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收寄及收寄信息处理系统.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57261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01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1017

申请日:

1988.03.14

公开号:

CN88101017A

公开日:

1988.12.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5/20

主分类号:

G06F15/20

申请人:

浙江省邮电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叶宝荣; 蒋杭育; 王信康; 韩乾良; 洪国如; 刘湍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4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邮电部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王丽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邮政营业窗口邮件的称重、计费与打印系统。包括完成称重的电子传感秤,营业员操作的键盘,确定资费、协调系统工作的单板机,显示资费等的显示器和打印机。本发明改变了人工查表输入单价或输入邮政编码的方式,采用三键编码输入法用键盘输入寄达地市、县级汉字地址,系统自动产生单价、翻译出寄达地邮政编码、根据称量数据及邮件业务类别计算资费并以数码和条形码两种方式打印寄达地邮政编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邮政营业窗口收寄邮件的称量、计费、打印、显示系统,包括完成称量的电子传感秤,输入单价或邮政编码、邮件业务类别、特别费用、功能、统计管理信息的键盘,根据单价或邮政编码、重量、邮件业务类别、特别费用按预定公式计算资费金额、协调系统工作的单板微计算机,显示单价、重量、资费的显示器,打印单价、重量、资费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系统包括市、县级汉字地址输入键盘、按汉字地址三键编码输入法输入市、县级汉字地址、用以产生键码,经分解、查表、转换处理、翻译成对应于该地址的邮政编码,并产生单价;RAM停电自保浮充电源,在系统无正常供电时,保留大、小累计值、在机修改的单价表栏目及其内容记录在RAM中,由程序访问执行修改内容;电子传感秤浮充电源,在系统无正常供电时,电子传感秤仍可称重;机械秤接口,可用象限扇面秤代替电子传感秤称重;条形码标印机,用条形码标印起始码、收寄区邮政编码,寄达区邮政编码、邮件编号和校验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县级汉字地址输入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键盘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键,横、竖、撇、点、折五种单笔笔划及横横、横竖、横撇、横点、横折、竖横、竖竖、竖撇、竖点、竖折、撇横、撇竖、撇撇、撇点、撇折、点横、点竖、点撇、点点、点折、折横、折竖、折撇、折点、折折、二十五种双笔笔划键,及按高频字根选择的钅(金)、木(目、禾)、日(饣、食)、月、土(土、士)、廾(、廿)、宀、山、扌( )、立十类二十个优先部首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县级汉字地址三键编码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凡地址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省会城市的击键二次,第一键击京或沪或津或省、自治区简称键,第二键击市、州、旗键;凡属上述地区以外的市、县、区、旗、州地址一般击键三次,第一键击该地址所属省、自治区简称键,将地址中省、自治区名及末尾的市、县、区、旗字移去,余下的地址内容,取其首尾两字为该地址的第一、第二特征字,凡属自治县、自治州、自治区、自治旗的地址,则取余下地址的第一、第二两字作为该地址的第一、第二特征字,按笔顺各选其第一个双笔笔划,作为第二键和第三键击入。
4: 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市、县级汉字地址三键编码输入法,其特征在 于解决市、县级汉字地址的重码问题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即按提示符标记及其规定内容补击第四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邮寄或运输物品的称量、计费、打印、显示系统,特别是邮政营业窗口邮件的称重、计费与打印单据的系统。

    现有的邮件收寄系统主要包括完成称重的电子传感秤、由营业员操作的键盘,用于输入与计算资费有关的信息,确定邮件资费的计算处理器,显示重量、资费的显示器和在单据上打印重量、单价、资费等的打印机。

    CN86201740U“多功能邮政电子秤”,主要由电子称重单元、单板计算机、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组成。根据中国邮政业务的需要和特点所设计的键盘,分为业务类别键、寄达区域键、特别费用键、数字键、统计计算键、系统管理键六类共31个键,以提高邮政营业窗口的服务效率。根据邮件的收寄区及寄达区,人工查阅“国内包裹资例表”,找到至该寄达地每公斤邮件的资费即单价,并通过数字键输入计算机内,随后按用户要求键入业务类别、寄达区域、特别费用信息,使计算机按预定公式进行总资费计算,最后显示、打印邮件重量及总资费。

    美国专利USNO.4308579“具有串行数据总线的多处理器邮政包裹计费系统”,也是一种由营业员击键输入有关单价、计费信息、系统完成称重、计算资费并打印、显示的系统。

    邮寄或运输业务既要传递实物又要处理相关信息,在分散的实物收寄至集中实物的分拣出口至运输至再分拣出口至分散投递到收物人的整个实物传递过程中,都必须依据收寄地地址、寄达地地址及物件流水号。国际上解决实物传递量与信息处理量与日俱增问题的方法是推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是地址信息数码化的一种形式,依靠邮政编码可简化识别与记忆地址信息,便于实现出口分拣的自动化。

    美国专利USNO.3635297,所述的系统自动称重,操作者击键输入寄达地邮政编码及物件处理种类信息,计算处理器取出ROM中存贮的有关单位重量数据和价格数据,结合称重数据计算得出总资费。

    由于收寄地不同,同样的物件传递到各个寄达地的资费也不同,各收寄地都有自己使用地“包裹资例表”,因此一个收寄及信息处理系统必须能满足各个收寄区不同“包裹资例”的需要,也必须能满足单价浮动、资费计算方式更改的需要。

    上述一类专利申请案中,存在着ROM中信息如何修改的问题。

    美国专利USNO.4495581“用户可编程邮资计算机”,利用总线定位微处理机,根据三位邮政编码表示的行政区域,编制只读存贮器程序,可以不用替换ROM芯片或重写ROM的常规方法更改ROM中的信息。

    以上所涉及的已有技术中,收寄信息输入是计算资费的前提。查阅“国内包裹资例表”直接输入单价,这是一种慢、差、费的输入方法。输入寄达区的邮政编码,系统自动产生单价;输入既快又好,但中国幅员辽阔,“中国简明邮政编码通信录”收集了全国267个邮区、2440组县、市(工矿区)的邮政编码,在绝大多数顾客不能自觉地准确使用邮政编码的情况下,由营业员查表输入邮政编码,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而且人工手写的数字对自动分拣时的编码识别带来技术难度,因此对外国适用的邮政编码输入法在中国普遍使用,似有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汉字地址输入的邮件收寄及信息处理系统。营业员直接输入寄达地汉字地址,系统自动翻译出相应的邮政编码,产生单价数据,并同时具有单价输入和邮政编码输入的功能,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减轻营业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自动分拣的效率和质量,该系统能将寄达地的邮政编码以数码和国际通用的五中取二条形码的形式分别打印,并填写在“国内包裹详情单上”,条形码单随邮件一起流转。

    本发明的目的还有:该系统在停电时仍能称重,并全部保留停电前系统中的信息。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是:该系统能以有限的内存空间满足不同省区、计费区域的不同单价资费标准的需要及更改单价的需要,而不必更换软件、ROM芯片、重写ROM芯片和其他比较复杂的方法。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

    一种邮件收寄及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确定邮件重量并将重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传感秤;根据输入的寄达区汉字地址信息和至少一种业务类别信息,确定邮件单价、翻译邮政编码、计算邮件资费、显示单价、重量、资费、邮政编码的以单板微计算机为系统开发中心的系统主机;面向顾客显示重量、资费的外显示器及用条形码方式打印寄达区邮政编码等信息的条形码标印机。

    附图1、邮件收寄及邮件信息处理系统配置图。

    附图2、系统主机200上的键盘201布局图。

    附图3、系统主机200上的显示板202布局图。

    附图4、系统主机200上的显示板203布局图。

    附图5、邮件收寄及邮件信息处理系统电原理框图。

    附图6、邮件收寄及邮件信息处理系统软件框图。

    附图7、汉字地址输入程序流程简图。

    附图8、汉字地址输入键码转换程序流程简图。

    附图9、翻译单价程序流程简图。

    附图10、称重、采样计算资费程序流程简图。

    附图11、标码程序流程简图。

    下面为附图说明:

    附图1,邮件收寄及邮件信息处理系统配置图。

    系统包括电子传感秤100,系统主机200,外显示器300,条形码标印机400,象限扇面秤500。蛇皮线1、2、3分别将系统主机200与条形码标印机400、电子传感秤100(或象限扇面秤500)、外显示器300联接成系统。象限扇面秤500可替代电子传感秤100。

    电子传感秤100包括秤盘101,专供停电时称重使用的重量显示板102,停电与显示控制板103。停电时,开关置于“停电”位置,“显示”灯灭,电子传感秤100仍可长时间称重。

    系统主机200包括键盘201、内显示板208包括显示寄达区邮政编码、单价、资费、重量的显示板202和显示业务、管理类别的显示板203。204为人工放入的包裹详情单。打印机207包括锤式打印部分205、滚式打印部分206,可一次在包裹详情单204上完成包裹流水号、收寄日期、收寄局邮戳、收寄局邮政编码的滚印和单价、重量、资费金额、寄达局邮政编码及加收资费标记的打印。

    外显示器300,包括外显示板301,显示重量和资费,其显示值与系统主机200显示板202上的内容一致。

    条形码标机400,打印纸401,条形码打印样张402。采用五取二编码制式,标印内容含收寄流水号、收寄局邮政编码、寄达局邮政编码及校验码、保护码等。

    附图2,系统主机200上的键盘201布局图。

    键盘201包括直辖市、市(州、旗)、县(区)行政区特征键201-1共5个,中文地址输入键201-2共30个,业务类别键201-3共7个,系统管理及计算键201-4共15个,系统统计管理键201-5共6个。

    邮电部邮政总局制定的“中国简明邮政编码通信录”及分省、区编制,分区核定的“国内包裹资例表”,共列有县一级汉字地址约3000条。本着简捷、易学、实用、击键次数少、节省内存的原则,本系统发明了一种在小键盘上输入县级以上汉字地址适于邮件收寄业务的编码方法。

    每条汉字地址首先给出的是最易识别的所属行政区范围,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因此可以将汉字地址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归为29个大类(海南省、台湾省暂缺)。见表一。

    表一

    同一大类中,一条汉字地址区别于其他汉字地址并不需要列出它的全部汉字。本发明仅从中择取二个汉字代表全部地址内容,该二字按顺序分别定义为第一特征字和第二特征字。

    汉字由笔划组成,按运笔方向将汉字笔划归为五种,即横、竖、撇、点、折。其定义内容见表二。

    表二

    为了用较少的击键次数获得较大的信息量,可采用一键输入两种笔划即双笔画的输入方式,本发明按几种常用书写笔顺及简(繁)字体,择取特征字的第一个双笔代表该汉字。将表二中所述五种笔划及其派生的双笔笔划按5×6矩阵排列,内容见表三。排列规律很强,易于记忆。

    表三

    本发明除了引用单、双笔笔划的概念外,还采用了一部分高频字根作为优先部首以代替双笔表示特征字的作用。优先部首共十类20个:钅(金)、木(目、禾)、日(饣、食)、月、土(土、士)、廾(、廿)、宀、山、扌()、立。

    将表一的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分布与表三合并,再加入优先部首,以一键多义而形成的键盘201-1及201-2共35个键,击键2次或3次(少数4次),即可完成对全国县、市一级近3000个汉字地址的编码输入,故本汉字输入法简称“中文地址三键编码输入法”。其击键规则是:

    1、凡地址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省会城市的击键二次。

    第一键击:京或沪或津或省名简称键。

    第二键击:

    2、凡属于上述地区以外的市、县(区、旗)地址一般击键三次。

    第一键击:该地址所属省(自治区)简称键。

    将市、县地址中省名及其末尾的市、县、区、旗字移去,余下的地址内容,取其首尾二字为该地址的第一、第二特征字(只有一个字则重复该字),各选其第一个双笔笔划,作为第二键和第三键击入。

    3、凡以自治县、自治州、自治区、自治旗结尾的地址一般也击键三次。

    第一键击:省名简称键。

    将市、县地址中省名移去,余下的地址内容,取其第一、第二两个汉字分别作为该地址的第一、第二特征字,它们的第一个双笔笔划,分别作为第二键和第三键击入。

    4、在选择特征字的双笔时,凡落入优先部首的,则不解体成双笔笔划,而优先键入部首,代替欲输入的双笔笔划。

    5、在选择双笔或部首时,凡遇氵、冫则舍去不予考虑。

    6、当地址舍去省名及末尾的市、县(区、旗)后,只剩一个特征字,且键入第一双笔笔划后,该特征字只留一个单笔笔划,按表二的笔划定义原则,击入这一单笔。

    在近3000个市、县级汉字地址中,属于同一省(自治区)内具有相同特征字的地址,如江苏省无锡市与江苏省无锡县;特征字不同但第一双笔笔划相同的地址,如湖北省京山县与湖北省应山县,从而形成重码。因此按上述规则输入一条市、县级汉字地址后,仍不能确定相应的邮政编码和单价。本发明在有重码市、县的数据结构中建立有重码标志、重码表长度及重码表地址偏移量,由重码类别在内显示器202上显示相应提示符,根据提示符提示内容,营业员补击第四键,以区分重码地址,得到相应的邮政编码和单价。表四列出了6种提示符及其相应的处理内容。

    表四

    若从使用机会均等的角度统计,全国约3000个市、县级地址,需击键4次的地址占12%。实际上,50%以上的邮件业务量发生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区,从使用频度角度统计,4次击键的概率很小。

    如果出现提示符为,说明用表四内容仍不能输入该汉字地址,构成死码。全国近3000个市、县级汉字地址共有4对死码地址,见表五,届时可查表,输入邮政编码,以代替汉字地址输入。

    表五

    表六中例举了十二种中文地址的三键编码输入法击键内容。

    表六

    为满足邮政营业窗口的业务需要而设置的业务类别键201-3与系统管理及统计计算键201-4,各键的功能为:

    普包:普通状态,利用数字键0-9输入单价;处理普通包裹。

    编码:编码状态,利用201-1,201-2输入中文地址或利用数字键0-9输入邮政编码。

    挂刷:处理挂号印刷品,增加挂号费,超过5公斤告警。

    快递:处理快递小包,每件加收50%的普通包裹资费,超过1公斤告警。

    保价:处理保价包裹,加收1%保价费。

    航空:处理航空件,编码状态下,自动产生航空单价,普通状态或不能航运则告警。(普通状况下收寄航空包裹可直接输入航空单价)

    代收:处理代收货款,加收处理费0.30元。

    计算:计算状态,利用数字键0-9、+/商、-、=作加减、找币等运算,操作方法同一般计算器。

    去皮:对秤进行去皮处理,限度为10公斤。

    时/回:计算状态下作时钟,显示月、日、时、分;普通及编码状态下处理邮政回执,加收回执费。

    小显:一次击键显示小累计金额,二次击键显示累计包裹件数。

    小累:一次击键置包裹金额与件数的小累计起始点,二次击键置包裹金额与件数小累计终止点。

    大累:一次击键、显示大累计金额,二次击键,显示大累计包裹件数。计算状态下,利用数字键可以置入累计金额与包裹件数的起始值,累计值有误则自动告警。

    +/商:“加”操作符;处理5公斤以下的商品包裹(5公斤以上的包裹、系统自动按商品包裹处理,不必按键)。

    -:“减”操作符。

    =:算术“等于”操作符;相关人机对话程序中使用。

    清除:结束系统自检状态;清除收寄一件包裹输入的信息。

    201-5打印键

    打印:每击键一次,在“国内包裹详情单”204上打印该包裹的重量、单价、金额、寄达局邮政编码、包裹编号、收寄日期、收寄局邮政编码、收寄局邮戳;系统累计包裹金额和件数。无包单、无单价值、无重量或操作错误不打印。

    附图3,系统主机200上的显示板202布局图。

    附图4,系统主机200上的显示板203布局图。

    202-1    由4个7段显示器组成,显示重量,其值与外显示器301显示内容一致。

    202-2    由3个7段显示器组成,显示单价,第3位显示器还显示寄达区邮政编码第一位。

    202-3    由5个7段显示器组成,显示资费,还显示寄达区邮政编码2-6位,后二位固定00。监控状态下,显示内存及口地址值。

    203-1-203-6    由6只发光二极管组成,分别表示系统的编码状态、挂号业务、快递业务、保价业务、航空业务及小累计计算状态。

    附图5,邮件收寄及邮件信息处理系统电原理框图。

    电子传感秤100包括秤盘101,用以承接邮件,力传感器104,包裹的重量通过力传感器104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放大器105按比例放大模拟信号,A/D转换器106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系统总线216输入系统主机200中。停电时,人工将开关K从正常状态拨到“停电”状态,上述数字信号通过译码驱动器107和秤显示器102显示邮件重量。为了在停电时仍能使用电子传感秤称重,100还包括电子秤浮充电源109。正常状态下,邮件重量数据通过显示器接口108,在秤显示器102中显示。

    系统主机200包括单板微处理机213,由CPU、RAM、ROM、PIO、CTC及必要的接口、地址译码等组成。ROM及I/O扩展板212可扩展内存32K。ROM区存有“中国简明邮政编码通信录”构成中文地址数据库;存有本邮区使用的“国内包裹资例表”,构成单价数据库;存有系统程序;中文地址处理程序;标码程序,实际使用18K空间。

    1KRAM空间包括设系统堆栈区、单价修正区及系统标志缓冲区。217数据通讯接口,可与上位微机联络,传送邮政营业数据,营业员按附图2说明中所介绍的“三键编码输入法”将寄达区市、县级汉字地址信息,通过键盘201、键盘接口211、系统总线216输入单板微处理机213中,经程序处理翻译成相应的邮政编码,并产生单价。根据单价及营业员随后键入的邮件业务类别指令,按资费计算公式,计算资费,通过系统总线216、显示器接口208、内显示板202显示寄达区邮政编码、重量、单价、资费,并通过打印机接口210,在包单打印机209上打印各种数据。主电源215为系统主机供电。RAM自保浮充电源207。系统的大、小累计信息存放在具有停电自保功能的RAM区,在系统使用中发生不可避免的停电时,不会影响原累计值。

    为了适应邮政业务更改的需要;例如国内包裹资费单价调整,营业员不必更改系统软件或将有关ROM芯片重新复写,甚至采用其他更复杂的方法,只要打开系统软开关,通过键盘直接进行单价表栏目及其内容的修改,修改内容记录在RAM中,由程序访问执行该内容,RAM有了停电自保功能,随时修改数据是简便易行的。

    外显示器300,对顾客显示包裹重量和资费。包括挂在系统总线216上的显示器接口302及外显示板301。

    条形码标印机400,包括挂在系统总线216上的标码机接口403及条码标印机构404,按条形码方式标印收寄区邮政编码,寄达区邮政编码、包裹编号等,实施中条形码标印机构采用LASERPP40描绘机芯改制。

    象限扇面秤500,邮局在更新原有邮件收寄设备时,不一定更换本可以使用的象限扇面秤,代之以电子传感秤,通过系统主机200中的秤接口214,同样可完成系统的全部功能。

    附图6,系统软件总框图

    系统软件由键盘管理程序、系统功能程序和称重采样计算程序等三部分主要程序模块组合的,开机或复位后系统自动进入初始化程序,初始化程序结束即转入键盘管理程序。键盘管理程序为系统的主程序,系统的功能程序即包裹收寄处理都作为独立的程序被调用,这种功能程序模块式的处理方法提高了系统软件透明度,便于系统的调试、维修及功能的修改和增删。

    称重采样计算程序作为中断程序处理,使系统能对称重的变化作最迅速的反应,而且还有效的减轻了系统的负担。

    中文地址信息处理是键盘管理程序中的主要程序,也是系统的基本程序,包括中文地址输入程序、输入键码转换程序、翻译单价程序三部分程序组成。

    附图7,汉字地址输入程序流程简图

    汉字地址输入程序是解决地址信息输入系统的关键程序。程序首先检查是否为重码处理状态,当营业员击键为解决重码时,程序查找重码表,转入重码处理,当击键是地址输入时,则修正地址输入计数器,将键码存入地址输入缓冲区,并判断第一次击键是否为“省简称”键,若不是则发出声响告警,表示输入错误。对第二次击键,检查是否为市(州、旗)键,若是则进入省会市处理程序。在第三次击键后,程序对地址输入缓冲区的三组键码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完的键码置入约定的内存单元中,程序进入下一模块输入键码转换程序。

    附图8,汉字地址输入键码转换程序

    中文地址输入的三组键码进入计算机后,必须经过转换处理,才能完成检索邮政编码、重码提示等任务。转换的基本思想是根据键码与编码数据之间的对照表查表确定,或者是重码或者由检索到的编码数据得出相应的邮政编码。

    如附图2说明中所述键盘中文地址信息输入键共35个,键码值35个,输入一条汉字地址平均击键三次,则根据排列组合原理A335=35×34×33=39270,即最多可产生39270种编码数据,翻译全国近3000个市、县级汉字地址,实际只须占用该最大值的1/13。

    编码数据按地址码递增的顺序存贮在数据库中,对于随机输入的汉字地址信息,其键码也是不连续的,要从数据库中迅速找到相应的编码数据,采用先由键码确定所对应的编码存贮地址,再由该地址码找到相应的编码数据,进行分解判断处理的方法。

    由键码确定地址码,依据键码与编码的地址码之间的对照表。本系统共编制了29张对照表,分别对应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码模块对照表的地址。系统首先根据“省简称”键的键码,找到对应省、直辖市、自治区编码模块对照表的地址,然后根据依次输入的第二键码采用分块索引,一一对应方法继续查找对照表,得到编码数据存放的模块索引(模块首地址)及模块长度值,最后由第三键码在该模块中以顺序法查找,取出对应的编码数据,判断处理后求得邮政编码或转入重码处理状态。

    中文地址输入的键码转换过程就是一个查找对照表,检索编码数据的过程。由于操作错误而找不到对应的编码数据,系统随时发出告警信号。确定汉字地址的邮政编码后,系统进入翻译单价程序。

    附图9,翻译单价程序流程简图

    设置独立的单价表,根据邮政编码翻译相应的单价,由邮政编码的前2位代码(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查找相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单价索引表地址,再由邮政编码的3、4位(代表县、市局)查找单价索引表,得到该地区的单价表序号,从而取出相应的普通包裹单价和航空单价,并存入单价缓冲区。

    附图10,称重、采样计算资费程序流程简图

    称重、采样、计算资费程序首先采集重量数据,进行重量的处理并保存显示重量值,然后程序判断单价输入标志,如单价已输入,转入计算资费程序,根据不同的收寄命令(普通包裹、航空包裹、商品包裹、挂号印刷品、快递小包、保价、代收货款等)按公式计算相应的资费,并显示输出。

    附图11,标码程序流程简图

    采用黑(白)宽窄条形符,分别表示“1”“0”的二进制编码,在物流和搬运系统的分拣、分配自动化方面有显而易见的优点。本发明中由输入中文地址翻译邮政编码的技术,为用条形码标印寄达地邮政编码建立了前提条件。

    程序中首先设置邮件编号、收寄区邮政编码,并翻译的寄达区邮政编码,进入中断程序,以五取二编码方式标印出条形码。

    已有的国内包裹收寄设备或系统,采用电子传感秤称重和微处理机技术,完成由重量、单价、特别业务费用等计算资费的功能,减轻了营业员的部分劳动,但是单价仍然须由人工查表后输入。本发明的特点之一是直接输入汉字地址,由系统自动确定单价。特点之二是,不仅考虑减轻营业员的劳动,提高服务效率,而且要在收寄环节为实物传递中全程全网的分拣(按码入口)、登单(封发普通包裹清单、收发路件邮单)自动化处理提供必须的信息。即将输入的汉字地址翻译成邮政编码并以数码和条形码两种方式提供寄达区邮政编码、收寄区邮政编码及邮件编号等。分拣中心根据这些信息,利用笔型扫描器等条形码读出器,在技术上实现自动识码分拣、自动登写清单或路单,是简便易行的。特点之三是在推广邮政编码方面的积极意义,有利于邮政业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邮政业务自动化的深入,采用电子计算机对营业设备进行群控,将多台收寄、出售、取包等单机收入的币值金额、找币金额、数量等随时统计、汇总并自动显示、打印、报表。本系统的特点之四是有数据通讯接口,可与上位微机联络进行邮政营业的数据传送,构成计算机邮政业务的局部网络,为实现邮局营业的自动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一个理想的邮件收寄及收寄信息处理系统,最好还能显示汉字地址,其实现技术是公知的,但将增加系统的成本,其性能价格比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系统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汉字地址“三键编码输入方法”除了用于邮电部门邮件的收寄及收寄信息的处理、信函分拣、电报分发,还可用于仓库、工厂、车站、码头、机场的物件分类等储运系统。中文地址“三键编码输入法”还可用于查询邮政编码方面。

邮件收寄及收寄信息处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邮件收寄及收寄信息处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邮件收寄及收寄信息处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邮件收寄及收寄信息处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邮件收寄及收寄信息处理系统.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邮政营业窗口邮件的称重、计费与打印系统。包括完成称重的电子传感秤,营业员操作的键盘,确定资费、协调系统工作的单板机,显示资费等的显示器和打印机。本发明改变了人工查表输入单价或输入邮政编码的方式,采用三键编码输入法用键盘输入寄达地市、县级汉字地址,系统自动产生单价、翻译出寄达地邮政编码、根据称量数据及邮件业务类别计算资费并以数码和条形码两种方式打印寄达地邮政编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