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呼吸 道感染和病毒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病 毒性感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 冒疗效确切,有较明显的优势,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与西医 相比,中医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复方的整体调治优势, 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增强免疫效果公认,具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毒副作用小, 且中药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充分发掘中医药治疗呼吸道感 染和病毒性感冒的丰富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和中医药治疗最新 进展,开发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国情、携带服用方便、无毒 副作用的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冒的中成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与临床实用价值,为众多患者及家庭带来福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 公开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第三个 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
栀子∶黄芩=1-9重量份∶9-1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配比为(按重量份):
栀子6重量份,黄芩6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配比为(按重量份):
栀子4重量份,黄芩8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优选配比为(按重量份):
栀子8.5重量份,黄芩3.5重量份
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取黄芩,去除杂质,将其打碎,分别加入5-10倍量沸水煎煮1-3小时, 合并药液,用5-20%的盐酸调pH值=2.0~1.0,25-35℃保温20-40分钟,放 置待溶液澄清沉淀析于底部后,吸除上清液后下部沉淀抽干或甩干;用6-10 倍量的水混悬所得的粗提物,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6.9~7.1,搅拌使 沉淀溶解,过滤,滤液再用稀盐酸调pH值=6.9~7.1,在搅拌下加入等量乙 醇过滤,滤液再用5-20%盐酸溶液调pH值=2.0~2.3,55-70℃保温20-40 分钟,放置10-15小时,得淡黄色黄芩苷结晶物;滤取结晶物用4-8倍量水 混悬,调pH值=7.0~7.1,使溶解,加入其3%的活性炭,85~90℃保温脱色 20-40分钟,过滤后得棕红色澄明液体;用稀盐酸调滤液pH值=7.0~7.1, 搅拌溶解后加入等量的乙醇后过滤,用15-40%的盐酸调滤液pH值=2.0~ 2.3,55-70℃保温20-40分钟,放置待精制的黄芩苷沉淀完全,再将沉淀抽 干,于70-80℃常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取栀子去除杂质后,漂洗干净, 置回流提取器中,加入5-8倍量的乙醇提取1-3小时,再加入3-6倍量的乙 醇提取2-4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尽,浓缩液(d=1.02~1.04,60 ℃)5~10℃放置45-54小时;冷藏液撇去油层,过滤,滤液分别用两倍量 的正丁醇萃取2-5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尽;残渣加适量水溶 解(d=1.02~1.04,25℃),5~10℃水沉60-80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稠 膏状(d=1.30~1.35,60℃),70-90℃减压干燥(-0.1Mpa),得栀子提取物; 将上述两种提取物与制剂学上可接受的敷料混合,得本药物组合物,该药物 组合物可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组合物制剂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包括:片剂(糖衣片、 薄膜衣片、肠溶衣片、口含片、分散片、口崩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口 服液、糖浆剂、颗粒剂、丸剂、散剂、注射剂、注射用冻干粉、注射用粉剂 大输液、栓剂、滴丸、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本发明的制剂,优选注射剂, 如:注射液、大输液、注射用冻干粉和注射用粉剂等,更优选的是注射剂。
本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 染和病毒性感冒;本发明实现的制剂稳定,质量可控。
对本中药组合物注射制剂(栀芩注射液)的药效学部分进行初步研究: 0.625ml/kg以上剂量栀芩注射液够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I株感染小鼠 的肺指数1.25ml/kg,栀芩注射液能明显降低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 肺指数。试验结果表明,栀芩注射液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FMI株、3型腺 病毒标准株感染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用于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 冒的预防和治疗。下述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1
1、受试药物:
栀芩注射液:规格:2ml,由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集团提供,每1ml 相当于栀子6g,黄芩6g。
病毒唑注射液:规格0.1g。
试验病毒株:购自中国医学学院北京病毒研究所。
2、试验方法及结果:参照《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中“体 内抗病毒试验原则”和《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采用孙氏综合法测定栀芩 注射液注射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PR8株、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半 数保护量,计算其95%可信限。同时测定小鼠的肺指数。
(1)、试验毒株最小致死量(MLD)测定
将ICR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兼用。将已经测定了病毒蚀斑形 成单位(PFU)的病毒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10倍连续梯度稀释,每一稀释度 病毒液滴鼻法感染一组小鼠,每只小鼠滴鼻0.06ml。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 精心饲养,观察、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情况。对照组小鼠完全正常时,在7日 内致小鼠全部死亡的最小病毒量为最小致死量(MLD)。甲型流感病毒FMI株 感染小鼠的MLD为1.92×103血凝单位/kg。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MLD 为9.63×105PFU/kg。
(2)、试验药物对感染小鼠的0%(ED0)和100%(ED100)保护预测定
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兼用。分别用试验病毒的MLD滴鼻法感 染小鼠。感染后12小时开始给药。将栀芩注射液原液用生理盐水做5倍连续 梯度稀释,每一稀释度药液腹腔注射一组小鼠,给药量0.5ml/20g。每日给 药一次,连续给药7日。同时设立感染对照和正常对照。精心饲养,观察、 记录7日内小鼠死亡情况。感染组小鼠全部死亡、对照组小鼠完全正常时, 小鼠全部死亡的最大给药量为0%保护量;小鼠全部存活的最小给药量为100% 保护量。栀芩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FMI株感染小鼠的ED100为5.0ml/kg,ED0 为0.04ml/kg。栀芩注射液对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ED100为5.0ml/kg, ED0为0.04ml/kg。
(3)、50%保护量(ED50)及肺指数的测定
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兼用。用MLD量试验病毒液滴鼻法感 染小鼠,同时设立阳性药物(病毒唑)治疗组、感染对照组以及正常对照组, 感染后12小时开始给药。将栀芩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由10%(2.5ml/kg)开始 进行2倍连续梯度稀释6个梯度,每一梯度稀释药液腹腔注射一组小鼠,给 药量0.5ml/20kg;用病毒唑作为阳性对照药,按50ml/kg腹腔注射给药;感 染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0.5ml/20g无菌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 给药7日。精心饲养,观察、记录各组小鼠发病以及病死情况。7日内病死 的小鼠在死后3小时内精确称取体重和肺脏重量。7日后断颈处死其余小鼠, 精确称取体重和肺脏重量。统计、整理实验数据,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栀芩注 射液对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FMI株、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ED50以及 95%可信限和肺指数,并对组间肺指数均值进行t检验。
ED50lg-1{Xm-i(∑p-0.5)}
95%可信限=1g-1{X50±1.96i·(∑p-∑p2/n-1)-2}
Xm:最大剂量对数值;X50∶ED50的对数值;i:组间对数值差;
p:存活率;n:每组动物数;
肺指数=肺脏重量(mg)/体重(g)。
3、试验结果
栀芩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FMI株感染小鼠的ED50其95%可信限见表1。 对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ED50及其95%可信限见表2。栀芩注射液对 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FMI株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见表3。对3型腺病毒标 准株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见表4。
表1:栀芩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FMI株感染小鼠体内保护试验结果
给药剂量(ml/kg) 对数剂量 动物数(只) 死亡数(只) 存活率(%) 2.5 0.3979 10 0 100 1.25 0.0969 10 1 90 0.625 -.2041 10 4 60 0.3125 0.5051 10 7 30 0.1562 -0.8063 10 9 10 0.0780 -1.1073 10 10 0 病毒唑对照组 10 0 100 感染对照组 10 10 0 正常对照组 10 0 100 ED50 0.4737(ml/kg) 95%可信限 0.3307~0.6786(ml/kg)
表2:栀芩注射液对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体内保护试验结果
给药剂量(ml/kg) 对数剂量 动物数(只) 死亡数(只) 存活率(%) 2.5 0.3979 10 0 100 1.25 0.0969 10 2 90 0.625 -0.2041 10 5 60 0.3125 -0.5051 10 8 30 0.1562 -0.8063 10 10 10 0.0780 -1.1073 10 10 0 病毒唑对照组 10 0 100 感染对照组 10 10 0 正常对照组 10 0 100 ED50 0.6250(ml/kg) 95%可信限 0.4440~0.8789(ml/kg)
表3:栀芩注射液对甲型流行性在感冒病毒FMI株感染小鼠肺指数影响结果
(X±S)
组别 肺指数 大剂量(1.25ml/kg)组 7.2613±1.9307* 中剂量(0.625ml/kg)组 12.1430±5.0346* 小剂量(0.156ml/kg)组 16.3262±4.0810 病毒唑(50ml/kg)组 6.6092±1.0775* 感染对照组 21.1468±4.8863* 正常对照组 6.4115±1.1889
与感染对照组比较*p<0.01。
表4:栀芩注射液对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指数影响结果(X±S)
组别 肺指数 大剂量(1.25ml/kg)组 7.4774+2.0033* 中剂量(0.625ml/kg)组 15.8073±5.7698 小剂量(0.156ml/kg)组 15.8180±5.2207 病毒唑(50ml/kg)组 6.5353±1.2591* 感染对照组 20.6247±4.0091 正常对照组 6.3600±1.7628
与感染对照组比较*p<0.01。
本试验选用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包括RNA病毒和DNA病毒)作 为实验病毒,在各对照组均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测定出了栀芩注射液对甲型 流行性感冒病毒FMI株和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的ICR封闭群小鼠的体内半 数保护剂量及其95%可信限。栀芩注射液对甲型流感病毒FMI株感染小鼠的 ED50为0.4737ml/kg,95%可信限为0.3307~0.6786ml/kg。对3型腺病毒感染 小鼠的ED50为0.625ml/kg,95%可信限为0.4440~0.8789ml/kg/。0.625ml/kg 以上剂量栀芩注射液够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FMI株感染小鼠的肺指数 1.25ml/kg,栀芩注射液能明显降低3型腺病毒标准株感染小鼠的肺指数。
实验例2 对家兔解热试验
受试药物:
桅子黄芩注射液,批号:040618,规格:2ml,每1ml相当于桅子6g, 黄芩6g。
安痛定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7151
取健康家兔30只,♀♂各半,体重18-22kg,适应实验室环境3天后七 始分组,称重编号,随机均衡分为6组,每组6只,①生理盐水(NS)对照组 1ml/kg;②安痛定注射液组20mg/kg;③桅子黄芩注射液大剂量组30g/ kg;④桅子黄芩注射液中剂量组15g/kg;⑤桅子黄芩注射液小剂量组7.5g /kg。以上动物兔固定器内固定分别测肛温两次,以均值作为正常指标后分 别耳缘静脉注射109灭活伤寒菌液1ml/kg,待各组动物体温升高超过1℃后 (约需1~1.5小时)按以上各组剂量耳缘静脉给药,给药后30、60、90、120min 时分别测量肛温。实验结果各给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组间T检验处 理,结果见表5。
表5桅子黄芩注射液对家兔体温的影响(X±S)
组别 剂量 (g/kg) 体温(℃) 正常值 致热后 给药后时间(min) 30 60 90 120 盐水对照组 38.60±0.20 40.13±0.90 40.32±0.38 40.20±0.45 40.15±0.52 39.58±0.47 安痛定组(mg) 20 38.70±0.61 40.12±0.56 39.12±0.59** 39.18±0.60** 38.93±0.66** 38.67±0.60* 桅子黄芩大剂量组 30 38.63±0.59 40.13±0.93 38.80±0.90** 38.85±0.95** 38.68±0.89** 38.58±0.82* 桅子黄芩中剂量组 15 38.52±0.18 40.13±0.35 39.17±0.65** 39.02±0.79** 38.83±0.73** 38.77±0.70* 桅子黄芩小剂量组 7.5 38.47±0.37 39.98±0.46 39.35±0.70* 39.32±0.68* 39.17±0.63* 38.88±0.80
各给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实验结果表明,109伤寒菌液能制备实验性家兔发热模型,桅子黄芩注 射液静脉给药能显著降低109伤寒菌液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P<0.05,P< 0.01),结果同阳性组(安痛定)相似。
实施例1:栀芩注射液
黄芩100kg栀子100kg
取黄芩,去除杂质,将其打碎,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沸水煎 煮1.5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的沸水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用20%的 盐酸调pH值=2.0~1.0,30℃保温30分钟,放置待溶液澄清沉淀析于底部 后,吸除上清液,下部沉淀抽干或甩干。用8倍量的水混悬所得的粗提物, 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7.0~7.1,搅拌使沉淀溶解,过滤,滤液再用稀 盐酸调pH值=6.9~7.0,在搅拌下加入等量乙醇过滤,滤液再用20%盐酸溶 液调pH值=2.0~2.3,60℃保温30分钟,放置12小时,得淡黄色黄芩苷结 晶物。滤取结晶物用5倍量水混悬,调pH值=7.0~7.1,使溶解,加入其3% 的活性炭,85~90℃保温脱色30分钟,过滤后得棕红色澄明液体。用稀盐 酸调滤液pH值=7.0~7.1,搅拌溶解后加入等量的乙醇后过滤,用20%的盐 酸调滤液pH值=2.0~2.3,60℃保温30分钟,放置待精制的黄芩苷沉淀完 全,再将沉淀抽干,于75℃常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取栀子,去除杂质后,漂洗干净,置回流提取器中,加入6倍量的乙醇 提取1.5小时,再加入4倍量的乙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 尽,浓缩液(d=1.02~1.04,60℃)5~10℃放置48小时。冷藏液撇去油层, 过滤,滤液分别用两倍量的正丁醇萃取4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 至尽。残渣加适量水溶解(d=1.02~1.04,25℃),5~10℃水沉72小时, 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d=1.30~1.35,60℃),80℃减压干燥(-0.1Mpa), 得栀子提取物,备用。
取上述黄芩提取物,加适量注射用水混悬,搅拌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 液使溶,调pH值=7.5~8.0,得澄明溶液,备用;取栀子提取物,加适量注 射用水使溶解,与备用液混合,调pH值=7.5~8.0,补加pH为7.5的碱性 注射用水至每毫升含生药材12克,加入药液量0.3%的针用活性炭,85~95 ℃保温15分钟,过滤,得澄明液体,灌封,灭菌,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规格为:每支2ml;5ml;10ml;20ml。用法用量:肌内注射: 一次2-4ml,一日2-3次;静脉滴注:一次20-40ml,一日2-4次,用5% 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溶解后缓慢滴注,也可用生理盐水 250~500ml稀释溶解后缓慢滴注。
实施例2:栀芩冻干粉针
黄芩150kg 栀子75kg
取黄芩,去除杂质,将其打碎,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沸水煎煮 2小时,第二次加入8倍量沸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入9倍量沸水煎煮 3小时,合并药液,用30%的盐酸调pH值=2.0~1.0,25℃保温20分钟,放 置待溶液澄清沉淀析于底部后,吸除上清液后下部沉淀抽干或甩干;用6倍 量的水混悬所得的粗提物,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6.9~7.0,搅拌使沉 淀溶解,过滤,滤液再用稀盐酸调pH值=7.0~7.1,在搅拌下加入等量乙醇 过滤,滤液再用30%盐酸溶液调pH值=2.0~2.3,55℃保温20分钟,放置 10小时,得淡黄色黄芩苷结晶物;滤取结晶物用4倍量水混悬,调pH值=7.0~ 7.1,使溶解,加入其3%的活性炭,85~90℃保温脱色20分钟,过滤后得棕 红色澄明液体;用稀盐酸调滤液pH值=7.0~7.1,搅拌溶解后加入等量的乙 醇后过滤,用30%的盐酸调滤液pH值=2.0~2.3,55℃保温20分钟,放置待 精制的黄芩苷沉淀完全,再将沉淀抽干,于70℃常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 取栀子去除杂质后,漂洗干净,置回流提取器中,加入5倍量的乙醇提取1 小时,再加入3倍量的乙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尽,浓缩 液(d=1.02~1.04,60℃)5~10℃放置45小时;冷藏液撇去油层,过滤, 滤液分别用两倍量的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尽; 残渣加适量水溶解(d=1.02~1.04,25℃),5~10℃水沉60小时,过滤, 滤液浓缩至稠膏状(d=1.30~1.35,60℃),70℃减压干燥(-0.1Mpa),得 栀子提取物;取上述栀子黄芩注射液中制得的黄芩提取物,加适量注射用水 混悬,搅拌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调pH值=7.5~8.0,得澄明溶液, 备用;取栀子提取物,加适量注射用水使溶解,与黄芩备用液混合,调pH 值=7.5~8.0,补加pH为7.5的碱性注射用水至至每毫升含生药材12克, 加入药液量0.3%的针用活性炭,85~95℃保温30分钟,以钛滤棒过滤脱炭, 用双层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至无菌;放入冷冻干燥箱中,导热油进口 温度降温至-45℃,预冻5小时;预冻后,开真空泵,导热油进口温度用3 小时逐渐升温至-35℃,保温4小时;再用8小时逐渐升温至-10℃,保温4 小时;导热油进口温度用6小时逐渐升温至20℃,保温18小时;压塞,出 箱,轧铝盖,包装,即得。
本发明的规格为:每支5mg;10mg;20mg。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一次 20-40mg,一日2-4次,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溶解后 缓慢滴注,也可用生理盐水250~500ml稀释溶解后缓慢滴注。
实施例3:栀芩口服液
黄芩35kg 栀子85kg
取黄芩,去除杂质,将其打碎,煎煮2次,分别加入6倍量沸水煎煮2 小时,合并药液,用15%的盐酸调pH值=2.0~1.0,30℃保温40分钟,放置 待溶液澄清沉淀析于底部后,吸除上清液后下部沉淀抽干或甩干;用10倍 量的水混悬所得的粗提物,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6.9~7.1,搅拌使沉 淀溶解,过滤,滤液再用稀盐酸调pH值=6.9~7.1,在搅拌下加入等量乙醇 过滤,滤液再用40%盐酸溶液调pH值=2.0~2.3,70℃保温40分钟,放置 15小时,得淡黄色黄芩苷结晶物;滤取结晶物用8倍量水混悬,调pH值=7.0~ 7.1,使溶解,加入其3%的活性炭,85~90℃保温脱色40分钟,过滤后得棕 红色澄明液体;用稀盐酸调滤液pH值=7.0~7.1,搅拌溶解后加入等量的乙 醇后过滤,用40%的盐酸调滤液pH值=2.0~2.3,70℃保温40分钟,放置 待精制的黄芩苷沉淀完全,再将沉淀抽干,于80℃常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 取栀子去除杂质后,漂洗干净,置回流提取器中,加入8倍量的乙醇提取3 小时,再加入6倍量的乙醇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尽,浓缩 液(d=1.02~1.04,60℃)5~10℃放置54小时;冷藏液撇去油层,过滤, 滤液分别用两倍量的正丁醇萃取5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尽; 残渣加适量水溶解(d=1.02~1.04,25℃),5~10℃水沉80小时,过滤, 滤液浓缩至稠膏状(d=1.30~1.35,60℃),90℃减压干燥(-0.1Mpa),得 栀子提取物;取上述栀子黄芩注射液中制得的黄芩提取物,加适量注射用水 混悬,搅拌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调pH值=7.5~8.0,得澄明溶液, 备用;取栀子提取物,加适量注射用水使溶解,与黄芩备用液混合,调pH 值=7.5~8.0,补加pH为7.5的碱性注射用水至每毫升含生药材12克,加 入药液量0.1%的针用活性炭,85~95℃保温30分钟,过滤脱炭,用微孔滤 膜过滤;加入防腐剂和矫味剂,分装,包装,即得栀芩口服液。
实施例4:栀芩片
黄芩10kg 栀子10kg
取黄芩,去除杂质,将其打碎,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沸水煎煮 1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沸水煎煮2小时,第三次加入8倍量沸水煎煮3 小时,合并药液,用20%的盐酸调pH值=2.0~1.0,30℃保温20分钟,放置 待溶液澄清沉淀析于底部后,吸除上清液后下部沉淀抽干或甩干;用8倍量 的水混悬所得的粗提物,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6.9~7.1,搅拌使沉淀 溶解,过滤,滤液再用稀盐酸调pH值=6.9~7.1,在搅拌下加入等量乙醇过 滤,滤液再用40%盐酸溶液调pH值=2.0~2.3,55℃保温240分钟,放置10 小时,得淡黄色黄芩苷结晶物;滤取结晶物用8倍量水混悬,调pH值=7.0~ 7.1,使溶解,加入其3%的活性炭,85~90℃保温脱色20分钟,过滤后得棕 红色澄明液体;用稀盐酸调滤液pH值=7.0~7.1,搅拌溶解后加入等量的乙 醇后过滤,用40%的盐酸调滤液pH值=2.0~2.3,70℃保温40分钟,放置 待精制的黄芩苷沉淀完全,再将沉淀抽干,于75℃常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 取栀子去除杂质后,漂洗干净,置回流提取器中,加入8倍量的乙醇提取1 小时,再加入5倍量的乙醇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尽,浓缩 液(d=1.02~1.04,60℃)5~10℃放置48小时;冷藏液撇去油层,过滤, 滤液分别用两倍量的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尽; 残渣加适量水溶解(d=1.02~1.04,25℃),5~10℃水沉70小时,过滤, 滤液浓缩至稠膏状(d=1.30~1.35,60℃),70-90℃减压干燥(-0.1Mpa), 得栀子提取物;取上述栀子黄芩注射液中制得的黄芩提取物100g和栀子提 取物100g,加入赋性剂淀粉50g,糊精10g,充分混匀,用95%的乙醇制成 合适的软材,制粒,干燥,整理,加入外加辅料羧甲基淀粉钠和硬脂酸镁, 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本发明口服剂量为每次1-2片,每日2-3次。
实施例5:栀芩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
黄芩150kg 栀子75kg
取黄芩,去除杂质,将其打碎,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沸水煎 煮1.5小时,第二次,加入6倍量的沸水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用20%的 盐酸调pH值=2.0~1.0,30℃保温30分钟,放置待溶液澄清沉淀析于底部 后,吸除上清液,下部沉淀抽干或甩干。用8倍量的水混悬所得的粗提物, 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7.0~7.1,搅拌使沉淀溶解,过滤,滤液再用稀 盐酸调pH值=6.9~7.0,在搅拌下加入等量乙醇过滤,滤液再用20%盐酸溶 液调pH值=2.0~2.3,60℃保温30分钟,放置12小时,得淡黄色黄芩苷结 晶物。滤取结晶物用5倍量水混悬,调pH值=7.0~7.1,使溶解,加入其3% 的活性炭,85~90℃保温脱色30分钟,过滤后得棕红色澄明液体。用稀盐 酸调滤液pH值=7.0~7.1,搅拌溶解后加入等量的乙醇后过滤,用20%的盐 酸调滤液pH值=2.0~2.3,60℃保温30分钟,放置待精制的黄芩苷沉淀完 全,再将沉淀抽干,于75℃常压干燥,得黄芩提取物,备用。
取栀子,去除杂质后,漂洗干净,置回流提取器中,加入6倍量的乙醇 提取1.5小时,再加入4倍量的乙醇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 尽,浓缩液(d=1.02~1.04,60℃)5~10℃放置48小时。冷藏液撇去油层, 过滤,滤液分别用两倍量的正丁醇萃取4次;合并萃取液,减压回收正丁醇 至尽。残渣加适量水溶解(d=1.02~1.04,25℃),5~10℃水沉72小时, 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d=1.30~1.35,60℃),80℃减压干燥(-0.1Mpa), 得栀子提取物,备用。
取上述黄芩提取物,加适量注射用水混悬,搅拌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 液使溶,调pH值=7.5~8.0,得澄明溶液,备用;取栀子提取物,加适量注 射用水使溶解,与备用液混合,调pH值=7.5~8.0,补加pH为7.5的碱性 注射用水至至每毫升含生药材12克,加入0.85%的氯化钠(或5%、10%的 葡萄糖),搅拌使溶解,再加入药液量0.3%的针用活性炭,85~95℃保温15 分钟,过滤,得澄明液体,灌装,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6:栀芩胶囊
取实施例1中制得备用的黄芩提取物100g,栀子提取物100g,加适量 加入赋性剂淀粉30g,糊精10g,充分混匀,用95%的乙醇制成合适的软材, 制粒,干燥,整理,分装,制成1000粒,本发明口服剂量为每次2-4粒, 每日2-3次。
实施例7:栀芩颗粒剂
取实施例1中制得备用的黄芩提取物100g,栀子提取物100g,加适量 加入赋性剂糖粉500g,糊精100g,充分混匀,用95%的乙醇制成合适的软 材,制粒,干燥,整理,分装,制成100袋,本发明口服剂量为每次1袋, 每日2次。
实施例8:栀芩胶囊
黄芩10kg栀子10kg
按照常规提取方法对原料药进行提取,制成胶囊1000粒。本发明口服剂量 为每次1-2粒,每日2-3次。
实施例9:栀芩颗粒剂
黄芩150kg栀子75kg
按照常规提取方法对原料药进行提取,制成颗粒剂1000袋。本发明口 服剂量为每次1袋,每日2次。
实施例10:栀芩胶囊
黄芩35kg栀子85kg
按照常规提取方法对原料药进行提取,制成胶囊1000粒。本发明口服剂量 为每次1-2粒,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