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疹护理液.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598281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64711.6

申请日:

20120313

公开号:

CN102552760B

公开日:

2013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90,A61P17/00

申请人:

林雪

发明人:

林雪

地址: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泰安路126号日照市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1210064711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颖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疹护理液,以解决湿疹的治疗问题。其特征在于:由多味中药加工制成,其原料药重量比为:忍冬藤10~20份、白芷10~20份、白藓皮15~20份、苍耳子10~15份、大风子1~3份、八月札10~15份、赤芍10~20份、山海螺6~12份、水红花子6~12份、菝葜6~12份、鬼羽箭10~15份、马鞭草6~12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治疗湿疹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湿疹护理液,其特征在于由多味中药加工制成,其原料药重量比为:忍冬藤10~20份、白芷10~20份、白藓皮15~20份、苍耳子10~15份、大风子1~3份、八月札10~15份、赤芍10~20份、山海螺6~12份、水红花子6~12份、菝葜6~12份、鬼羽箭10~15份、马鞭草6~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疹护理液,其特征在于由多味中药加工制成,其原料药重量比为:忍冬藤15份、白芷15份、白藓皮18份、苍耳子12份、大风子2份、八月札12份、赤芍15份、山海螺10份、水红花子10份、菝葜10份、鬼羽箭12份、马鞭草10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疹护理液。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与皮肤屏障功能失衡、患者的特应性体质、食物及环境过敏原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该病瘙痒明显、病情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睡眠质量。通常的西药治疗为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但患者如需长期治疗或接受治疗的皮损区域过大时,则有可能外用糖皮质激素全身吸收后引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抑制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湿疹患者的皮肤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皮损的严重程度与细菌定植的数量呈正相关,金葡菌释放的外毒素可诱发和加重湿疹,并诱导糖皮质激素β受体表达,从而抑制糖皮质激素α受体,使T细胞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影响疗效,所以导致传统的治疗方案有效率降低。此外,激素或者药膏可以用于小面积湿疹,但是大面积湿疹使用的话,使用不便且副作用大。中医药治疗湿疹疗效显著,治则往往以祛风除湿、清热为主,但是该治疗方案对于顽固性湿疹却疗效不佳,其原因在于,湿热瘀滞于内,久则伴发血燥、血瘀,热湿血相搏而发病,临床尚缺乏从血分论治的药品或者护理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应用广泛的湿疹护理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疹护理液,其特征在于由多味中药加工制成,其原料重量比为:忍冬藤10~20份、白芷10~20份、白藓皮15~20份、苍耳子10~15份、大风子1~3份、八月札10~15份、赤芍10~20份、山海螺6~12份、水红花子6~12份、菝葜6~12份、鬼羽箭10~15份、马鞭草6~12份。

其优选重量比为:忍冬藤15份、白芷15份、白藓皮18份、苍耳子12份、大风子2份、八月札12份、赤芍15份、山海螺10份、水红花子10份、菝葜10份、鬼羽箭12份、马鞭草10份。

其中所述的:

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性味甘,寒。入肺、胃、心、脾经。功可清热解毒,通络。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功可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白藓皮,为云香科植物白藓的根或根皮。性味苦,寒。入脾、胃、膀胱、小肠经。功可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苍耳草,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茎叶。味苦;辛;性微寒。归肺;脾;肝经。功可祛风;散热;除湿;解毒。

大风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味辛;性热。归肝;脾;肾经。功可祛风燥湿;攻毒杀虫。

八月札,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的成熟果实。性味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功可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山海螺,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味甘;辛;性平。归脾;肺经。功可益气养阴;解毒凉血;排脓;散结;通乳。

水红花子,为蓼科植物红蓼的干燥成熟果实。咸,微寒。归肝、胃经。功可散血消症,消积止痛。

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状茎。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功可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通利关节。

鬼羽箭,为玄参科植物鬼羽箭的全草。味淡;微苦;性凉。功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干燥地上部分。苦,凉。归肝、脾经。功可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

组方原理:传统医学认为,湿疹为外受风湿内郁火毒,治则往往以祛风除湿、清热为主。但是实际临床病例中,湿热瘀滞于内,久则伴发血燥、血瘀,热湿血相搏而发病,故治疗应从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故本发明方取忍冬藤清热解毒;白芷、白藓皮、苍耳草、菝葜祛风除湿;大风子祛风燥湿攻毒;八月札、山海螺、水红花子活血散结;赤芍、鬼羽箭、马鞭草清热凉血;且忍冬藤、菝葜还有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同时表明,赤芍具有抗炎作用,对多种菌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产生镇痛作用等;马鞭草含皂苷和生物碱等成分,有较强的抗菌、抑菌、抗炎镇痛作用;白藓皮能明显抑制CD54的表达、NF-κB p65的活化及阻止NF-κB p65 mRNA的转录增加,以减少p65蛋白的合成,并可以拮抗白三烯活性,达到其抗炎的目的;忍冬藤提取液外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以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急性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还可以显著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以及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本发明的组方特点是祛风除湿清热的同时兼顾血分,即使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湿疹也具有良好疗效。采取护理液剂型避免了胃肠刺激,局部用药效果更直接,且对于大面积皮损,可以采取护理液稀释后浸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忍冬藤10g、白芷10g、白藓皮15g、苍耳子10g、大风子1g、八月札10g、赤芍10g、山海螺6g、水红花子6g、菝葜6g、鬼羽箭10g、马鞭草6g。除大风子以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过滤后取滤液,滤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创面湿敷,每日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忍冬藤20g、白芷20g、白藓皮20g、苍耳子15g、大风子3g、八月札15g、赤芍20g、山海螺12g、水红花子12g、菝葜12g、鬼羽箭15g、马鞭草12g。除大风子以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过滤后取滤液,滤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创面湿敷,每日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忍冬藤15g、白芷15g、白藓皮18g、苍耳子12g、大风子2g、八月札12g、赤芍15g、山海螺10g、水红花子10g、菝葜10g、鬼羽箭12g、马鞭草10g。除大风子以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过滤后取滤液,滤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创面湿敷,每日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忍冬藤30g、白芷25g、白藓皮40g、苍耳子25g、大风子4g、八月札25g、赤芍30g、山海螺15g、水红花子15g、菝葜20g、鬼羽箭25g、马鞭草20g。除大风子以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过滤后取滤液,滤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蒸馏水定容到3000ml,患处浸泡,每次30min,每日早晚各一次。

上述护理液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祛风除湿,清热活血,软坚散结,有效达到湿疹患处护理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其中治疗组护理液使用为实施例3中的原料药重量配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10年12月本院门诊就诊的湿疹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平均年龄22.51±6.8岁;对照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29.11±8.1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疹的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皮肤病学》,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

1.2 患面处理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护理液患部直接涂抹,每天2次;渗出明显者采取原液患部湿敷,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面积较大者将原液与纯净水1:9混合稀释后全身清洗,每天2次。对照组患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商品名:尤卓尔,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40095)涂抹,每天2次,渗出明显者加用3%硼酸溶液湿敷。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天。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它内服或外用药物,避免日晒及辛辣刺激性饮食等,在治疗后期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或疹痒时,可予维生素E乳膏外搽润肤。

1.3 疗效判定标准  于初诊当日及治疗后3d、7 d、14d进行体征评分。体征采用湿疹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法,分为4项,即红斑(erythema,E)、硬肿或丘疹(induration/papulation,I)、表皮剥脱(excoriation,Ex)、苔藓化(lichenification,L),每一体征表现严重程度分以0~3分计(0分=无、1分=轻、2分=中、3分=重)。皮损面积占各部位面积的比例分值为0~6分:0分为无皮疹,1分为<10%,2分为10%~19%,3分为20%~49%,4分为50%~69%,5分为70%~89%,6分为90%~100%。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为60%~89%;进步为疗效指数30%~59%;无效为疗效指数<30%或者症状加重。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q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3d时有效率为58.82%,对照组为69.81%,两组组间比较,χ2=1.37,P=0.24;治疗组7d时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为73.58%,两组组间比较,χ2=0.11,P=0.73;治疗组14d时有效率为86.27%,对照组为86.79%,两组组间比较,χ2=0.01,P=0.93。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疗效相当。

2.4 复发情况  6个月内,治疗组复发9例(17.65%),对照组复发10例(18.8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7)。

2.5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在第一周时有1例出现灼热干燥脱屑。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湿疹病人症状,其效果与糖皮质激素相当,但是避免了应用软膏所致的不良反应和停药后出现的反跳现象,无明显副反应,且因其既可外搽、湿敷又可外洗沐浴,尤其适用儿童患者和皮损面积广泛者,值得临床选用。

一种湿疹护理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湿疹护理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湿疹护理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湿疹护理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湿疹护理液.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5276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24 CN 102552760 B *CN102552760B* (21)申请号 201210064711.6 (22)申请日 2012.03.13 A61K 36/90(2006.01) A61P 1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林雪 地址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泰安路 126 号日 照市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林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刘颖 CN 101926919 A,2010.12.29, 权利要求 1. CN 1015645。

2、19 A,2009.10.28, 全文 . CN 101849983 A,2010.10.06,说明书第1页 第 4 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湿疹护理液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疹护理液, 以解决湿疹 的治疗问题。其特征在于 : 由多味中药加工制成, 其原料药重量比为 : 忍冬藤 1020 份、 白芷 1020 份、 白藓皮 1520 份、 苍耳子 1015 份、 大风子 13 份、 八月札 1015 份、 赤芍 1020 份、 山海螺 612 份、 水红花子 612 份、 菝葜 612 份、 鬼羽箭 1015 份、 马鞭草 612 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治疗湿 疹具有疗效好。

3、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值得临床应 用、 推广。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马顺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52760 B CN 102552760 B *CN102552760B* 1/1 页 2 1. 一种湿疹护理液, 其特征在于由多味中药加工制成, 其原料药重量比为 : 忍冬藤 1020 份、 白芷 1020 份、 白藓皮 1520 份、 苍耳子 1015 份、 大风子 13 份、 八月札 1015 份、 赤芍 1020 份、 山海螺 61。

4、2 份、 水红花子 612 份、 菝葜 612 份、 鬼羽箭 1015 份、 马鞭 草 612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湿疹护理液, 其特征在于由多味中药加工制成, 其原料 药重量比为 : 忍冬藤 15 份、 白芷 15 份、 白藓皮 18 份、 苍耳子 12 份、 大风子 2 份、 八月札 12 份、 赤芍 15 份、 山海螺 10 份、 水红花子 10 份、 菝葜 10 份、 鬼羽箭 12 份、 马鞭草 1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52760 B 2 1/4 页 3 一种湿疹护理液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湿疹护理液。 背景技。

5、术 0002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 复发性、 炎症性皮肤病, 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 与皮肤屏 障功能失衡、 患者的特应性体质、 食物及环境过敏原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该病瘙痒明显、 病情反复,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特别是睡眠质量。通常的西药治疗为抗组胺药和糖皮 质激素, 但患者如需长期治疗或接受治疗的皮损区域过大时, 则有可能外用糖皮质激素全 身吸收后引发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 (HPA) 轴抑制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 湿疹患者的皮肤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率显著高于正常人, 且皮损的严重程度与细菌定 植的数量呈正相关, 金葡菌释放的外毒素可诱发和加重湿疹, 并诱导糖皮质激。

6、素 受体表 达, 从而抑制糖皮质激素 受体, 使 T 细胞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 影响疗效, 所以导致传统 的治疗方案有效率降低。 此外, 激素或者药膏可以用于小面积湿疹, 但是大面积湿疹使用的 话, 使用不便且副作用大。 中医药治疗湿疹疗效显著, 治则往往以祛风除湿、 清热为主, 但是 该治疗方案对于顽固性湿疹却疗效不佳, 其原因在于, 湿热瘀滞于内, 久则伴发血燥、 血瘀, 热湿血相搏而发病, 临床尚缺乏从血分论治的药品或者护理产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疗效肯定、 副作用小应 用广泛的湿疹护理液。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7、是 : 一种湿疹护理液, 其特征在于由多味中药 加工制成, 其原料重量比为 : 忍冬藤1020份、 白芷1020份、 白藓皮1520份、 苍耳子1015 份、 大风子 13 份、 八月札 1015 份、 赤芍 1020 份、 山海螺 612 份、 水红花子 612 份、 菝葜 612 份、 鬼羽箭 1015 份、 马鞭草 612 份。 0005 其优选重量比为 : 忍冬藤 15 份、 白芷 15 份、 白藓皮 18 份、 苍耳子 12 份、 大风子 2 份、 八月札 12 份、 赤芍 15 份、 山海螺 10 份、 水红花子 10 份、 菝葜 10 份、 鬼羽箭 12 份、 马鞭 草 10 份。

8、。 0006 其中所述的 : 0007 忍冬藤,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茎。性味甘, 寒。入肺、 胃、 心、 脾经。功可清热解毒, 通络。 0008 白芷, 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性味辛, 温。入肺、 胃经。功可祛风解表, 止痛, 消肿排脓, 燥湿止带。 0009 白藓皮, 为云香科植物白藓的根或根皮。性味苦, 寒。入脾、 胃、 膀胱、 小肠经。功 可清热燥湿, 祛风, 解毒。 0010 苍耳草,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茎叶。味苦 ; 辛 ; 性微寒。归肺 ; 脾 ; 肝经。功可祛风 ; 散热 ; 除湿 ; 解毒。 说 明 书 CN 102552760 B 3 2/4 页 4 0011 大风子,。

9、 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味辛 ; 性热。归肝 ; 脾 ; 肾经。功可 祛风燥湿 ; 攻毒杀虫。 0012 八月札,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三叶木通的成熟果实。性味微苦, 性平。归肝、 胃、 膀 胱经。功可疏肝和胃, 活血止痛, 软坚散结, 利小便。 0013 赤芍,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性味苦, 微寒。归肝经。功可清热凉 血, 散瘀止痛。 0014 山海螺, 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味甘 ; 辛 ; 性平。归脾 ; 肺经。功可益气养阴 ; 解 毒凉血 ; 排脓 ; 散结 ; 通乳。 0015 水红花子, 为蓼科植物红蓼的干燥成熟果实。咸, 微寒。归肝、 胃经。功可散血消 症。

10、, 消积止痛。 0016 菝葜, 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状茎。性味甘、 淡, 平。归肝、 胃经。功可祛风除湿, 解毒消肿, 通利关节。 0017 鬼羽箭, 为玄参科植物鬼羽箭的全草。味淡 ; 微苦 ; 性凉。功可清热解毒 ; 凉血止 血。 0018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干燥地上部分。苦, 凉。归肝、 脾经。功可活血散 瘀, 截疟, 解毒, 利水消肿。 0019 组方原理 : 传统医学认为, 湿疹为外受风湿内郁火毒, 治则往往以祛风除湿、 清热 为主。但是实际临床病例中, 湿热瘀滞于内, 久则伴发血燥、 血瘀, 热湿血相搏而发病, 故治 疗应从清热利湿, 活血散结。故本发明方取忍冬藤清热解。

11、毒 ; 白芷、 白藓皮、 苍耳草、 菝葜祛 风除湿 ; 大风子祛风燥湿攻毒 ; 八月札、 山海螺、 水红花子活血散结 ; 赤芍、 鬼羽箭、 马鞭草 清热凉血 ; 且忍冬藤、 菝葜还有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同时表明, 赤芍具有抗炎作用, 对 多种菌有抑制作用, 并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 产生镇痛作用等 ; 马鞭草含皂苷和生 物碱等成分, 有较强的抗菌、 抑菌、 抗炎镇痛作用 ; 白藓皮能明显抑制 CD54 的表达、 NF-B p65 的活化及阻止 NF-B p65 mRNA 的转录增加, 以减少 p65 蛋白的合成, 并可以拮抗白三 烯活性, 达到其抗炎的目的 ; 忍冬藤提取液外用对二甲苯。

12、致小鼠耳廓肿胀、 角叉菜胶致大鼠 足肿胀以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急性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还可以显 著抑制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以及小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0020 本发明的组方特点是祛风除湿清热的同时兼顾血分, 即使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湿疹 也具有良好疗效。 采取护理液剂型避免了胃肠刺激, 局部用药效果更直接, 且对于大面积皮 损, 可以采取护理液稀释后浸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 1, 原料药重量 : 忍冬藤 10g、 白芷 10g、 白藓皮 15g、 苍耳子 10g、 大风子 1g、 八月札 1。

13、0g、 赤芍 10g、 山海螺 6g、 水红花子 6g、 菝葜 6g、 鬼羽箭 10g、 马鞭草 6g。除大风子以 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 过滤后取滤液, 滤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 创面湿 敷, 每日早晚各一次。 0023 实施例 2, 原料药重量 : 忍冬藤 20g、 白芷 20g、 白藓皮 20g、 苍耳子 15g、 大风子 3g、 八月札 15g、 赤芍 20g、 山海螺 12g、 水红花子 12g、 菝葜 12g、 鬼羽箭 15g、 马鞭草 12g。除大风 说 明 书 CN 102552760 B 4 3/4 页 5 子以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 过滤后取滤液, 滤。

14、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 创 面湿敷, 每日早晚各一次。 0024 实施例 3, 原料药重量 : 忍冬藤 15g、 白芷 15g、 白藓皮 18g、 苍耳子 12g、 大风子 2g、 八月札 12g、 赤芍 15g、 山海螺 10g、 水红花子 10g、 菝葜 10g、 鬼羽箭 12g、 马鞭草 10g。除大风 子以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 过滤后取滤液, 滤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 创 面湿敷, 每日早晚各一次。 0025 实施例 4, 原料药重量 : 忍冬藤 30g、 白芷 25g、 白藓皮 40g、 苍耳子 25g、 大风子 4g、 八月札 25g、 赤芍 30g、 山海螺。

15、 15g、 水红花子 15g、 菝葜 20g、 鬼羽箭 25g、 马鞭草 20g。除大风 子以外的以上诸药混合后水煎取药汁, 过滤后取滤液, 滤液加入粉碎过后的大风子粉末, 蒸 馏水定容到 3000ml, 患处浸泡, 每次 30min, 每日早晚各一次。 0026 上述护理液的有效组合, 互相协调, 祛风除湿, 清热活血, 软坚散结, 有效达到湿疹 患处护理之目的, 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 有关资料如下, 其中治疗 组护理液使用为实施例 3 中的原料药重量配比。 0027 1 材料与方法 0028 1.1 一般资料 2008 年 4 月 2010 年 12 月本院门诊就诊的。

16、湿疹患者 104 例, 随 机分为 2 组, 治疗组 51 例, 男 28 例, 女 23 例, 平均年龄 22.516.8 岁 ; 对照组 53 例, 男 31 例, 女 22 例, 平均年龄 29.118.1 岁。两组性别、 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疹的诊断标 准参考 临床皮肤病学 , 治疗前 2 周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 0029 1.2 患面处理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护理液患部直接涂抹, 每天2次 ; 渗出明显者采取原液患部湿敷, 每天 2 次, 每次半小时 ; 面积较大者将原液与纯净水 1:9 混 合稀释后全身清洗, 每天2次。 对照组患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商。

17、品名 : 尤卓尔, 天津药业 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H10940095) 涂抹, 每天 2 次, 渗出明显者加用 3% 硼酸溶液湿 敷。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14 天。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它内服或外用药物, 避免日晒 及辛辣刺激性饮食等, 在治疗后期出现皮肤干燥、 脱屑或疹痒时, 可予维生素 E 乳膏外搽润 肤。 0030 1.3 疗效判定标准 于初诊当日及治疗后3d、 7 d、 14d进行体征评分。 体征采用湿 疹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 (eczema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 评分法, 分为4项, 即 红斑 (erythema, E) 、 硬肿或。

18、丘疹 (induration papulation, I) 、 表皮剥脱 (excoriation, Ex) 、 苔藓化 (lichenification, L) , 每一体征表现严重程度分以 03 分计 (0 分 = 无、 1 分 = 轻、 2 分 = 中、 3 分 = 重) 。皮损面积占各部位面积的比例分值为 06 分 : 0 分为无皮疹, 1 分 为 0.05) , 表明两组疗效相当。 0033 2.4 复发情况 6个月内, 治疗组复发9例 (17.65%) , 对照组复发10例 (18.87%) ,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02, P=0.87)。 0034 2.5 不良反应及耐受性 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在第一周时有 1 例出现 灼热干燥脱屑。 0035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湿疹病人症状, 其效果与糖皮质 激素相当, 但是避免了应用软膏所致的不良反应和停药后出现的反跳现象, 无明显副反应, 且因其既可外搽、 湿敷又可外洗沐浴, 尤其适用儿童患者和皮损面积广泛者, 值得临床选 用。 说 明 书 CN 102552760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