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57384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8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3781

申请日:

1987.05.20

公开号:

CN87103781A

公开日:

1988.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5/46

主分类号:

G06F15/46

申请人:

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

发明人:

程飙; 陈平; 刘兰姣; 李平; 徐超; 叶远谋

地址:

湖北省黄石市南湖青龙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黄石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叶远谋;王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个工业过程控制的新方法及装置。其特点是:不依赖寻找对象的数学模型,用运灰色建模,预测控制的方法,用计算机及其接口电路完成了对被控对象的预测及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算法容易,控制品质好,实时响应性强,对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整定参数容易,能多路输入,多路输出,成本低,现场改造和维护工作量小,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用运灰色建模,预测控制的方法,根据被控量过去的变化势态,自动建立瞬时动态数学模型,从而预测出被控量今后的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控制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硬件电路有一个计算机,一个采样及A/D转换电路,一个D/A转换电路,一个计算机终端接口电路,一个输入电流/电压变换及隔离电路和一个输出电压/电流变换及隔离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的灰色建模预测,其特征是:采用数据生成的方法克服采样值的随机干扰和噪音污染,然后,运用生成数进行灰色建模,对于建模输出的控制量进行生成还原。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过程控制的新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至少应有一个CPU和4K以上的内存。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过程控制的新方法及装置的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在内存中,有一个能够灰色建模,预测系统控制量和自动辨识外推预测步距的软件。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过程控制的新方法及装置的采样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采样开关电路,一个采样基准信号产生电电路,一个采样地址选择电路。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的、更为简便和有效的装置和方法。

    用于工业过程的控制装置,目前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模拟控制器,主要由模拟电子线路组成;另一类为数字控制器,主要由电子计算机和一些外围接口设备组成。

    模拟控制器,在控制方式上,只局限在单变量的PID控制上。(如目前广泛应用的DDZ-Ⅱ,DDZ-Ⅲ型调节器),数字控制器,有些只是在数字装置上实现PID控制,有些可以根据系统扰动,实现超前校正,还有的可以进行状态重构,用运Kalman滤波的方法进行预测控制。

    使用现有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均需要对象的比较准确的数字模型或变化规律,以便现场进行参数整定。而实际中,有些对象的数字模型很难准确获得,还有的则根本无法获得,因而造成了参数整定的困难,大大地影响了控制效果。特别是对于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传统的控制装置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

    本发明的灰色预测控制器,其特点是运用灰色建模,预测控制的方法,用计算机及其接口电路组成了一种新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被控量的变化势态,自动建立瞬时动态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获得地预测结果,输出相应的控制量,对被控对象实行预测反馈控制。

    所谓灰色系统,是指那些既含有已知参数,又含有未知参数的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崭新的控制理论。灰色预测控制,是指通过系统行为数据,寻找系统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采取控制决策进行控制。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产生预测控制信号的程序流程图。

    图3为灰色建模的程序框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典型实施的输入部分电流/电压变换及隔离电路。路。

    图5为本发明装置典型实施例的采样及A/D转换电路。

    图6为本发明装置典型实施的计算机主机电路。

    图7为本发明装置典型实施的计算机终端接口电路。

    图8为本发明装置典型实难的显示、报警驱动电路。

    图9为本发明装置典型实施的输出部分D/A转换,电压/电流变换及隔离电路。图11为本发明装置的系统模拟试验曲线(与单位反馈比较),图10为本发明装置典型实施的计算机键盘。

    在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中,各种符号的意义表示如下:

    A0/D0~A7/D7表示低位数据/地址总线。

    A8~A15表示高位数据/地址总线。

    P20~P27表示数据/控制总线。

    P30~P37表示数据/控制总线。

    XTAL2表示时钟脉冲。

    R/W表示读写数据选通信号。

    DS表示数据标志。

    AS表示地址选通标志。

    I1~I16表示现场输入信号,可以是0~10mA或4~20mA。或0~10V

    CH0~CH8表示经隔离及电流/电压变换后的现场信号。

    RESET表示复位信号。

    M1~M4表示数/模转换选通信号。

    Y0~Y4键盘扫描信号。

    RL0~RL3键盘回馈信号。

    a~f表示数码管段选信号。

    N1~N3表示显示,键盘扫描地址。

    W1~W8表示输出模拟量,可以输出0~10mA,4~20mA亦可输出0~5V。

    本发明装置是如此实现的。如图1所示,现场信号经过采样仪表获得0~10mA的模拟电流信号,送来装置的电流/电压转换部件1,把电流/电压转换部件1,把电流信号变成0~5V的电压信号,再将此电压信号送过隔音部件2送到模/数转换部件3,本发明还有至少一个CPU和不少于2K内有的计算机4信号送到计算机4进行运算,建模控制量预测及报警值判断等一系列数据处理,计算机处理完毕后即输出控制信号。一路控制信号送终端接05,再经过驱动电路6完成显示、报警、记录、打印等一系列功能。另一路控制信号送D/A转换部件7,把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再经过隔离部件8送到电压/电流变换器9变成0~10mA的标准控制信号,此信号送现场执行单元。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还有一个键盘10通过接口5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键盘,可以完成现场人机对话或手动/自动切换等一系列功能。本发明去掉部件1和9,则还能够输入、输出电压信号。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选用下列元器件。电流/电压转换与现场隔离采用四片LM324即可完成8路输入信号。A/DD/A转换分别用AD7581和DAC0832,计算机采用LCB8100单片机,CPU为Z-8671终端管理接口用8279完成。终端驱动电路用75452,输出的电压/电流转换及隔离用四片LM324即可完成4路输出。本发明的灰色建模是这样实现的,见图2、图3,首先采用数据生成的方法,克服采取值的随机干扰的噪音污染;然后,用运生成数进行灰色建模;最后,对于建模预测后输出的控制量进行生成还原。

    所谓数据生成,是指对采样值进行座标变换,以获得非负数,再采用逐个累加采样值的办法,以获得接近于指数增长规律的数据,使其显示出较强的规律性。

    所谓灰色建模,是指按累加生成的数据,建立一个一阶的微分方程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微分方程模型的参数,由这个方程所描述的瞬时动态规律以及外推预测控制量的过程。

    灰色模型的表达式及其离散的外推解如下:

    (dΧ(t))/(dt) +A(t)Χ(t)+B(t)U(t)=0

    式中:A(t)    B(t)为最小二乘法所要辨识的参数;X(t)为t时刻的采样值;U(t)为t时刻的制制量。上式的离散外推解为:

    (t+K)=(X(0)(1)- (U(t))/(A(t)) )e-A(t)·(K+t-1)+ (U(t))/(A(t))

    式中:X(t+K)为对象在(t+K)时刻的外推预测值,X(0)(1)为采样起点的原始数据,K为外推步距。

    所谓生成还原是指对于外推预值进行累减还原;它是累加生成的逆运标。

    本发明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不依赖寻找对象的数学模型,按照灰色控制理论的方法,直接根据对象的动态趋势和发展势态,在被控对象将出现误差之前,就采取了控制策略,实现提前预测控制。本发明对采样周期    存放在计算机的给定内存单元,通过键盘可在现场直接调整这两个参数值,对于不同的对象,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算法容易,控制品质好,实时响应性好,对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整定参数容易、简便,能够多路输入,多路输出,成本低,现场改造和维护工作量小,安全可靠。

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及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个工业过程控制的新方法及装置。其特点是:不依赖寻找对象的数学模型,用运灰色建模,预测控制的方法,用计算机及其接口电路完成了对被控对象的预测及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算法容易,控制品质好,实时响应性强,对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整定参数容易,能多路输入,多路输出,成本低,现场改造和维护工作量小,安全可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