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6573923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4745.9

申请日:

20120606

公开号:

CN102688357B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89,A61P43/00

主分类号:

A61K36/889,A61P43/00

申请人:

陈慧珊

发明人:

黄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城风情步行街C25号

优先权:

CN20121018474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血竭100-300份、红花100-300份、茯苓100-200份、枸杞子50-100份、皂角刺50-100份、炙甘草30-50份,本发明中药口服液具有养血通经、破血行瘀、渗湿利窍、消肿托毒之功,专药专治,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血竭100-300份、红花100-300份、茯苓100-200份、枸杞子50-100份、皂角刺50-100份、炙甘草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血竭300份、红花300份、茯苓200份、枸杞子100份、皂角刺100份、炙甘草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取血竭300份、红花300份、茯苓200份、皂角刺100份、炙甘草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每次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度1.10-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A;B、取枸杞子100份,粉碎成20目细粉,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倍量,每次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B;C、所述的浸膏A与所述的浸膏B按照体积比1:l,合并混匀,加入蔗糖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 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 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 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结核 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干性胸膜炎时,胸膜表面有少量纤维渗出,表现为 剧烈胸痛,似针刺状,检查可发现胸膜摩擦音等改变。渗出性胸膜炎时,随着 胸膜腔内渗出液的增多,胸痛减弱或消失,病人常有咳嗽,可有呼吸困难。此 外常有发热、消瘦、疲乏、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检查可发现心、肺受压的表 现。在大量胸液时,可通过胸部检查和X线检查发现。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 要包括结核药物治疗;加速胸液的吸收,必要时抽液治疗;防止和减少胸膜增 厚和粘连,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胸膜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壁层和脏层 的炎症。大多为继发于肺部和胸部的病变,临床上胸膜炎有多种类型,以结核 性胸膜炎最为常见,本病属中医"咳嗽、悬饮、肋痛"范畴,中医药用于治疗胸 膜炎的药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小、疗效好,用于辅助治疗胸膜炎血 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血竭100-300份、红花100-300份、茯苓100-200份、枸杞子50-100份、 皂角刺50-100份、炙甘草30-50份。

所述的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血竭300份、红花300份、茯苓200份、枸杞子100份、皂角刺100份、 炙甘草50份。

所述的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取血竭300份、红花300份、茯苓200份、皂角刺100份、炙甘草50 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l-2小 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度1.10-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 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 %的浸膏,得到浸膏A;

B、取枸杞子100份,粉碎成20目细粉,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 材重量的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 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B;

C、所述的浸膏A与所述的浸膏B按照体积比1:l,合并混匀,加入蔗糖 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 液,即得。

服用方法: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l5ml,三个月一疗程,服药后多在一 周见效,2-3个疗程治愈。本中药口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效果好,毒副作用 小,起到标本兼治、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的作用,无复发,成本低,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药原料中,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祛瘀定痛, 止血生肌;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茯苓:甘、淡, 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枸杞子:甘、平,归肝、肾、 肺经,养肝、滋肾、润肺;皂角刺:辛、温、无毒,归肝、胃经、肺经,消肿 托毒、排脓;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 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本发明中药口服液具有养血通经、破血行瘀、 渗湿利窍、消肿托毒之功,专药专治,疗效显著。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原料药:血竭300份、红花300份、茯苓200份、枸杞子100份、皂角刺 100份、炙甘草50份。

制法:A、取血竭300份、红花300份、茯苓200份、皂角刺100份、炙甘 草5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 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度1.10-1.25的清膏,加乙醇 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 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A;

B、取枸杞子100份,粉碎成20目细粉,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 材重量的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 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B;

C、所述的浸膏A与所述的浸膏B按照体积比1:1,合并混匀,加入蔗糖 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 液,即得。

实施例2:

原料药:血竭200份、红花200份、茯苓150份、枸杞子75份、皂角刺75 份、炙甘草40份。

制法:A、取血竭200份、红花200份、茯苓150份、皂角刺75份、炙甘 草4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 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度1.10-1.25的清膏,加乙醇 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 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A;

B、取枸杞子75份,粉碎成20目细粉,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 重量的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 度为1.10-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B;

C、所述的浸膏A与所述的浸膏B按照体积比1:1,合并混匀,加入蔗糖 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 液,即得。

实施例3:

原料药:血竭100份、红花100份、茯苓100份、枸杞子50份、皂角刺50 份、炙甘草30份。

制法:A、取血竭100份、红花100份、茯苓100份、皂角刺50份、炙甘 草3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 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度1.10-1.25的清膏,加乙醇 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 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A;

B、取枸杞子50份,粉碎成20目细粉,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为药材 重量的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l-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在60℃测相对密 度为1.10-1.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60%,搅匀,静置,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含固体重量65-67%的浸膏,得到浸膏B;

C、所述的浸膏A与所述的浸膏B按照体积比1:1,合并混匀,加入蔗糖 20%、炼蜜12%、防腐剂1-3%,原液灌封,辐照灭菌,包装成品,制成口服 液,即得。

实施例4:

(1)临床观察:对2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年龄18到45 岁,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岁,病程1周~2年。

(2)治疗方法:用实施例l所制中药口服液,每天3次,一次服用量为l5ml, 三个月一疗程。

(3)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经治疗后无咳嗽、发烧、呼吸困难、胸痛;有效: 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发烧、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患者治疗 后体征没有发生改变。

(4)治疗结果:服药后多在一周见效,2-3个疗程治愈,患者康复,临床辅 助治疗29例,其中辅助治愈2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

实施例5:

典型病例:任某,27岁,男,低热伴右侧胸痛10天,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 膜炎,服用该发明的中药口服液,服药1天3次,一次用量15ml,7天见效,2 个疗程辅助治愈。

实施例6:

典型病例:范某,42岁,女,因胸闷1个月,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服用该发明的中药口服液,服药1天3次,一次用量15ml,7天见效,2个疗程 辅助治愈。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8835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 CN 102688357 B (21)申请号 201210184745.9 (22)申请日 2012.06.06 A61K 36/889(2006.01) A61P 4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陈慧珊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城风情 步行街 C25 号 (72)发明人 黄芸 CN 1095931 A,1994.12.07,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 口服液, 是由下列重。

2、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血竭 100-300 份、 红花 100-300 份、 茯苓 100-200 份、 枸 杞子 50-100 份、 皂角刺 50-100 份、 炙甘草 30-50 份, 本发明中药口服液具有养血通经、 破血行瘀、 渗湿利窍、 消肿托毒之功, 专药专治, 疗效显著。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彩虹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88357 B CN 102688357 B 1/1 页 2 1. 一种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口。

3、服液, 其特征在于 :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的 : 血竭 100-300 份、 红花 100-300 份、 茯苓 100-200 份、 枸杞子 50-100 份、 皂角刺 50-100 份、 炙甘草 30-5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口服液, 其特征在于 : 是由下 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血竭 300 份、 红花 300 份、 茯苓 200 份、 枸杞子 100 份、 皂角刺 100 份、 炙甘草 5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包括下列步骤 : A、 取血竭300份。

4、、 红花300份、 茯苓200份、 皂角刺100份、 炙甘草50份, 用水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10 倍量, 每次 l-2 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 1 10-125 的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 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A ; B、 取枸杞子 100 份, 粉碎成 20 目细粉, 用水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5 倍 量, 每次 l-2 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为 110-125 的清膏, 加乙醇至使 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液。

5、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B ; C、 所述的浸膏A与所述的浸膏B按照体积比1 : l, 合并混匀, 加入蔗糖20、 炼蜜12、 防腐剂 1-3, 原液灌封, 辐照灭菌, 包装成品, 制成口服液,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88357 B 2 1/3 页 3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胸膜炎又称 “ 肋膜炎 “, 是胸膜的炎症。胸膜炎是致病因素 (通常为病毒或细菌) 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 (渗。

6、出性胸膜炎) 或无液体积聚 (干性胸膜 炎) 。 炎症消退后, 胸膜可恢复至正常, 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 由多种病因引起, 如感染、 恶性肿瘤、 结缔组织病、 肺栓塞等, 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 干性胸膜炎时, 胸膜表面 有少量纤维渗出, 表现为剧烈胸痛, 似针刺状, 检查可发现胸膜摩擦音等改变。渗出性胸膜 炎时, 随着胸膜腔内渗出液的增多, 胸痛减弱或消失, 病人常有咳嗽, 可有呼吸困难。 此外常 有发热、 消瘦、 疲乏、 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检查可发现心、 肺受压的表现。在大量胸液时, 可通过胸部检查和 X 线检查发现。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结核药物治疗 ; 加速胸液 的吸收。

7、, 必要时抽液治疗 ; 防止和减少胸膜增厚和粘连, 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胸膜炎是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壁层和脏层的炎症。大多为继发于肺部和胸部的病变, 临床上胸膜炎 有多种类型, 以结核性胸膜炎最为常见, 本病属中医 “ 咳嗽、 悬饮、 肋痛 “ 范畴, 中医药用于 治疗胸膜炎的药物, 由于具有副作用小、 疗效好的特点, 故很受人们青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小、 疗效好, 用于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 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0。

8、006 血竭 100-300 份、 红花 100-300 份、 茯苓 100-200 份、 枸杞子 50-100 份、 皂角刺 50-100 份、 炙甘草 30-50 份。 0007 所述的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 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 : 0008 血竭300份、 红花300份、 茯苓200份、 枸杞子100份、 皂角刺100份、 炙甘草50份。 0009 所述的辅助治疗胸膜炎血竭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0010 A、 取血竭 300 份、 红花 300 份、 茯苓 200 份、 皂角刺 100 份、 炙甘草 50 份, 用水煎煮 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

9、的10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l-2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60 测相对密度 110-125 的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液回 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A ; 0011 B、 取枸杞子 100 份, 粉碎成 20 目细粉, 用水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5 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 l-2 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为 110-125 的 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B ; 说 明 书 CN。

10、 102688357 B 3 2/3 页 4 0012 C、 所述的浸膏 A 与所述的浸膏 B 按照体积比 1 : l, 合并混匀, 加入蔗糖 20、 炼蜜 12、 防腐剂 1-3, 原液灌封, 辐照灭菌, 包装成品, 制成口服液, 即得。 0013 服用方法 : 每天 3 次, 一次服用量为 l5ml, 三个月一疗程, 服药后多在一周见效, 2-3个疗程治愈。 本中药口服液特点是能使患者痊愈效果好, 毒副作用小, 起到标本兼治、 扶 正不滞邪、 祛邪不伤正的作用, 无复发, 成本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0014 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药原料中, 血竭 : 甘、 咸、 平, 归心、 肝经, 祛瘀定。

11、痛, 止血生肌 ; 红花 : 辛, 温, 归心、 肝经, 活血通经, 散瘀止痛 ; 茯苓 : 甘、 淡, 平, 归心、 肺、 脾、 肾经, 利水渗 湿, 健脾宁心 ; 枸杞子 : 甘、 平, 归肝、 肾、 肺经, 养肝、 滋肾、 润肺 ; 皂角刺 : 辛、 温、 无毒, 归肝、 胃经、 肺经, 消肿托毒、 排脓 ; 甘草 : 甘、 平, 归心、 脾、 肺、 胃经, 补脾益气、 润肺止咳、 清热解 毒、 缓解止痛、 缓和药性 ; 本发明中药口服液具有养血通经、 破血行瘀、 渗湿利窍、 消肿托毒 之功, 专药专治, 疗效显著。注意事项 : 孕妇禁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l : 001。

12、6 原料药 : 血竭 300 份、 红花 300 份、 茯苓 200 份、 枸杞子 100 份、 皂角刺 100 份、 炙甘 草 50 份。 0017 制法 : A、 取血竭 300 份、 红花 300 份、 茯苓 200 份、 皂角刺 100 份、 炙甘草 50 份, 用 水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l-2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 在 60测相对密度 110-125 的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 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A ; 0018 B、 取枸杞子 100 份, 粉碎成 2。

13、0 目细粉, 用水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5 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 l-2 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为 110-125 的 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B ; 0019 C、 所述的浸膏 A 与所述的浸膏 B 按照体积比 1 : 1, 合并混匀, 加入蔗糖 20、 炼蜜 12、 防腐剂 1-3, 原液灌封, 辐照灭菌, 包装成品, 制成口服液, 即得。 0020 实施例 2 : 0021 原料药 : 血竭 200 份、 红花 200 份、 茯苓 150 份、 。

14、枸杞子 75 份、 皂角刺 75 份、 炙甘草 40 份。 0022 制法 : A、 取血竭 200 份、 红花 200 份、 茯苓 150 份、 皂角刺 75 份、 炙甘草 40 份, 用水 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l-2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 110-125 的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 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A ; 0023 B、 取枸杞子 75 份, 粉碎成 20 目细粉, 用水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5 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 l-。

15、2 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为 110-125 的 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B ; 0024 C、 所述的浸膏 A 与所述的浸膏 B 按照体积比 1 : 1, 合并混匀, 加入蔗糖 20、 炼蜜 12、 防腐剂 1-3, 原液灌封, 辐照灭菌, 包装成品, 制成口服液, 即得。 说 明 书 CN 102688357 B 4 3/3 页 5 0025 实施例 3 : 0026 原料药 : 血竭 100 份、 红花 100 份、 茯苓 100 份、 枸杞子 50 份、 皂角刺。

16、 50 份、 炙甘草 30 份。 0027 制法 : A、 取血竭 100 份、 红花 100 份、 茯苓 100 份、 皂角刺 50 份、 炙甘草 30 份, 用水 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l-2小时, 滤过, 滤液浓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 110-125 的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 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A ; 0028 B、 取枸杞子 50 份, 粉碎成 20 目细粉, 用水煎煮二次, 每次用水量为药材重量的 5 倍量, 煎煮二次, 每次 l-2 小时, 滤过, 滤液浓。

17、缩成在 60测相对密度为 110-125 的 清膏, 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为 60, 搅匀, 静置, 滤过, 取滤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含固体重量 65-67的浸膏, 得到浸膏 B ; 0029 C、 所述的浸膏 A 与所述的浸膏 B 按照体积比 1 : 1, 合并混匀, 加入蔗糖 20、 炼蜜 12、 防腐剂 1-3, 原液灌封, 辐照灭菌, 包装成品, 制成口服液, 即得。 0030 实施例 4 : 0031 (1) 临床观察 : 对 29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年龄 18 到 45 岁, 男 19 例, 女 10 例, 平均年龄 35 岁, 病程 1 周 2 年。 0032 。

18、(2)治疗方法 : 用实施例l所制中药口服液, 每天3次, 一次服用量为l5ml, 三个月 一疗程。 0033 (3) 疗效判定 : 显效 : 患者经治疗后无咳嗽、 发烧、 呼吸困难、 胸痛 ; 有效 : 患者经治 疗后咳嗽、 发烧、 呼吸困难、 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 ; 无效 : 患者治疗后体征没有发生改变。 0034 (4) 治疗结果 : 服药后多在一周见效, 2-3 个疗程治愈, 患者康复, 临床辅助治疗 29 例, 其中辅助治愈 25 例, 有效 2 例,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 93.1%。 0035 实施例 5 : 0036 典型病例 : 任某, 27 岁, 男, 低热伴右侧胸痛 10 天, 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服用 该发明的中药口服液, 服药 1 天 3 次, 一次用量 15ml, 7 天见效, 2 个疗程辅助治愈。 0037 实施例 6 : 0038 典型病例 : 范某, 42 岁, 女, 因胸闷 1 个月, 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服用该发明 的中药口服液, 服药 1 天 3 次, 一次用量 15ml, 7 天见效, 2 个疗程辅助治愈。 说 明 书 CN 102688357 B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