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硬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育秧硬盘.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175741.9 (22)申请日 2017.09.14 (73)专利权人 广西力鼎塑业有限公司 地址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 县伊岭岩工业集中区强达产业园1#楼 A座3-6层 (72)发明人 张凯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 11624 代理人 任漱晨 (51)Int.Cl. A01G 9/029(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水稻育秧硬盘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
2、育秧硬盘, 包括 盘体, 所述盘体包括凹陷的育秧盘面, 育秧盘面 为光滑平面, 在该光滑平面上开有若干通孔; 在 育秧盘面的周边为向外延伸的盘沿。 其属于农业 育秧装置领域, 用于水稻秧苗培育, 能够通过合 理的结构设置, 能够使得育秧候的秧毯不断根、 不伤苗、 容易卷秧, 方便运输且培育的秧毯适合 各种类型的插秧机, 且可以叠放催芽, 空间利用 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410931 U 2018.05.29 CN 207410931 U 1.一种水稻育秧硬盘, 包括盘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体包括凹陷的育秧盘面(2), 育秧 盘面(2)为光滑平面, 在该光。
3、滑平面上开有若干通孔(4); 在育秧盘面(2)的周边为向外延伸 的盘沿(1); 所述盘沿(1)的下表面设置有沿盘沿(1)分布的支撑块(3); 所述位于育秧盘面 (2)光滑平面上的通孔(4)为48个, 按照每列8个共6列的方式分布在育秧盘面(2)上; 在每一 列的通孔(4)中, 位于中部的四个通孔(4)之间的间距小于两端两个通孔(4)之间的间距, 所 述支撑块(3)的高度与凹陷的育秧盘面(2)的深度一致, 且支撑块(3)为中空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10931 U 2 水稻育秧硬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为农业育秧装置领域, 具体地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
4、培育水稻等秧苗 的水稻育秧硬盘。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育秧的生产方式, 属于现代农业工程 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水稻工厂化育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水稻种植户对于水 稻育秧的接受成都有待于提高, 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市场开发能力存在不足, 工厂化育 秧前期投入较大, 场地利用率较低造成投入与回收周期较长;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 市面上 销售的育秧硬盘容易造成水稻秧苗无法相交, 不易于盘结, 在将秧苗与秧盘分离过程中存 在根系损伤的问题, 插秧后不容易返青成活, 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硬盘, 。
5、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 置, 能够使得育秧后容易卷秧形成秧毯不断根、 不伤苗、 方便运输且培育的秧毯适合各种类 型的插秧机, 且可以叠放催芽, 空间利用率高。 0004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水稻育秧硬盘, 包括盘体, 所述盘体包括凹陷的育秧盘面, 育秧盘面为光滑平 面, 在该光滑平面上开有若干通孔; 在育秧盘面的周边为向外延伸的盘沿。 0006 进一步地讲, 本申请中所述的盘沿的下表面设置有沿盘沿分布的支撑块。 0007 进一步地讲, 本申请中所述的位于育秧盘面光滑平面上的通孔为48个, 按照每列8 个的数量均匀分布。 0008 进一步地讲, 本。
6、申请中所述的支撑块的高度与凹陷的育秧盘面的深度一致, 且支 撑块为中空结构。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 1、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设置合理数量与排列形式的通孔, 起到秧盘与空气水分的 平衡调节作用, 避免秧苗培育过程中失去水分养分, 影响秧苗生长。 0011 2、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光滑平面的育秧盘面实现秧苗在该区域根系的相互盘结, 避免根系与秧盘分离过程中的断裂问题, 易于形成秧毯, 方便运输与插秧。 0012 3、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秧盘的叠放催芽, 且叠放后稳定性好, 不易推倒, 减少空间 占用, 适用于大田炼苗。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
7、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盘沿; 2、 育秧盘面; 3、 支撑块; 4、 通孔。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410931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说明。 0016 实施例1: 一种水稻育秧硬盘, 包括盘体, 所述盘体包括凹陷的育秧盘面2, 育秧盘 面2为光滑平面, 在该光滑平面上开有若干通孔4; 在育秧盘面2的周边为向外延伸的盘沿1。 所述位于育秧盘面2光滑平面上的通孔4为48个, 按照每列8个的数量均匀分布。 0017 实施例2: 一种水稻育秧硬盘, 其中所述支撑块3的高度与凹陷的育秧盘面2的深度 一致, 且。
8、支撑块3为中空结构。 其余技术特征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 系相同。 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硬盘, 该硬盘用于对水稻等幼苗的培育。 众所周 知, 如果在育秧过程中秧苗的根系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盘绕, 则会使得秧苗在与育秧盘体脱 离过程中造成秧毯的分离, 秧毯整体性较差, 不适用于插秧机的作业。 0019 植物秧苗根系在生长过程中, 秧苗根系会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这些在工厂化 育苗作业中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 育秧盘体中的通孔如果较多, 则会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 失, 秧苗根系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造成枯萎, 降低成活率。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滑平面的育。
9、秧盘面2, 并且在育秧盘面2上成列按照相同 数量均布有用于空气水分平衡调节的通孔4。 光滑平面设置的育秧盘面2避免了珊格状育秧 盘存在的秧苗根部局部打转, 根系无法相互交错, 容易断秧伤根的问题, 有效增加秧苗成形 秧毯后对于插秧机的适应性, 培育的秧毯尺寸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插秧机。 0021 采用成列相同数量通孔4设置的结构, 能够最大限度起到空气水分调节平衡的目 的, 既避免了通孔数量多造成的水分养分流失, 又避免了通孔数量少造成的空气流通不畅 的问题。 如图1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 通孔4的数量为48个, 按照每列8个共6列的方式分布 在育秧盘面2上。 在每一列的通孔4中, 位于中部的四。
10、个通孔4之间的间距小于两端两个通孔 4之间的间距, 更有利于秧苗培育过程中实际使用情况, 达到最佳的空气水分调节平衡的效 果。 0022 而在秧苗培育过程中, 其余最大的问题在于培育工厂中秧苗培育盘的占地问题, 如何让秧苗在培育过程中实现空间最大程度的利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 中提供了沿着育秧盘面2向外延伸的盘沿1, 盘沿1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撑块3, 支撑块3的材质 与盘沿1相同, 便于一体成型, 减少生产成本。 支撑块3的高度可以与育秧盘面2的深度相同 也可以略小于育秧盘面2的深度。 这样的设计结构可以使得水稻育秧硬盘在叠放过程中既 不影响秧苗的正常催芽, 又能够叠放稳固, 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适合大田炼苗。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410931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7410931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