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52909.9 (22)申请日 2017.08.02 (71)申请人 广西昭平县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 546899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 县昭平镇西宁北路84号 (72)发明人 谢玲 黄夏北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23 代理人 梁月钊 (51)Int.Cl. A01C 1/06(2006.01) A01G 1/00(2006.01) A01G 17/00(2006.01) C05G 3/00(2006.01) C05。
2、G 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包 括施用有机肥A与茶树下套种紫云英, 其中有机 肥A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 30-60份鸡 粪、 50-100份紫云英、 30-50份废弃茶树枝条、 60- 100份腐殖酸、 100-200份淤泥、 5-15份聚丙烯酸 钠。 本发明采用茶树下套种紫云英的种植方法, 可以解决茶树下土壤肥力不强、 土壤粘附力减弱 等问题; 采用聚丙烯酸钠拌紫云英的种子, 茶树 旁边挖沟施用有机肥配合保水剂聚丙烯酸钠, 可 以在雨量过多的时候吸收雨水, 在干旱季节慢慢 释放水分,。
3、 保证茶树生长过程所需的水分; 茶树 下套种紫云英, 可以吸收土壤中多余的化肥, 减 少土壤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7409540 A 2017.12.01 CN 107409540 A 1.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距离茶树根部5-10cm的位置挖10-15cm 宽的沟, 沟中填入有机肥A, 两行茶树之间种植紫云英; 所述的有机肥A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 括以下原料: 30-60份鸡粪、 50-100份紫云英、 30-50份废弃茶树枝条、 60-100份腐殖酸、 100- 200份淤泥、 5-15份聚丙烯酸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
4、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肥A以重量份数 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 40-50份鸡粪、 60-90份紫云英、 35-45份废弃茶树枝条、 70-90份腐殖 酸、 130-170份淤泥、 8-12份聚丙烯酸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肥A以重量份数 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 45份鸡粪、 75份紫云英、 40份废弃茶树枝条、 80份腐殖酸、 150份淤泥、 10份聚丙烯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沟深度为15-20cm。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肥A每 季度。
5、施用一次, 春季、 冬季的用量为500-800kg/亩, 夏季、 秋季的用量为300-500kg/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云英的种植密度为 每亩撒施紫云英种子0.4-0.7kg。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紫云英的种子采用 聚丙烯酸钠拌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丙烯酸钠按1.5- 2.5的比例与水搅拌形成水分散体, 再将紫云英种子与上述分散体均匀混合, 使种子表面 形成一层包衣, 将种子摊开晾干后进行播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
6、在于: 所述的紫云英种子播种前 土壤与有机肥B混合, 所述的有机肥B是除去有机肥A中的聚丙烯酸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适用于云南大叶种茶 叶、 福鼎大白的种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09540 A 2 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种植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叶茶既小叶种茶, 成熟叶叶面积小于或等于20平方厘米。 小叶茶的栅栏组织较 多, 胡萝 卜素(它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 改善夜盲症、 皮肤粗糙的状况)、 叶黄素(一种 抗氧化物, 有助于。
7、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总量高, 这些萜烯类衍生物可分解成 -紫罗酮和 茶螺烯酮等香气物质, 所以小叶种可以制出高香鲜爽的茶叶。 0003 目前茶树使用的肥料, 主要是含有氮、 磷、 钾元素的化肥, 为增加茶叶的营养, 从而 增加茶叶的产量, 但是, 随着化肥施用的频繁且单一的使用, 给土壤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土 壤在缺乏充足的有机质的条件下, 土壤团粒结构难以形成, 土壤粒子之间的粘附力减弱, 而 减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 0004 为解决长期使用单一化肥引发的土壤粘附力减弱、 保肥水能力变差的问题, 现急 需一种新型的种植方法, 既能保证茶树生长所需的营养, 又能解决土壤粘附力减弱、 保肥水 。
8、能力变差等问题。 0005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 其并不 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 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 已经公开的情况下, 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土 壤粘附力减弱、 土壤的营养不够等的技术问题。 0007 一种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在距离茶树根部5-10cm的位置挖10-15cm宽的沟, 沟 中填入有机肥A, 两行茶树之间种植紫云英; 所述的有机肥A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以下原 料: 30-60份。
9、鸡粪、 50-100份紫云英、 30-50份废弃茶树枝条、 60-100份腐殖酸、 100-200份淤 泥、 5-15份聚丙烯酸钠。 0008 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所述有机肥A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括以下 原料: 40-50份鸡粪、 60-90份紫云英、 35-45份废弃茶树枝条、 70-90份腐殖酸、 130-170份淤 泥、 8-12份聚丙烯酸钠。 0009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所述有机肥A以重量份数为单位包 括以下原料: 45份鸡粪、 75份紫云英、 40份废弃茶树枝条、 80份腐殖酸、 150份淤泥、 10份聚丙 烯酸钠。 0010 优选地, 。
10、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沟深度为15-20cm。 0011 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所述有机肥A每季度施用一次, 春季、 冬季 的用量为500-800kg/亩, 夏季、 秋季的用量为300-500kg/亩。 0012 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所述紫云英的种植密度为每亩撒施紫云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409540 A 3 英种子0.4-0.7kg。 0013 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所述的紫云英的种子采用聚丙烯酸钠拌 种。 0014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所述的聚丙烯酸钠按1.5-2.5的 比例与水搅。
11、拌形成水分散体, 再将紫云英种子与上述分散体均匀混合, 使种子表面形成一 层包衣, 将种子摊开晾干后进行播种。 0015 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所述的紫云英种子播种前土壤与有机肥B 混合, 所述的有机肥B是除去有机肥A中的聚丙烯酸钠。 0016 优选地, 所述的小叶种茶叶的种植方法, 还适用于云南大叶种茶叶、 福鼎大白的种 植。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 (1)本发明采用茶树下套种紫云英的种植方法, 可以解决茶树下土壤肥力不强、 土 壤粘附力减弱等问题。 0019 (2)本发明采用聚丙烯酸钠拌紫云英的种子, 茶树旁边挖沟施用有机肥配合保水 剂聚。
12、丙烯酸钠, 可以在雨量过多的时候吸收雨水, 在干旱季节慢慢释放水分, 保证茶树生长 过程所需的水分。 0020 (3)本发明茶树下套种紫云英, 可以吸收土壤中多余的化肥, 减少土壤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附图。 0022 其中 “1” 指种植紫云英;“2” 指种植茶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该强调的是, 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 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0024 参照以下附图, 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 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相同的部件, 除非另外特别说明。 0025 一、 具体实施例 。
13、0026 实施例1 0027 在距离茶树根部5cm的位置挖宽为10cm、 深度为15cm的沟, 沟中填入有机肥A, 有机 肥A每季度施用一次, 春季、 冬季的用量为500kg/亩, 夏季、 秋季的用量为300kg/亩, 两行茶 树之间种植紫云英; 所述的有机肥A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0份鸡粪、 50份紫云英、 30份 废弃茶树枝条、 60份腐殖酸、 100份淤泥、 5份聚丙烯酸钠; 0028 所述紫云英的种植密度为每亩撒施紫云英种子0.4kg; 0029 所述的紫云英种子播种前土壤与有机肥B混合, 所述的有机肥B是除去有机肥A中 的聚丙烯酸钠; 0030 聚丙烯酸钠按1.5的比例与水搅拌。
14、形成水分散体, 再将种子与上述分散体均匀 混合, 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包衣, 将种子摊开晾干后进行播种; 0031 上述种植方法用于云南大叶种茶叶的种植。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409540 A 4 0032 实施例2 0033 在距离茶树根部10cm的位置挖宽为15cm、 深度为20cm的沟, 沟中填入有机肥A, 有 机肥A每季度施用一次, 春季、 冬季的用量为800kg/亩, 夏季、 秋季的用量为500kg/亩, 两行 茶树之间种植紫云英; 所述的有机肥A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60份鸡粪、 100份紫云英、 50份废弃茶树枝条、 100份腐殖酸、 200份淤泥、 15份。
15、聚丙烯酸钠; 0034 所述紫云英的种植密度为每亩撒施紫云英种子0.7kg; 0035 所述的紫云英种子播种前土壤与有机肥B混合, 所述的有机肥B是除去有机肥A中 的聚丙烯酸钠; 0036 聚丙烯酸钠按2.5的比例与水搅拌形成水分散体, 再将种子与上述分散体均匀 混合, 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包衣, 将种子摊开晾干后进行播种; 0037 上述种植方法用于福鼎大白的种植。 0038 实施例3 0039 在距离茶树根部8cm的位置挖宽为12cm、 深度为18cm的沟, 沟中填入有机肥A, 有机 肥A每季度施用一次, 春季、 冬季的用量为650kg/亩, 夏季、 秋季的用量为400kg/亩, 两行茶 树。
16、之间种植紫云英; 所述的有机肥A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45份鸡粪、 75份紫云英、 40份 废弃茶树枝条、 80份腐殖酸、 150份淤泥、 10份聚丙烯酸钠; 0040 所述紫云英的种植密度为每亩撒施紫云英种子0.5kg; 0041 所述的紫云英种子播种前土壤与有机肥B混合, 所述的有机肥B是除去有机肥A中 的聚丙烯酸钠; 0042 聚丙烯酸钠按2.0的比例与水搅拌形成水分散体, 再将种子与上述分散体均匀 混合, 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包衣, 将种子摊开晾干后进行播种; 0043 上述种植方法用于小叶种茶叶的种植。 0044 对比例1 0045 采用实施例3中的种植方法, 除去茶树下套种紫云英。
17、。 0046 对比例2 0047 采用实施例3中的种植方法, 除去在茶树下挖沟埋入有机肥A。 0048 二、 田间试验 0049 本发明的田间试验是在广西昭平县某茶厂进行, 将小叶种茶叶的茶园分成3各区 域, 每个区域3亩, 分别采用实施例3、 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中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 采摘一 芽二叶, 以茶叶亩产量、 茶叶中茶多酚、 茶氨酸的含量(以干叶计)来判断本发明的优势之 处。 0050 组别茶叶亩产量/kg茶多酚含量/茶氨酸含量/ 实施例154.3520.151.31 实施例253.2420.431.48 实施例350.4619.511.28 对比例135.4715.430.95 。
18、对比例232.8216.250.88 0051 从上述试验中可看出, 施用有机肥A与茶树下套种紫云英结合实施, 茶叶(干)的亩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409540 A 5 产量提升14.99kg/亩以上, 茶叶中茶多酚、 茶氨酸的含量分别提升3.26、 0.33以上, 可 见可以明显提升茶叶的产量以及品质。 0052 三、 检测试验 0053 (一)茶多酚检测 0054 1材料与方法 0055 1.1茶样 0056 生产茶味饮料的原料: 碎茶叶。 0057 1.2仪器 0058 电子分析天平、 恒温水浴锅、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 0059 1.3试剂 0060 甲醇(AR)。
19、、 碳酸钠(AR)、 福林酚(AR)、 没食子酸(AR), 水为去离子水, 70的70甲 醇溶液(以下简称甲醇溶液)。 0061 1.4检测方法 0062 按GB/T8313-2008操作, 每次用5ml甲醇溶液提取茶样, 共提取2次, 定容至10ml, 测 该样液含量。 剩余的茶渣, 再用5ml甲醇溶液提取, 玻璃棒搅拌均匀后不用水浴浸取, 直接离 心, 定容至5ml, 测第三次提取液含量。 重复提取一次, 定容至5ml, 测第四次提取液含量。 0063 2结果与分析 0064 2.1标准曲线的建立 0065 参照GB/T8313-2008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 实验重复三次, 达到分光光度法。
20、实验要 求。 0066 2.2不同提取次数下的检测结果 0067 采用不同的提取次数进行试验, 检测结果为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 0068 (二)茶氨酸检测 0069 1材料与方法 0070 1.1仪器与试剂 0071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自动进样器,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及色谱工作 站), TU-1810DS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BP211D型电子 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 JL-120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甲 醇、 乙腈为色谱纯; 磷酸、 醋酸、 三氟乙酸等均为分析纯; 水为重蒸水。 茶氨酸标准品购自美 国。
21、Sigma公司。 绿茶提取物由徐州技源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 茉莉花茶和绿茶市场购 买。 0072 1.2标准溶液配制 0073 精密称取茶氨酸标准品10.0mg于50mL容量瓶中, 纯水溶解, 定容, 经0.45 m水膜过 滤, 即得到0.20mg/mL茶氨酸母液。 分别移取茶氨酸母液1mL、 2mL、 4mL、 6mL、 8mL、 10mL于10mL 容量瓶中, 纯水定容, 则得到浓度依次为0.02mg/mL、 0.04mg/mL、 0.08mg/mL、 0.12mg/mL、 0.16mg/mL、 0.20mg/mL的茶氨酸系列标准溶液。 0074 1.3色谱条件 0075 色谱柱为:Z。
22、orbaxSB-AQ柱(250mm4.6mm, 5 m), 柱温25。 流动相:乙腈:0.1磷 酸溶液5:95(体积比),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为196nm, 进样量10 L。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409540 A 6 0076 1.4样品预处理 0077 精密称量绿茶提取物20.0mg于50mL容量瓶中, 纯水溶解, 定容, 超声波振荡器中振 荡10min, 0.45 m水膜过滤, 即得供试品溶液。 0078 准确称取0.5g粉碎的茶叶, 加入40mL纯水, 80的水浴锅上提取1h, 冷却, 离心, 过 滤, 滤液纯水定容至50mL, 经0.45 m水膜过滤。 。
23、0079 (三)感官试验 0080 将实施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中种植的茶叶制备成高香红茶, 具体的感官试验如 下表1: 0081 表1茶叶感官试验 0082 0083 本发明所制备的蜜香型高香红茶, 主要以一芽二叶为主。 高品质香茶的感官品质 特征是 “条索细紧、 色泽翠润、 香高持久、 滋味浓爽、 汤色清亮、 叶底绿明” 。 从外形、 汤色、 香 气、 滋味和叶底这几个评价指标来看, 其评分均在8089分之间, 可见, 本发明制备的高香 红茶具有较好的品质特征和代表性。 0084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 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 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409540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10740954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