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90775.X (22)申请日 2016.10.13 (71)申请人 张瑞芹 地址 266232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 人民政府 (72)发明人 张瑞芹 (51)Int.Cl. A01G 22/25(2018.01) A01G 13/00(2006.01) A01B 79/02(2006.01) A01C 1/08(2006.01) A01C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 (57)摘要 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 。
2、其特点是包 括: 起垄高产栽培是以深松、 起垄、 深施肥和合理 密植等技术组装集成的马铃薯综合栽培措施、 选 地、 开沟整厢、 起垄马铃薯不宜连作、 处理种子播 种前要严格挑选种薯, 剔除病薯、 烂薯、 掌握播种 方法和密度、 适时追肥在做好中耕除草、 防治病 虫害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 适时收获马铃薯 等过程, 它可以实现马铃薯增产的效果, 增产约 20%。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370983 A 2018.08.07 CN 108370983 A 1.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 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起垄高产栽培是以深 松、 起垄、 深施肥和合理密植等技术组装集。
3、成的马铃薯综合栽培措施, 比常规栽培增产15% 以上, 合格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 2.选地、 开沟整厢、 起垄马铃薯不宜连作,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适宜与豆类、 禾谷类等 作物轮作; 以选择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 结构疏松、 排灌条件良好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 土或潮沙泥田种植为宜; 翻耕后, 及时平整土地, 做到土绵、 地平、 墒足; 要求将厢面整平、 整 细, 开好边沟和十字沟, 以利于排水防渍; 起垄时要做到垄面宽60-66厘米, 垄高20厘米左 右, 行间距90厘米。 3.处理种子播种前要严格挑选种薯, 剔除病薯、 烂薯。 4.种薯必须薯块完整, 无病虫害、 无伤冻, 薯皮光滑, 色。
4、泽新鲜; 大种薯要进行切块, 切 块时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液对刀具和病薯进行消毒, 防止病毒 (菌) 传染。 5.掌握播种方法和密度行距33-36厘米, 株距90厘米, 每穴播1个催好芽的种薯; 播种后 从沟内覆土盖好种薯并整平垄面, 覆土厚度在8厘米左右, 覆土过浅, 结的薯会外露变青, 影 响品质; 覆土过厚会延迟出苗, 影响产量。 6.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厩肥1500-3000千克, 磷肥30-40千克, 草木灰200千克或 硫酸钾20千克, 做基肥施入垄面两行种薯间。 7.适时追肥在做好中耕除草、 温度管理和水分管理的同时, 还要在马铃薯块茎膨大初 期进行追肥, 亩追施尿素10千。
5、克和硫酸钾15千克。 8.防治病虫害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 如雨水偏多使植株在花期前后发病严重, 发 现病株可用金雷多米尔、 克露等喷施, 并拔除中心病株, 以后每隔7-10天施用1次。 9.适时收获马铃薯植株枯萎, 大部分茎叶变黄, 块茎停止膨大时即是最佳收获期。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370983 A 2 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0003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 植株高、 茎叶密、 产量低、 个头参差不齐, 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 我反复试验, 总结出一。
6、套切实可行的增加马铃薯产量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为增加马铃薯亩产的发明, 发明的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术。 0005 本发明为增加马铃薯亩产问题, 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新技 术, 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1、 起垄高产栽培是以深松、 起垄、 深施肥和合理密植等技术组装集成的马铃薯综合栽 培措施, 比常规栽培增产15%以上, 合格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 0006 2、 选地、 开沟整厢、 起垄马铃薯不宜连作,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适宜与豆类、 禾谷 类等作物轮作。 以选择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 结构疏松、 排灌条件良好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 砂壤土或潮沙泥。
7、田种植为宜。 翻耕后, 及时平整土地, 做到土绵、 地平、 墒足。 要求将厢面整 平、 整细, 开好边沟和十字沟, 以利于排水防渍。 起垄时要做到垄面宽60-66厘米, 垄高20厘 米左右, 行间距90厘米。 0007 3、 处理种子播种前要严格挑选种薯, 剔除病薯、 烂薯。 种薯必须薯块完整, 无病虫 害、 无伤冻, 薯皮光滑, 色泽新鲜。 大种薯要进行切块, 切块时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液对刀 具和病薯进行消毒, 防止病毒 (菌) 传染。 0008 4、 掌握播种方法和密度行距33-36厘米, 株距90厘米, 每穴播1个催好芽的种薯。 播种后从沟内覆土盖好种薯并整平垄面。 覆土厚度在8厘米。
8、左右, 覆土过浅, 结的薯会外露 变青, 影响品质; 覆土过厚会延迟出苗, 影响产量。 0009 5、 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厩肥1500-3000千克, 磷肥30-40千克, 草木灰200千 克或硫酸钾20千克, 做基肥施入垄面两行种薯间。 0010 6、 适时追肥在做好中耕除草、 温度管理和水分管理的同时, 还要在马铃薯块茎膨 大初期进行追肥, 亩追施尿素10千克和硫酸钾15千克。 0011 7、 防治病虫害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 如雨水偏多使植株在花期前后发病严 重, 发现病株可用金雷多米尔、 克露等喷施, 并拔除中心病株, 以后每隔7-10天施用1次。 0012 8、 适时收获马铃。
9、薯植株枯萎, 大部分茎叶变黄, 块茎停止膨大时即是最佳收获期。 0013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有效的促进马铃薯高产的发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可以实 现花生叶斑病提早预防、 提早治疗的成果, 这种方式不仅操作方便、 实用性强, 而且可以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370983 A 3 到防病、 增产的效果, 对于后期大田管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1、 起垄高产栽培是以深松、 起垄、 深施肥和合理密植等技术组装集成的马铃薯综 合栽培措施, 比常规栽培增产15%以上, 合格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 0015 2、 选地、 开沟整厢、 起垄马铃薯。
10、不宜连作,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适宜与豆类、 禾谷 类等作物轮作。 以选择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 结构疏松、 排灌条件良好和保水保肥能力强的 砂壤土或潮沙泥田种植为宜。 翻耕后, 及时平整土地, 做到土绵、 地平、 墒足。 要求将厢面整 平、 整细, 开好边沟和十字沟, 以利于排水防渍。 起垄时要做到垄面宽60-66厘米, 垄高20厘 米左右, 行间距90厘米。 0016 3、 处理种子播种前要严格挑选种薯, 剔除病薯、 烂薯。 种薯必须薯块完整, 无病虫 害、 无伤冻, 薯皮光滑, 色泽新鲜。 大种薯要进行切块, 切块时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液对刀 具和病薯进行消毒, 防止病毒 (菌) 传染。。
11、 每块种薯应有1-2个健壮芽, 并尽量利用顶部的芽, 每块重量以25-50克为宜。 切块应随切随播, 亩用种量150千克左右。 0017 4、 掌握播种方法和密度行距33-36厘米, 株距90厘米, 每穴播1个催好芽的种薯。 播 种后从沟内覆土盖好种薯并整平垄面。 覆土厚度在8厘米左右, 覆土过浅, 结的薯会外露变 青, 影响品质; 覆土过厚会延迟出苗, 影响产量。 一般种植密度为冀张薯8号3000株/亩左右, 费乌瑞它5000株/亩左右、 夏坡蒂4500株/亩左右。 0018 5、 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厩肥1500-3000千克, 磷肥30-40千克, 草木灰200千 克或硫酸钾20千克。
12、, 做基肥施入垄面两行种薯间。 在播种时, 如每亩用人畜粪尿1000千克或 氮素化肥15千克做种肥, 可使出苗迅速整齐而健壮。 0019 6、 适时追肥在做好中耕除草、 温度管理和水分管理的同时 (方法同常规栽培) , 还 要在马铃薯块茎膨大初期进行追肥, 亩追施尿素10千克和硫酸钾15千克。 也可用2%尿素液 或0.2-0.3千克磷酸二氢钾对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 0020 7、 防治病虫害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 如雨水偏多使植株在花期前后发病严 重, 发现病株可用金雷多米尔、 克露等喷施, 并拔除中心病株, 以后每隔7-10天施用1次。 发 现有蛴螬、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为害时可用毒死蜱颗粒撒于田间诱杀; 有蚜虫为害可用25%溴 氰菊酯10-15毫升/亩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 0021 8、 适时收获马铃薯植株枯萎, 大部分茎叶变黄, 块茎停止膨大时即是最佳收获期。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37098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