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571707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478927.6

申请日:

20171229

公开号:

CN108337976A

公开日:

2018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21/00,A01G20/00

主分类号:

A01C21/00,A01G20/00

申请人:

霍邱县运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欧国亮

地址:

237482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三流乡宋桥村

优先权:

CN20171147892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涉及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选择适宜地块、(2)整地、(3)种子处理、(4)底肥、(5)播种、(6)田间管理、(7)刈割次数、(8)追肥。本发明方法简单,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条播播种,成苗率高,通风透光好,也便于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机械化作业,有利于产草量的提高。通过及时追肥,提高后续苜蓿产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在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少,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含盐成分不超过0.3-0.5%的地块;(2)整地:做到深耕细耙,深度20-25厘米,耕后要进行晾晒,以利出苗;(3)种子处理:白天摊开暴晒,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2~3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4)底肥: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5)播种:幼苗生产的土壤温度为10―25℃,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水分,大致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并且疏松透气,采取条播播种;(6)田间管理:播后苗前,在杂草高度不到6cm时用苜蓿专用除草剂处理,并喷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7)刈割次数:每隔25-30天收割一次,第一茬在5月上旬收割,最后一茬应在入冬前25~30天结束;(8)追肥:尿素25-30份,钾肥15-20份,磷二铵10-15份、氨基酸5-10份,微量元素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底肥:腐熟的有机肥4-10份,草木灰4-10份、硼肥8-10份,过磷酸钙10-20份、硫酸钾4-6份,微量元素锌0.2-0.5份,微量元素锰0.2-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条播,行距15―25厘米,春播播深2―3厘米,秋播播深为1―1.5厘米,播后镇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专用除草剂为豆草除、苜豆保、普施特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病虫害防治为波尔多液用0.5:1:100喷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药液需7~10日喷施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苜蓿是豆科苜蓿属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羽状三出复叶,即每一个复叶上长有三片小叶,小叶多为椭圆形、倒卵形和倒披针形,叶片左右边缘全缘,仅在小叶的顶部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每序有小花20―30朵,花紫色或蓝色,蝶形;荚果为螺旋状,旋叠1―4圈,每个荚果内含种子2―9粒;种子呈肾形,黄褐色,千粒重约2克;茎直立或倾斜,基部多分枝,株高60―100厘米;直根系,侧根多,主根发达,多年生的苜蓿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0余米。通常苜蓿一次播种可多年利用。苜蓿是苜蓿属中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种牧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于现有技术不足,提供苜蓿的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在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少,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含盐成分不超过0.3-0.5%的地块;

(2)整地:做到深耕细耙,深度20-25厘米,耕后要进行晾晒,以利出苗;

(3)种子处理:白天摊开暴晒,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2~3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

(4)底肥: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

(5)播种:幼苗生产的土壤温度为10―25℃,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水分,大致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并且疏松透气,采取条播播种;

(6)田间管理:播后苗前,在杂草高度不到6cm时用苜蓿专用除草剂处理,并喷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7)刈割次数:每隔25-30天收割一次,第一茬在5月上旬收割,最后一茬应在入冬前25~30天结束;

(8)追肥:尿素25-30份,钾肥15-20份,磷二铵10-15份、氨基酸5-10份,微量元素1-3份。

进一步的,步骤4中底肥:腐熟的有机肥4-10份,草木灰4-10份、硼肥8-10份,过磷酸钙10-20份、硫酸钾4-6份,微量元素锌0.2-0.5份,微量元素锰0.2-0.5份;

进一步的,步骤5中条播,行距15―25厘米,春播播深2―3厘米,秋播播深为1―1.5厘米,播后镇压。

进一步的,步骤6中专用除草剂为豆草除、苜豆保、普施特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步骤6中病虫害防治为波尔多液用0.5:1:100喷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药液需7~10日喷施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方法简单,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条播播种,成苗率高,通风透光好,也便于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机械化作业,有利于产草量的提高。通过及时追肥,提高后续苜蓿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适宜地块:选择在交通便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杂草少,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含盐成分不超过0.5%的地块;

(2)整地:做到深耕细耙,深度20厘米,耕后要进行晾晒,以利出苗;

(3)种子处理:白天摊开暴晒,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2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

(4)底肥: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腐熟的有机肥10份,草木灰10份、硼肥10份,过磷酸钙20份、硫酸钾6份,微量元素锌0.5份,微量元素锰0.5份;

(5)播种:幼苗生产的土壤温度为25℃,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水分,大致为田间持水量的80%,并且疏松透气,采取条播播种;行距25厘米,春播播深3厘米,秋播播深为1.5厘米,播后镇压;

(6)田间管理:播后苗前,在杂草高度不到6cm时用苜蓿专用除草剂处理,并喷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专用除草剂为豆草除、苜豆保、普施特中的一种或多种。病虫害防治为波尔多液用0.5:1:100喷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药液需7~10日喷施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

(7)刈割次数:每隔30天收割一次,第一茬在5月上旬收割,最后一茬应在入冬前30天结束;

(8)追肥:尿素30份,钾肥20份,磷二铵15份、氨基酸10份,微量元素3份。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78927.6 (22)申请日 2017.12.29 (71)申请人 霍邱县运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37482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三流乡 宋桥村 (72)发明人 欧国亮 (51)Int.Cl. A01C 21/00(2006.01) A01G 20/00(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 涉及一种苜蓿的 种植方法, 包含以下步骤:(1) 选择适宜地块、(2) 整地、(3) 种子处理、(4) 底肥、(。

2、5) 播种、(6) 田间 管理、(7) 刈割次数、(8) 追肥。 本发明方法简单, 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 提高畜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条播播种, 成 苗率高, 通风透光好, 也便于中耕除草、 施肥灌水 和机械化作业, 有利于产草量的提高。 通过及时 追肥, 提高后续苜蓿产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337976 A 2018.07.31 CN 108337976 A 1.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 选择适宜地块: 选择在交通便利, 土质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杂草少, 土壤酸碱度为 中性或微碱性、 含盐成分不超过0.。

3、3-0.5%的地块; (2) 整地: 做到深耕细耙, 深度2025厘米, 耕后要进行晾晒, 以利出苗; (3) 种子处理: 白天摊开暴晒, 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 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 湿润, 23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 (4) 底肥: 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 (5) 播种: 幼苗生产的土壤温度为1025, 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水分, 大致为田间持水 量的7580%, 并且疏松透气, 采取条播播种; (6) 田间管理: 播后苗前, 在杂草高度不到6cm时用苜蓿专用除草剂处理, 并喷洒农药进 行病虫害防治; (7) 刈割次数: 每隔2530天收割一次, 第一茬在5月上旬收割, 最后一茬。

4、应在入冬前25 30天结束; (8) 追肥: 尿素25-30份, 钾肥15-20份, 磷二铵10-15份、 氨基酸5-10份, 微量元素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底肥: 腐熟的有机 肥4-10份, 草木灰4-10份、 硼肥8-10份, 过磷酸钙10-20份、 硫酸钾4-6份, 微量元素锌0.2- 0.5份, 微量元素锰0.2-0.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条播, 行距1525 厘米, 春播播深23厘米, 秋播播深为11.5厘米, 播后镇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其特。

5、征在于, 步骤6中专用除草剂为豆 草除、 苜豆保、 普施特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6中病虫害防治为波 尔多液用0.5:1:100喷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药液需710日喷施一 次, 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337976 A 2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苜蓿是豆科苜蓿属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为羽状三出复叶, 即每一个复叶 上长有三片小叶, 小叶多为椭圆形。

6、、 倒卵形和倒披针形, 叶片左右边缘全缘, 仅在小叶的顶 部边缘有锯齿; 总状花序, 腋生, 每序有小花2030朵, 花紫色或蓝色, 蝶形; 荚果为螺旋状, 旋叠14圈, 每个荚果内含种子29粒; 种子呈肾形, 黄褐色, 千粒重约2克; 茎直立或倾斜, 基部多分枝, 株高60100厘米; 直根系, 侧根多, 主根发达, 多年生的苜蓿主根入土深度可 达10余米。 通常苜蓿一次播种可多年利用。 苜蓿是苜蓿属中人类利用历史最悠久、 饲用价值 最高的一种牧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于现有技术不足, 提供苜蓿的种植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苜。

7、蓿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 选择适宜地块: 选择在交通便利, 土质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杂草少, 土壤酸碱度为 中性或微碱性、 含盐成分不超过0.3-0.5%的地块; (2) 整地: 做到深耕细耙, 深度2025厘米, 耕后要进行晾晒, 以利出苗; (3) 种子处理: 白天摊开暴晒, 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 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 湿润, 23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 (4) 底肥: 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 (5) 播种: 幼苗生产的土壤温度为1025, 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水分, 大致为田间持水 量的7580%, 并且疏松透气, 采取条播播种; (6) 田间。

8、管理: 播后苗前, 在杂草高度不到6cm时用苜蓿专用除草剂处理, 并喷洒农药进 行病虫害防治; (7) 刈割次数: 每隔2530天收割一次, 第一茬在5月上旬收割, 最后一茬应在入冬前25 30天结束; (8) 追肥: 尿素25-30份, 钾肥15-20份, 磷二铵10-15份、 氨基酸5-10份, 微量元素1-3份。 0005 进一步的, 步骤4中底肥: 腐熟的有机肥4-10份, 草木灰4-10份、 硼肥8-10份, 过磷 酸钙10-20份、 硫酸钾4-6份, 微量元素锌0.2-0.5份, 微量元素锰0.2-0.5份; 进一步的, 步骤5中条播, 行距1525厘米, 春播播深23厘米, 秋播。

9、播深为11.5厘 米, 播后镇压。 0006 进一步的, 步骤6中专用除草剂为豆草除、 苜豆保、 普施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 进一步的, 步骤6中病虫害防治为波尔多液用0.5:1:100喷雾或65%代森锌可湿性 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药液需710日喷施一次, 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337976 A 3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方法简单, 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 提 高畜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条播播种, 成苗率高, 通风透光好, 也便于中耕除草、 施肥灌 水和机械化作业, 有利于产草量的提高。 通过及时追肥, 。

10、提高后续苜蓿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一种苜蓿的种植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选择适宜地块: 选择在交通便利, 土质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杂草少, 土壤酸碱度为 中性或微碱性、 含盐成分不超过0.5%的地块; (2) 整地: 做到深耕细耙, 深度20厘米, 耕后要进行晾晒, 以利出苗; (3) 种子处理: 白天摊开暴晒, 夜间再将种子转到阴凉处, 并经常加一些水使种子保持 湿润, 2天后种皮开裂就可以种植; (4) 底肥: 在种植苜蓿之前应该施足底肥: 腐熟的有机肥10份, 草木灰10份、 硼肥10份, 过磷酸钙20份、 硫酸钾6份, 微量元素锌0.5份, 微量元素锰0.5份; 。

11、(5) 播种: 幼苗生产的土壤温度为25, 土壤中要有足够的水分, 大致为田间持水量的 80%, 并且疏松透气, 采取条播播种; 行距25厘米, 春播播深3厘米, 秋播播深为1.5厘米, 播后 镇压; (6) 田间管理: 播后苗前, 在杂草高度不到6cm时用苜蓿专用除草剂处理, 并喷洒农药进 行病虫害防治; 专用除草剂为豆草除、 苜豆保、 普施特中的一种或多种。 病虫害防治为波尔 多液用0.5:1:100喷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药液需710日喷施一次, 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 (7) 刈割次数: 每隔30天收割一次, 第一茬在5月上旬收割, 最后一茬应在入冬前30天结 束; (8) 追肥: 尿素30份, 钾肥20份, 磷二铵15份、 氨基酸10份, 微量元素3份。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337976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