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59021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6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21249.X

申请日:

1997.10.30

公开号:

CN1181458A

公开日:

1998.05.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02M 35/04申请日:19971030授权公告日:20020130终止日期:2013103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5/04

主分类号:

F02M35/04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铃木均; 荻巢纪之; 松浦弘明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6.10.31 JP 307149/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马江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空气滤清器分成空气滤清器罩和空气滤清器壳体,在空气滤清器罩上设排出口,并嵌合圆锥管的连接部,开口周缘部接合在其外周槽。支架构件的凸缘部嵌合在连接部内,接合于内周槽,圆锥形管和空气滤清器元件与空气滤清器罩呈一体化。凸缘部大于排出口,滤芯被压缩在与空气滤清器罩成一体的环状肋与形成在支架构件侧面板周围的凸缘之间。在侧面板中央设有导引凹部,在对应的空气滤清器中央设有插入盖形螺母的导引凸部,用螺栓安装蓄电池架。使空气滤清器的组装简化。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气滤清器,它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空气滤清器罩、以及 空气滤清器元件,该空气滤清器壳体具有吸入管道,该空气滤清器罩将 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开口部封闭地进行安装并且与连通化油器的圆锥形 管相连接,该空气滤清器元件收容于由空气滤清器壳体和空气滤清器罩 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形成于上述圆锥形管一端的连 接部紧密地安装在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罩的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并将空 气滤清器元件紧密地安装于上述连接部,使圆锥形管和空气滤清器元件 相对于空气滤清器罩成一体地形成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连接部外 周槽与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紧密地接合,并在空气滤清器元件的支架构 件的一端部形成大于排出口的凸缘部,将该凸缘部紧密地接合于连接部 的内周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在排出口的开口 周缘部近旁形成从空气滤清器罩一体地向内方凸出的环状肋,使空气滤 清器的滤芯弹性变形地夹持在该环状肋与凸缘部之间,该凸缘部形成于 构成上述空气滤清器元件的支架构件的靠空气滤清器壳体一侧的端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在设于支架构件 的、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相向的面上的侧板处,设置锥状的导向凹部,并 使与该导向凹部相向的空气滤清器壳体内面凸出形成导向凸部,组装时 该导向凸部进入导向凹部内进行定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滤清器壳 体的外侧面形成作为蓄电池收容部的凹部,在该蓄电池收容部内由连接 构件将蓄电池架连接于空气滤清器壳体,并将该连接构件的连接配对构 件设在上述导向凸部内。

说明书


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容易的空气滤清器。

    日本专利公报特公昭61-38346号公开了一种机动二轮车用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空气滤清器罩、以及空气滤清器元件,该空气滤清器壳体设有吸入管道,该空气滤清器罩将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开口部加以封闭地进行安装并与连通化油器的锥形管相连接,该空气滤清器元件收容在由空气滤清器壳体和空气滤清器罩形成的封闭空间内。

    空气滤清器元件为筒状,在其内侧插入支架构件,其一端插入到锥形管连接部内侧,该锥形管嵌合到形成于空气滤清器壳的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

    组装该空气滤清器时,将安装有滤芯的支架构件一端插入到上述连接部内侧,接着将空气滤清器壳体和空气滤清器罩的各开口缘部对齐、把周围连接起来,从而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内面将空气滤清器元件紧密地推压在连接部周围加以连接。

    对于一般的空气滤清器来说,需要将空气滤清器元件密接于连接部,不让空气泄漏。然而,在上述构造的场合,如果不先将空气滤清器壳体与空气滤清器罩接合,就不能完成上述连接部与空气滤清器元件的紧密连接构造,而且,在组装状态下,不能用目视检查内部的空气滤清器元件。

    为此,在空气滤清器的组装现场,需要在组装过程中细心地注意,因而希望有更易于组装的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空气滤清器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空气滤清器罩、以及空气滤清器元件,该空气滤清器壳体设有吸入管道,该空气滤清器罩将该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开口部加以封闭地进行安装并且与连通化油器的锥形管相连接,该空气滤清器元件收容于由空气滤清器壳体和空气滤清器罩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形成于上述圆锥形管一端的连接部紧密地安装在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罩的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并将空气滤清器元件紧密地安装于上述连接部,使圆锥形管和空气滤清器元件相对于空气滤清器罩成一体地形成组件。

    此时,也可在将上述连接部的外周槽与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紧密地接合,并且,在空气滤清器元件的支架构件地一端部形成大于排出口的凸缘部,将该凸缘部紧密地接合于连接部的内周槽。

    另外,也可在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近旁形成从空气滤清器罩一体地向内方凸出的环状肋,使空气滤清器元件的滤芯弹性变形地夹持在该环形肋与凸缘部之间,该凸缘部形成在构成滤清器元件的支架构件的靠空气滤清器壳体一侧端部。

    另外,也可以在设于支架构件的、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相向的面上的侧板处,设置锥状的导向凹部,并使与该导向凹部相向的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内面凸出形成导向凸部,组装时该导向凸部进入导向凹部内进行定位。

    而且,也可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外侧面形成作为蓄电池收容部的凹部,在该蓄电池收容部内由连接构件将蓄电池架连接于空气滤清器壳体并将该连接构件的连接配对构件设在上述导向凸部内。

    将圆锥形管的连接部紧密地安装于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罩的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并将空气滤清器元件紧密地安装于该连接部,则可将圆锥形管和空气滤清器元件与空气滤清器罩形成一体,成为组件。

    由于在该组件自身可得到连接部与空气滤清器元件的紧密接合构造,所以在空气滤清器的整体组装前,仅由该组件即可用目视检查连接部与空气滤清器元件的密接状态,检查完后,只需将空气滤清器罩和空气滤清器壳体接合,即可将空气滤清器组装好,与过去相比,组装作业变得非常容易。

    此时,使形成于构成空气滤清器元件的支架构件的一端的凸缘部大于排出口,将该凸缘部接合在连接部的内侧,由该凸缘部可使连接部不会从排出口脱出,所以支架构件可以起到支承空气滤清器元件的滤芯并防止连接部脱出的效果。

    另外,在排出口的开口周缘部近旁使环状肋向空气滤清器壳体一侧凸出形成,则在将空气滤清器元件的滤芯安装到支架构件时,可以使滤芯弹性变形地夹持在设于支架构件的位于空气滤清器壳体一侧的端部的凸缘与环状肋之间,不需要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压接即可防止在空气滤清器元件与排出口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在支架构件的与空气滤清器壳体相向的面上形成导向凹部,在与之对应的空气滤清器的壳体内面形成导向凸部,则在使空气滤清器壳体和空气滤清器罩一体化时,导向凸部进入导向凹部内加以定位,所以可精度良好地使空气滤清器壳体与空气滤清器罩的接合部紧密接合。

    另外,当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外侧面设电池收容部并在其中用连接构件将蓄电池架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外侧面时,如将该连接构件的连接配对构件设在导向凸部,则没有必要设置凸出部等用作连接配对构件的特别构造,可以使一个导向凸部多功能化,从而使构造简单。

    图1为含有空气滤清器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2为安装有该空气滤清器的机动二轮车的外观侧视图。

    图3为示出其发动机和空气滤清器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4为空气滤清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空气滤清器切去一部分后的右侧视图。

    图6为空气滤清器切去一部分后的左侧视图。

    图7为俯视图。

    图8为其后视图。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用于机动二轮车中的空气滤清器的实施例。图1为含有空气滤清器的连接部的剖视图(相当于沿图5中1-1线的剖视图),图2为安装有该空气滤清器的机动二轮车的外观侧视图,图3为示出其发动机和空气滤清器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图4为空气滤清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为空气滤清器的切去一部分后的右侧视图,图6为空气滤清器切去一部分后的左侧视图,图7为俯视图,图8为其后视图。

    在图2和图3中,该机动二轮车由前叉2支承前轮1,该前叉2的上端部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头管3并可由转向把4自由地转向操作。

    标号5为握把,标号6为头灯罩,标号7为仪表,标号8为头灯,标号9为前部闪光式方向指示灯,标号10为前挡泥板,标号11为车牌。

    主支架12从头管3向后方延伸,从其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枢轴支架13,并同样地沿大体水平的方向朝后方延伸一对车座轨14。

    另外,设有从头管3的下方沿斜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前部下支架15,由这些主支架12、枢轴支架13、前部下支架15支承发动机16。

    标号17为化油器,标号18为起动马达,标号19为曲轴箱。

    在枢轴支架13的下部于枢轴20处可自由摆动地支承着左右一对后部摆臂21的前端部,在该后部摆臂21的后端部支承后轮22。

    从枢轴20近旁的枢轴支架13向斜上方后侧延伸左右一对后撑杆23,从该后撑杆23上端部与车座轨14的连接部近旁到后摇臂21的后端部之间,安装有左右一对缓冲器24。

    标号25为燃油箱,标号26为车座,标号27为后罩,标号27a为闪光式方向指示灯,标号28为侧罩,标号29为用于将侧罩28安装到枢轴支架13上的螺母29a(图3)的螺栓。

    在由该侧罩28所罩住的空间内收容空气滤清器30,空气滤清器30由圆锥形管31连接于化油器17,并向后方延伸出吸入管32。

    由图1、图4~图8可知,该空气滤清器30具有与锥形管31连接的空气滤清器罩33以及安装有圆筒状的空气滤清器元件34和吸入管道32的空气滤清器壳体35。

    空气滤清器罩33和空气滤清器壳体35通过对齐周围的凸起部36、37并用螺钉38连接而一体化(参照图4),在内部形成可收容空气滤清器34的大体密封的空间。

    锥形管31由橡胶等适当的弹性材料形成,其一端形成由厚壁环状部构成的连接部40,在其外周形成外周槽41,在其内周形成内周槽42。锥形管31的另一端由带43紧密地连接于化油器17。

    空气滤清器罩33也由塑料等具有一定程度刚性的适当材料形成,在其中央部形成圆形的排出口50。但排出口5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是其它各种形状。

    通过将连接部40嵌合于该排出口50中,使排出口50的开口周缘部51紧密地接合于连接部40的外周槽41内,可以将锥形管31与空气滤清器罩33气密地连接在一起。

    将环状地包围开口周缘部51的环状凸缘52与空气滤清器罩33成一体地朝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方向凸出形成。

    空气滤清器元件34由圆筒状的金属支架构件60和安装于其周围的圆筒状软质塑料泡料滤芯61、62形成。

    支架构件60在轴向两端形成有外凸缘部63、64,一方的凸缘63的外径大于排出口50的内径,并接合于连接部40的内周槽42。

    凸缘部64比凸缘部63更大,它在侧板65的半径方向上一体地延伸凸出而形成,并且其外周部朝空气滤清器罩33的方向弯折,该侧板65形成于支架构件60的靠近空气滤清器壳体35一侧的端面上。

    在侧板65的中央部一体地形成导向凹部66,该导向凹部66具有锥状的壁面并朝着空气滤清器罩33方向凹入。

    另外,支架构件60的主体部67以冲孔状形成多个连通孔68,在排出口50侧设有金属网69。支架构件60的内侧空间成为空气滤清器的洁净侧,空气滤清器元件34的周围为挡尘侧。

    在空气滤清器壳体35内侧面,于与导向凹部66相对应的位置处,一体地凸出形成导向凸部70,在其前端安装有兼用作止挡和缓冲构件的、由橡胶等适当的弹性材料构成的导向件71。

    导向件71可以与导向凹部66大体紧密地嵌合,其侧面为与导向凹部66相对应的锥面。

    在导向凸部70中嵌入成形有盖形螺母构件72,其螺纹孔的开口侧朝向形成于空气滤清器壳体35外侧面的蓄电池收容部73内。

    蓄电池收容部73是通过将空气滤清器壳体35外侧面的一部分朝空气滤清器罩33的方向凹入而形成的,蓄电池架安装槽74是通过该蓄电池收容部73内与导向凸部70相重合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形成的。

    在蓄电池架安装槽74的中央部与导向凸部70相重合的部分为朝空气滤清器罩33方向凹入的凹部74a,上述盖形螺母构件72的螺纹孔就是在这里开口的(图4、6)。

    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下部形成蓄电池支承台部75,并在其下面前后形成燕尾槽部76,在夹着该燕尾槽部76的前后厚壁部形成螺母部77。

    在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顶面向上方凸起形成安装部78,该安装部78安装到设于左右车座轨14间的托架78a(图3)。

    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接合缘部79通过密封圈55紧密地配合到形成于空气滤清器罩33的二条状接合缘部53的槽54内(参照图1)。

    在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蓄电池架安装槽74内,嵌合着金属制的带板状蓄电池架80,并在弯曲设置于其中央部的凸部81通过螺栓82连接于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外侧面。

    凸部81嵌合于蓄电池架安装槽74的凹部74a,预先形成的通孔与盖形螺母构件72一致,盖形螺母构件72为作为连接构件的螺栓82的连接配对构件。

    在蓄电池架80的长度方向两端形成安装孔83,在夹住蓄电池84从外方安装的大体为字形的板条85两端形成安装孔86,将该安装孔86与安装孔83对齐并用适当的安装构件87可自由装拆地加以连接。

    蓄电池84收容于蓄电池收容部73内,其底部支承于蓄电池支承台部75上,并且在伸出到蓄电池支承台部75外的状态下由板条85和蓄电池架80支承在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外侧面。

    在空气滤清器壳体35的下部安装工具箱90。该工具箱90为有底筒状,通过将形成于其顶部的、具有倒锥形侧面的凸部91插入到蓄电池支承台部75下面的燕尾槽部76内,将其在上下方向上连接、形成一体。

    将形成于工具箱90开口部近旁的安装缘部95的通孔与螺母部77对齐,并将盖在工具箱90开口部的盖92的通孔93与螺母部77重合,用螺钉94将这3个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可开闭盖92。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在组装该空气滤清器时,如图4所示,先将圆锥形管31的连接部40嵌合到空气滤清器33的排出口50内,使排出口50的开口周缘部51紧密地接合于外周槽41。

    接着,将支架构件60的凸缘部63推入到连接部40的内侧,紧密接合于内周槽42内。

    当将滤芯61和62安装到支架构件60的周围时,滤芯61弹性变形并呈压缩状态地支承在环状肋52和凸缘部64的弯折部之间,所以空气滤清器罩33与空气滤清器元件34间也气密地连接。

    这样,如图1所示,圆锥形管31和空气滤清器元件34相对于空气滤清器罩33形成一体,成为一组件。

    在该组件中,通过使开口周缘部51紧密配合于外周槽41,从而气密地安装空气滤清器罩33和圆锥形管31,并且也将空气滤清器元件34如上述那样气密地安装。

    在该组件状态的阶段,可以用目视确认空气滤清器元件34与空气滤清器罩33的连接状态,在该阶段如果有处于不完全连接状态的情形,可以立即重新组装,所以组装作业极其简单并且容易,作业率提高。

    另外,由于凸缘部63的外径大于开口周缘部51的内径,所以,当凸缘部63接合于内周槽42时,圆锥形管31受到固定,不会脱落。在凸缘部63和排出口50为非圆形的场合,当将两者重合时使凸缘部63的外径大于排出口50。

    在安装空气滤清器壳体35时,导向件71被导引并收容到导向凹部66内,由此正确地进行接合缘部79与接合缘部53的接合定位,从而能实现高气密性的连接。

    而且,由于利用导向凸部70把作为螺栓82的安装配对侧的盖形螺母构件72插入,因此不必另外设置凸出部等用于盖形螺母构件72的特别构造,可以将一个导向凸部70多功能化,使空气滤清器的内部构造简单。

空气滤清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空气滤清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空气滤清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滤清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滤清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空气滤清器分成空气滤清器罩和空气滤清器壳体,在空气滤清器罩上设排出口,并嵌合圆锥管的连接部,开口周缘部接合在其外周槽。支架构件的凸缘部嵌合在连接部内,接合于内周槽,圆锥形管和空气滤清器元件与空气滤清器罩呈一体化。凸缘部大于排出口,滤芯被压缩在与空气滤清器罩成一体的环状肋与形成在支架构件侧面板周围的凸缘之间。在侧面板中央设有导引凹部,在对应的空气滤清器中央设有插入盖形螺母的导引凸部,用螺栓安装蓄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