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570821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09189.6

申请日:

20120625

公开号:

CN102688556A

公开日:

2012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1/00,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31/00,A61M1/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明人:

王永权,周占松,龚薇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优先权:

CN201210209189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胡荣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导尿管为设有排尿引流腔、注水腔、药物灌注腔的三腔管,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排尿引流腔位于导尿管中心,导尿管的上端封闭,上端的侧壁设有引流口与排尿引流腔相通,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连通,注水腔、药物灌注腔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注水腔上端的注水口与定位囊相通,注水腔下端的注水孔连接注水接口,注水接口上设有开关,药物灌注腔上端的注药口贯穿导尿管侧壁,药物灌注腔下端的注药孔连接注药接口,注药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药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具有导尿功能,又能根据需要持续缓慢向膀胱内灌注药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包括设有定位囊(5)的导尿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1)为设有排尿引流腔(2)、注水腔(3)、药物灌注腔(4)的三腔管,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所述排尿引流腔(2)位于导尿管(1)中心,所述导尿管(1)的上端封闭,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引流口(1a)与排尿引流腔(2)相通,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2)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6)连通,所述注水腔(3)、药物灌注腔(4)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注水腔(3)上端的注水口(3a)与定位囊(5)相通,注水腔(3)下端的注水孔(3b)连接注水接口(7),注水接口(7)上设有开关(7a),所述药物灌注腔(4)上端的注药口(4a)贯穿导尿管侧壁,药物灌注腔(4)下端的注药孔(4b)连接注药接口(8),所述注药接口(8)通过导管(9)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10),所述药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腔(3)和药物灌注腔(4)分别位于排尿引流腔(2)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腔(3)和药物灌注腔(4)的内径均小于排尿引流腔(2)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3a)位于引流口(1a)的下方,该注水口(3b)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大于引流口(1a)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口(4a)位于引流口(1a)与导尿管上端端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孔(3b)和注药孔(4b)均为螺纹孔,所述注水接口(7)和注药接口(8)分别与注水孔(3b)和注药孔(4b)螺纹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膀胱灌注是临床上常用的膀胱腔内局部药物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膀胱肿瘤的术后预防性化疗、膀胱炎的灌注冲洗等方面,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稀释的药物通过导尿管一次性注入患者的膀胱内,并使药物在膀胱内保留0.5~2小时。但采用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药物通过导尿管一次性注入患者的膀胱内,使药物在灌注过程中不具备持续性,受患者膀胱容量的限制,短期内会将药物排出体外,缩短了药物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尤其是对于间质性膀胱炎等患者,更可能因膀胱粘膜和药物的接触时间过短而导致药物作用不充分,从而影响疗效和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由于药物通过导尿管一次性注入患者的膀胱内,使得药物浓度高,这样在膀胱癌的预防性灌注化疗中,高浓度化疗药物对膀胱刺激较大,可能引起膀胱粘膜灼伤,形成化学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等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具有导尿功能,又能根据需要持续缓慢向膀胱内灌注药物,可提高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的效率、增加药物作用于膀胱的时间以及持续保持膀胱内药物浓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包括设有定位囊的导尿管,所述导尿管为设有排尿引流腔、注水腔、药物灌注腔的三腔管,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所述排尿引流腔位于导尿管中心,所述导尿管的上端封闭,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引流口与排尿引流腔相通,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连通,所述注水腔、药物灌注腔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注水腔上端的注水口与定位囊相通,注水腔下端的注水孔连接注水接口,注水接口上设有开关,所述药物灌注腔上端的注药口贯穿导尿管侧壁,药物灌注腔下端的注药孔连接注药接口,所述注药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所述药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 

所述注水腔和药物灌注腔分别位于排尿引流腔两侧。 

所述注水腔和药物灌注腔的内径均小于排尿引流腔的内径。 

所述注水口位于引流口的下方,该注水口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大于引流口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 

所述注药口位于引流口与导尿管上端端面之间。 

所述注水孔和注药孔均为螺纹孔,所述注水接口和注药接口分别与注水孔和注药孔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尿管上端插入患者的膀胱内,下端留置在患者体外,定位囊随导尿管的上端一同插入患者的膀胱内,由于所述导尿管为设有排尿引流腔、注水腔、药物灌注腔的三腔管,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使导尿管能够在实现导尿的同时,进行灌注药物,且各自独立,不会发生干涉。由于所述排尿引流腔位于导尿管中心,且导尿管的上端封闭,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引流口与排尿引流腔相通,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连通,这样使患者膀胱内的尿液能够经引流口流入导尿管的排尿引流腔内,再通过排尿引流腔排到尿液引流袋中,实现了导尿的功能。由于所述注水腔、药物灌注腔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其中注水腔上端的注水口与定位囊相通,注水腔下端的注水孔连接注水接口,注水接口上设有开关,使用时,打开注水接口上的开关,通过注水腔向定位囊中注水,使定位囊鼓起,当鼓起后的定位囊紧贴在膀胱口时即可关闭开关,停止注水,从而使鼓起后的定位囊既可起到封闭膀胱口的作用,又可对导尿管定位,还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所述药物灌注腔上端的注药口贯穿导尿管侧壁,药物灌注腔下端的注药孔连接注药接口,所述注药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所述药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这样使药物罐中的药物能够先流入药物灌注泵中,经药物灌注泵调节并控制好流速后,再通过药物灌注腔持续缓慢的灌注入患者膀胱内,从而使患者膀胱内能够长时间保持一定浓度的药物,无论患者膀胱是否排空,药物浓度可基本保持不变,与现有的灌注方法相比,本装置不仅增加了药物作用于膀胱的时间,使患者可接受更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提高了疗效,避免了药物浪费,而且降低了灌注药物的浓度,避免了因灌注药物的浓度过高而对膀胱造成刺激,提高了药物灌注的安全性。 

由于所述注水孔和注药孔均为螺纹孔,所述注水接口和注药接口分别与注水孔和注药孔螺纹连接,便于装拆,使用方便。 

本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具有导尿功能,又能根据需要持续缓慢向膀胱内灌注药物,有效的提高了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的效率,增加了药物作用于膀胱的时间以及持续保持了膀胱内药物浓度,保证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向示意图;

图5为图3的P部放大图。

附图中,1为导尿管,1a为引流口,2为排尿引流腔,3为注水腔,3a为注水口,3b为注水孔,4为药物灌注腔,4a为注药口,4b为注药孔,5为定位囊,6为尿液引流袋,7为注水接口,7a为开关,8为注药接口,9为导管,10为药物灌注泵,11为药物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装置包括设有定位囊5的导尿管1,导流管1采用硅胶或者橡胶制作而成,硅胶为最佳;定位囊5为水囊,可通过市场购买。所述导尿管1为设有排尿引流腔2、注水腔3、药物灌注腔4的三腔管,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所述排尿引流腔2位于导尿管1中心,注水腔3和药物灌注腔4的内径均小于排尿引流腔2的内径,使导尿管1能够在实现导尿的同时,进行灌注药物,且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不会发生干涉。所述导尿管1的上端封闭,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引流口1a与排尿引流腔2相通,引流口1a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两个,本实施例的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引流口1a,两个引流口1a均与排尿引流腔2相通,更加便于尿液排放,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2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6连通,使患者膀胱内的尿液能够经引流口1a流入导尿管的排尿引流腔2内,再通过排尿引流腔2排到尿液引流袋6中,实现了导尿的功能,同时便于观察和计算膀胱内的尿液剩余量。所述注水腔3、药物灌注腔4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所述注水腔3和药物灌注腔4分别位于排尿引流腔2两侧。所述注水腔3上端的注水口3a与定位囊5相通,所述注水口3a位于引流口1a的下方,该注水口3b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大于引流口1a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使定位囊5与引流口1a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隔距离,以保证定位囊5的定位效果;注水腔3下端的注水孔3b连接注水接口7,本实施例的注水孔3b为螺纹孔,注水接口7与注水孔3b螺纹连接,便于装拆,使用方便,并且注水接口7上设有开关7a,使用时,打开注水接口7上的开关7a,通过注水腔3向定位囊5中注水,使定位囊5鼓起,当鼓起后的定位囊5紧贴在膀胱口时即可关闭开关9a,停止注水,从而使鼓起后的定位囊5既可起到封闭膀胱口的作用,又可对导尿管1定位,还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所述药物灌注腔4上端的注药口4a贯穿导尿管侧壁,所述注药口4a位于引流口1a与导尿管上端端面之间,使注药口4a与引流口1a之间互不干涉,避免了药物经引流口1a回流入排尿引流腔1中,造成药物的浪费;药物灌注腔4下端的注药孔4b连接注药接口8,本实施例的注药孔4b为螺纹孔,所述注药接口8与注药孔4b螺纹连接,便于装拆,使用方便。所述注药接口8通过导管9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10,本实施例的药物灌注泵10采用低压泵,如德国bartels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第六代微型压电泵mp6,用于调节和控制灌注药物的流速,所述药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11,使药物罐11中的药物能够先流入药物灌注泵10中,经药物灌注泵10调节并控制好流速后,再通过药物灌注腔4持续缓慢的灌注入患者膀胱内,从而使患者膀胱内能够长时间保持一定浓度的药物,无论患者膀胱是否排空,药物浓度可基本保持不变,与现有的灌注方法相比,本装置不仅增加了药物作用于膀胱的时间,使患者可接受更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提高了疗效,避免了药物浪费,而且降低了灌注药物的浓度,避免了因灌注药物的浓度过高而对膀胱造成刺激,提高了药物灌注的安全性。另外,本实施例的导尿管位于注水孔处的壁厚和位于注药孔处的壁厚均大于导尿管的壁厚,增加了连接强度。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885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26 CN 102688556 A *CN102688556A* (21)申请号 201210209189.6 (22)申请日 2012.06.25 A61M 31/00(2006.01) A61M 1/00(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30 号 (72)发明人 王永权 周占松 龚薇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代理人 胡荣珲 (54) 发明名称 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

2、涉及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导 尿管为设有排尿引流腔、 注水腔、 药物灌注腔的三 腔管, 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 排尿引流腔位 于导尿管中心, 导尿管的上端封闭, 上端的侧壁设 有引流口与排尿引流腔相通, 导尿管下端端面设 有排尿引流腔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连通, 注水腔、 药物灌注腔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 注水腔上端 的注水口与定位囊相通, 注水腔下端的注水孔连 接注水接口, 注水接口上设有开关, 药物灌注腔上 端的注药口贯穿导尿管侧壁, 药物灌注腔下端的 注药孔连接注药接口, 注药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 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 药物灌注泵的一端 连接有药物罐。它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

3、既具有导 尿功能, 又能根据需要持续缓慢向膀胱内灌注药 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包括设有定位囊 (5) 的导尿管 (1)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导尿管 (1) 为设有排尿引流腔 (2) 、 注水腔 (3) 、 药物灌注腔 (4) 的三腔管, 该导尿管的三个 腔各自独立, 所述排尿引流腔 (2) 位于导尿管 (1) 中心, 所述导尿管 (1) 的上端封闭, 导尿管 上端的侧壁设有。

4、引流口 (1a) 与排尿引流腔 (2) 相通, 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 (2) 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 (6) 连通, 所述注水腔 (3) 、 药物灌注腔 (4) 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 注 水腔 (3) 上端的注水口 (3a) 与定位囊 (5) 相通, 注水腔 (3) 下端的注水孔 (3b) 连接注水接 口 (7) , 注水接口 (7) 上设有开关 (7a) , 所述药物灌注腔 (4) 上端的注药口 (4a) 贯穿导尿管 侧壁, 药物灌注腔 (4) 下端的注药孔 (4b) 连接注药接口 (8) , 所述注药接口 (8) 通过导管 (9) 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 (10) , 所述药。

5、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 (1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注水腔 (3) 和药物 灌注腔 (4) 分别位于排尿引流腔 (2) 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注水腔 (3) 和药物 灌注腔 (4) 的内径均小于排尿引流腔 (2) 的内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注水口 (3a) 位于 引流口 (1a) 的下方, 该注水口 (3b) 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大于引流口 (1a) 距导尿管上 端端面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

6、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注药口 (4a) 位于 引流口 (1a) 与导尿管上端端面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注水孔 (3b) 和注 药孔 (4b) 均为螺纹孔, 所述注水接口 (7) 和注药接口 (8) 分别与注水孔 (3b) 和注药孔 (4b) 螺纹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88556 A 2 1/3 页 3 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膀胱灌注是临床上常用的膀胱腔内局部药物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膀胱肿瘤的术后 预防性化疗、。

7、 膀胱炎的灌注冲洗等方面, 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稀释的药物通过导尿管一 次性注入患者的膀胱内, 并使药物在膀胱内保留 0.5 2 小时。但采用这种方法的不足之 处在于, 由于药物通过导尿管一次性注入患者的膀胱内, 使药物在灌注过程中不具备持续 性, 受患者膀胱容量的限制, 短期内会将药物排出体外, 缩短了药物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 尤其是对于间质性膀胱炎等患者, 更可能因膀胱粘膜和药物的接触时间过短而导致药物作 用不充分, 从而影响疗效和造成药物的浪费 ; 同时由于药物通过导尿管一次性注入患者的 膀胱内, 使得药物浓度高, 这样在膀胱癌的预防性灌注化疗中, 高浓度化疗药物对膀胱刺激 较大, 可能。

8、引起膀胱粘膜灼伤, 形成化学性膀胱炎, 出现尿频、 尿急、 尿痛和血尿等症状。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它结构 简单, 使用方便, 既具有导尿功能, 又能根据需要持续缓慢向膀胱内灌注药物, 可提高膀胱 内药物灌注治疗的效率、 增加药物作用于膀胱的时间以及持续保持膀胱内药物浓度。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包括设有定位囊的导尿管, 所 述导尿管为设有排尿引流腔、 注水腔、 药物灌注腔的三腔管, 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 所述排尿引流腔位于导尿管中心, 所述导尿管的上端封闭, 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

9、引流口 与排尿引流腔相通, 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连通, 所述注水 腔、 药物灌注腔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 注水腔上端的注水口与定位囊相通, 注水腔下端的 注水孔连接注水接口, 注水接口上设有开关, 所述药物灌注腔上端的注药口贯穿导尿管侧 壁, 药物灌注腔下端的注药孔连接注药接口, 所述注药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 的药物灌注泵, 所述药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 0005 所述注水腔和药物灌注腔分别位于排尿引流腔两侧。 0006 所述注水腔和药物灌注腔的内径均小于排尿引流腔的内径。 0007 所述注水口位于引流口的下方, 该注水口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大于引流。

10、口距 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 0008 所述注药口位于引流口与导尿管上端端面之间。 0009 所述注水孔和注药孔均为螺纹孔, 所述注水接口和注药接口分别与注水孔和注药 孔螺纹连接。 00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 将导尿管上端插入患者的膀胱内, 下端留置在患者体外, 定 位囊随导尿管的上端一同插入患者的膀胱内, 由于所述导尿管为设有排尿引流腔、 注水腔、 药物灌注腔的三腔管, 该导尿管的三个腔各自独立, 使导尿管能够在实现导尿的同时, 进行 说 明 书 CN 102688556 A 3 2/3 页 4 灌注药物, 且各自独立, 不会发生干涉。由于所述排尿引流腔位于导尿管中心, 且导尿管的 上端。

11、封闭, 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引流口与排尿引流腔相通, 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 流腔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连通, 这样使患者膀胱内的尿液能够经引流口流入导尿管的排尿 引流腔内, 再通过排尿引流腔排到尿液引流袋中, 实现了导尿的功能。由于所述注水腔、 药 物灌注腔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 其中注水腔上端的注水口与定位囊相通, 注水腔下端的 注水孔连接注水接口, 注水接口上设有开关, 使用时, 打开注水接口上的开关, 通过注水腔 向定位囊中注水, 使定位囊鼓起, 当鼓起后的定位囊紧贴在膀胱口时即可关闭开关, 停止注 水, 从而使鼓起后的定位囊既可起到封闭膀胱口的作用, 又可对导尿管定位, 还不会对患者 。

12、造成不适感 ; 所述药物灌注腔上端的注药口贯穿导尿管侧壁, 药物灌注腔下端的注药孔连 接注药接口, 所述注药接口通过导管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 所述药物灌注泵 的一端连接有药物罐, 这样使药物罐中的药物能够先流入药物灌注泵中, 经药物灌注泵调 节并控制好流速后, 再通过药物灌注腔持续缓慢的灌注入患者膀胱内, 从而使患者膀胱内 能够长时间保持一定浓度的药物, 无论患者膀胱是否排空, 药物浓度可基本保持不变, 与现 有的灌注方法相比, 本装置不仅增加了药物作用于膀胱的时间, 使患者可接受更长时间的 药物治疗, 提高了疗效, 避免了药物浪费, 而且降低了灌注药物的浓度, 避免了因灌注药物 。

13、的浓度过高而对膀胱造成刺激, 提高了药物灌注的安全性。 0011 由于所述注水孔和注药孔均为螺纹孔, 所述注水接口和注药接口分别与注水孔和 注药孔螺纹连接, 便于装拆, 使用方便。 0012 本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既具有导尿功能, 又能根据需要 持续缓慢向膀胱内灌注药物, 有效的提高了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的效率, 增加了药物作用 于膀胱的时间以及持续保持了膀胱内药物浓度, 保证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的 A 向示意图 ; 图 3 为图 1 的剖视图 ; 图 4 为图 3 的 B-B 向示意图 ; 图 5 为。

14、图 3 的 P 部放大图。 0014 附图中, 1 为导尿管, 1a 为引流口, 2 为排尿引流腔, 3 为注水腔, 3a 为注水口, 3b 为 注水孔, 4 为药物灌注腔, 4a 为注药口, 4b 为注药孔, 5 为定位囊, 6 为尿液引流袋, 7 为注水 接口, 7a 为开关, 8 为注药接口, 9 为导管, 10 为药物灌注泵, 11 为药物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见图 1 至图 5, 膀胱引流药物灌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 该装置包括设有定位囊 5 的导尿管 1, 导流管 1 采用硅胶或者橡胶制作而成, 硅胶为最佳 ; 定位囊 5 为水囊, 可通过市 场购买。所述导尿管 1 为设有。

15、排尿引流腔 2、 注水腔 3、 药物灌注腔 4 的三腔管, 该导尿管的 三个腔各自独立, 所述排尿引流腔 2 位于导尿管 1 中心, 注水腔 3 和药物灌注腔 4 的内径均 小于排尿引流腔 2 的内径, 使导尿管 1 能够在实现导尿的同时, 进行灌注药物, 且导尿管的 三个腔各自独立, 不会发生干涉。所述导尿管 1 的上端封闭, 导尿管上端的侧壁设有引流口 说 明 书 CN 102688556 A 4 3/3 页 5 1a 与排尿引流腔 2 相通, 引流口 1a 的数量可为一个, 也可为两个, 本实施例的导尿管上端 的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引流口 1a, 两个引流口 1a 均与排尿引流腔 2 相通。

16、, 更加便于尿液排 放, 导尿管下端端面设有排尿引流腔2的出口与尿液引流袋6连通, 使患者膀胱内的尿液能 够经引流口 1a 流入导尿管的排尿引流腔 2 内, 再通过排尿引流腔 2 排到尿液引流袋 6 中, 实现了导尿的功能, 同时便于观察和计算膀胱内的尿液剩余量。所述注水腔 3、 药物灌注腔 4 分别设于导尿管侧壁内, 所述注水腔 3 和药物灌注腔 4 分别位于排尿引流腔 2 两侧。所述 注水腔3上端的注水口3a与定位囊5相通, 所述注水口3a位于引流口1a的下方, 该注水口 3b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大于引流口1a距导尿管上端端面的距离, 使定位囊5与引流口 1a 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隔距离, 。

17、以保证定位囊 5 的定位效果 ; 注水腔 3 下端的注水孔 3b 连接 注水接口 7, 本实施例的注水孔 3b 为螺纹孔, 注水接口 7 与注水孔 3b 螺纹连接, 便于装拆, 使用方便, 并且注水接口 7 上设有开关 7a, 使用时, 打开注水接口 7 上的开关 7a, 通过注水 腔 3 向定位囊 5 中注水, 使定位囊 5 鼓起, 当鼓起后的定位囊 5 紧贴在膀胱口时即可关闭开 关 9a, 停止注水, 从而使鼓起后的定位囊 5 既可起到封闭膀胱口的作用, 又可对导尿管 1 定 位, 还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所述药物灌注腔 4 上端的注药口 4a 贯穿导尿管侧壁, 所述 注药口 4a 位于引。

18、流口 1a 与导尿管上端端面之间, 使注药口 4a 与引流口 1a 之间互不干涉, 避免了药物经引流口 1a 回流入排尿引流腔 1 中, 造成药物的浪费 ; 药物灌注腔 4 下端的注 药孔4b连接注药接口8, 本实施例的注药孔4b为螺纹孔, 所述注药接口8与注药孔4b螺纹 连接, 便于装拆, 使用方便。所述注药接口 8 通过导管 9 连接有一可调节流速的药物灌注泵 10, 本实施例的药物灌注泵 10 采用低压泵, 如德国 bartels 微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第 六代微型压电泵 mp6, 用于调节和控制灌注药物的流速, 所述药物灌注泵的一端连接有药物 罐 11, 使药物罐 11 中的药物能够。

19、先流入药物灌注泵 10 中, 经药物灌注泵 10 调节并控制好 流速后, 再通过药物灌注腔 4 持续缓慢的灌注入患者膀胱内, 从而使患者膀胱内能够长时 间保持一定浓度的药物, 无论患者膀胱是否排空, 药物浓度可基本保持不变, 与现有的灌注 方法相比, 本装置不仅增加了药物作用于膀胱的时间, 使患者可接受更长时间的药物治疗, 提高了疗效, 避免了药物浪费, 而且降低了灌注药物的浓度, 避免了因灌注药物的浓度过高 而对膀胱造成刺激, 提高了药物灌注的安全性。 另外, 本实施例的导尿管位于注水孔处的壁 厚和位于注药孔处的壁厚均大于导尿管的壁厚, 增加了连接强度。 0016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优。

20、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 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涉及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 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2688556 A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8556 A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8556 A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8556 A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8556 A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688556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