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59853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81460.4

申请日:

2013.05.16

公开号:

CN104167631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13/502申请日:20130516|||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502; H01R13/6461(2011.01)I

主分类号:

H01R13/502

申请人: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衍智; 黄子耀; 陈克豪

地址: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北门路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单元和收容所述端子单元的本体单元,所述端子单元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主体,所述本体单元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与下侧的金属板、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上侧的绝缘上盖以及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下侧的绝缘底座,其中,所述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从而减少绝缘塑料含量,改善串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单元及收容所述端子单元的本体单元,所述端子单元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主体,所述本体单元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下侧的金属板、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上侧的绝缘上盖以及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下侧的绝缘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设有若干位于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的凹口,所述若干凹口排列成一排以与所述端子单元的绝缘主体卡持固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上盖和绝缘底座中,至少有一个与所述绝缘主体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主体围成第一间隔空间,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主体以及绝缘底座围成第二间隔空间。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金属板以及与第一金属板交叉设置的第二金属板,所述凹口设置于第二金属板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设有球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所述球槽的焊接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上盖具有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出所述收容槽的弹性臂。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单元的导电端子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主体中,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是为嵌入成型的。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由上而下穿过所述间隔空间。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之间均未有绝缘塑料相连接。

说明书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因电气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等电子领域中。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用以进行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间的信号传输。然而,随着传输信息量的增大,导电端子的排布密度不断增加,从而导电端子间的串扰也愈发严重,使得信号传输质量受到影响。故,业界常于导电端子周围设有抑制串扰的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告第202196955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收容孔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孔内的导电端子以及围设于收容孔周围并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可对导电端子起屏蔽作用。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位于导电端子与金属框体之间的绝缘塑料具有较大的介电系数,仍不能较好改善导电端子的串扰(Cross Talk)现象。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导电端子间串扰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电连接器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单元和收容所述端子单元的本体单元,所述端子单元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主体,所述本体单元包括:金属板,其具有上侧以及与上侧相对的下侧;绝缘上盖,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上侧;及绝缘底座,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下侧;其中,所述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金属板设有若干位于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的凹口,所述若干凹口排列成一排以与所述端子单元的绝缘主体卡持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上盖和绝缘底座中,至少有一个与所述绝缘主体之间具有间隔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主体围成第一间隔空间,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主体以及绝缘底座围成第二间隔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金属板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金属板以及与第一金属板交叉设置的第二金属板,所述凹口设置于第二金属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底座设有球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所述球槽的焊接部。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上盖具有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出所述收容槽的弹性臂。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端子单元的导电端子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主体中,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为嵌入成型。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导电端子由上而下穿过所述间隔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主体、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之间均未有绝缘塑料相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本体单元具有金属板、设置于金属板上侧的绝缘上盖以及设于金属板下侧的绝缘底座,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从而减少了绝缘塑料的含量,有效改善导电端子间串扰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的金属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组装至一起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示)与电路板(未图示)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若干组装至一起的电连接器单元100,所述电连接器单元100包括本体单元1、收容于本体单元1中的端子单元2以及若干锡球3。
请参照图2至图3所示,所述端子单元2包括一排导电端子20以及嵌入成型有所述导电端子20的绝缘主体21。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固持部201、自固持部201向上延伸设置的弹性臂202以及自固持部201向下延伸设置的焊接部203。所述绝缘主体21固持于所述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01。所述本体单元1包括沿纵长方向形成若干栅格的金属板11,所述金属板11具有上侧以及与上侧相对的下侧。所述金属板11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金属板111以及与第一金属板111交叉设置的第二金属板11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板112是组装于第一金属板111上,当然,第二金属板112也可与第一金属板111一体冲压形成。所述第二金属板112具有若干位于上侧与下侧之间的凹口110,若干凹口110沿纵长方向排成一排,使得若干栅格相互连通。
所述本体单元1具有覆盖于金属板11上侧的绝缘上盖12,所述绝缘上盖12具有收容槽120。所述本体单元1还具有覆盖于金属板11下侧的绝缘底座14,所述绝缘底座14具有球槽140。所述金属板11与所述绝缘上盖12以及所述绝缘底座14是嵌入成型的。所述绝缘上盖12与绝缘底座14之间未被绝缘塑料填充满,其具有间隔空间15。于本实施例中,绝缘上盖12与绝缘底座14之间未有绝缘塑料相连。所述间隔空间15是由绝缘上盖12、绝缘底座14以及金属板11围成。
请一并参照图4所示,当将端子单元2组装于本体单元1中时,将端子单元2的绝缘主体21与金属板11上的凹口110对应卡持固定,此时若干导电端子20对应收容于金属板11所围成的栅格内,导电端子20的弹性臂202延伸出绝缘上盖12的收容槽120,导电端子20的焊接部203延伸至绝缘底座14的球槽140以将锡球3夹持于球槽140中。所述绝缘主体21位于绝缘上盖12与绝缘底座14之间,并将间隔空间15分隔为第一间隔空间151以及第二间隔空间152。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51是由绝缘上盖12、绝缘主体21以及金属板11围成,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52是由绝缘主体21、绝缘底座14以及金属板11围成。然后将若干组装好的端子单元2以及本体单元1并列组装至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绝缘塑料包括绝缘上盖12、绝缘主体21以及绝缘底座14,绝缘上盖12、绝缘主体21以及绝缘底座14之间为不含绝缘塑料的间隔空间,因而本发明电连接器所需塑料含量少,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等效介电系数,从而有效减少串扰。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电连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连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连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连接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763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7631A21申请号201310181460422申请日20130516H01R13/502200601H01R13/646120110171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地址215316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北门路999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张衍智黄子耀陈克豪54发明名称电连接器57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单元和收容所述端子单元的本体单元,所述端子单元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主体,所述本体单元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与下侧的金属板、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上侧的绝缘上盖。

2、以及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下侧的绝缘底座,其中,所述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从而减少绝缘塑料含量,改善串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7631ACN104167631A1/1页2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单元及收容所述端子单元的本体单元,所述端子单元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主体,所述本体单元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下侧的金属板、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上侧的绝缘上盖以及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下侧的绝缘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具有间隔空间。2如权。

3、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设有若干位于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的凹口,所述若干凹口排列成一排以与所述端子单元的绝缘主体卡持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上盖和绝缘底座中,至少有一个与所述绝缘主体之间具有间隔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主体围成第一间隔空间,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主体以及绝缘底座围成第二间隔空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金属板以及与第一金属板交叉设置的第二金属板,所述凹口设置于第二金属板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

4、座设有球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入所述球槽的焊接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上盖具有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出所述收容槽的弹性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单元的导电端子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主体中,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是为嵌入成型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由上而下穿过所述间隔空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之间均未有绝缘塑料相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4167631A1/3页3电连接器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

5、模块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0002【背景技术】电连接器因电气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等电子领域中。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用以进行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间的信号传输。然而,随着传输信息量的增大,导电端子的排布密度不断增加,从而导电端子间的串扰也愈发严重,使得信号传输质量受到影响。故,业界常于导电端子周围设有抑制串扰的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告第202196955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收容孔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孔内的导电端子以及围设于收容孔周围并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可对导电端子起屏蔽作用。0。

6、003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位于导电端子与金属框体之间的绝缘塑料具有较大的介电系数,仍不能较好改善导电端子的串扰CROSSTALK现象。0004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0005【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导电端子间串扰的电连接器。0006本发明电连接器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单元和收容所述端子单元的本体单元,所述端子单元包括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主体,所述本体单元包括金属板,其具有上侧以及与上侧相对的下侧;绝缘上盖,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上侧;及绝缘底座,设于所述金属板的下侧;其中,所述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

7、具有间隔空间。0007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金属板设有若干位于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的凹口,所述若干凹口排列成一排以与所述端子单元的绝缘主体卡持固定。0008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上盖和绝缘底座中,至少有一个与所述绝缘主体之间具有间隔空间。0009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主体围成第一间隔空间,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主体以及绝缘底座围成第二间隔空间。0010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金属板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金属板以及与第一金属板交叉设置的第二金属板,所述凹口设置于第二金属板上。0011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底座设有球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

8、伸入所述球槽的焊接部。0012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上盖具有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延伸出所述收容槽的弹性臂。0013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端子单元的导电端子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主体中,所述金属板与所述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为嵌入成型。0014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导电端子由上而下穿过所述间隔空间。0015本发明进一步界定,其中所述绝缘主体、绝缘上盖以及绝缘底座之间均未有绝缘说明书CN104167631A2/3页4塑料相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本体单元具有金属板、设置于金属板上侧的绝缘上盖以及设于金属板下侧的绝缘底座,绝缘上盖与绝缘底座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从而减少了绝缘塑。

9、料的含量,有效改善导电端子间串扰的现象。0016【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的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的金属板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单元组装至一起时的示意图。0017【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示)与电路板(未图示)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若干组装至一起的电连接器单元100,所述电连接器单元100包括本体单元1、收容于本体单元1中的端子单元2以及若干锡球3。0018请参照图2至图3所示,所述端子单元2包括一排导电端子20以及嵌入成型有所述导电端子20的绝缘主体21。所述导电端子20包。

10、括固持部201、自固持部201向上延伸设置的弹性臂202以及自固持部201向下延伸设置的焊接部203。所述绝缘主体21固持于所述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01。所述本体单元1包括沿纵长方向形成若干栅格的金属板11,所述金属板11具有上侧以及与上侧相对的下侧。所述金属板11包括沿纵长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金属板111以及与第一金属板111交叉设置的第二金属板11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板112是组装于第一金属板111上,当然,第二金属板112也可与第一金属板111一体冲压形成。所述第二金属板112具有若干位于上侧与下侧之间的凹口110,若干凹口110沿纵长方向排成一排,使得若干栅格相互连通。001。

11、9所述本体单元1具有覆盖于金属板11上侧的绝缘上盖12,所述绝缘上盖12具有收容槽120。所述本体单元1还具有覆盖于金属板11下侧的绝缘底座14,所述绝缘底座14具有球槽140。所述金属板11与所述绝缘上盖12以及所述绝缘底座14是嵌入成型的。所述绝缘上盖12与绝缘底座14之间未被绝缘塑料填充满,其具有间隔空间15。于本实施例中,绝缘上盖12与绝缘底座14之间未有绝缘塑料相连。所述间隔空间15是由绝缘上盖12、绝缘底座14以及金属板11围成。0020请一并参照图4所示,当将端子单元2组装于本体单元1中时,将端子单元2的绝缘主体21与金属板11上的凹口110对应卡持固定,此时若干导电端子20对应。

12、收容于金属板11所围成的栅格内,导电端子20的弹性臂202延伸出绝缘上盖12的收容槽120,导电端子20的焊接部203延伸至绝缘底座14的球槽140以将锡球3夹持于球槽140中。所述绝缘主体21位于绝缘上盖12与绝缘底座14之间,并将间隔空间15分隔为第一间隔空间151以及第二间隔空间152。所述第一间隔空间151是由绝缘上盖12、绝缘主体21以及金属板11围成,所述第二间隔空间152是由绝缘主体21、绝缘底座14以及金属板11围成。然后将若干组装好的端子单元2以及本体单元1并列组装至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电连接器。0021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绝缘塑料包括绝缘上盖12、绝缘主体21以及绝缘底座14,绝缘上盖12、绝缘主体21以及绝缘底座14之间为不含绝缘塑料的间隔空间,因而本发明电连接器所需塑料含量少,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等效介电系数,从而有效减少串扰。说明书CN104167631A3/3页50022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说明书CN104167631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7631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6763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