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放射性汽灯纱罩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汽灯用纱罩,具体来说,是用纱制成罩子,采用硝酸稀土元素溶液浸透、烘干制成一定形状的纱罩产品及其配方与生产方法。
现在国内有纱罩厂24家,年生产汽灯纱罩约2500万打,其中95%以上是出口。国际市场年需用量约5000万打,其余由印尼、印度等国家生产,我国生产量约占国际市场的一半。而现有纱罩的生产,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即用纱罩浸泡硝酸钍溶液而制成,经灼烧后变成一氧酸钍,“钍”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从纱罩的生产、运输、储藏到使用都对环境有污染,对人体带来放射性危害,这是现有汽灯纱罩的最大弱点。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国内和国际上还没有资料报导过利用稀土元素硝酸盐来生产汽灯纱罩的工艺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稀土替代放射性物质制成的汽灯纱罩,清除放射性物质——硝酸钍和氧化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本灯罩是用下述方法制成的:用纱制成罩子,再用加有硝酸铈的硝酸稀土元素饱和溶液浸透、烘干制成一定形状的纱罩,至以后灼烧时,有机物烧掉,而硝酸钍转变为固态硝酸钍,保持灯泡的形状,在灼烧时发出白光,广泛应用于捕鱼及家庭、公共场所的照明。
下面对本发明加以详细叙述。本发明是用硝酸稀土元素溶液如硝酸钆、硝酸钇、硝酸镱溶液替代硝酸钍溶液来浸泡纱罩,以制成无放射性的汽灯纱罩,其硝酸钆溶液的配方组成为硝酸钆250~320克/升,浓度以氧化钆计,硝酸铈1%;硝酸钇溶液的配方组成为硝酸钇200~280克/升,浓度以氧化钇计,硝酸铈1%;硝酸镱溶液的配方组成为硝酸镱300~350克/升,浓度以氧化镱计,硝酸铈1%。在其生产工艺技术方法与现有技术生产方法相同,首先进行原料准备后用人造丝制筒并翻筒,化工处理(即用硝酸稀土元素溶液浸泡后进行烘干、浸氨、漂洗、再烘干),然后进行印红头、缝底、穿线、烫平,最后进行检验、包装。
下面举实施例予以说明:
原料准备:
购进2500化纤丝,单一稀土元素(根据客户要求<指纱罩要求>),硝酸铈、硝酸镁、硝酸铝、艳红粉、平平加、石棉线、32支纱的棉线及其它辅助材料。
将购回地2500人造丝,用打活条机,绕制至专用羊角上,不允许有丝的重叠及松紧不一的现象。
制纱筒:
将上道工序打好的活条,放至织机上,织出的纱筒不能沾水、油污,横排的针数为17~18针。
翻筒:
将上道工序织好的纱筒,用已处理光滑的竹杆(约2米长)将纱筒翻转一次,在翻转中将不合格的纱筒剪下来,然后将合格纱筒用针线全部缝合联接起来。
化工处理(浸稀士溶液):
首先配料,将单一稀土、硝酸铈按客户对纱罩亮度的要求,用纯水(阴、阳离子交换水),按不同的比例硝酸钆320克/升、硝酸铈1%或硝酸钇280克/升、硝酸铈1%或硝酸镱350克/升、硝酸铈1%调成液体溶液。第二步,将纱筒通过浸液机,使纱筒上浸满饱和的稀土溶液。第三步,将已浸好的纱筒放进烘房烘干,烘房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将至烘房内起火。第四步,将已烘干的纱筒用工业氨水浸泡、甩干,再将纱筒晒干或烘干。
首先调配印红水,用硝酸镁、硝酸铝、平平加、艳红粉沌水,调成波枚度18°的溶液。第二步:将已化工处理的纱筒,通过印红机,每间隔160毫米,印上35~40mm长的红头。
缝底:
将已印好的红头纱筒,至工业缝纫机或民用电动机缝纫机上,至纱筒印红的根部缝合起来。
剪切:
将已缝底的纱筒至缝合处的端部(高缝合处1~2mm)剪下来,剪成一个一个的纱罩,每50个捆成一扎。
穿线:
将已剪下的纱罩,用石棉线至纱罩红头部位,穿起来,一个纱罩的园周穿14~16针。
烫平:(定型)
将已穿线的纱罩安客户要求的形状,用钢丝圈或塑料板,套入纱罩,然后用电熨斗烫平定型,将钢丝圈或塑料板取下来。
检验:
将已烫平好的纱罩全部送交检验定,将不合格的或次品与合格品分选出来。
包装:
将合格纱罩,按用户要求,用不同的包装方式包装起来,用大纸箱打捆。
本发明的优点:
从纱罩煤汽灯发明至现在,都是用硝酸钍生产的,而钍元素在周期表中是较强的放射性元素,对长期从事纱罩生产及使用纱罩,都会带来放射性积累,对人体、环境带来危害,因此,有的使用纱罩多的国家要求进口无放射性的纱罩,本发明正好解决这个问题,给国内生产,国际上的用户解决了由于纱罩生产、使用带来放射性危害的大事。
第二个特点:所用稀土元素的作品,比钍的成本低。因此不会给用户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而且给纱罩在国际市场上,与用钍生产的纱罩璨具有竞争力,且保管、运输方便,使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