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包饺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包饺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399005.0 (22)申请日 2015.07.08 A21C 11/16(2006.01) A21C 9/06(2006.01) A23P 1/12(2006.01) (71)申请人 通用磨坊销售公司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州 (72)发明人 李毅辉 龚浩 熊晓刚 王刚 任颖 王德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苏娟 范可平 (54) 发明名称 自动包饺机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包饺机, 用于制作饺 类食品, 包括成形组件, 所述成形组件包括相对设 置的可往复移动的一对成形板,。
2、 至少一个所述成 形板上设置有蟹爪结构, 所述蟹爪结构包括铰接 的多个蟹爪, 在所述一对成形板朝向彼此移动并 压紧之后, 所述多个蟹爪相对枢转挤压以形成饺 肚上的一个或多个凸筋。 通过本发明, 在饺类食品 的制作成形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可完全取代现 有手工包饺成形的传统生产模式。成形后的饺类 食品在外观上类似于人手指关节挤压过的形状, 具有高仿真度的外观形态, 更符合消费者对传统 手工饺类食品的审美偏好, 外形独特美观且便于 码盒。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CN 106305880 A 2017。
3、.01.11 CN 106305880 A 1/2 页 2 1.一种自动包饺机, 用于制作饺类食品, 包括成形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形组件包 括 : 相对设置的可往复移动的一对成形板, 至少一个所述成形板上设置有蟹爪结构, 所述蟹 爪结构包括铰接的多个蟹爪, 在所述一对成形板朝向彼此移动并压紧之后, 所述多个蟹爪 相对枢转挤压以形成饺肚上的一个或多个凸筋。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位于所述 成形组件上游的模具组件, 其支撑注入有馅料的饺皮, 并将饺皮保持为竖立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组件包。
4、括沿竖直方向间 隔开的盖板和底板, 一个或多个杯托设置于所述盖板和底板之间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其 中所述杯托的开口与所述盖板上的开槽连通, 以使得冲切后的饺皮通过所述开槽定位并在 注入馅料后被承接于所述杯托中保持竖立。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组件被设置为沿传送机 构将饺皮依次支撑于不同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位于所述 模具组件和所述成形组件之间的预成形组件, 其将竖立的饺皮预先压合形成饺冠。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预成形工位 时, 由所述预。
5、成形组件形成所述饺冠两端的预折耳,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成形工位时, 由折 耳组件将所述预折耳弯折到位形成折耳。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成形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 可往复移动的第一压合板和第二压合板,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所述预成形工位时, 所述第 一压合板和第二压合板朝向彼此沿所述盖板顶部往复移动, 从而将饺皮预先压合形成饺 冠。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合板和所述第二压合 板其中之一设有倾斜剪切面, 另一压合板上则设有相应的倾斜剪切凸起, 当所述第一压合 板和第二压合板相对压合时, 所述倾斜剪切面和所述倾斜剪切凸起将。
6、饺皮咬合在其间以形 成所述饺冠两端的预折耳。 9.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所述成形工 位时, 所述成形组件的一对成形板朝向彼此沿所述盖板顶部往复移动, 从而将预先压合的 饺冠压制成形。 10.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耳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具组 件上, 包括设置于所述杯托中的滑杆、 沿所述滑杆可移动的滑块, 以及位于所述滑块两侧并 随所述滑块的移动从水平方向朝竖直方向摆动的一对折耳杆,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所述成 形工位时, 所述滑块和所述折耳杆滑动移出所述杯托, 并通过向上摆动的折耳杆将饺冠两 端的预折耳弯折到位形成折耳。
7、。 11.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夹取组 件, 其将压制成形的饺类食品夹取并码盒。 12.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取组件包括能够相对贴 合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其中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设有折弯区域, 在贴合夹紧压 制成形的饺类食品时, 所述折弯区域将所述折耳折弯以便于码盒。 13.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305880 A 2 2/2 页 3 别设有对应于压制成形的饺类食品的表面特征的结构部分, 从而在夹取时加强成形。。
8、 14.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环形回转导 轨。 15.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自动包饺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沿所述 传送机构依次布置于所述模具组件上游的压切皮组件和注馅组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305880 A 3 1/6 页 4 自动包饺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总的涉及食品加工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自动包饺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速食米面类产品的制造商在加工过程中通常结合有自动化设备来实现产能 的提升。 以饺子加工为例, 饺子的和面、 切皮、 注馅和成形大多通过自动化设备来辅助完成, 生产效率相。
9、比于人工生产显著增加。 0003 然而, 由于馅食类产品的加工特殊性, 在现有速食米面类产品的制造加工领域内, 并没有一系列完整的技术来实现馅食类产品的自动化成形。针对饺子来说, 现有加工方法 只能完成自动压皮、 自动注馅以及将饺子先预成形为类似半月形状, 然后仍然需要通过人 工手捏的方式将饺子捏合成形以及装盒包装。一方面, 人工成本的投入制约了生产商的经 济效益 ; 另一方面, 由于操作人员个体的不同, 最终饺子成品的外形往往存在差异, 从而影 响了美观效果, 此外, 也正是由于手工操作, 捏制成形的力度难以控制, 可能存在馅料外溢, 包装码盒的过程也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发明内容 0004。
10、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针对饺类食品的自动 加工设备, 在没有人工参与的情况下, 实现饺类食品的全自动加工。 0005 应当理解的是, 本发明所涉及的饺类食品不仅限于中华传统食品中的饺子、 水饺 等食品, 还应当包括各类东西方饺类食品, 例如日式饺子、 俄式半圆饺、 意大利小方饺等等。 为了描述的方便, 在本文中, 饺皮因相向合拢而彼此粘接在一起的饺皮边缘被称为 “饺冠” , 因包含馅料而向外鼓出的馅料囊部分, 被称为 “饺肚” 。本发明所针对的各种饺类食品均包 含有馅料囊, 并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实施挤压动作形成类似半月形的形状, 包括位于中部 的向外鼓出的饺肚。
11、以及饺肚外缘呈弧形的饺冠。 0006 为实现上述全自动加工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包饺机, 用于制作饺类食品, 包括成形组件, 所述成形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可往复移动的一对成形板, 至少一个所述成 形板上设置有蟹爪结构, 所述蟹爪结构包括铰接的多个蟹爪, 在所述一对成形板朝向彼此 移动并压紧之后, 所述多个蟹爪相对枢转挤压以形成饺肚上的一个或多个凸筋。 0007 基于上述设计构思, 本发明可进一步以任何一种或多种如下的形式来实施。 0008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成形组件上游的模具组件, 其支撑注入有馅料的饺皮, 并将饺皮保持为竖立姿势。 0009 根据一种优选形式。
12、, 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开的盖板和底板, 一个或 多个杯托设置于所述盖板和底板之间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其中所述杯托的开口与所述盖 板上的开槽连通, 以使得冲切后的饺皮通过所述开槽定位并在注入馅料后被承接于所述杯 托中保持竖立。 0010 有利地, 所述模具组件被设置为沿传送机构将饺皮依次支撑于不同工位。 说 明 书 CN 106305880 A 4 2/6 页 5 0011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模具组件和所述成形组件之 间的预成形组件, 其将竖立的饺皮预先压合形成饺冠。 0012 优选地,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预成形工位时, 由所述预成形组件形成所述饺冠两。
13、 端的预折耳,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成形工位时, 由折耳组件将所述预折耳弯折到位形成折 耳。 0013 根据一种优选形式, 所述预成形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可往复移动的第一压合板和 第二压合板,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预成形工位时, 所述第一压合板和第二压合板朝向彼此 沿所述盖板顶部往复移动, 从而将饺皮预先压合形成饺冠。 0014 根据一种优选形式, 所述第一压合板和所述第二压合板其中之一设有倾斜剪切 面, 另一压合板上则设有相应的倾斜剪切凸起, 当所述第一压合板和第二压合板相对压合 时, 所述倾斜剪切面和所述倾斜剪切凸起将饺皮咬合在其间以形成所述饺冠两端的预折 耳。 0015 优选地, 当所述模具组。
14、件位于所述成形工位时, 所述成形组件的一对成形板朝向 彼此沿所述盖板顶部往复移动, 从而将预先压合的饺冠压制成形。 0016 根据一种优选形式, 所述折耳组件设置在所述模具组件上, 包括设置于所述杯托 中的滑杆、 沿所述滑杆可移动的滑块, 以及位于所述滑块两侧并随所述滑块的移动从水平 方向朝竖直方向摆动的一对折耳杆, 当所述模具组件位于所述成形工位时, 所述滑块和所 述折耳杆滑动移出所述杯托, 并通过向上摆动的折耳杆将饺冠两端的预折耳弯折到位形成 折耳。 0017 根据本发明,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夹取组件, 其将压制成形的饺类食品夹取并 码盒, 从而实现整个制作过程的完全自动化。 有利地, 。
15、所述折耳组件在滑动移出杯托并将预 折耳弯折到位的过程中, 所述夹取组件将成形的饺类食品抓取移出。 0018 根据一种优选形式, 所述夹取组件包括能够相对贴合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其 中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设有折弯区域, 在贴合夹紧压制成形的饺类食品时, 所述折 弯区域将所述折耳折弯以便于码盒。 0019 根据一种优选形式, 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分别设有对应于压制成形的饺类 食品的表面特征的结构部分, 从而在夹取时加强成形。 0020 根据一种优选形式,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环形回转导轨。 通过这种布置, 所述模具组 件连同饺皮以回转的方式在不同的工位之间重复传送, 预成形组件、 成形组件。
16、以及夹取组 件仅需设置在单一工位上, 整个自动包饺机相较于现有流水生产线占地空间更小, 能够大 规模实施应用。优选地, 所述自动包饺机还包括沿所述传送机构依次布置于所述模具组件 上游的压切皮组件和注馅组件。 0021 根据本发明, 饺类食品的成形完全依赖于机械设备的成形模具, 制得的成品外观 统一、 成形质量可靠。而且, 本发明创新地在饺类食品的饺冠两端形成折耳, 该独有的外形 不仅造型美观, 更有利于码盒包装。此外, 本发明可通过整合饺皮的压皮、 切皮, 馅料的注 馅, 以及饺皮的预成形、 成形, 在饺类食品的制作成形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可完全取代现 有手工包饺的传统生产模式, 生产效率大。
17、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6305880 A 5 3/6 页 6 0022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更好 地理解。附图中 : 0023 图 1 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包饺机的工位分布 ; 0024 图 2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包饺机中模具组件的示意性 视图 ; 0025 图 3 示出了图 2 所示模具组件处于成形工位时的示意性视图 ; 0026 图 4 示出了图 3 所示模具组件的分解视图 ; 0027 图 5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包饺机中预成形组件的示意 性视图, 其中该预成形组件处于未压。
18、合状态 ; 0028 图 6 从另一角度示出了图 5 所示的预成形组件 ; 0029 图 7 示出了图 5 中预成形组件的压合状态 ; 0030 图 8 从另一角度示出了图 6 所示的预成形组件的压合状态 ; 0031 图 9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包饺机中成形组件的示意性 视图 ; 0032 图 10 从另一角度示出了图 9 所示的成形组件 ; 0033 图 11 示出了图 9 所示的成形组件中蟹爪结构处于未挤压状态的示意性视图 ; 0034 图 12 示出了图 9 所示的成形组件中蟹爪结构处于挤压状态的示意性视图 ; 0035 图 13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19、的自动包饺机中夹取组件的示意性 视图 ; 0036 图 14 示出了图 13 所示夹取组件处于夹紧状态的示意图, 此处仅作示例而没有包 含夹取的饺类食品 ; 0037 图 15 示出了图 13 所示夹取组件中第一夹具的平面示意图 ; 0038 图 16 示出了图 13 所示夹取组件中第二夹具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讨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实施和使用。然而, 应当理 解, 所讨论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发明的特定方式, 而非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 下、 左、 右、 顶部、 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 是绝对的, 而是。
20、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 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 当图中各 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 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0040 首先参见图 1 所示,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 用于制作饺类食品的自 动包饺机可将压切皮组件、 注馅组件、 模具组件、 预成形组件以及成形组件整合于环形分布 的工位布局中, 通过采用能够沿环形回转导轨移动的模具组件分别在压切皮工位承接冲刀 冲切下的饺皮, 在注馅工位承接填充的馅料, 在预成形工位利用预成形组件将饺皮预先压 合形成饺冠及其两端的预折耳, 以及在成形工位利用成形组件将饺冠压制成形并利用折耳 组件将预折耳弯折到位, 最后, 在夹取工位可利用夹取组。
21、件抓取压制成形的饺类食品进行 码盒。在一整套成形工序完成之后, 模具组件继续沿环形回转导轨移动至下一循环的压切 皮工位。这里要注意的是, 图中所示仅为示例, 出于对各机构活动余度的考虑布置了 8 个工 位, 并预留有空闲工位例如用于缓冲。 然而根据实际布置需要, 更少或更多的工位也是可能 说 明 书 CN 106305880 A 6 4/6 页 7 的。 0041 在下面针对附图描述的具体结构中, 为了简明起见, 传送机构和驱动机构没有明 确示出, 附图中仅示例性示出自动包饺机的模具组件、 预成形组件、 成形组件以及夹取组件 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部件。应理解的是,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本发明的。
22、构思对图示部 件以及未示出的连接机构或驱动机构采取各种适当的实施方式。 0042 图 2 至图 4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包饺机中的模具组件。 该模具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开的盖板 11 和底板 12, 两者之间例如图中所示的通过连 接杆固定连接。 一个或多个杯托13设置于盖板11和底板12之间并安装于底板12上, 图中 示例性示出两个杯托 13。杯托 13 的开口与盖板 11 上的开槽 14 连通, 这样, 冲切后的饺皮 可通过开槽 14 定位并在注入馅料后被承接于杯托 13 中保持竖立。为此目的, 开槽 14 可被 设置为两端细长中间扩大的形式, 中间扩大部分与杯托 13。
23、 的开口对齐, 用以承接注入有馅 料且将被成形为饺肚的饺皮部分, 两端细长部分则可用于承接之后形成饺冠的饺皮部分, 以及作为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折耳组件的行进通道。 0043 图 5 至图 8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包饺机中的预成形组 件。该预成形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可往复移动的第一压合板基座 21、 第二压合板基座 22, 第一压合板 23 和第二压合板 24 分别安装在第一压合板基座 21 和第二压合板基座 22 上并 由此被驱动以实现朝向彼此的往复移动。 在示出的结构中, 第一压合板23和第二压合板24 还可设有镂空区域 27。当模具组件移动位于预成形工位时, 第一压合板 2。
24、3 和第二压合板 24 朝向彼此沿模具组件的盖板 11 顶部往复移动, 从而将露出于盖板 11 顶部的饺皮预先压 合形成饺冠, 同时不会对饺肚部分施加挤压, 避免馅料溢出。 0044 根据本发明, 预成形组件被有利地设置为使得饺冠两端的折耳部分在预成形工位 可预先形成预折耳, 然后在成形工位将预折耳弯折到位, 以确保折耳部分的成形。为此, 根 据图中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 在两个压合板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倾斜剪切面, 相应地, 在另 一个压合板上形成有倾斜剪切凸起。例如, 在第一压合板 23 上形成倾斜剪切凸起 25, 在第 二压合板24上设有倾斜剪切面26。 取决于实际设计需要, 倾斜剪切面和倾。
25、斜剪切凸起可分 别成对设置在一个压合板上的压合部位的两端, 或者分别形成在相对的两个压合板上。当 第一压合板 23 和第二压合板 24 相互压合时, 倾斜剪切面 26 和倾斜剪切凸起 25 将饺皮咬 合在其间以形成饺冠两端的预折耳。 0045 饺冠以及其两端的预折耳形成之后, 模具组件将饺类食品移送至成形工位。图 9 至图 12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包饺机中的成形组件。该成形组件 包括相对设置的可往复移动的第一成形板基座 31 和第二成形板基座 32, 第一成形板 33 和 第二成形板 34 分别安装在第一成形板基座 31 和第二成形板基座 32 上并由此被驱动以实 现相对。
26、的往复移动。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 第一成形板 33 被设置为包括蟹爪结构, 所 述蟹爪结构包括在枢转点 36 处铰接的多个蟹爪 35, 例如图中所示的四片蟹爪。第二成形 板 34 上还可有利地设有镂空区域 37, 如图 10 所示的。类似地, 多个蟹爪 35 对应镂空区域 37 形成有镂空部分, 并被构造为在两两之间形成镂空区域 38, 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当模 具组件位于成形工位时, 第一成形板 33 和第二成形板 34 朝向彼此沿模具组件的盖板 11 顶 部往复移动, 从而将饺冠压紧成形。此时, 多个蟹爪 35 相对枢转挤压, 并通过缩小镂空区域 38 来形成饺肚上的一个或多。
27、个凸筋, 例如在图 12 中所示的可形成三个凸筋。 说 明 书 CN 106305880 A 7 5/6 页 8 0046 多个铰接蟹爪的结构设计有利地促使了凸筋的形成, 通过此种方式捏制成形的饺 类食品可在外观上具有类似于人手指关节挤压过的形状, 最终成形的饺类食品具有高仿真 度的外观形态, 更符合消费者对传统手工饺类食品的审美偏好。 尤其是, 每个蟹爪对饺肚的 施力可由相应的驱动部件来实施, 使得饺肚上形成凸筋的部分受力均匀, 形状规整。 这种设 计的另一个优点在于, 可根据对凸筋形状的特定需求, 调整多个铰接蟹爪中的一个或多个 的形状和尺寸来相应改变镂空区域 38 的形状和尺寸。此外, 。
28、还可理解的是, 当蟹爪损耗需 进行更换时, 能够仅需更换损耗的蟹爪并保留可继续使用的蟹爪, 维修保养时间大幅减少、 成本效益提高。 0047 在最终成形的同时, 最佳如图 4 所示的, 为实现对饺冠两端的预折耳的弯折到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折耳组件, 其有利地被设置在模具组件上, 包括设置于杯托 13 中的滑 杆 15、 沿滑杆 15 可移动的滑块 16, 以及位于滑块 16 两侧并能够随滑块 16 的移动从水平方 向朝竖直方向摆动的一对折耳杆 17。在饺类食品需要最后成形时, 也即当模具组件位于成 形工位时, 滑块 16 和折耳杆 17 向上滑动移出杯托 13, 折耳杆 17 移动通过盖板。
29、 11 上的开 槽 14 并向上摆动, 如图 3 所示, 从而能够对饺冠两端的预折耳实施挤压将其弯折到位形成 折耳。 0048 当饺类食品在成形工位压制成形并折耳后, 通过夹取组件抓取饺类食品进行码 盒。图 13 至图 16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自动包饺机的夹取组件。该夹 取组件包括能够相对贴合的第一夹具 41 和第二夹具 42, 两者通过例如气缸 43 实现连接和 开闭动作的驱动。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 夹取组件不仅起到抓取食品的作用, 还能够起到对 食品巩固形状、 加强成形的作用。也就是说, 第一夹具 41 和第二夹具 42 上分别设有对应于 压制成形的饺类食品的表面特征的。
30、结构部分, 在夹紧时可进一步辅助捏紧饺冠部分, 尤其 是, 第一夹具 41 和第二夹具 42 上可设有折弯区域, 在贴合夹紧时, 折弯区域能够将折耳部 分进一步折弯以便于饺类食品顺利码盒。 0049 具体来看, 第一夹具 41 可被设置为类似 U 型, 设有可对夹合的饺皮表面加强捏合 的两块压合区域 41A 以及分别在区域 41A 两端大致垂直延伸出的折弯区域 41D。在两块压 合区域 41A 之间以及压合区域 41A 与折弯区域 41D 之间, 分别形成有镂空让位区域 41B, 由 此可对成形组件形成的凸筋特征进行强化捏合。此外, 两个折弯区域 41D 上可彼此相对地 形成有略微突出的挤压区。
31、域41C, 用以辅助挤压饺肚部分, 使饺型更为饱满, 馅心更紧实。 类 似地, 第二夹具 42 也可被设置为大致 U 型, 对应于第一夹具 41 的各区域部分设有压合区域 42A、 镂空让位区域 42B 以及折弯区域 42D。其中, 如图 16 所示的, 挤压区域 42C 在压合区 域 42A 所在平面内分别从折弯区域 42D 相对彼此延伸出。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 当饺类食 品被夹持于第一夹具 41 和第二夹具 42 之间时, 压合区域 41A、 42A 对饺冠部分进一步捏紧, 挤压区域 41C、 42C 能够将饺肚部分包覆收紧, 并有助于结合镂空让位区域 41B、 42B 使得凸 筋特征更为。
32、明显, 而折弯区域 41D、 42D 将折耳部分进行折弯压实, 由此, 成形后的饺类食品 饺冠紧实、 饺肚饱满、 外形独特美观且便于码盒。 0050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应当理解的是, 附图所示并加以描述 的仅为本发明的原理, 上述实施方式存在许多修改方式, 这些方式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是很明显的。例如, 图中示出的各部件的结构形状仅为示例, 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落入 说 明 书 CN 106305880 A 8 6/6 页 9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6305。
33、880 A 9 1/9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0 2/9 页 11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1 3/9 页 12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2 4/9 页 13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3 5/9 页 14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4 6/9 页 15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5 7/9 页 16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6 8/9 页 17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7 9/9 页 18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305880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