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汽油泵.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57934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5666.9

申请日:

1990.05.24

公开号:

CN1056731A

公开日:

1991.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7/06; F02M37/20; F02M27/04

主分类号:

F02M37/06; F02M37/20; F02M27/04

申请人:

张秉君;

发明人:

张秉君

地址:

214031江苏省无锡市西门高墩176号4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曹祖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调整脉动油压并磁化燃油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油泵上体的油杯内设置一个柱塞、弹簧及回油通道构成的脉动压力吸收装置,当油压过高时,柱塞压缩弹簧而移动,接通回油通道,使多余的油流回泵油腔,从而节省了燃油,为进一步提高节油效率,可在油泵上体联接一个由芯棒,磁铁及罩壳构成的磁化腔,以磁化燃油。该泵结构新颖,且安装结构与原汽油泵相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节能汽油泵,由油泵上体13、下体
2: 泵膜4,摇臂1、进油阀及出油阀3等构成,其特征是在油泵上体13上有一个柱塞11或膜片22、弹簧10构成的脉动油压消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回油通道由柱塞11上的缺口7、通油孔8及油泵上体13上的沟槽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回油通道由出油管19、三通18、回油管16及单向阀15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在油泵上体13上有一个罩壳24,在罩壳24内的一侧有磁铁28,另一侧有单向阀35、膜片22、弹簧37及调节螺杆33构成的脉动油压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罩壳24的一侧有一个由弹簧20及膜片22构成的脉动油压吸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出油口14联接有一个由磁铁28、芯棒25及罩壳24构成的磁化腔。
3: 下体2、泵膜4,摇臂1、进油阀及出油阀3等构成,其特征是在油泵上体13上有一个柱塞11或膜片22、弹簧10构成的脉动油压消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回油通道由柱塞11上的缺口7、通油孔8及油泵上体13上的沟槽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回油通道由出油管19、三通18、回油管16及单向阀15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在油泵上体13上有一个罩壳24,在罩壳24内的一侧有磁铁28,另一侧有单向阀3
5: 膜片22、弹簧37及调节螺杆33构成的脉动油压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罩壳24的一侧有一个由弹簧20及膜片22构成的脉动油压吸收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出油口14联接有一个由磁铁28、芯棒25及罩壳24构成的磁化腔。
7: 通油孔8及油泵上体13上的沟槽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回油通道由出油管19、三通1
8: 回油管16及单向阀15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在油泵上体13上有一个罩壳24,在罩壳24内的一侧有磁铁28,另一侧有单向阀35、膜片22、弹簧37及调节螺杆33构成的脉动油压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罩壳24的一侧有一个由弹簧20及膜片22构成的脉动油压吸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出油口14联接有一个由磁铁28、芯棒25及罩壳24构成的磁化腔。
9: 三通18、回油管16及单向阀15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在油泵上体13上有一个罩壳24,在罩壳24内的一侧有磁铁28,另一侧有单向阀35、膜片22、弹簧37及调节螺杆33构成的脉动油压调节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罩壳24的一侧有一个由弹簧20及膜片22构成的脉动油压吸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出油口14联接有一个由磁铁28、芯棒25及罩壳24构成的磁化腔。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一种汽车部件。

    汽油泵是汽车的心脏部件,其功能是向汽车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汽油。通常,汽油泵由摇臂、泵膜、弹簧及壳体等构成。工作时,摇臂在汽车发动机凸轮作用下往复移动,带动泵膜也往复移动。当凸轮转到一定角度时,膜片下移,油泵吸油,并压缩泵膜弹簧,凸轮进一步转动后,泵膜弹簧复位,将油泵出,完成泵油过程。

    因此,泵出的汽油存在脉动压力,会出现因压力过高,泵出的油量过多,或由于惯性,浮子室针阀来不及关闭,使过多的汽油流入化油器浮子室,引起发动机油耗量增加的现象,另外,由于泵出的汽油在油管内停留的时间较长,特别在高温季节,由于温度过高,使汽油蒸发,易产生气阻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调整脉动压力的汽油泵。

    其特征是在油泵上体增加一个由弹簧,柱塞或膜片及回油通道等构成的能消除脉动油压的装置。当汽油泵泵出的油压过高时,柱塞便压缩弹簧上移,接通回油通道,使多余的油流回油泵进油口,以消除汽油的脉动压力。油压正常时,回油通道不通。为提高油泵的节油效果,在油泵上体可联接一个磁化腔,以磁化汽油。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由于汽油泵输出的是没有脉动、连续不断的压力油,使进入化油器浮子室的燃油均匀而适量。

    2、设置了回油通道,使多供的油量能自动回至汽油泵泵油腔,减少了发动机不必要的油耗。

    3、增加了回油管道,有利于燃油的循环冷却,可减少供油系的气阻现象。

    4、汽油经过磁化,提高了分散性能,改善了雾化效果,有助于汽油的完全燃烧,既提高发动机地输出功率,又减少排气污染。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如图所示:油泵上的摇臂1在汽车发动机凸轮作用下,带动泵膜4上、下移动,当泵膜4下移时,汽油经进油管6、滤网及进油阀被吸入泵油腔5内,泵膜4上移时,汽油经出油阀3送至出油管14。当油压过高时,柱塞11便压缩弹簧10上移,使柱塞11上的缺口7及孔8与油泵上体13上的槽12连通,构成回油通道,多余的油经过该通道流回泵油腔5。油压正常时,柱塞11在弹簧10的作用下复位,缺口7与槽12不通,回油通道关闭。图中2是油泵下体,9是油杯。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图。与图1相比,其区别在于回油通道由单向阀15、回油管16,出油管19及三通18构成。其特点是回油通道为外回油式,有利于燃油的循环冷却,可减少供油系的气阻现象,图中17为化油器浮子室。这时,柱塞11及弹簧10仅起吸收脉动油压的作用。

    图3为本发明带磁化腔的结构图。

    如图3所示,汽油从泵油腔5经出油阀3进入稳压腔23,再经过由芯棒25、磁铁28与罩壳24构成的磁化腔26进入出油口27。当油压过高时,膜片22便压缩弹簧20向右移动,吸收脉动油压,从而消除汽油中的脉动压力。图中21为端盖、29为盖板、30为回油单向阀。该结构的特点是,既可吸收燃油的脉动压力,又磁化燃油,节油效果较好。

    图4为图3的另一结构型式,与图3相比,其特点是油压可调。

    如图4所示,当油压过高时,膜片22压缩弹簧37向右移动,使单向阀35的阀杆顶住调节螺杆33的左端面,单向阀打开,多余的油从稳压腔23进入回油腔32,并经回油通道31进入泵油腔5,转动调节螺杆33,通过调节螺母34可调节弹簧37作用在垫片38上的压力,从而得到不同的油压。图中36为单向阀35的复位弹簧。

    将图3中由芯棒25、磁铁28、罩壳24及盖板29构成的磁化腔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配合,即构成了另一种汽油泵。这时应将图3中稳压腔23处的进油口及由膜片22、弹簧20等构成的脉动压力吸收装置改掉,重新设计一个可与图2中的出油口14相配合的普通接头。

    根据需要,图1及图2中的柱塞11可由膜片来代替,同样,图3及图4中的膜片22也可由柱塞来代替,这时只需对相关结构作适当改动即可。

    另外在图1及图2中,弹簧10的上端可安装一个如图4中由调节螺母34及调节螺杆33构成的调节装置,以调节弹簧10作用在柱塞11上的压力,进而调节油泵出油压力。

    在本发明所描述的所有结构中,也可以不设回油通道。

节能汽油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节能汽油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节能汽油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汽油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汽油泵.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调整脉动油压并磁化燃油的汽油泵,其特征是在油泵上体的油杯内设置一个柱塞、弹簧及回油通道构成的脉动压力吸收装置,当油压过高时,柱塞压缩弹簧而移动,接通回油通道,使多余的油流回泵油腔,从而节省了燃油,为进一步提高节油效率,可在油泵上体联接一个由芯棒,磁铁及罩壳构成的磁化腔,以磁化燃油。该泵结构新颖,且安装结构与原汽油泵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