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敷膜.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579000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292302.0

申请日:

20150508

公开号:

CN204671590U

公开日:

201509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9/70,A61P29/00,A61P19/04

主分类号:

A61K9/70,A61P29/00,A61P19/04

申请人:

上海济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绪成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赤峰路65号同济科技园2号楼212A室

优先权:

CN201520292302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敷膜,涉及敷膜领域,包括:一覆膜无纺布层、一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覆盖范围内,所述覆膜无纺布层内吸附有液体,所述贴片层具有粘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覆膜无纺布层上覆盖贴片层实现覆膜无纺布的便于固定及密封包装打开后的长期保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湿敷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覆膜无纺布层、一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覆盖范围内,所述覆膜无纺布层内吸附有液体,所述贴片层具有粘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的覆膜侧表面与所述贴片层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的覆膜侧表面与所述贴片层之间具有一无毒黏胶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通过所述无毒黏胶层固定在所述贴片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与所述贴片层形状匹配,所述防护层与所述贴片层粘合,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与所述防护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包括两防护片,所述两防护片之间具有上下相叠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层均匀开设有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层为一圆形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层为一条状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无纺布层为一方形层,所述方形层的任意边长小于贴片层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层表面靠近边沿的部分具有粘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敷膜,尤其涉及一种湿敷膜。

背景技术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损伤会引起肿胀。输液、注射、穿刺、静脉留置、化疗同样可能会引起皮下及软组织疼痛肿胀、炎症等。

当出现上述的损伤时,采用湿敷膜敷在伤处,可以消除症状,但是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湿敷膜不便于固定,且从密封包装中取出后的湿敷膜容易挥发,必须尽快使用,否则会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敷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湿敷膜粘贴不便且从密封袋中取出后保存时间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湿敷膜,其中,包括:一覆膜无纺布层、一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覆盖范围内,所述覆膜无纺布层内吸附有液体,所述贴片层具有粘性。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的覆膜侧表面与所述贴片层紧贴。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的覆膜侧表面与所述贴片层之间具有一无毒黏胶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通过所述无毒黏胶层固定在所述贴片层上。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还包括一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与所述贴片层形状匹配,所述防护层与所述贴片层粘合,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与所述防护层之间。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防护层包括两防护片,所述两防护片之间具有上下相叠的部分。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贴片层均匀开设有通孔。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贴片层为一圆形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中部。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贴片层为一条状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中部。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覆膜无纺布层为一方形层,所述方形层的任意边长小于贴片层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湿敷膜,其中,所述贴片层表面靠近边沿的部分具有粘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湿敷膜粘贴不便且从密封袋中取出后保存时间短的问题,通过在覆膜无纺布层上覆盖贴片层实现覆膜无纺布的便于固定及密封包装打开后的长期保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一的结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二的结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三的结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结构剖视图,请参见图1,一种湿敷膜,其中,包括:一覆膜无纺布层1、一贴片层2,覆膜无纺布层1置于贴片层2覆盖范围内,贴片层2具有粘性,覆膜无纺布层1内吸附有液体,使用时将覆膜无纺布层1的非覆膜层紧贴使用者皮肤,同时将贴片层2黏贴在皮肤上,实现覆膜无纺布层1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无纺布层1的覆膜侧表面与贴片层2紧贴,使得皮肤能够很好的吸收覆膜无纺布层内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无纺布层1的覆膜侧表面与贴片层2之间具有一无毒黏胶层3,覆膜无纺布层1通过无毒黏胶层3固定在贴片层2上,将覆膜无纺布层1与贴片层2进行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非常方便,贴片层2既可以起到固定覆膜无纺布层1的作用,又可以有效防止覆膜无纺布内层1液体的挥发,从而在拆开包装后依然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贴片层2可以均匀开设有通孔,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在贴片层2上开设通孔,通孔的密度和口径需要根据液体的类型进行设定,让一定的空气进入,在保证覆膜无纺布层1内液体渗透速度的基础上,减少覆膜无纺布层上表面的液体挥发。

本实用新型的贴片层2表面靠近边沿的部分具有粘性,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仅靠近贴片层2表面的边沿部分具有粘性的结构,从而在保证粘合度的情况下节约材料。

图2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一的结构仰视图,请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无纺布层1与贴片层2均采用方形形状的结构,便于加工和黏贴。

图3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二的结构仰视图,请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贴片层2为一圆形贴片层,覆膜无纺布层1为一方形形状,覆膜无纺布层1置于贴片层中部。

图4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三的结构仰视图,请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的贴片层2为一条状贴片层,覆膜无纺布层1置于贴片层中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覆膜无纺布层2为一方形层,方形层的任意边长小于贴片层的宽度。

图5是本实用新型湿敷膜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还包括一防护层4,防护层4与贴片层2形状匹配,防护层4与贴片层2粘合,覆膜无纺布层1置于贴片层2与防护层4之间,更进一步的达到防止覆膜无纺布层1内液体蒸发的作用,并且,在取出后,防护层4可以保护贴片层2具有粘性的部分,使用时,将防护层4与贴片层2分离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4包括两防护片,两防护片之间具有上下相叠的部分,便于打开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4可以采用覆盖有光滑塑料膜的纸片。

湿敷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湿敷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湿敷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敷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敷膜.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敷膜,涉及敷膜领域,包括:一覆膜无纺布层、一贴片层,所述覆膜无纺布层置于所述贴片层覆盖范围内,所述覆膜无纺布层内吸附有液体,所述贴片层具有粘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覆膜无纺布层上覆盖贴片层实现覆膜无纺布的便于固定及密封包装打开后的长期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