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山茱萸的炮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山茱萸的炮制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山茱萸,别名蜀枣、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枣皮和萸肉等,为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秋 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我国浙江、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均有分布和栽培。 山茱萸其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主治眩 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具 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名贵传统药材之一。目前认为 熊果酸、齐墩果酸、没食子酸、马钱苷、山茱萸苷、多糖类等为山茱萸的主要有 效成分,具有降低血糖,增强免疫功能、抗炎等药理作用。
自古以来,山茱萸有生用和制用多种饮片规格入药。但临床以制品使用 较多。古今均强调去核使用。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载:“使山茱萸,须去 内核。每修事去核子一斤,取肉皮用,只秤成四两以末,缓火熬之,方用。 能壮元气,秘精,核能滑精。”历代炮制方法有洗、去枝梗、须去内核,去 核的方法有温水浸、取肉去核、水洗去核、热汤泡软去核等;有打破、打碎、 捣碎、取肉制末、酒浸杵、杵膏等粉碎方法;有熬、麸炒、微炒、焙干、炮、 烧、蒸、羊油炙、盐炒、酒制等炮制方法,其中酒制法包括酒浸、酒蒸、酒 洗等不同的操作要求。中药山茱萸的现代炮制,继承前贤经验,有炖、黄酒 炖、酒蒸等多种炮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有山萸肉 和酒萸肉两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规定山萸肉即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酒 萸肉的炮制方法是取净山萸肉,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或蒸至酒吸尽。炮制品 外观表面显紫黑色,质滋润柔软,微有酒气。但原有炮制方法都存在受气候 影响大、操作场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等因素而不利于自动化生产,且多由 经验判断炮制和晾干程度,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控制。
中药山茱萸生品以敛阴止汗力胜,多用于治疗自汗、盗汗,遗精,遗尿 等病症,如治肾虚尿多失禁的山茱萸散。其蒸制后以补肾涩精,固精缩尿力 强,多用于治疗头目眩晕,腰部冷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等病症。其酒炖 后借酒力温通,助药势,降低其酸性,如治肾虚遗精的六味地黄丸,治肝阳 上亢、头目眩晕的草还丹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山茱萸的炮制方法.
中药山茱萸中主要成分有机酸类及其酯类、五环三萜类及其酯类、环烯 醚萜类、鞣质类、糖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山茱萸中药山茱萸的炮制 环烯醚萜苷类物质是降糖的主要活性部位。马钱苷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环烯 醚萜苷。熊果酸除了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外,还可以祛斑、抑制 黑色素形成,并具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齐墩果酸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没 食子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将中药山茱萸生 品置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中药山茱萸生品充分吸收,利用黄酒对此类成分良 好的溶解性能促使此类成分或因盐型呈游离型或因酯型呈酸性而增加了溶 出;另一方面炖的长时间加热使药材组织细胞破坏,利于此类成分的溶出。 进而增加了有效成分的含量,起到了增效的作用。通过对黄酒用量、炖制时 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的确定,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能充分满足中药 山茱萸炮制的需要,可以实现现代化生产。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常温下,将中药山茱萸生品置于盛有黄酒的容器中闷润至黄酒被中药山 茱萸生品充分吸收,置砂锅中隔水炖2~4小时,黄酒与中药山茱萸生品的质量 比为15∶100~25∶100;炖后取出置烘箱中烘干,即得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
取未经本方法炮制的中药山茱萸生品及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 茱萸炮制品的粉末(过四号筛)各2克,浸于适量甲醇中,超声波提取20 分钟。用甲醇稀释,通过对未经本方法炮制的中药山茱萸生品和经本方法炮 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的电喷雾质谱(ESI/MS)研究表明,未经本方法 炮制的中药山茱萸生品中与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中主 要成分种类一致。样品液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测定熊果酸、齐 墩果酸、没食子酸、马钱苷的含量。研究表明,未经本方法炮制的中药山茱 萸生品中该四种主要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熊果酸(0.233%),齐墩果酸 (0.215%),没食子酸(0.0197%),马钱苷(0.620%);经本方法炮制所得 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中该四种主要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熊果酸(0.290 %),齐墩果酸(0.250%),没食子酸(0.0785%),马钱苷(0.897%);经本 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与未经本方法炮制的中药山茱萸生品 相比较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 效的中药山茱萸的炮制方法。
实施
实施例1:
在常温下,将中药山茱萸生品500克浸泡在100克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中药 山茱萸生品充分吸收后,置砂锅中隔水炖4小时,以水开后开始计时,出锅后冷 却至室温,置托盘内铺厚度约为10~15毫米,放入烘箱中40℃下烘3.5小时后 取出,即得酒炖山茱萸炮制品。取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的粉 末(过四号筛)2克,浸于适量甲醇中,超声波提取20分钟。用甲醇稀释,经高 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四种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熊果酸(0.290%), 齐墩果酸(0.250%),没食子酸(0.0785%),马钱苷(0.897%)。
实施例2:
在常温下,将中药山茱萸生品500克浸泡在75克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 中药山茱萸生品充分吸收后,置砂锅中隔水炖4小时,以水开后开始计时, 出锅后冷却至室温,置托盘内铺厚度约为10~15毫米,放入烘箱中60℃下烘4 小时后取出,即得酒炖山茱萸炮制品。取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 品的粉末(过四号筛)2克,浸于适量甲醇中,超声波提取20分钟。用甲醇稀释, 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四种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熊果酸(0.283 %),齐墩果酸(0.253%),没食子酸(0.0692%),马钱苷(0.837%)。
实施例3:
在常温下,将中药山茱萸生品500克浸泡在100克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 中药山茱萸生品充分吸收后,置砂锅中隔水炖2小时,以水开后开始计时,出锅 后冷却至室温,置托盘内铺厚度约为10~15毫米,放入烘箱中50℃下烘4小时 后取出,即得酒炖山茱萸炮制品。取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的 粉末(过四号筛)2克,浸于适量甲醇中,超声波提取20分钟。用甲醇稀释,经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四种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熊果酸(0.238%), 齐墩果酸(0.195%),没食子酸(0.0341%),马钱苷(0.682%)。
实施例4:
在常温下,将中药山茱萸生品500克浸泡在125克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中药 山茱萸生品充分吸收后,置砂锅中隔水炖3小时,以水开后开始计时,出锅后冷 却至室温,置托盘内铺厚度约为10~15毫米,放入烘箱中40℃下烘4小时后取 出,即得酒炖山茱萸炮制品。取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炮制品的粉末 (过四号筛)2克,浸于适量甲醇中,超声波提取20分钟。用甲醇稀释,经高效 液相色谱(HPLC)分析,四种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熊果酸(0.249%), 齐墩果酸(0.217%),没食子酸(0.053%),马钱苷(0.709%)。
实施例5:
在常温下,将中药山茱萸生品500克浸泡在125克黄酒中闷润至黄酒被 中药山茱萸生品充分吸收后,置砂锅中炖4小时,以水开后开始计时,出锅 后冷却至室温,置托盘内铺厚度约为10~15毫米,放入烘箱中50℃下烘3 小时后取出,即得酒炖山茱萸炮制品。取经本方法炮制所得的黄酒炖山茱萸 炮制品的粉末(过四号筛)2克,浸于适量甲醇中,超声波提取20分钟。用 甲醇稀释,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四种主要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 熊果酸(0.289%),齐墩果酸(0.247%),没食子酸(0.0748%),马钱苷(0.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