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寒剂.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6583670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14777.9

申请日:

20151029

公开号:

CN105191996B

公开日:

201711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5/12,A01P21/00

主分类号:

A01N65/12,A01P21/00

申请人:

湖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熊远福,邹应斌,文祝友,张先文,曹放波,熊海蓉,聂晓燕

地址: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优先权:

CN201510714777A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江巨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抗寒剂,以苍耳子提取物为抗寒成分,与粘合剂、乳化剂、防腐剂和溶剂配制而成;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本发明按照抗寒剂:种子的重量比为1:30浸种,或者按照抗寒剂:水的重量比为1:200兑水后叶面喷施,能明显提高水稻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抗逆性物质的含量,提高水稻体内POX、CAT和SOD酶等抗逆性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降低寒冷对水稻的伤害。本发明浸种的抗寒持效期长达15~20d,叶面喷施的抗寒持效期达6~8d。本发明生产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抗寒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稻抗寒剂,包含抗寒成分、粘合剂、乳化剂、防腐剂和溶剂,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抗寒成分为苍耳子提取物;用量为总重量的45%~50%;(2)所述的粘合剂为羟乙基纤维素;用量为总重量的0.3%~1.5%;(3)所述的乳化剂为乳化剂BS-12;用量为总重量的1%~2.5%;(4)所述的防腐剂为凯松;用量为总重量的0.03%~0.09%;(5)所述的溶剂为水;用量为总重量至100%的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寒剂,其特征在于: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经除杂、晾干后的中药材苍耳子,粉碎至30~40目;(2)粉碎后的苍耳子用浸提剂水在一定温度下浸提2~4次,每次浸提剂的用量为苍耳子重量的6~8倍;(3)滤出浸提液,合并浸提液之后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倍,即得苍耳子提取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寒剂在水稻抗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浸种时,按照抗寒剂:种子=1:30的重量比,浸泡种子12~24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抗寒剂在水稻抗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叶面喷施时,按照抗寒剂:水=1:200的重量比,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在寒潮来临前12~48h内用喷雾器进行一次叶面喷施,每亩水稻喷施抗寒剂稀释液13~15K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危害的水稻抗寒剂,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抗寒剂,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背景技术

冷害对作物来说是一种较严重的自然灾害,能影响作物生长代谢,引起作物生理活动受碍,导致作物受到伤害而减产,严重时会造成作物死亡。全球每年因低温寒冷造成的农作物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各省份种植广泛,面积达4.4亿亩,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50%。水稻寒害发生于早春和晚秋,我国南方早、中稻和北方稻区播种育秧期间经常遇到低温(倒春寒)的危害,造成大量烂秧死秧;晚稻灌浆期也常遇到寒流(寒露风),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物质运输,造成空秕粒而减产;这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上主要采用地膜覆盖方法,或者使用以脱落酸、水杨酸等为抗寒成分制成的抗寒制剂防治冷害,虽然这些方法有一定的防寒效果,但前者操作繁杂,成本较高、而且何时出现寒害天气难以预料,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者因使用昂贵的脱落酸、水杨酸等化学成分,产品价格贵、使用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

因此,研发抗寒效果明显、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环境友好的水稻抗寒技术与产品,是目前我国水稻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主要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抗寒效果明显、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环境友好的等特点的水稻抗寒剂,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抗寒剂包含抗寒成分、与粘合剂、乳化剂、防腐剂和溶剂,各组分溶解混合,即得水稻抗寒剂。

1、所述的抗寒成分为苍耳子提取物;用量为总重量的45%~50%;

2、所述的粘合剂为羟乙基纤维素;用量为总重量的0.3%~1.5 %;优选的用量为总重量的0.8%~1.0%;

3、所述的乳化剂为乳化剂BS-12;用量为总重量的1.0%~2.5%;优选的用量为总重量的1.2%~2.0%;

4、所述的防腐剂为凯松;用量为总重量的0.03%~0.09%;优选的用量为总重量的0.05%~0.07%;

5、所述的溶剂为水;用量为总重量至100%的余量。

本发明所述的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经除杂、晾干后的中药材苍耳子,粉碎至30~40目;

(2)粉碎后的苍耳子用浸提剂在一定温度下浸提2~4次,每次浸提剂的用量为苍耳子重量的6~8倍;

(3)滤出浸提液,合并浸提液之后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倍,即得苍耳子提取物。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浸提剂为水;所述的浸提温度为70~90℃;每次浸提时间为0.5~2小时。优选的浸提温度为75~85℃,每次浸提时间为1~1.5小时。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浓缩温度为60~70℃。

苍耳(拉丁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为菊科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区,具有抗干旱、耐严寒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其果实名为苍耳子,属于常用廉价中药材,具有散风除湿、抗菌消炎等功效。苍耳子含有较多的戊聚糖、脂肪酸、苍耳子甙、维生素C等植物抗寒成分,以及氨基酸、磷脂、矿质元素等植物所需营养成分。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

抗寒成分的提取:按照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要求,将经过除杂、晾干、粉碎至30~40目的苍耳子,加入6~8倍的浸提剂——水,在70~90℃下浸提2~4次,每次浸提时间0.5~2小时。浸提液过滤后,合并浸提液,在60~70℃下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倍,即得抗寒成分苍耳子提取物。

抗寒剂的配制:按照配方要求,将粘合剂投入带搅拌、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用计量泵依次泵入溶剂、抗寒成分,在30~40℃下搅拌使粘合剂溶解完全;再将乳化剂、防腐剂依次投入溶解釜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25℃,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即得水稻抗寒剂。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使用浸种方法时,按照抗寒剂:种子=1:30的重量比,称取种子和水稻抗寒剂,再按照抗寒剂:水=1:45的重量比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浸泡种子12~24h,即可按常规法播种。使用叶面喷施方法时,按照抗寒剂:水=1:200的重量比,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在寒潮来临前12~48h内用喷雾器进行一次叶面喷施,每亩水稻喷施抗寒剂稀释液13~15Kg;早、中稻和北方稻区育秧期因秧苗较小,喷施量适当少一点;晚稻灌浆期因植株较大,喷施量适当多一点。

本发明的作用机制:

本发明浸泡水稻种子时,能粘附在种子表面并进入种子内部,种子播种后,能被水稻根系吸收;本发明喷施到水稻叶片时,能均匀粘附在叶片表面,并被叶片逐渐吸收;无论是浸种还是叶面喷施,所含抗寒成分均能进入水稻植株内并传输至整个植株,能刺激水稻在寒潮低温的逆境条件下植株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大量积累,从而使细胞液的渗透浓度提高、植株体内水的冰点降低;同时诱导植株体内抗逆性酶POX、CAT和SOD酶的活性提高;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降低寒冷对水稻的伤害。

本发明是农业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专项“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经过4年多的盆栽、田间育苗以及大田栽培试验证明:本发明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按照抗寒剂:种子的重量比为1:30浸种,或者按照抗寒剂:水的重量比为1:200兑水稀释后,在寒潮(5~8℃)来临前12~48h内进行叶面喷施,能明显提高水稻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抗逆性物质的含量,提高水稻体内POX、CAT和SOD酶等抗逆性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降低寒冷对水稻的伤害;其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6.3%~77.5%、23.0%~35.1%,POX、CAT和SOD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5.0%~21.3%、13.1%~20.2%和11.2%~17.1%,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3.5%~21.1%。本发明浸种的抗寒持效期长达15~20d,叶面喷施的抗寒持效期达6~8d。本发明生产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抗寒效果明显,所用抗寒成分系从天然植物苍耳的果实——苍耳子中提取的植物源性抗寒成分,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1)效果明显、持效期长。本发明能显著提高水稻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抗逆性物质的含量,提高水稻体内POX、CAT和SOD酶等抗逆性酶的活性,从而明显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浸种的持效期长达15~20d,叶面喷施的持效期达6~8d。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抗寒效果不明显、持效期短等主要不足。

(2)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本发明以廉价的苍耳子的提取物作为抗寒成分,成本仅为以脱落酸或水杨酸为抗寒成分制成的抗寒剂的25%~35%;本发明既可以进行浸种,也可以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克服地膜覆盖法存在的操作繁杂、成本较高、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寒措施等主要缺点;克服现有抗寒剂技术存在成本过高、难以大面积推广以及一般只能进行叶面喷施等主要不足。

(3)天然成分、环境友好。本发明选用苍耳子的提取物作为抗寒成分,属于植物源性抗寒成分,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可以克服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合成的水杨酸等物质作为抗寒成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以生产100Kg水稻抗寒剂为例,本发明非限定性实施例叙述如下:

实施例1:

称取经过除杂、晾干、粉碎至30~40目的苍耳子45Kg,加入315Kg水,在80℃下浸提1.2小时;滤出浸提液,滤渣同法浸提2次,合并3次浸提液,在65℃下浓缩浸提液至45Kg,即得抗寒成分——苍耳子提取物。

按照配方要求,将1Kg羟乙基纤维素投入带搅拌、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用计量泵依次泵入52.45Kg水、45Kg苍耳子提取物,在30~40℃下搅拌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完全;再将1.5Kg乳化剂BS-12、0.05Kg凯松依次投入溶解釜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25℃,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即得水稻抗寒剂。

实施例2:

称取经过除杂、晾干、粉碎至30~40目的苍耳子47Kg,加入376Kg水,在85℃下浸提1小时;滤出浸提液,滤渣同法浸提1次,合并2次浸提液,在65℃下浓缩浸提液至47Kg,即抗寒成分——得苍耳子提取物。

按照配方要求,将0.9Kg羟乙基纤维素投入带搅拌、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用计量泵依次泵入50.03Kg水、47Kg苍耳子提取物,在30~40℃下搅拌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完全;再将2Kg乳化剂BS-12、0.07Kg凯松依次投入溶解釜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25℃,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即得水稻抗寒剂。

实施例3:

称取经过除杂、晾干、粉碎至30~40目的苍耳子50Kg,加入325Kg去离子水,在75℃下浸提1.5小时;滤出浸提液,滤渣同法浸提3次,合并4次浸提液,在65℃下浓缩浸提液至50Kg,即抗寒成分——得苍耳子提取物。

按照配方要求,将0.8Kg羟乙基纤维素投入带搅拌、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用计量泵依次泵入47.94Kg水、50Kg苍耳子提取物,在30~40℃下搅拌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完全;再将1.2Kg乳化剂BS-12、0.06Kg凯松依次投入溶解釜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25℃,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即得水稻抗寒剂。

实施例4: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1)经除杂、晾干后的中药材——苍耳子,粉碎至30~40目;

(2)粉碎后的苍耳子用浸提剂在一定温度下浸提2~4次,每次浸提剂的用量为苍耳子重量的6~8倍;

(3)滤出浸提液,合并浸提液之后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倍,即得苍耳子提取物。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浸提剂为水;所述的浸提温度为70~90℃;每次浸提时间为0.5~2小时。优选的浸提温度为75~85℃,每次浸提时间为1~1.5小时。

实施例5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

抗寒成分的提取:按照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要求,将经过除杂、晾干、粉碎至30~40目的苍耳子,加入6~8倍的浸提剂——水,在70~90℃下浸提2~4次,每次浸提时间0.5~2小时。浸提液过滤后,合并浸提液,在60~70℃下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倍,即得抗寒成分——苍耳子提取物。

抗寒剂的配制:按照配方要求,将粘合剂投入带搅拌、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用计量泵依次泵入溶剂、抗寒成分,在30~40℃下搅拌使粘合剂溶解完全;再将乳化剂、防腐剂依次投入溶解釜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25℃,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即得水稻抗寒剂。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使用浸种方法时,按照抗寒剂:种子=1:30的重量比,称取种子和水稻抗寒剂,再按照抗寒剂:水=1:45的重量比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浸泡种子12~24h,即可按常规法播种。使用叶面喷施方法时,按照抗寒剂:水=1:200的重量比,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在寒潮来临前12~48h内用喷雾器进行一次叶面喷施,每亩水稻喷施抗寒剂稀释液13~15Kg;早、中稻和北方稻区育秧期因秧苗较小,喷施量适当少一点;晚稻灌浆期因植株较大,喷施量适当多一点。

水稻抗寒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稻抗寒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稻抗寒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抗寒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抗寒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714777.9 (22)申请日 2015.10.2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19199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2.30 (73)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地址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 号 (72)发明人 熊远福 邹应斌 文祝友 张先文 曹放波 熊海蓉 聂晓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3008 代理人 江巨鳌 (51)Int.Cl. A01N 65/12(2009.01)。

2、 A01P 21/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766174 A,2010.07.07, CN 101766173 A,2010.07.07, CN 101766172 A,2010.07.07, 王旭.苍耳素II有效抑菌成分的分离纯化及 其剂型加工.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 .2009, (第9期),第8-9页1.7节. 审查员 李桂彬 (54)发明名称 水稻抗寒剂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抗寒剂, 以苍耳子提取 物为抗寒成分, 与粘合剂、 乳化剂、 防腐剂和溶剂 配制而成; 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 减轻 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本发明按照。

3、抗寒 剂:种子的重量比为1:30浸种, 或者按照抗寒剂: 水的重量比为1:200兑水后叶面喷施, 能明显提 高水稻体内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等抗逆性物质 的含量, 提高水稻体内POX、 CAT和SOD酶等抗逆性 酶的活性, 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 降低寒冷 对水稻的伤害。 本发明浸种的抗寒持效期长达15 20d, 叶面喷施的抗寒持效期达68d。 本发明 生产简便、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抗寒效果明显,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191996 B 2017.11.28 CN 105191996 B 1.一种水稻抗寒剂, 包含抗寒成分、。

4、 粘合剂、 乳化剂、 防腐剂和溶剂, 其特征在于: (1) 所述的抗寒成分为苍耳子提取物; 用量为总重量的45%50%; (2) 所述的粘合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用量为总重量的0.3%1.5 %; (3) 所述的乳化剂为乳化剂BS-12; 用量为总重量的1%2.5%; (4) 所述的防腐剂为凯松; 用量为总重量的0.03%0.09%; (5) 所述的溶剂为水; 用量为总重量至100%的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寒剂, 其特征在于: 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1) 经除杂、 晾干后的中药材苍耳子, 粉碎至3040目; (2) 粉碎后的苍耳子用浸提剂水在一定温度下浸提24。

5、次, 每次浸提剂的用量为苍耳 子重量的68倍; (3) 滤出浸提液, 合并浸提液之后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倍, 即 得苍耳子提取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寒剂在水稻抗寒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浸种时, 按 照抗寒剂:种子=1:30的重量比, 浸泡种子1224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抗寒剂在水稻抗寒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叶面喷施时, 按照抗寒剂:水=1:200的重量比, 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 在寒潮来临前1248h内用喷 雾器进行一次叶面喷施, 每亩水稻喷施抗寒剂稀释液1315K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19199。

6、6 B 2 水稻抗寒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危害的水稻抗寒剂, 属于作物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抗寒剂, 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 减轻寒潮低温对水 稻生长的危害。 背景技术 0002 冷害对作物来说是一种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能影响作物生长代谢, 引起作物生理 活动受碍, 导致作物受到伤害而减产, 严重时会造成作物死亡。 全球每年因低温寒冷造成的 农作物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0003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在各省份种植广泛, 面积达4.4亿亩, 产量接近粮食 总产量的50%。 水稻寒害发生于早春和晚秋, 我国南方早、 中稻和北方稻区。

7、播种育秧期间经 常遇到低温 (倒春寒) 的危害, 造成大量烂秧死秧; 晚稻灌浆期也常遇到寒流 (寒露风) , 影响 水稻光合作用和物质运输, 造成空秕粒而减产; 这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0004 目前, 我国水稻生产上主要采用地膜覆盖方法, 或者使用以脱落酸、 水杨酸等为抗 寒成分制成的抗寒制剂防治冷害, 虽然这些方法有一定的防寒效果, 但前者操作繁杂, 成本 较高、 而且何时出现寒害天气难以预料, 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后者因使用昂贵的脱落 酸、 水杨酸等化学成分, 产品价格贵、 使用成本高, 难以大面积推广。 0005 因此, 研发抗寒效果明显、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环境友好的。

8、水稻抗寒技术与产品, 是目前我国水稻稳产、 增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主要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抗寒效果明显、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环境友好的等特点的水稻抗寒剂, 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 减 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0007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抗寒剂包含抗寒成分、 与粘合剂、 乳化剂、 防腐剂和溶剂, 各 组分溶解混合, 即得水稻抗寒剂。 0008 1、 所述的抗寒成分为苍耳子提取物; 用量为总重量的45%50%; 0009 2、 所述的粘合剂为羟乙基纤维素; 用量为总重量的0.3%1.5 %;。

9、 优选的用量为总 重量的0.8%1.0%; 0010 3、 所述的乳化剂为乳化剂BS-12; 用量为总重量的1.0%2.5%; 优选的用量为总重 量的1.2%2.0%; 0011 4、 所述的防腐剂为凯松; 用量为总重量的0.03%0.09%; 优选的用量为总重量的 0.05%0.07%; 0012 5、 所述的溶剂为水; 用量为总重量至100%的余量。 0013 本发明所述的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1) 经除杂、 晾干后的中药材苍耳子, 粉碎至3040目;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191996 B 3 0015 (2) 粉碎后的苍耳子用浸提剂在一定温。

10、度下浸提24次, 每次浸提剂的用量为苍 耳子重量的68倍; 0016 (3) 滤出浸提液, 合并浸提液之后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 倍, 即得苍耳子提取物。 0017 上述步骤 (2) 中所述的浸提剂为水; 所述的浸提温度为7090; 每次浸提时间为 0.52小时。 优选的浸提温度为7585, 每次浸提时间为11.5小时。 0018 上述步骤 (3) 中所述的浓缩温度为6070。 0019 苍耳 (拉丁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 为菊科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主 要分布于黑龙江、 辽宁、 内蒙古及河北等地区, 具有抗干旱、 耐严寒等特殊的生物学。

11、特性; 其 果实名为苍耳子, 属于常用廉价中药材, 具有散风除湿、 抗菌消炎等功效。 苍耳子含有较多 的戊聚糖、 脂肪酸、 苍耳子甙、 维生素C等植物抗寒成分, 以及氨基酸、 磷脂、 矿质元素等植物 所需营养成分。 0020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 0021 抗寒成分的提取: 按照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要求, 将经过除杂、 晾干、 粉碎至30 40目的苍耳子, 加入68倍的浸提剂水, 在7090下浸提24次, 每次浸提时间0.5 2小时。 浸提液过滤后, 合并浸提液, 在6070下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 0.91.1倍, 即得抗寒成分苍耳子提取物。 0022 抗寒剂的配制: 按照配方要求, 。

12、将粘合剂投入带搅拌、 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 用计 量泵依次泵入溶剂、 抗寒成分, 在3040下搅拌使粘合剂溶解完全; 再将乳化剂、 防腐剂 依次投入溶解釜中, 在3040下搅拌, 混合均匀, 冷却至25, 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 即 得水稻抗寒剂。 0023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0024 本发明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 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使用浸 种方法时, 按照抗寒剂:种子=1:30的重量比, 称取种子和水稻抗寒剂, 再按照抗寒剂:水=1: 45的重量比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 浸泡种子1224h, 即可按常规法播种。 使用叶面喷 施方法时, 按照抗寒剂:水=1:200的重量。

13、比, 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 在寒潮来临前12 48h内用喷雾器进行一次叶面喷施, 每亩水稻喷施抗寒剂稀释液1315Kg; 早、 中稻和北方 稻区育秧期因秧苗较小, 喷施量适当少一点; 晚稻灌浆期因植株较大, 喷施量适当多一点。 0025 本发明的作用机制: 0026 本发明浸泡水稻种子时, 能粘附在种子表面并进入种子内部, 种子播种后, 能被水 稻根系吸收; 本发明喷施到水稻叶片时, 能均匀粘附在叶片表面, 并被叶片逐渐吸收; 无论 是浸种还是叶面喷施, 所含抗寒成分均能进入水稻植株内并传输至整个植株, 能刺激水稻 在寒潮低温的逆境条件下植株体内的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大量积累, 从而使细。

14、胞液的渗 透浓度提高、 植株体内水的冰点降低; 同时诱导植株体内抗逆性酶POX、 CAT和SOD酶的活性 提高; 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 降低寒冷对水稻的伤害。 0027 本发明是农业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专项 “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的主 要内容之一。 经过4年多的盆栽、 田间育苗以及大田栽培试验证明: 本发明适用于水稻浸种 或者叶面喷施、 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按照抗寒剂:种子的重量比为1:30浸种, 或者按照抗寒剂:水的重量比为1:200兑水稀释后, 在寒潮 (58) 来临前1248h内进行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191996 B 4 叶面喷施, 能明。

15、显提高水稻体内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等抗逆性物质的含量, 提高水稻体内 POX、 CAT和SOD酶等抗逆性酶的活性, 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 降低寒冷对水稻的伤害; 其 中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6.3%77.5%、 23.0%35.1%, POX、 CAT和SOD 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5.0%21.3%、 13.1%20.2%和11.2%17.1%, 水稻叶片叶绿素 含量提高13.5%21.1%。 本发明浸种的抗寒持效期长达1520d, 叶面喷施的抗寒持效期达 68d。 本发明生产简便、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抗寒效果明显, 所用抗寒成分系从天然植物 苍耳的果实苍耳。

16、子中提取的植物源性抗寒成分, 环境友好;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及生态效益。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0029 (1) 效果明显、 持效期长。 本发明能显著提高水稻体内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等抗 逆性物质的含量, 提高水稻体内POX、 CAT和SOD酶等抗逆性酶的活性, 从而明显提高水稻的 抗寒能力; 浸种的持效期长达1520d, 叶面喷施的持效期达68d。 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 的抗寒效果不明显、 持效期短等主要不足。 0030 (2)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本发明以廉价的苍耳子的提取物作为抗寒成分, 成本仅 为以脱落酸或水杨酸为抗寒成分制成的抗寒剂的25。

17、%35%; 本发明既可以进行浸种, 也可 以进行叶面喷施; 可以克服地膜覆盖法存在的操作繁杂、 成本较高、 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寒 措施等主要缺点; 克服现有抗寒剂技术存在成本过高、 难以大面积推广以及一般只能进行 叶面喷施等主要不足。 0031 (3) 天然成分、 环境友好。 本发明选用苍耳子的提取物作为抗寒成分, 属于植物源 性抗寒成分, 对生态环境无污染; 可以克服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合成的水杨酸等物质作为抗 寒成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生产100Kg水稻抗寒剂为例, 本发明非限定性实施例叙述如下: 0033 实施例1: 0034 称取经过除杂、 晾干、 粉碎至3040。

18、目的苍耳子45Kg, 加入315Kg水, 在80下浸提 1.2小时; 滤出浸提液, 滤渣同法浸提2次, 合并3次浸提液, 在65下浓缩浸提液至45Kg, 即 得抗寒成分苍耳子提取物。 0035 按照配方要求, 将1Kg羟乙基纤维素投入带搅拌、 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 用计量泵 依次泵入52.45Kg水、 45Kg苍耳子提取物, 在3040下搅拌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完全; 再 将1.5Kg乳化剂BS-12、 0.05Kg凯松依次投入溶解釜中, 在3040下搅拌, 混合均匀, 冷却 至25, 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 即得水稻抗寒剂。 0036 实施例2: 0037 称取经过除杂、 晾干、 粉碎至304。

19、0目的苍耳子47Kg, 加入376Kg水, 在85下浸提 1小时; 滤出浸提液, 滤渣同法浸提1次, 合并2次浸提液, 在65下浓缩浸提液至47Kg, 即抗 寒成分得苍耳子提取物。 0038 按照配方要求, 将0.9Kg羟乙基纤维素投入带搅拌、 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 用计量 泵依次泵入50.03Kg水、 47Kg苍耳子提取物, 在3040下搅拌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完全; 再将2Kg乳化剂BS-12、 0.07Kg凯松依次投入溶解釜中, 在3040下搅拌, 混合均匀, 冷却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191996 B 5 至25, 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 即得水稻抗寒剂。 0039 。

20、实施例3: 0040 称取经过除杂、 晾干、 粉碎至3040目的苍耳子50Kg, 加入325Kg去离子水, 在75 下浸提1.5小时; 滤出浸提液, 滤渣同法浸提3次, 合并4次浸提液, 在65下浓缩浸提液至 50Kg, 即抗寒成分得苍耳子提取物。 0041 按照配方要求, 将0.8Kg羟乙基纤维素投入带搅拌、 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 用计量 泵依次泵入47.94Kg水、 50Kg苍耳子提取物, 在3040下搅拌使羟乙基纤维素溶解完全; 再将1.2Kg乳化剂BS-12、 0.06Kg凯松依次投入溶解釜中, 在3040下搅拌, 混合均匀, 冷 却至25, 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 即得水稻抗寒剂。 。

21、0042 实施例4: 苍耳子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0043 (1) 经除杂、 晾干后的中药材苍耳子, 粉碎至3040目; 0044 (2) 粉碎后的苍耳子用浸提剂在一定温度下浸提24次, 每次浸提剂的用量为苍 耳子重量的68倍; 0045 (3) 滤出浸提液, 合并浸提液之后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0.91.1 倍, 即得苍耳子提取物。 0046 上述步骤 (2) 中所述的浸提剂为水; 所述的浸提温度为7090; 每次浸提时间为 0.52小时。 优选的浸提温度为7585, 每次浸提时间为11.5小时。 0047 实施例5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 0048 抗寒成分的提取: 按照苍耳子提取物的提。

22、取要求, 将经过除杂、 晾干、 粉碎至30 40目的苍耳子, 加入68倍的浸提剂水, 在7090下浸提24次, 每次浸提时间0.5 2小时。 浸提液过滤后, 合并浸提液, 在6070下浓缩至浸提液的重量为苍耳子重量的 0.91.1倍, 即得抗寒成分苍耳子提取物。 0049 抗寒剂的配制: 按照配方要求, 将粘合剂投入带搅拌、 夹层加热的溶解釜中, 用计 量泵依次泵入溶剂、 抗寒成分, 在3040下搅拌使粘合剂溶解完全; 再将乳化剂、 防腐剂 依次投入溶解釜中, 在3040下搅拌, 混合均匀, 冷却至25, 用液体定量灌装机灌装, 即 得水稻抗寒剂。 0050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0051 本发。

23、明适用于水稻浸种或者叶面喷施、 减轻寒潮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危害。 使用浸 种方法时, 按照抗寒剂:种子=1:30的重量比, 称取种子和水稻抗寒剂, 再按照抗寒剂:水=1: 45的重量比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 浸泡种子1224h, 即可按常规法播种。 使用叶面喷 施方法时, 按照抗寒剂:水=1:200的重量比, 将水稻抗寒剂兑水稀释后, 在寒潮来临前12 48h内用喷雾器进行一次叶面喷施, 每亩水稻喷施抗寒剂稀释液1315Kg; 早、 中稻和北方 稻区育秧期因秧苗较小, 喷施量适当少一点; 晚稻灌浆期因植株较大, 喷施量适当多一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191996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