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卸车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5733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8077.5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号:

CN104071598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5G69/24

主分类号:

B65G69/24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发明人:

李峰; 张敏; 郭建刚; 李健; 李壮; 范坤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代理人:

陈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卸车装置,支架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卸物平板的右侧铰接在支架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的顶部,接物平板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右侧,搭接板的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左侧。本发明解决了卸车难的问题,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移动式卸车装置,包括“L”型支架(1)、卸物平板(2)、接物平板(3)和搭接板(4),其特征在于:位于支架(1)左侧顶面上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固定有升降器(6),支架(1)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7),卸物平板(2)的右侧铰接在支架(1)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6)的顶部,各升降器(6)可使卸物平板(2)的左部上下移动,接物平板(3)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前后侧板壁上分别设有拉杆(5),各拉杆(5)可勾住接物平板(3)的前后侧板壁,使接物平板(3)的右端折起,搭接板(4)的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左侧。

说明书

可移动式卸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卸车装置。
背景技术
平时物资部门卸车,一般采用人站在车上向下扔货物或者由人从车上抬卸车,由于车和地面有一定的落差,特别是大货车的落差接近1.5米至2米,货物在扔落地的过程中会摔变形的可能性,参与卸车的人员也存在被砸伤的危险性,且容易将地面砸的凹凸不平,非常不方面。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货物卸车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卸车装置,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装置包括“L”型支架、卸物平板、接物平板和搭接板,位于支架左侧顶面上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固定有升降器,支架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卸物平板的右侧铰接在支架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的顶部,各升降器可使卸物平板的左部上下移动,接物平板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右侧,卸物平板的前后侧板壁上分别设有拉杆,各拉杆可勾住接物平板的前后侧板壁,使接物平板的右端折起,搭接板的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左侧。
本发明的卸物平板可自动调节高度,以适应双排车和大货车的装卸,货物顺着该卸物平板滑落到接物平板,接物平板起到防滑和缓冲作用,不容易弹起伤人,转轮可推拉移动方便。本发明解决了卸车难的问题,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L”型支架1、卸物平板2、接物平板3和搭接板4,位于支架1左侧顶面上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固定有升降器6,支架1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7,卸物平板2的右侧铰接在支架1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6的顶部,接物平板3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前后侧板壁上分别设有拉杆5,搭接板4的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左侧。
使用时,通过转轮7把该装置推到车厢的后面,把勾在接物平板3的前后侧板壁上的拉杆5拿开,使接物平板3的右端接地,调整升降器6的升举高度,使卸物平板2的左侧刚好和车厢平齐,然后把搭接板4的左侧搁置在车厢后沿,使货物顺卸物平板2滑下到接物平板3。

可移动式卸车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移动式卸车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移动式卸车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移动式卸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移动式卸车装置.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59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1598A21申请号201410308077522申请日20140701B65G69/2420060171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地址271000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6号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72发明人李峰张敏郭建刚李健李壮范坤74专利代理机构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37207代理人陈冰54发明名称可移动式卸车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卸车装置,支架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卸物平板的右侧铰接在支架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的顶部,接物平板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右侧,搭接板的。

2、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左侧。本发明解决了卸车难的问题,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598ACN104071598A1/1页21一种可移动式卸车装置,包括“L”型支架(1)、卸物平板(2)、接物平板(3)和搭接板(4),其特征在于位于支架(1)左侧顶面上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固定有升降器(6),支架(1)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7),卸物平板(2)的右侧铰接在支架(1)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6)的顶部,各升降器(6)。

3、可使卸物平板(2)的左部上下移动,接物平板(3)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前后侧板壁上分别设有拉杆(5),各拉杆(5)可勾住接物平板(3)的前后侧板壁,使接物平板(3)的右端折起,搭接板(4)的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左侧。权利要求书CN104071598A1/1页3可移动式卸车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卸车装置。背景技术0002平时物资部门卸车,一般采用人站在车上向下扔货物或者由人从车上抬卸车,由于车和地面有一定的落差,特别是大货车的落差接近15米至2米,货物在扔落地的过程中会摔变形的可能性,参与卸车的人员也存在被砸伤的危险性,且容易将地面砸的凹凸不平,非常。

4、不方面。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现有货物卸车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卸车装置,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装置包括“L”型支架、卸物平板、接物平板和搭接板,位于支架左侧顶面上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固定有升降器,支架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卸物平板的右侧铰接在支架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的顶部,各升降器可使卸物平板的左部上下移动,接物平板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右侧,卸物平板的前后侧板壁上分别设有拉杆,各拉杆可勾住接物平板的前后侧板壁,使接物平板的右端折起,搭接板的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的左侧。0004本发明的卸物平板可自动调节高度,以适应双排车和大货车的装卸,货物顺着该卸物。

5、平板滑落到接物平板,接物平板起到防滑和缓冲作用,不容易弹起伤人,转轮可推拉移动方便。本发明解决了卸车难的问题,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特点。附图说明000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07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L”型支架1、卸物平板2、接物平板3和搭接板4,位于支架1左侧顶面上的前后位置处分别固定有升降器6,支架1的底面四周边缘分别固定有转轮7,卸物平板2的右侧铰接在支架1底面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左侧固定在各升降器6的顶部,接物平板3的左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右侧,卸物平板2的前后侧板壁上分别设有拉杆5,搭接板4的右侧铰接在卸物平板2的左侧。0008使用时,通过转轮7把该装置推到车厢的后面,把勾在接物平板3的前后侧板壁上的拉杆5拿开,使接物平板3的右端接地,调整升降器6的升举高度,使卸物平板2的左侧刚好和车厢平齐,然后把搭接板4的左侧搁置在车厢后沿,使货物顺卸物平板2滑下到接物平板3。说明书CN104071598A1/1页4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7159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