和所述右套筒16之间安装有连接筒17。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与左连接杆11的连接方式以及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与右连接杆1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插接等方式,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上设有可以供所述左连接杆11和所述右连接杆12插入的方管,将左连接杆11和所述右连接杆12插好后,通过转动左套筒15和右套筒16左推拉杆13、右推拉杆伸出或者收缩的长度,实现对移动式蜂箱储存架间距的精确调整及刚性支撑与固定。可以精确有效地解决移动式蜂箱架在工作状态与转运状态的距离调整与刚性支撑、固定的问题,提高了移动式蜂箱架的稳定性。
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车体1 尾部左侧和右侧的立柱23,所述立柱23上铰接有平台拉杆27,所述平台拉杆27上设有平台导向槽28,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平台导向槽28配合的平台导向柱29,所述车厢底板2的尾部设有抵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前端面的挡面36,所述车厢底板2位于所述挡面36的下方设有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前部的托板30,所述托板30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时,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的上表面与所述车厢底板2的上表面平齐。平台导向槽28以及设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与所述平台导向槽28配合的平台导向柱29使得所述挡块与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前端面无间隙对接。托板托住养蜂辅助平台,当有重物压在养蜂辅助平台5上时,使得养蜂辅助平台上表面和车厢底板产生随动,而且保证了养蜂辅助平台上表面和车厢底板表面无相对高度差,从而能够实现重物在车厢底板和养蜂辅助平台之间进行轻松平稳的移动。有效解决了当有重物压在养蜂辅助平台5时,会造成养蜂辅助平台5上表面产生下凹,进而导致养蜂辅助平台5上表面和车厢底板上表面产生高度差,不利于重物在车厢底板和养蜂辅助平台之间进行轻松平稳的移动的问题。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包括两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上的导轨31,所述导轨31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的上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丝杠32,两所述丝杠32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各个所述丝杠32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各个所述丝杠3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丝母,各个所述丝母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挡板34,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右移动式蜂箱架10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挡板34配合的的挡槽33,所述挡槽33前后延伸且两端开口。并且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还包括挡板移动引导装置,所述挡板移动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上的滑轨,所述挡板34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轨限制了挡板34的转动,防止挡板随着丝杠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导轨图中未示出,在此不再赘述。
当移动式蜂箱架到达养蜂辅助平台上一定距离时,丝母的外周面上设有的挡板34正好卡入挡槽33,通过外力控制丝杠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丝杠带 动挡板34左右运动,通过挡槽33带动移动式蜂箱架向两边运动。当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丝杠时,挡板34通过挡槽33带动移动式蜂箱架向中间靠拢。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养蜂专用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养蜂专用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养蜂专用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蜂专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蜂专用车.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0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1069A21申请号201410328745022申请日20140711B60P3/04200601A01K47/0020060171申请人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76800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高科园临沂北路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72发明人姜卫东张崇亮牟江涛相茂平宋传涛54发明名称养蜂专用车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

2、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展开养蜂辅助平台,将移动式蜂箱架移至养蜂辅助平台上,便可进行作业,不必对蜂箱进行装卸,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蜂场转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069ACN104071069A1/1页21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

3、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设有可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上还设有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包括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和上下移动限位装置,所述上下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台板左侧和右侧的上下限位板,所述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台板中部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右限位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包括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

4、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左连接杆和与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连接有左推拉杆,所述右连接杆连接有右推拉杆,所述左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相邻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左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所述左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左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右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左套筒和所述右套筒之间安装有连接筒。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5、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蜂箱存储栅格,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滚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前后端面以及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碰撞缓冲装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车体尾部左侧和右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铰接有平台拉杆,所述平台拉杆上设有平台导向槽,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平台导向槽配合的平台导向柱,所述车厢底板的尾部设有抵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端面的挡面,所述车厢底板位于所述挡面的下方设有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部的托板,所述托板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

6、时,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车厢底板的上表面平齐。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养蜂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包括两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的导轨,所述导轨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丝杠,两所述丝杠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各个所述丝杠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各个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丝母,各个所述丝母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挡板,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挡板配合的的挡槽,所述挡槽前后延伸且两端开口。权利要求书CN104071069A1/5页3养蜂专用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养。

7、蜂车。背景技术0002现有养蜂车多采用普通卡车、普通卡车二类底盘简单改装或者采用半挂车。采用普通卡车,每次更换蜂场时总要进行蜂箱的装卸,并且还要选取合适的放箱地点,不便于蜂箱的管理,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采蜜、授粉效率。0003采用普通卡车二类底盘简单改装,无法承载足够多的蜂箱;即使车厢中部码放上蜂箱,提高了承载量,但是在转移蜂场时,无法提供足够的平台用来放置蜂箱,不可避免的要进行蜂箱的装卸,不便于蜂箱的管理,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采蜜、授粉效率。0004采用半挂车会增加养蜂成本;对驾驶人的驾驶能力要求高;没有普通卡车的灵活性,降低了运输速度,增加了劳动时间,间接降低了蜂蜜产量。发明内容000。

8、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蜂箱不用装卸,可以方便快捷实的现蜂场转移的养蜂专用车。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设有可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台板上还设有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所述。

9、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包括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和上下移动限位装置,所述上下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台板左侧和右侧的上下限位板,所述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台板中部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右限位板。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包括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左连接杆和与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相连的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连接有左推拉杆,所述右连接杆连接有右推拉杆,所述左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相邻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左。

10、推拉杆和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套筒和右套筒,所述左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左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右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右推拉杆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左套筒和所述右说明书CN104071069A2/5页4套筒之间安装有连接筒。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蜂箱存储栅格,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滚轮。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架体的前后端面以及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碰撞缓冲装置。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车体尾部左侧和右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铰接有平台拉。

11、杆,所述平台拉杆上设有平台导向槽,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平台导向槽配合的平台导向柱,所述车厢底板的尾部设有抵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端面的挡面,所述车厢底板位于所述挡面的下方设有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前部的托板,所述托板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时,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车厢底板的上表面平齐。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包括两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的导轨,所述导轨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的上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丝杠,两所述丝杠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各个所述丝杠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各个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安装有。

12、丝母,各个所述丝母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挡板,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和右移动式蜂箱架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挡板配合的的挡槽,所述挡槽前后延伸且两端开口。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设有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底板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和右固定式蜂箱架,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所述养蜂辅助平台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和所述车体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展开养蜂辅助平台,将移动式蜂箱架移至养蜂辅助平台上,便可进行作业,不必对蜂箱进行装卸,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蜂场转移。附图说明00。

13、1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左移动式养蜂架和右移动式养蜂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00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养蜂辅助平台的展开状态示意图;0020图4是图3的俯视图;00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式蜂箱架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6是图5的侧视图;002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8是图7中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的收起时示意图;0025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的结构。

14、示意图;0027图11是图10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0028图中1车体;2车厢底板;3左固定式蜂箱架;4右固定式蜂箱架;5养蜂辅说明书CN104071069A3/5页5助平台;6台板;7上下限位板;8左右限位板;9左移动式蜂箱架;10右移动式蜂箱架;11左连接杆;12右连接杆;13左推拉杆;14右推拉杆;15左套筒;16右套筒;17连接筒;18储栅格;19滚轮;20缓冲块;27平台拉杆;28平台导向槽;29平台导向柱;30托板;31导轨;32丝杠;33挡槽;34挡板;35支撑腿;36挡面。具体实施方式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

15、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组件或者元素。003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养蜂专用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设有车厢底板2,所述车厢底板2两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设有左固定式蜂箱架3和右固定式蜂箱架4,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3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4之间设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式蜂箱架;所述车体1尾部设有养蜂辅助平台5,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上设有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和所述车体1之间设有平台翻转装置。进行养蜂作业时,展开养蜂辅助平台,将移动式蜂箱架移至养蜂辅助平台上,可以直接在养蜂辅助平台上进行喂养;移动式蜂箱架可以有效地提高养蜂车的空间利用率,从而使蜂农可以在养蜂车上放置更多的蜂箱,从而可以使蜂农收获更。

16、多的蜂蜜,进而增加了蜂农的收入。转移蜂场时,只需要将移动式蜂箱架靠拢到所述左固定式蜂箱架3和所述右固定式蜂箱架4之间的车厢中部,关闭养蜂辅助平台即可,不必对蜂箱进行装卸,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蜂场转移。0031如图3所示,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包括台板6,所述台板6上设有可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35,支撑腿35与台板6铰接以便于不用时收起。003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台板6上还设有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定位装置包括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和上下移动限位装置,所述上下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台板6左侧和右侧的上下限位板7,所述上下限位板7可以与所述移动式蜂箱架下部相配合,如采用上下限位板7与移动。

17、式蜂箱架下部卡接或钩接,从而限制所述移动式蜂箱架的上下运动,所述左右移动限位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台板6中部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右限位板8。所述左右限位板从侧边卡住所述移动式蜂箱架,从而避免移动式蜂箱架的左右过度移动,台板用来放置移动式蜂箱架及更多的蜂箱。上下限位板7限制移动式蜂箱架的上下运动,增加移动式蜂箱架的稳定性。左右限位板8用于限制移动式蜂箱架左右摆动,增加移动式蜂箱架的稳定性。支撑腿35支撑台板6,增加养蜂辅助平台5的结构稳定性。0033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移动式蜂箱架包括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右移动式蜂箱架10,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之间设有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

18、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右移动式蜂箱架10均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蜂箱存储栅格18,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滚轮19。所述移动式蜂箱架通过滚轮可以轻易地实现前后移动。如图5所示,所述架体的前后端面以及左右端面分别设有碰撞缓冲装置,所述碰撞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20。碰撞缓冲装置用于防止移动式蜂箱架碰撞受损,有效地减轻了撞击力度。蜂箱存储栅格上可以安放蜂箱。0034如图9所示,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相连的左连接杆11和与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相连的右连接杆12,所述左连接杆11连接有左推拉杆13,所述右连接杆12连接有右推拉杆14,所述左推拉杆1。

19、3和所述右推拉杆14说明书CN104071069A4/5页6相邻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所述左推拉杆13和所述右推拉杆14上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左右移动式蜂箱架调整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套筒15和右套筒16,所述左套筒15上设有与所述左推拉杆13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右套筒16上设有与所述右推拉杆14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左套筒15和所述右套筒16之间安装有连接筒17。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与左连接杆11的连接方式以及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与右连接杆12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插接等方式,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所述右移动式蜂箱架10上设有可以供所述左连接杆11和所述右连接杆12插入的方管,将左连接。

20、杆11和所述右连接杆12插好后,通过转动左套筒15和右套筒16左推拉杆13、右推拉杆伸出或者收缩的长度,实现对移动式蜂箱储存架间距的精确调整及刚性支撑与固定。可以精确有效地解决移动式蜂箱架在工作状态与转运状态的距离调整与刚性支撑、固定的问题,提高了移动式蜂箱架的稳定性。0035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施方式0036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养蜂辅助平台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车体1尾部左侧和右侧的立柱23,所述立柱23上铰接有平台拉杆27,所述平台拉杆27上设有平台导向槽28,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平台导向槽28配合的平台导向柱29,所述车厢底板2的尾部设有。

21、抵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前端面的挡面36,所述车厢底板2位于所述挡面36的下方设有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前部的托板30,所述托板30托住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时,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的上表面与所述车厢底板2的上表面平齐。平台导向槽28以及设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左侧和右侧的分别与所述平台导向槽28配合的平台导向柱29使得所述挡块与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前端面无间隙对接。托板托住养蜂辅助平台,当有重物压在养蜂辅助平台5上时,使得养蜂辅助平台上表面和车厢底板产生随动,而且保证了养蜂辅助平台上表面和车厢底板表面无相对高度差,从而能够实现重物在车厢底板和养蜂辅助平台之间进行轻松平稳的移动。有效解决了当有重物压在养蜂辅。

22、助平台5时,会造成养蜂辅助平台5上表面产生下凹,进而导致养蜂辅助平台5上表面和车厢底板上表面产生高度差,不利于重物在车厢底板和养蜂辅助平台之间进行轻松平稳的移动的问题。0037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包括两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上的导轨31,所述导轨31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的上表面上转动安装有两丝杠32,两所述丝杠32向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两侧延伸且相互平行,各个所述丝杠32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各个所述丝杠3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丝母,各个所述丝母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挡板34,所述左移动式蜂箱架9和右移动式蜂箱架10的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挡板3。

23、4配合的的挡槽33,所述挡槽33前后延伸且两端开口。并且所述蜂箱架左右移动装置还包括挡板移动引导装置,所述挡板移动引导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养蜂辅助平台5上的滑轨,所述挡板34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轨限制了挡板34的转动,防止挡板随着丝杠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导轨图中未示出,在此不再赘述。0038当移动式蜂箱架到达养蜂辅助平台上一定距离时,丝母的外周面上设有的挡板34正好卡入挡槽33,通过外力控制丝杠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丝杠带动挡板34左右运动,通过挡槽33带动移动式蜂箱架向两边运动。当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丝杠时,挡板34通过挡槽33带动移动式蜂箱架向中间靠拢。0039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

24、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说明书CN104071069A5/5页7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说明书CN104071069A1/6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1069A2/6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1069A3/6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71069A104/6页11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71069A115/6页12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071069A126/6页13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71069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