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57332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58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7911.1

申请日:

1990.09.26

公开号:

CN1057120A

公开日:

1991.12.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视为撤回1993.07.03||||||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5/403

主分类号:

G06F15/403

申请人: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哈尔滨市邮政局

发明人:

李天福; 罗耀华; 李金; 孙宝江; 郭森林

地址: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31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连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它由微型计算机、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监控通讯卡、录/放象机、摄象头、监视器、动态图象采集存贮卡和打印机等组成。该系统结构简单,软、硬件模块化,使用简便,维修容易,可靠性高。该系统用于对邮件单据自动查询,查询时系统给出稳定而清晰的画面显示或硬拷贝原件副本。它适用于各大、中、小型邮局邮件单据信息的自动存贮与查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图1-1),包括:微型计算机[1]、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2]、监控通讯卡[3]、摄象头[4]、录/放象机[5]、监视器[6]、动态图象采集存贮卡[10]和打印机[34]。
2: 如权力要求1中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通讯卡内含适应微通道结构的地址编码自动生成、纠错与通讯电路(图2-5、图2-6)。
3: 如权力要求1中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动态图象采集存贮卡内含分区分时数据缓冲存贮电路(图2-7、2-8、2-9、2-10、2-11、2-12)。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

    目前,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工作除大量采用单据分类仓库存贮人工查询外,尚可供选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缩微技术;二是利用模数转换技术将单据图象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计算机海量存贮体供查询(如日本专利“特开昭58-121186”)。第一种方式不便于自动化处理,同时胶片无法重复使用,消费大;第二种方式造价昂贵。结构复杂。另外,现存的大规模彩色图象、图形(或整页文字)存贮与检索系统(如中国专利“ZL89200993”),也无法直接用于邮局邮件单据查询。一是其容量低,最高存贮量仅为150万幅图象;二是其速度低(由于所选微机挡次低,控制电路功能简单);三是录/放象机磨损快(由于其采用进十退九控制方式,每存一帧图象都要多走十余次);四是管理软件功能无法适应邮件单据信息大量存贮与查询功能的要求;五是其无安全保障措施(如通讯自动纠错、关键字自动查重、查漏、自动寻码等)。

    邮局邮件单据信息存贮量为一般邮局月处理量约30~50万件,保存期二年;查询月处理量约3~5千件,其处理量大,要求操作方便,信息存贮安全,查询快速准确,造价适中,维修容易。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海量存贮邮件单据且满足信息存贮安全性、查询快速准确性、维修容易性要求的实用系统。它用普通的大1/2录象带的一帧存一张邮件单据。一盘3小时的磁带可存26万张单据。查询时,系统给出静止画面显示,如需要则给出硬拷贝的原件付本。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1给出了系统的总框图。它由微计算机[1]、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2]、监控通讯卡[3]、摄象头[4]、录/放象机[5]、监视器[6]、动态图象采集存贮卡[10]和打印机[34]组成。微计算机为IBMPS/2-80型,CPU为80386,总线为微通道结构。微通道是一种非多丛总线(即数据、地址具有各自的线),另外单独用线来传送控制,仲载和支持信号。它具有可靠性高、电磁干扰小、可支持八个主微处理器从而形成容错系统和多处理器系统、具有Programmable  Option  Select功能等特点。微通道对通道控制和所有数据的传输均采用异步协议。信号M/IO控制数据的传送方向(往内存还是往IO设备)-SI和-SO两状态线用以确定本次操作是读还是写。ARBO-ARB3用于总线的仲载。

    根据微通道的以上特点,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监控通讯卡(其电原理图为2-5、2-6)。它由总线操作性质锁存器[25](图2-5中U40(74LS373)),总线操作性质译码器[26](由图2-5中U45(74LS04)、U44(74LS13)、U46(74LS02)组成)、锁存控制器[27](图2-5中U38(74LS123))、地址锁存器[28](图2-5中U39(74LS373)、U41(74LS373)组成)、地址译码器[29](图2-5中U42(74LS688)、U43(74LS688)和地址设定用DIP开关构成)、写控制器[30](图2-6中U31(74LS138))、读控制器[31](图2-6中U30(74LS138))、单片机读写控制器[32](图2-6中U35(74LS02)、U36(74LS32))、数据锁存缓冲器[33](图2-6中U34(74LS374)、U37(74LS374))组成。内含适应微通道结构的地址编码自动生成、纠错与通讯电路(图2-5、图2-6)。

    它完成微计算机微通道与单片机间的命令、数据传送。并具有自动纠错等功能。微计算机IBM PS/2向单片机传送命令、数据时,在锁存控制器[27]的控制下,总线操作性质锁存器[27]和地址锁存器[28]分别将SO、SI信号和微通道中的有效地址锁存。由总线操作性质译码器[26]译出PSWR信号,该信号选通写控制器[30],写控制器译出PSWR1信号。PSWR1信号将微通道数据线上的有效数据锁入数据锁存缓冲器[33](图2-6中地U37(74LS374))中(该数据的格式为D0~D3为数据或命令、D4~D6为数据,命令、数据的次序的标志、D7为奇偶校验位)。单片机将U37中的数据取回,经奇偶校验,可知通讯是否有错(如果传送的是待录图象的地址,则单片机进一步判断本次地址与前次地址是否连续来进一步判断通讯是否有错)。然后将反馈信息打入数据锁存缓冲器U34。微计算机IBM  PS/2向单片机传送完数据后,立即将单片机的反馈信息读回。如果有错,则自动再传送一次。

    单片机向微计算机IBM  PS/2传送数据时,在单片机读写控制器[32]的控制下,将数据写入数据锁存缓冲器[33](U34(74LS374))锁存控制器[27]将微通道发出的SO、SI及有效地址分别锁入操作性质锁存器[25]和地址锁存器[28]。操作性质译码器[26]根据SI、SO信号译出PSRD,在该信号的选通下,读控制器[31]译出PSRDO,PSRPO信号打开锁存缓冲器U34的三态门,其中的数据被送到微通道数据线上而被读到微计算机IBM  PS/2的CPU中。该监控通讯卡经长期使用,证明其工作稳定可靠、功能完善是微通道与单片机(或其他微处理器)通讯的较实用的工具。

    图1-3是动态图象采集存贮卡的框图(其电原理图为图2-7、2-8、2-9、2-10、2-11、2-12)。它由低通滤波器[14](图2-9中C01等组成)、放大器[15](图2-9中T1、T2、T3、T4等组成)、A/D变换器[16](图2-9中的CA3306)、同步分离器[17](图2-9中T5、T6、T10、T11等组成)、分区分时数据缓冲存贮电路[18](由图2-8中的U57~U68(41256)、图2-11中的U88(74LS373)、U90(74LS373)、U75~U86(41256)等组成)、控制逻辑[19](图2-7)、D/A变换器[20](图2-12中T1、T2等组成)组成。内含分区分时数据缓冲存贮电路(图2-8、图2-10)。

    该采集存贮卡有三种基本的工作状态:视频图象采集(视频图象经A/D变换后以数据的形式存入存贮区);存贮区内的图象数据经D/A变换还原成图象在监视器上映出,同时存贮区内的数据读到微计算机IBMPS/2内存中。

    图象采集时的采样频率为10MHZ、采样周期仅100ns。而存贮芯片41256的写周期在200ns以上。为保证可靠地存贮经A/D变换得到的数据,采用地址、数据分时缓冲锁存的快采慢存方式来解决用低速存贮器存贮高速采样数据。图象采集时存贮芯片41256的RAS、CAS、WR的波形见图1-8。图象采集时,由图2-3中PBo发出采样脉冲,该脉冲使图2-7中的U91(74LS74)的Q端置成低电平。帧脉冲ZMC到来时U92(74LS74)的Q端被置成低电平。故U93(74LS74)的D端为低电平。U94(74LS161)、U96(74LS74)构成以行脉冲为单位时间的延时器,帧(或场)脉冲起动该延时器工作,延时时间到后,U96的Q端由低电平跳变成高电平,故U93的Q被置成低电平。WR0~WR3可以输出低电平有效的负写入脉冲。A/D变换得到的数据在WR0~WR3的作用下被存入到相应的存贮区。一帧图象采集完后,地址发生器(由U110~U113(均为74LS161)构成)U113的CY产生正脉冲,该脉冲使U93、U91的Q端变成高电平,整个采集卡转成D/A变换状态。

    由图1-8可知,每4次采样为一个循环,一个循环中的4个采样值分别被存入存贮区0~3,且具有相同的地址。

    无论哪种工作状态,都必须先规定好对哪个存贮区操作。存贮区由图2-8中的U28(74LS374)或U29(74LS374)决定。图象采集和D/A变换时,多路选择开关U210(74LS157)选择U28(74LS374),U28的值由单片机写入。微计算机IBM PS/2读取存贮区内的数据时,U210选择U29(74LS374),U29中的值由PS/2写入。

    图1-2是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的框图。它由单片机系统[7](由图2-1中的U00(8031)、U01(74LS373)、U02(2764)组成),地址读写处理器[8](其电原理图为图2-4),录/放象机操作控制器[9](其电原理图为图2-3)、专用键盘[11]、数码管显示器[12](其电原理图为图2-2),显示切换器[13](继电器组)组成。它可通过监控通讯卡[3]与微计算机[1]联机工作,在微计算机[1]的控制下完成邮件单据的存贮和查询。也可脱机独立工作,脱机时它的工作状态由专用键盘[11]和数码显示器[12]来控制。

    图1-4是地址读写处理器框图。它由专用放大器[21](图2-4中的U17(BA333))、整形电路[22](图2-4中的U19(LM339)等组成)、放大器[24](图2-4中的U18(LM741CN)等组成、控制逻辑[23](图2-4中的U13~U15(均为LM741CN)、U16(CD4066)等组成)组成。在邮件单据存贮时,它将单片机系统[7]发出的地址码记录在录象带的音频通道上。在查询及存贮过程的部分时间内,将录象带上已记录的地址码读出并送给单片机系统[7]。

    邮件单据存贮时,微计算机[1]根据邮件单据的节目,自动生成磁带编号及相应的单帧图象的地址等记录,并把这些记录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中,同时经监控通讯卡[3]将存贮命令及相应单帧图象的地址传给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2]。邮件单据经摄象头[4]转换成视频图象信号,在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2]的控制下,以单帧的形式记录在录象带的视频磁迹上。同时单片机[7]将该图象对应的地址码编成改进型的曼彻斯特码(其波形见图1-7、改进型的曼彻斯特码较曼彻斯特码(波形图见图1-6)读出时的误码率大大降低),经地址读写处理器[8]记录在该图象对应的音频磁迹上,以确保邮件单据的图象与其地址编码的严格对应关系。

    邮件单据查询时,键入关键字后,计算机[1]根据邮件单据的节目自动从数据库中找到其图象所在录象带的编号及图象的地址。经监控通讯卡[3]将该地址及查询命令传给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2]。由它完成查询任务。如果是上电后第一次查询,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使录/放象机[5]进入重放状态,录象带音频磁迹上的地址经专用放大器[21]、放大器[24]二级放大后,经整形电路[22]整形,送入单片机[7]。单片机根据读到的地址,计算出待查询的图象在录象带上的位置。如果该位置与磁头间的距离超过5秒钟的距离,则使录/放象机[5]进入快进(倒)状态,以加快查询的速度。当该距离进入5秒钟内时,使录/放象机进入正常重放状态。设待查询的邮件单据的视频图象的地址编码为N,则N-1、N、N+1、N+2地址对应的图象信号经A/D变换后分别存入动态图象采集存贮卡[10]的0~3区,同时将1区中的数据经D/A变换器[20]还原成静止的图象,稳定而清晰地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如果不是上电后的第一次查询,且待查询的地址为N-1、N+1、N+2中之一,则直接将对应存贮区中的数据经D/A变换后显示出来。如果地址不是N-1、N+1、N+2中之一,则重复上电后第一次查询的过程。

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邮局邮件单据信息查询系统。它由微型计算机、智能化单帧图象处理器、监控通讯卡、录/放象机、摄象头、监视器、动态图象采集存贮卡和打印机等组成。该系统结构简单,软、硬件模块化,使用简便,维修容易,可靠性高。该系统用于对邮件单据自动查询,查询时系统给出稳定而清晰的画面显示或硬拷贝原件副本。它适用于各大、中、小型邮局邮件单据信息的自动存贮与查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