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572043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19972.3

申请日:

20180109

公开号:

CN108077006A

公开日:

201805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25,A01G24/10,A01G24/22,A01C1/00

主分类号:

A01G22/25,A01G24/10,A01G24/22,A01C1/00

申请人:

何炽斌

发明人:

何炽斌,蒋浩良,白红玉

地址:

52829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澜中路6号东怡花园B区3座514房

优先权:

CN201810019972A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永华;齐文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S2.底层原料的配置;S3.种植地的围盖;S4.种植;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S6.收成;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新颖巧妙、技术连贯性强,通过种子的优选和改变种植方法,克服了现有传统种植薯莨时子体茎部只有一个从母体吸收营养通道的不足,通过增大薯莨母体和子体吸收营养的面积,提高薯莨母体和子体的生长速度以及繁殖速度,缩短薯莨种植的见效周期,是种植户很需要的生产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在种植前用沙土堆埋,定期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S2.底层原料的配置:选取光照较弱、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将河沙、泥沙、薯莨渣、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填入种植地中;S3.种植地的围盖:以种子为圆心,从种植地往上围盖,围盖的高度为8~12厘米,围盖的面积为10平方米,围盖的材料为砖、木材、竹材、铝材或铁材,并预留排水孔;S4.种植: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3中的种植地上,再用疏松材料覆盖;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根据母体的裸露情况,补充围盖,以及铺垫疏松材料;S6.收成。 2.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在种植前用沙土堆埋,定期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S2.底层原料的配置:选取光照较弱、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将河沙、泥沙、薯莨渣、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填入种植地中;S3.种植地的围盖:以种子为圆心,从种植地往下挖,先铲出平沟,往下挖的深度控制在种子最小直径的2/3,宽度是种子最大直径的2~4倍,并且预留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在平沟底部的最低点;S4.种植: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3中的种植地上,再用疏松材料覆盖;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根据母体的裸露情况,补充围盖,以及铺垫疏松材料;S6.收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薯莨是一种多年生的野生藤本植物,为薯蓣科植物,其根茎含有多酚、黄酮、生物碱、蒽醌、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组分,可提制栲胶、可用于纺织品的染色,也可作酿酒的原料,具有抗菌、清热解毒等作用。薯莨依靠裸露在土壤外的母体进行无性繁殖,其薯莨生长繁殖速度缓慢,种植5~10年后才见效,收益太慢而导致种植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几乎已没有了人工种植薯莨。加上山林改种桉树等快速见效品种的时候,又将很多原来野生的薯莨都全部烧光破坏掉,导致薯莨种植面积越来越小,给以薯莨作为原材料的下游天然染色行业带来极大的打击。但天然环保健康的天然染色不仅是未来的消费趋势,更可大大减少传统纺织产品染色产生的污染,实现工农业融合绿色发展,大范围且行之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产业的贡献将不可估量。为了缩短薯莨种植的生长繁殖周期,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薯莨生长繁殖周期长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在种植前用沙土堆埋,定期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

S2.底层原料的配置:选取光照较弱、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将河沙、泥沙、薯莨渣、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填入种植地中;

S3.种植地的围盖:以种子为圆心,从种植地往上围盖,围盖的高度为8~12厘米,围盖的面积为10平方米,围盖的材料为砖、木材、竹材、铝材或铁材,并预留排水孔;

S4.种植: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2中的种植地上,再用疏松材料覆盖;

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根据母体的裸露情况,补充围盖,以及铺垫疏松材料;

S6.收成。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在种植前用沙土堆埋,定期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

S2.底层原料的配置:选取光照较弱、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将河沙、泥沙、薯莨渣、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填入种植地中;

S3.种植地的围盖:以种子为圆心,从种植地往下挖,先铲出平沟,往下挖的深度控制在种子最小直径的2/3,宽度是种子最大直径的2~4倍,并且预留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在平沟底部的最低点;

S4.种植: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2中的种植地上,再用疏松材料覆盖;

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根据母体的裸露情况,补充围盖,以及铺垫疏松材料;

S6.收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新颖巧妙、技术连贯性强,通过种子的优选和改变种植方法,克服了现有传统种植薯莨时子体茎部只有一个从母体吸收营养通道的不足,通过增大薯莨母体和子体吸收营养的面积,提高薯莨母体和子体的生长速度以及繁殖速度,缩短薯莨种植的见效周期,是种植户很需要的生产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以实施一种能提高薯莨生长和繁殖速度、缩短薯莨种植见效周期的新方法。

选择重量在300g的整个完好的薯莨成品作为种子,然后进行种植地的表面围盖,为薯莨的快速生长提前准备好一个窝居地,围建的窝居地面积按每颗种子3年后成果面积预算,分批分几次进行扩大,一颗种子围的总面积在10m2左右,种植地表面围盖的方法是从地面往上围建,堆围材料选择泥砖,围建的高度10cm,围建体四周围有4处低于地面底部最低点的排水出口,具有排水功能;然后选择河沙作为薯莨种植前铺垫在底层的疏松材料;再进行薯莨种植,在薯莨种植前将疏松的材料铺垫在底层后,在底层上将薯莨种子自然平放、上面再用疏松的材料将薯莨种子遮盖,选择在林下直接种植,利用树木林自然生态的材料作为天然有机肥,让薯莨长期能吸收到天然有机肥;薯莨经过3年时间的繁殖生长后,空间占有面积接近已围盖和铺垫好的面积,开始进行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铺垫,在前阶段已围盖和铺垫的基础上再向外、向上分别进行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铺垫;种植5年后可以开始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以实施一种能提高薯莨生长和繁殖速度、缩短薯莨种植见效周期的新方法。

选择重量在500g的整个完好的薯莨成品作为种子,然后进行种植地的表面围盖,为薯莨的快速生长提前准备好一个窝居地,围盖的方法先从地面往下挖再往上围建,先用铁锹铲出平沟,往下挖的深度大约在10cm,宽度大约在40cm,,平沟底部挖后留有2处低于平沟底部最低点的排水斜沟;然后选择河沙、杂树叶与泥土的混合物作为薯莨种植前铺垫在底层的疏松材料;再进行薯莨种植,在薯莨种植前将疏松的材料铺垫在底层后,在底层上将薯莨种子自然平放、上面再用疏松的材料将薯莨种子遮盖,选择在林下直接种植,利用树木林自然生态的材料作为天然有机肥,让薯莨长期能吸收到天然有机肥;种植后第三年当母体繁殖出第三代后,再往上围建,堆围材料选择铝材,围建的高度10cm,以薯莨为中心围10m2左右总面积,围建体四周围有4处低于地面底部最低点的排水出口,具有排水功能;薯莨经过5年时间的繁殖生长后,空间占有面积接近已围盖和铺垫好的面积,开始进行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铺垫,在前阶段已围盖和铺垫的基础上再向外、向上分别进行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铺垫;种植8年后可以开始收成。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19972.3 (22)申请日 2018.01.09 (71)申请人 何炽斌 地址 52829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道桂澜中路6号东怡花园B区3座514房 (72)发明人 何炽斌 蒋浩良 白红玉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 理有限公司 44368 代理人 李永华 齐文剑 (51)Int.Cl. A01G 22/25(2018.01) A01G 24/10(2018.01) A01G 24/22(2018.01) A01C 1/00(200。

2、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 方法, 属于农业种植领域, S1.种子的选择和处 理; S2.底层原料的配置; S3.种植地的围盖; S4. 种植; 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 S6.收成; 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新颖巧妙、 技术 连贯性强, 通过种子的优选和改变种植方法, 克 服了现有传统种植薯莨时子体茎部只有一个从 母体吸收营养通道的不足, 通过增大薯莨母体和 子体吸收营养的面积, 提高薯莨母体和子体的生 长速度以及繁殖速度, 缩短薯莨种植的见效周 期, 是种植户很需要的生产方式, 具有良好的应 。

3、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077006 A 2018.05.29 CN 108077006 A 1.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 在种 植前用沙土堆埋, 定期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 S2.底层原料的配置: 选取光照较弱、 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 将河沙、 泥沙、 薯莨渣、 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 然后填入种植地中; S3.种植地的围盖: 以种子为圆心, 从种植地往上围盖, 围盖的高度为812厘米, 围盖的 面积为10平。

4、方米, 围盖的材料为砖、 木材、 竹材、 铝材或铁材, 并预留排水孔; S4.种植: 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3中的种植地上, 再用疏松材料覆盖; 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 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 根据母体的裸露情 况, 补充围盖, 以及铺垫疏松材料; S6.收成。 2.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 在种 植前用沙土堆埋, 定期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 S2.底层原料的配置: 选取光照较弱、 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 将河沙、 泥沙、 薯莨渣。

5、、 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 然后填入种植地中; S3.种植地的围盖: 以种子为圆心, 从种植地往下挖, 先铲出平沟, 往下挖的深度控制在 种子最小直径的2/3, 宽度是种子最大直径的24倍, 并且预留排水通道, 排水通道在平沟底 部的最低点; S4.种植: 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3中的种植地上, 再用疏松材料覆盖; 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 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 根据母体的裸露情 况, 补充围盖, 以及铺垫疏松材料; S6.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077006 A 2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

6、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薯莨是一种多年生的野生藤本植物, 为薯蓣科植物, 其根茎含有多酚、 黄酮、 生物 碱、 蒽醌、 有机酸类等多种活性组分, 可提制栲胶、 可用于纺织品的染色, 也可作酿酒的原 料, 具有抗菌、 清热解毒等作用。 薯莨依靠裸露在土壤外的母体进行无性繁殖, 其薯莨生长 繁殖速度缓慢, 种植510年后才见效, 收益太慢而导致种植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几乎已没有 了人工种植薯莨。 加上山林改种桉树等快速见效品种的时候, 又将很多原来野生的薯莨都 全部烧光破坏掉, 导致薯莨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给以薯莨作为原材料的下游天然染。

7、色行业 带来极大的打击。 但天然环保健康的天然染色不仅是未来的消费趋势, 更可大大减少传统 纺织产品染色产生的污染, 实现工农业融合绿色发展, 大范围且行之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对生态产业的贡献将不可估量。 为了缩短薯莨种植的生长繁殖周期, 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种 植薯莨的生产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薯 莨生长繁殖周期长的缺点。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 在种 植前用沙土堆埋, 定期。

8、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 S2.底层原料的配置: 选取光照较弱、 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 将河沙、 泥沙、 薯莨渣、 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 然后填入种植地中; S3.种植地的围盖: 以种子为圆心, 从种植地往上围盖, 围盖的高度为812厘米, 围盖的 面积为10平方米, 围盖的材料为砖、 木材、 竹材、 铝材或铁材, 并预留排水孔; S4.种植: 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2中的种植地上, 再用疏松材料覆盖; 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 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 根据母体的裸露情 况, 补充围盖, 以及铺垫疏松材料; S6.收成。 0005 。

9、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完整的重量在500g以下的薯莨成品作为种植用种子, 在种 植前用沙土堆埋, 定期浇水保持种子的湿度并且避免阳光直晒; S2.底层原料的配置: 选取光照较弱、 温度较高的斜坡土地作为种植地, 将河沙、 泥沙、 薯莨渣、 杂树叶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物混合均匀, 然后填入种植地中; S3.种植地的围盖: 以种子为圆心, 从种植地往下挖, 先铲出平沟, 往下挖的深度控制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077006 A 3 种子最小直径的2/3, 宽度是种子最大直径的24倍, 并且预留排水通道, 排水通道在平沟底。

10、 部的最低点; S4.种植: 将步骤S1中的种子放入步骤S2中的种植地上, 再用疏松材料覆盖; S5.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铺垫: 在薯莨的生长繁殖过程中, 根据母体的裸露情 况, 补充围盖, 以及铺垫疏松材料; S6.收成。 0006 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新颖巧妙、 技术连贯性强, 通过种子的优选和改变种植方 法, 克服了现有传统种植薯莨时子体茎部只有一个从母体吸收营养通道的不足, 通过增大 薯莨母体和子体吸收营养的面积, 提高薯莨母体和子体的生长速度以及繁殖速度, 缩短薯 莨种植的见效周期, 是种植户很需要的生产方式,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

11、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 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08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以实施一种能提高薯莨生长和繁殖速 度、 缩短薯莨种植见效周期的新方法。 0009 选择重量在300g的整个完好的薯莨成品作为种子, 然后进行种植地的表面围盖, 为薯莨的快速生长提前准备好一个窝居地, 围建的窝居地面积按每颗种子3年后成果面积 预算, 分批分几次进行扩大, 一颗种子围的总面积在10m2左右, 种植地表面围盖的方法是从 地面往上围建, 堆围材料。

12、选择泥砖, 围建的高度10cm, 围建体四周围有4处低于地面底部最 低点的排水出口, 具有排水功能; 然后选择河沙作为薯莨种植前铺垫在底层的疏松材料; 再 进行薯莨种植, 在薯莨种植前将疏松的材料铺垫在底层后, 在底层上将薯莨种子自然平放、 上面再用疏松的材料将薯莨种子遮盖, 选择在林下直接种植, 利用树木林自然生态的材料 作为天然有机肥, 让薯莨长期能吸收到天然有机肥; 薯莨经过3年时间的繁殖生长后, 空间 占有面积接近已围盖和铺垫好的面积, 开始进行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铺垫, 在前阶段已围盖和铺垫的基础上再向外、 向上分别进行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 铺垫; 种植5年后可以。

13、开始收成。 001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新的有机种植薯莨的生产方法, 以实施一种能提高薯莨生长和繁殖速 度、 缩短薯莨种植见效周期的新方法。 0011 选择重量在500g的整个完好的薯莨成品作为种子, 然后进行种植地的表面围盖, 为薯莨的快速生长提前准备好一个窝居地, 围盖的方法先从地面往下挖再往上围建, 先用 铁锹铲出平沟, 往下挖的深度大约在10cm, 宽度大约在40cm, , 平沟底部挖后留有2处低于平 沟底部最低点的排水斜沟; 然后选择河沙、 杂树叶与泥土的混合物作为薯莨种植前铺垫在 底层的疏松材料; 再进行薯莨种植, 在薯莨种植前将疏松的材料铺垫在底层后, 在底层上将 薯莨种子。

14、自然平放、 上面再用疏松的材料将薯莨种子遮盖, 选择在林下直接种植, 利用树木 林自然生态的材料作为天然有机肥, 让薯莨长期能吸收到天然有机肥; 种植后第三年当母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077006 A 4 体繁殖出第三代后, 再往上围建, 堆围材料选择铝材, 围建的高度10cm, 以薯莨为中心围 10m2左右总面积, 围建体四周围有4处低于地面底部最低点的排水出口, 具有排水功能; 薯 莨经过5年时间的繁殖生长后, 空间占有面积接近已围盖和铺垫好的面积, 开始进行阶段性 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铺垫, 在前阶段已围盖和铺垫的基础上再向外、 向上分别进行 阶段性补充围盖和疏松材料的补充铺垫; 种植8年后可以开始收成。 0012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077006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