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88354.0 (22)申请日 2017.09.05 (71)申请人 深圳市康之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 街道清泉路联富华庭A栋1单元704 (72)发明人 杨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574 代理人 丁清鹏 (51)Int.Cl. A01N 51/00(2006.01) A01N 47/02(2006.01) A01P 19/00(2006.01) A01P 7/04(2006.01) 。
2、(54)发明名称 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所 述杀蟑饵料的杀虫剂原药包括吡虫啉和氟虫腈。 本发明提供的杀蟑饵料使用吡虫啉和氟虫腈配 合使用作为杀虫剂原药, 两种药物协同发挥作 用, 提升药效, 有效解决蟑螂对现有饵料的抗药 性问题; 适用性广泛, 对各种蟑螂都有很好的杀 灭效果, 可用物多种环境, 例如: 食品加工厂、 医 院、 酒店、 餐馆、 办公室、 家庭等。 针剂为白色、 黄 色, 无味无污染, 看起来干净卫生, 施药时不需要 腾空橱柜, 不会给顾客带来不便, 适用于各种高 档场和敏感环境。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517。
3、996 A 2017.12.29 CN 107517996 A 1.一种杀蟑饵料, 其特征在于, 其杀虫剂原药包括吡虫啉和氟虫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蟑饵料, 其特征在于, 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重量比为(35 5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蟑饵料, 其特征在于, 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重量比为4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蟑饵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蟑饵料中吡虫啉的含量为 2.1wt2.2wt, 氟虫腈的含量为0.04wt0.06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蟑饵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蟑饵料中吡虫啉的含量为 2.15wt, 氟虫腈的含量为0.05wt。 6.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杀蟑饵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蟑饵料还包括引诱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蟑饵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一种或 几种: 饼干粉、 奶粉、 面粉、 红糖。 8.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的杀蟑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准备引诱剂, 按比例添加杀虫剂原药, 而后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料加入灌装机关注安全, 灌装容器为塑料针筒。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517996 A 2 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杀虫领域, 特别涉及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蟑螂是主要卫生害虫中最难。
5、治理的害虫之一, 它不仅咬食破坏食品、 药材、 纤维织 品、 纸张等, 更严重的是还携带痢疾杆菌、 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 沙门杆菌、 伤寒杆菌等多种 致病菌, 是人类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 蟑螂的分泌物、 排泄物和蜕落表皮等, 可引起过敏体 质人群出现皮疹、 哮喘、 打喷嚏等症状。 近年来, 蟑螂在我国各地的家居、 餐饮类公共场所、 学校等地的为害日益猖獗。 0003 目前, 化学防治是蟑螂的主要防治方法, 应用较多的杀虫剂以拟除虫菊酯类为主, 通过喷雾、 熏蒸撒施药物。 据报道, 全国对此类药剂已产生不同程度抗性, 同时发现喷雾、 熏 蒸施药时人体易曝露在药物中, 造成健康隐患。 此外, 灭。
6、杀蟑螂方法常用的还有毒饵诱杀法 和粘捕法, 粘捕法作用范围有限, 实际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相对而言, 毒饵诱杀法是近年来 研究较多的一种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蟑饵料, 其杀虫剂原药包括吡虫啉和氟虫腈。 0006 进一步地, 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重量比为(3555):1。 0007 进一步地, 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重量比为43:1。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杀蟑饵料中吡虫啉的含量为2.1wt2.2wt, 氟虫腈的含量为 0.04wt0.06wt。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杀蟑饵料中吡虫啉的含量为2.15wt, 氟虫。
7、腈的含量为0.05wt。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杀蟑饵料还包括引诱剂。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饼干粉、 奶粉、 面粉、 红糖。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杀蟑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 0013 准备引诱剂, 按比例添加杀虫剂原药, 而后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0014 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料加入灌装机关注安全, 灌装容器为塑料针筒。 0015 本发明提供的杀蟑饵料使用吡虫啉和氟虫腈配合使用作为杀虫剂原药, 两种药物 协同发挥作用, 提升药效, 有效解决蟑螂对现有饵料的抗药性问题; 适用性广泛, 对各种蟑 螂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可用物多种环境, 例。
8、如: 食品加工厂、 医院、 酒店、 餐馆、 办公室、 家 庭等。 针剂为白色、 黄色, 无味无污染, 看起来干净卫生, 施药时不需要腾空橱柜, 不会给顾 客带来不便, 适用于各种高档场和敏感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蟑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517996 A 3 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是显而易见的, 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 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 进行了描述, 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
9、方法和应 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 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蟑饵料, 其杀虫剂原药包括吡虫啉和氟虫腈。 0018 优选地, 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重量比为(3555):1。 0019 进一步地, 吡虫啉和氟虫腈的重量比为43:1。 002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 所述杀蟑饵料中吡虫啉的含量为2.1wt2.2wt, 氟 虫腈的含量为0.04wt0.06wt。 0021 最优选的, 所述杀蟑饵料中吡虫啉的含量为2.15wt, 氟虫腈的含量为0.05wt。 0022 上述杀蟑饵料除包括杀虫剂原药外还可以还包括引诱剂。 0023 具体而言, 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原料中的一种或。
10、几种: 饼干粉、 奶粉、 面粉、 红糖。 0024 相应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杀蟑饵料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 0025 准备引诱剂, 按比例添加杀虫剂原药, 而后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0026 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料加入灌装机关注安全, 灌装容器为塑料针筒。 0027 本发明提供的杀蟑饵料使用吡虫啉和氟虫腈配合使用作为杀虫剂原药, 两种药物 协同发挥作用, 提升药效, 有效解决蟑螂对现有饵料的抗药性问题; 适用性广泛, 对各种蟑 螂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可用物多种环境, 例如: 食品加工厂、 医院、 酒店、 餐馆、 办公室、 家 庭等。 针剂为白色、 黄色, 无味无污染, 看起来干净卫生, 。
11、施药时不需要腾空橱柜, 不会给顾 客带来不便, 适用于各种高档场和敏感环境。 0028 下面结合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9 实施例1-3 0030 杀蟑饵料的配方列于表1: 0031 表1实施例1至3的杀蟑饵料的配方(重量百分比wt) 0032 吡虫啉氟虫腈饼干粉奶粉面粉红糖 实施例12.150.055015.52012.3 实施例22.200.0460.337.46- 实施例32.100.0645209.8423 0033 制备工艺如下: 0034 准备引诱剂, 按比例添加杀虫剂原药, 而后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0035 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料加入灌装机关注安全, 灌装容器为塑料针。
12、筒。 0036 【药效性能检测】 0037 测定方法: 0038 1)供试昆虫 0039 德国小蠊(Germanica)、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0040 2)实验方法: 0041 透明塑胶盒12个(规格宽15cm长20cm高15cm), 将盖子挖空并覆盖纱网, 避免 实验过程虫体窒息死亡,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盒体四周近盖子部分涂抹凡士林, 防止试验过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517996 A 4 程蟑螂爬出。 0042 供试粉剂型饵料5g置于透明塑胶盒内。 将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分别接入透明塑胶 盒, 每盒接10头虫, 各重复3次, 设不加杀。
13、虫剂的饵料为对照。 蟑螂在盒中自由取食, 接虫后 24h、 48h、 72h、 96h各观察一次, 记录死亡率。 0043 测定结果列于表2: 0044 0045 【投放实验】 0046 投放过程: 0047 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杀蟑饵料分别投放在以下地点: 0048 A-有蟑螂的三口之家的床、 柜子、 冰箱、 厨房和下水道口等蟑螂经常出没的地方。 0049 B-某大学男生集体宿舍(面积20m2)。 0050 C-可容纳100人就餐的中性餐厅的柜子、 冰箱、 厨房和下水道口等蟑螂经常出没的 地方。 0051 投放效果: 0052 A-施药后次日早上, 在墙角或较隐蔽处发现零星死蟑螂或中毒蟑螂, 。
14、晚间出没明 显减少。 1周后补施药1次, 2周后基本见不到蟑螂夜间活动。 0053 B-施药后次日早上, 在墙角或较隐蔽处发现零星死蟑螂或中毒蟑螂, 晚间出没明 显减少。 1周后补施药1次, 3周后基本见不到蟑螂夜间活动。 0054 C-施药后次日早上, 在墙角或较隐蔽处发现零星死蟑螂或中毒蟑螂, 晚间出没明 显减少。 1周后补施药1次, 1个月后基本见不到蟑螂夜间活动。 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51799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