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横动导纱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络筒横动导纱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63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1638A21申请号201410310411022申请日20140701B65H54/3020060171申请人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2500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高新技术园区(南岩)日发数字科技园72发明人陈红陈亮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代理人王伟光54发明名称络筒横动导纱装置57摘要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属于纺机部件装置。现有电机驱动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存在驱动电机本身和横动机构惯性较大而使导纱器无法快速折返以及导纱器在横动过程中容易抖动的缺陷,本发明包括导纱器、导纱器座、安装架。
2、、安装在安装架上的盘式电机、同步带机构和轴向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导轨,同步带机构包括同步带回路以及支撑同步带回路的主动带轮和两个从动带轮,两个从动带轮中心连线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使同步带回路具有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横向部分,导纱器通过导纱器座支撑安装于所述同步带回路横向部分,导纱器座由导轨移动导向。本发明实现了导纱器在导纱时能快速地折返于筒管的两端,使其不会出叠线现象。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638ACN104071638A1/1页21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包括导纱器。
3、(1)、安装架(7)和安装在安装架(7)上的驱动电机(3)、同步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筒横动导纱装置还包括导纱器座(2)和轴向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导轨(4),所述的同步带机构包括同步带回路(5)以及支撑同步带回路(5)的主动带轮(6)和两个从动带轮(8),两个从动带轮(8)的中心连线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使同步带回路(5)具有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横向部分,所述导纱器(1)通过导纱器座(2)支撑安装于所述同步带回路(5)的横向部分,导纱器座(2)由导轨(4)移动导向;所述的驱动电机(3)包括电机左端、电机右端和电机转轴(19),电机左端包括电机体(10)、左端盖(9)和第一组件,电机右端包括电。
4、机体(10)、右端盖(11)和第二组件,电机体(10)为电机左端和电机右端的共有部分,左端盖(9)和右端盖(11)分别固定对接于电机体(10)的两端,第一组件包括多极磁钢薄片(13)和左支撑套(18),第二组件包括多极磁钢薄片(13)和右支撑套(14),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中的多极磁钢薄片(13)相同,两个多极磁钢薄片(13)分别通过对应的左支撑套(18)和右支撑套(14)支撑固定于电机转轴(19)上,电机转轴(19)由设置于电机体(10)中心内腔两端的两个轴承(15)支撑安装,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电机转轴(19)连为一体,每个多极磁钢薄片(13)有多个N、S磁极,多个N、S磁极沿圆周方向交。
5、替排列形成转子极,两个多极磁钢薄片(13)之间的同一种磁极错开一个角度;电机体(10)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嵌的容纳部,多个电机体铁芯(17)沿圆周排列嵌装于容纳部中,电机体铁芯(17)上设置有凹槽,线圈绕组(16)嵌装于所述凹槽中,左端盖(9)和右端盖(11)与电机体(10)对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内腔的容纳部,容纳部中都固定有与电机体铁芯(17)对应配对的端盖铁芯(12),一起形成定子极,电机体(10)的每一侧定子极对数和转子极对数相同,电机体铁芯(17)与端盖铁芯(12)之间留有间隙,使每个多极磁钢薄片(13)的一侧都设置有所述的线圈绕组(16);电机转轴(19)一端安装有编码器,可以形成封闭控制;。
6、主动带轮(6)直接安装于驱动电机(3)的电机转轴(19)上,由电机转轴(19)直接驱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带轮(6)为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带轮(6)为碳纤。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带回路(5)为表面涂软质耐磨材料的尼龙。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带回路(5)为表面涂软质耐磨材料的轻质芳轮。权利要求书CN104071638A1/3页3络筒横动导纱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纺机部件装置领域,尤其与一种络筒横动导纱装置有关。
7、。背景技术0002络筒(又称络纱)是一道织前准备工序,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纱。为解决络筒机的传统槽筒或槽式凸轮式横动导纱装置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在调节横动导程时存在工序繁琐的缺陷,已出现了电动驱动横动导纱装置,但现有电动电机驱动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在横动往复导纱时,由于驱动电机本身和横动机构的惯性较大,再加导纱部件材质原因,造成导纱器在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移动路径的两端折返速度不够快,相应在单位时间内往返次数较低,使纱线在络纱筒管的两端点产生堆累现象,造成纱线卷绕不均匀,并且导纱器在横动过程中容易抖动,也容易造成纱线卷绕不均匀,影响络筒筒纱质量。0003发。
8、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存在驱动电机本身和横动机构惯性较大而使导纱器无法快速折返以及导纱器在横动过程中容易抖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使导纱器在络纱筒管移动路径的两端快速折返并运行平稳的络筒横动导纱装置。0004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络筒横动导纱装置,包括导纱器、安装架和安装在安装架上的驱动电机、同步带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络筒横动导纱装置还包括导纱器座和轴向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导轨,所述的同步带机构包括同步带回路以及支撑同步带回路的主动带轮和两个从动带轮,两个从动带轮中心连线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使同步带回路具有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横向部分,所述导纱器通过导纱器座支撑安装于。
9、所述同步带回路横向部分,导纱器座由导轨移动导向;所述的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左端、电机右端和电机转轴,电机左端包括电机体、左端盖和第一组件,电机右端包括电机体、右端盖和第二组件,电机体为电机左端和电机右端的共有部分,左端盖和右左端盖分别固定对接于电机体的两端,第一组件包括多极磁钢薄片和左支撑套,第二组件包括多极磁钢薄片和右支撑套,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中的多极磁钢薄片相同,所述的两个多极磁钢薄片均为厚度不大于1毫米的稀土类磁钢薄片,轴向充磁,直径不大于50,两个多极磁钢薄片分别通过对应的左支撑套和右支撑套支撑固定于电机转轴上,电机转轴由设置于电机体中心内腔两端的两个轴承支撑安装,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
10、电机转轴连为一体,每个多极磁钢薄片有多个N、S磁极,多个N、S磁极沿圆周方向交替排列形成转子极,两个多极磁钢薄片之间的同一种磁极错开一个角度;电机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嵌的容纳部,多个电机体铁芯沿圆周排列嵌装于容纳部中,电机体铁芯上设置有凹槽,绕圈绕组嵌装于所述凹槽中,左端盖和右端盖与电机体对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内腔的容纳部,容纳部中都固定有与电机体铁芯对应配对的端盖铁芯,一起形成定子极,电机体每一侧的定子极对数和转子极对数相同,电机体铁芯与端盖铁芯之间留有间隙,使每个多极磁钢薄片的一侧都设置有所述的绕圈绕组;电机轴一端安装有编码器,可以形成封闭控制;主动带轮直接安装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上,由电机转轴。
11、直说明书CN104071638A2/3页4接驱动旋转。0005本发明中个多极磁钢薄片上的磁极作为转子极,电机体上的电机体铁芯作为定子极,定子极的对数和转子极的对数相同,工作原理过程是1)当电机一端(设为A端)线圈通电流后,一半的转子极(如为N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此时电机另一端(B端)的定、转子极(如为N极)错开一个步距角;2)当另一端(B端)线圈通电流时,一半的转子极(如为N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转子便转过一个步距角,此时电机另一端(A端)的转子极同时也转过一个步距角,因此也与定子错过一个步距角;3)当电机A端线圈通电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电流后,另一半。
12、的转子极(S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转子便转过一个步距角,此时电机B端的转子极同时也转过一个步距角,因此也与定子错过一个步距角;4)当电机一端(B端)线圈通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电流后,另一半的转子极(S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转子便转过一个步距角,此时电机B端的转子极同时也转过一个步距角,因此也与定子错过一个步距角;如此循环就会连续运转。驱动电机旋转件仅为转轴与安装于转轴上的多极磁钢薄片,且多极磁钢薄片厚度较薄,旋转件质量比较小,从而减小了驱动电机本身的惯性。0006使用时,驱动电机直接驱动电机转轴上的主动带轮高速旋转,主动带轮带动同步带回路转动,两个从动带。
13、轮在同步带回路的转动下旋转,安装于同步带回路横向部分的导纱器在同步带回路的横向移动下在导轨中作横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导纱器在络纱筒管移动路径两端上的快速折返并运行平稳。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0008所述的主动带轮为轻质耐磨的铝或碳纤。0009所述同步带回路为表面涂软质耐磨材料的尼龙或轻质芳轮。0010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盘式电机减小电机转轴本身的惯性,再配合轻质材料的导纱部件,使导纱器在导纱时能快速地折返于筒管的两端并运行平稳,使其不会出叠线现象,提高了筒纱的质量。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本发明驱动电机的结。
14、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导纱器1、导纱器座2、安装架7、安装在安装架7上的驱动电机3、同步带机构和轴向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导轨4,所述的同步带机构包括同步带回路5以及支撑同步带回路5的主动带轮6和两个从动带轮8,所述的主动带轮6为轻质耐磨的铝,所述同步带回路5为表面涂软质耐磨材料的尼龙,两个从动带轮8中心连线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使同步带回路5具有与络纱筒管轴向同向的横向部分,所述导纱器1通过导纱器座2支撑安装于所述同步带回路5的横向部分,导纱器座2由导轨4移动导向;所述的驱动电机3包括电机左端、电机右端和。
15、电机转轴19,电机左端包括电机体10、左端盖(9)和第一组件,电机右端包括电机体10、右端盖11和第二组件,电机体10为电机左端和说明书CN104071638A3/3页5电机右端的共有部分,左端盖9和右端盖11分别固定对接于电机体10的两端,第一组件包括多极磁钢薄片13和左支撑套18,第二组件包括多极磁钢薄片13和右支撑套14,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中的多极磁钢薄片13相同,所述的两个多极磁钢薄片13均为厚度不大于1毫米的稀土类磁钢薄片,轴向充磁,直径不大于50,两个多极磁钢薄片13分别通过对应的左支撑套18和右支撑套14支撑固定于电机转轴19上,电机转轴19由设置于电机体10中心内腔两端的两。
16、个轴承15支撑安装,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电机转轴19连为一体,每个个多极磁钢薄片13有多个N、S磁极,多个N、S磁极沿圆周方向交替排列形成转子极,两个多极磁钢薄片13之间的同一种磁极错开一个角度;电机体10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嵌的容纳部,多个电机体铁芯17沿圆周排列嵌装于容纳部中,电机体铁芯17上设置有凹槽,线圈绕组16嵌装于所述凹槽中,左端盖9和右端盖11与电机体10对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内腔的容纳部,容纳部中都固定有与电机体铁芯17对应配对的端盖铁芯12,一起形成定子极,电机体10每一侧的定子极对数和转子极对数相同,电机体铁芯17与端盖铁芯12之间留有间隙,使每个多极磁钢薄片13的一侧都设置有所述。
17、的线圈绕组16;电机转轴19一端安装有编码器,可以形成封闭控制;主动带轮6直接安装于驱动电机3的电机转轴19上,由电机转轴19直接驱动旋转。0015本发明中个多极磁钢薄片13上的磁极作为转子极,电机体10上的电机体铁芯17作为定子极,定子极的对数和转子极的对数相同,工作原理过程是1)当电机一端设为A端线圈通电流后,一半的转子极如为N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此时电机另一端B端的定、转子极如为N极错开一个步距角;2)当另一端B端线圈通电流时,一半的转子极如为N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转子便转过一个步距角,此时电机另一端A端的转子极同时也转过一个步距角,因此也与定。
18、子错过一个步距角;3)当电机A端线圈通电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电流后,另一半的转子极S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转子便转过一个步距角,此时电机B端的转子极同时也转过一个步距角,因此也与定子错过一个步距角;4)当电机一端B端线圈通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电流后,另一半的转子极S极与定子极对齐,通过气隙组成一个闭合回路,转子便转过一个步距角,此时电机B端的转子极同时也转过一个步距角,因此也与定子错过一个步距角;如此循环就会连续运转。驱动电机3的旋转件仅为电机转轴19与安装于电机转轴19上的多极磁钢薄片13,且多极磁钢薄片13厚度较薄,旋转件质量比较小,从而减小了驱动电机3本身的惯性。0016使用时,驱动电机3直接驱动电机转轴19上的主动带轮6高速旋转,主动带轮6带动同步带回路5转动,两个从动带轮8在同步带回路5的转动下旋转,安装于同步带回路5横向部分的导纱器1在同步带回路5的横向移动下在导轨4中作横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导纱器1在络纱筒管移动路径两端的快速折返并运行平稳。0017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主动带轮6还可以为轻质耐磨的碳纤。0018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同步带回路5还可以为表面涂软质耐磨材料的轻质芳轮。说明书CN104071638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16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