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300477.1 (22)申请日 2017.12.10 (71)申请人 泰兴市洁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滨江镇 马甸电厂路 (72)发明人 叶明祥 (51)Int.Cl. A01G 22/00(2018.01) A01G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57)摘要 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 态修复技术领域; 它的修复步骤如下: 在市政规 划建设确定之后, 园林建设人员提取需要。
2、进行土 木建设地方的水土, 进行成分检测; 选择尺寸适 合的泥土培养架, 培养与需要建设处相似成分的 营养土; 将培养成功的营养土以一定厚度铺设在 生态毯上, 再在其上提前培育植被种子、 幼苗或 移栽成型树木; 当所需进行土木建设处建设完工 后, 在其有边坡的地方, 挖掘营养土填充坑; 利用 运输工具将已经提前培育好的带植被的生态毯 填充在营养土填充坑中; 最后浇水、 施肥和、 覆 土。 能够避免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同时还能够 避免因绿化带与需要修复处水土不相符的问题, 大大提高修复效率, 实用性更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7736201 A 2018.02.27 CN 1。
3、07736201 A 1.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它的修复步骤如下: (一)、 在市政规划建设确定之后, 园林建设的工作人员提取需要进行土木建设地方的 水土, 进行微生物、 矿物质、 微量元素等成分的检测, 得到检测数据; (二)、 选择尺寸适合的泥土培养架, 根据营养元素的检测数据培养与需要建设处相似 成分的营养土; (三)、 将培养成功的营养土以一定厚度铺设在生态毯上, 再在其上提前培育植被种子、 幼苗或移栽成型树木; (四)、 在培育幼苗的同时, 对边坡进行土建施工过程中, 在边坡内铺设河体净化剂排液 管道, 该管道包含总管和支管, 在总管上每隔10-20m连接一根支管。
4、, 支管的出口端均设置于 边坡所对应的河体内, 每隔支管内均设有控制阀, 同时将总管的进口与市政建设中污水处 理厂内投药间加药管连接; (五)、 当所需进行土木建设处建设完工后, 在其有边坡的地方, 人工挖掘营养土填充 坑; (六)、 挖掘完成后, 利用运输工具将已经提前培育好的带植被的生态毯填充在营养土 填充坑中; (七)、 最后进行浇水、 施肥和、 覆土, 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二)中 的营养土的相似度为95-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三)中 营养土的铺设厚度为10。
5、0-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三)中 的植被种子、 幼苗或移栽成型树木的培育时间为1-2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36201 A 2 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 以减轻负荷压力, 依靠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 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 复能力, 辅以人工措施, 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
6、发 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 建工作, 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 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 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 的生活环境中。 这样, 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 称为“生态修复“。 0003 生态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态景观的重建。 生态景观重建是山区矿区废弃地生 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生态景观建设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景观建设着眼 于长远的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平衡,引入生态观,包括有关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的一切措 施和手段,是一个长期发展的、 客观的动态过程。 矿区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在保证自然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追求生态。
7、、 经济和社会三者相统一的整体效益。 矿山废弃地生态景观建 设有以下基本内容和措施: 塌陷坑的充填平整、 裂缝的修补、 研石堆污染治理及其整形和绿 化、 人文景观的挖掘与修缮、 陡荒坡地绿化、 坡耕地进行平整、 梯田水利建设等措施进行综 合整治。 从而营造新型农村田园景观,为休闲农业、 观光农业、 假日农业奠定基础;为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的人民,利用休闲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田野风光提供场所。 0004 目前生态景观的重建就是在开发之后, 在边坡等地方重新栽培树木等, 这些树木 有些是幼苗种植, 有些是将已经成型的树木移植至边坡, 其中幼苗种植存在成活率高低的 问题, 而成型树木的移植会存在树木与该边。
8、坡处的水土是否能够融合的问题, 这都不利于 边坡生态修复的进行, 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操 作方便的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前提规划种植培育绿化带, 能够避免幼苗成活率低的问 题, 同时还能够避免因绿化带与需要修复处水土不相符的问题, 并且能够定期对河体进行 净化处理, 大大提高修复效率, 实用性更强。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的修复步骤如下: 一、 在市政规划建设确定之后, 园林建设的工作人员提取需要进行土木建设地方的水 土, 进行微生物、 矿物质、 微量元素等成分的检测 (。
9、这些成分是绿化带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 分) , 得到检测数据; 二、 选择尺寸适合的泥土培养架, 根据营养元素的检测数据培养与需要建设处相似成 分的营养土; 三、 将培养成功的营养土以一定厚度铺设在生态毯上, 再在其上提前培育植被种子、 幼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736201 A 3 苗或移栽成型树木; 四、 在培育幼苗的同时, 对边坡进行土建施工过程中, 在边坡内铺设河体净化剂排液管 道, 该管道包含总管和支管, 在总管上每隔10-20m连接一根支管, 支管的出口端均设置于边 坡所对应的河体内, 每隔支管内均设有控制阀, 同时将总管的进口与市政建设中污水处理 厂内投药间加药管。
10、连接; 五、 当所需进行土木建设处建设完工后, 在其有边坡的地方, 人工挖掘营养土填充坑; 六、 挖掘完成后, 利用运输工具将已经提前培育好的带植被的生态毯填充在营养土填 充坑中; 七、 最后进行浇水、 施肥和、 覆土, 即可。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二中的营养土的相似度为95-99%。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三中营养土的铺设厚度为100-150mm。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三中的植被种子、 幼苗或移栽成型树木的培育时间为1-2 年。 0010 采用上述步骤后,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园林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前提规划种植培育绿化带, 能够避免幼苗成活。
11、率低的问题, 同时还能够避免因绿化带与需 要修复处水土不相符的问题, 并且能够定期对河体进行净化处理, 大大提高修复效率, 实用 性更强,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 设置合理, 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的修复步骤如下: 一、 在市政规划建设确定之后, 园林建设的工作人员提取需要进行土木建设地方的水 土, 进行微生物、 矿物质、 微量元素等成分的检测 (这些成分是绿化带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 分) , 得到检测数据; 二、 选择尺寸适合的泥土培养架, 根据营养元素的检测数据培养与需要建设处相似成 分的营养土; 三、 将培养成功的营养土以一定厚度铺设。
12、在生态毯上, 再在其上提前培育植被种子、 幼 苗或移栽成型树木; 四、 在培育幼苗的同时, 对边坡进行土建施工过程中, 在边坡内铺设河体净化剂排液管 道, 该管道包含总管和支管, 在总管上每隔10-20m连接一根支管, 支管的出口端均设置于边 坡所对应的河体内, 每隔支管内均设有控制阀, 同时将总管的进口与市政建设中污水处理 厂内投药间加药管连接, 该管道的设置, 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河体投入一定量的河体净 化剂, 对河体进行定期净化处理; 五、 当所需进行土木建设处建设完工后, 在其有边坡的地方, 人工挖掘营养土填充坑; 六、 挖掘完成后, 利用运输工具将已经提前培育好的带植被的生态毯填充在。
13、营养土填 充坑中; 七、 最后进行浇水、 施肥和、 覆土, 即可。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二中的营养土的相似度为99%。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三中营养土的铺设厚度为120mm。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的步骤三中的植被种子、 幼苗或移栽成型树木的培育时间为2年。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736201 A 4 0015 采用上述步骤后, 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园林 建设边坡修复方法, 前提规划种植培育绿化带, 能够避免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同时还能够 避免因绿化带与需要修复处水土不相符的问题, 大大提高修复效率, 并且能够定期对河体 进行净化处理, 实用性更强,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 设置合理, 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16 以上所述, 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73620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