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种通过压低一驱动装置就能点燃的气体点火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点火器,所述安全装置通过采用一弹性件与一驱动装置的结合使其处于不工作状态,而又可通过使弹性件变形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尽管气体点火器是一种方便的工具,可通过压低驱动杠杆的使用端而容易地被点燃,但对那些(如儿童)不熟悉其正确使用其方法的人来说,这种点火器可能是危险的。另外,这种点火器可能会因偶尔碰到其它东西而意外地压低驱动杠杆的使用端而被点燃。
应在安全方面确实阻止不熟悉点火器使用的人无心的点燃和可以阻止无意的点燃的改进点火器的要求,几种类型安全装置的防止儿童使用的气体点火器已为人所知。用于这些防止儿童使用的气体点火器的多数安全装置都具有一个锁定机构,此机构能够防止驱动杠杆被压低且必须是在解除该锁定机构后才能许驱动杠杆被压低。但是,所有常规类型的防止儿童使用的气体点火器在其使用方面都有缺陷,所以为了实际使用,必须改进气体点火器。
例如,正如美国专利4,859,172,4,786,248和4,784,602以及日本实用新型公报3(1991)-35971所公开的,所有公开地安全装置都提供了一用于阻止压低驱动杠杆的锁定件。由于锁定件可手动地在锁定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在使用点火器后,当没有手动地由解除位置回复至锁定位置时,锁定件总是停留在解除位置上,此时安全装置保持在没有被锁定的状态。处于解除位置的锁定件就允许驱动杠杆被压低,安全装置就失去其作用。具体地讲,为了确保安全,在具有锁定机构没被锁定的点火器使用后,现有的安全装置总是需要一个手动地再锁定操作过程,因此在安全方面,人们希望进一步改进锁定机构。
为了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已经有人建议,对于具有阻止压低驱动杠杆的锁定件的安全装置,其应具有所谓的自动回位功能,其中锁定件在手动地移至解除位置完成点火操作后,便能自动地回到锁定位置。例如,美国专利5,002,482和3,898,031以及日本未审专利公报3(1991)-25215公开了这类具有自动回位功能的安全装置,这种自动回位安全装置允许锁定件在完成点火操作后自动回到锁定位置。但是,在这些安全装置中,解除锁定机构是通过手指沿L形路径的运动而完成的,因此从可操作性来说,导致锁定机构在简便解除锁定件方面显得质量差,使得这类点火器通常要求用单个手指如大拇指来完成解除锁定件的操作,会因不同使用者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可以说,这类安全装置在实际使用上具有不足之处。再者,这些安全装置的操作是不可靠的,因为这由锁定件随通过它自身的反作力回到锁定位置的可能性而定,而该反作用力是由制造锁定件材料的弹性产生的。
还有,有人建议安全装置在解除锁定件时手指的运动不是沿L形路径,而是沿直线路径,但它们在实际使用上均有缺陷。例如,译文本(PCT)的日本专利公报3(1991)-501647中公开的安全装置提供了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由弹簧构成的锁定件沿弧形路径移至解除位置并固定在那里,然后在完成点火操作后自动回到锁定位置。在这类安全装置中,解除象弹簧一样的锁定件的导向装置不能令人满意,而且锁定件不能牢靠地被解除。这也不利地影响着气体点火器中解除锁定机构的简便性,该点火器通常时由单个手指操作,正如在先前的例子中所说,操作结果将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由于锁定件本身是由弹簧构成,所以锁定件可能会变形,而且在点火器重复使用后会引起锁定机构失效。
在美国专利4,832,596公开的安全装置中,锁定件沿直线路径移至解除位置,但能自动回到初始位置除非使用另一只手指使其固定在锁定位置,而不是使用那一只驱动点火机构的手指。这样,锁定件不能够可靠地解除。这也不利地影响着气体点火器中解除锁定机构的简便性,该点火器通常是由单个手指如大拇指操作,正如在先前的例子中所说,操作结果将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自动回位安全装置,其中的锁定件沿直线路径移至解除位置,从而便利了锁定机构的解除,与此同时,可用驱动点火机构的手指将锁定机构固定在解除位置上,这样就不需其他手指。但是,这种安全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缺陷。也就是,在日本未审查实用新型公报1(1989)-178456公开的安全装置中,锁定件与驱动点燃点火器的驱动杠杆相配合,而驱动杠杆可使用与用于解除锁定件的同一手指操作,即通常在点火操作中使用大拇指,因而便于解除操作。然而,当利用先前将锁定件移至解除位置的同一手指(常为大拇指)操作驱动杠杆时,锁定件可能会无意中从大拇指中滑脱且可能回到锁定位置。于是,还是在这安全装置中,锁定件不能够可靠地被解除。这也不利地影响着气体点火器中解除锁定件的简便性,该点火器通常是由单个手指如大拇指操作,正如在先前的例子中所说,操作结果将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
正如从上面的描述所见,现有的任何一个防止儿童使用的安全装置在实际使用方面均存在着不足,因此需要一种防止儿童使用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在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两方面都得到改善。
再者,在制造具有这种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中,需要使装配步骤合理化,以提高装配精度,从而增强安全装置的操纵性,并且要降低其制造成本。
根据以上评论和描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该安全装置既能通过压低驱动装置而点燃点火器,又能使锁定杠杆自动回到与驱动装置的活动相联系的锁定位置,其中,在不使用时,点火器被锁定以防止点燃,而在使用时,点火器通过锁定杠杆的驱动由锁定状态解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该安全装置可防止锁定杠杆停留在非锁定位置,而且当点火器在不使用时使驱动装置保证锁定。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且造价便宜的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包括装燃料气体的点火器体,以调节过的流速将装在点火器体内的燃料气输送到喷嘴的燃料输送装置,一用于点燃由喷嘴放出的燃料气的点火装置和用于打开和关闭与喷嘴相连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燃料气流动通道的可压低的驱动装置,其中的改进包括:
在点火器体的上端,纵向地形成了一对平行狭缝,从而在两狭缝之间构成一弹性片,弹性片的上部向内弯向设置在可压驱动装置的一部分之下的锁定位置,和
锁定件与弹性片滑动地结合,以便锁定件能在狭缝的最上部与最下部之间沿狭缝纵向移动,其中锁定件在狭缝的最下部时,锁定件允许弹性片上部向内弯向锁定位置,以防止压低驱动装置,而当锁定件在狭缝的最上部时,锁定件应将弹性件固定在驱动装置的路径之外,以允许压低驱动装置,
因此当锁定件可滑动地被向下推到狭缝的最下端时,能够允许弹性片向内弯曲以防止驱动装置被压低,而当锁定件被向上推至狭缝的最上端时,弹性片被固定在可压驱动装置的路径之外的一个位置。
因此,当将锁定件沿狭缝向上推动时,弹性片抵抗弹性而被伸直,结果它与点火器体的表面成一直线。最后,弹性片与驱动装置保持分开,从而允许压低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压低沿狭缝向下地推动锁定杠杆,它又反过来使弹性片恢复到部分向内弯向点火器体的状态,由此防止压低驱动装置和使点火器不工作。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点火器,它包括装有燃料气的一个点火器体,以调节过的流速将装在点火器体内的燃料输送到喷嘴的燃料供给装置,用于点燃由喷嘴放出的燃料气的点火装置,和用于打开和关闭与喷嘴相连的燃料供给装置的燃料气流动通道的可压低的驱动装置,其中的改进包括:
由在可压低驱动装置的路径中形成的一对狭缝限定在点火器体的上端位置上的弹性片装置,其中在点火器体上端的弹性片装置以如此方式向内弯向点火器体,以便通过将弹性片装置的向内弯曲端与驱动装置的底表面的一部分接合来阻止可压驱动装置的压低;和围绕弹性片装置并以可滑动方式沿狭缝设置的一种锁定装置,所述滑动是在位于狭缝的最低端的锁定位置和位于狭缝的最上端的开启位置之间进行的,其中在开启位置,锁定杠杆装置纵向地强迫向内弯曲的弹性片装置伸直,以便弹性片装置从可压低驱动装置上脱开,而且其中锁定杠杆装置被向下推进与可压低的驱动装置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由此,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装置返回到与可压低的驱动装置的压低相联系的锁定位置。
在一优选的方式中,弹性片装置可以设置一闭锁装置,当该闭锁装置与锁定杠杆在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接合时,闭锁装置阻止锁定杠杆的向上推进。该闭锁装置可以设计成通过向内压下锁定杠杆而从锁定杠杆上脱开。
在一放电-点火型的气体点火器情况下,前述的可压低驱动装置可以被制成一种操作帽的形式,该操作帽包括一压电产生器,在一打火石型气体点火器的情况下,点火装置可以包括一个锉和一打火石,而且可压低的驱动装置可由一个气塞杆(gas lever)构成。
按照列举的本发明的带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在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即狭缝的最低端的同时,弹性片的向内弯曲端与可压低驱动装置的底端的一部分形成一拱座,由此阻止可压低驱动装置的压低,并使点火器锁定。因此,当锁定杠杆沿狭缝向上推进时,向内弯曲的弹性片抵抗自身的弹性而伸直,而且驱动装置从弹性片上脱开,从而使驱动装置可压低。由压低驱动装置所得的燃料气由点火装置点燃。与压低驱动装置相连,锁定装置被向下推到位于狭缝最低端的锁定位置,因此伸直的弹性片重新回到其原始位置,而且防止了驱动装置的压低,也阻止了点火器的无意点火。这样,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在安全方面优越得多的气体点火器。
如前所述,当设置在弹性片上的闭锁装置与锁定装置接合时,弹性片就阻止锁定装置在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的向上推进。向内压下锁定装置,仅使锁定杠杆从闭锁装置上脱开。由于这样的安排需要两级开启操作,带有这种锁定机构的气体点火器对于不熟悉点火器的正确用法的人来说很难驱动,从而确保防止点火器的无意点火。
图1是一垂直侧视剖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带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2是一后视图,表示图1所示的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3是一水平剖面图,表示图1所示的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4是一后视图,表示图2所示的处于开启状态的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5是一侧视剖面图,表示图1所示的正被点火的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6是一侧视剖面图,表示按照第二个实施例的带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7是一侧视剖面图,表示按照第三个实施例的带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8是一后视图,表示图7所示的气体点火器;
图9是一水平剖视图,表示图7所示的气体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图10是一部件分解的透视图,表示图7所示的点火器的弹性片和锁定杠杆;
图11A、11B和11C都是剖视图,表示图7所示的安全装置的一个主要部分的各种被驱动状态;和
图12是一剖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带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参照附图,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图1至图5所示的带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1设有一个装有燃料气体的点火器体2,一个带有用于放出燃料气体的一个喷嘴的燃料供给装置4,一个操作帽6,它与一个驱动装置5成一体,撞击一压电产生器以产生火花,以及一个锁定杠杆7,它设置在点火器体2的上部,用于使操作帽6锁定或开启。
基本上呈直角平行六面体形的点火器体2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而且装有燃料气体如丁烷。点火器体2装有一个公知的燃料供给装置4,用于以调节过的流速排出所含的燃料气体,还装有喷嘴3,它设在燃料供给装置4的顶部,喷嘴3突出点火器体2的顶部。一个气塞杆8布置得与点火器体2的上表面平行,该气塞杆以一端连接到喷嘴3上。该气塞杆8是L形的,而且以一个穿孔端支撑喷嘴3。气塞杆8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伸向点火器体2,而且气塞杆在弯曲部分处可摆动地被支撑。
设置在点火器体的端部,与喷嘴3相对的是在点火器体2的上部的操作帽6。该操作帽6可向下滑动,而且与一压电产生器18结合,用于一旦压下帽6,就点燃从喷嘴3放出的燃料气体。操作帽6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与压电产生器18相连的放电电极9,而且该压电产生器18设有一个操纵杆式压件(lever press)10,它位于气塞杆8的对面。
一对平行狭缝11a和11b以预先确定的长度在点火器体2的侧壁的上部纵向向下形成,以构成弹性片12,该弹性片被锁定杠杆7环绕。
如图3所示,锁定杠杆7包括一弯曲的指形板(thumb plate)13,当将锁定杠杆7在锁定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推进时,使用该板;一对桥14a和14b通过狭缝11a和11b而延伸;和一承受部件15,用于提供指形板13的稳定性和承受压下的操作帽6的底端。将承受部件15的底端设置一向下延伸段,该延伸段构成腿15a。
弹性片12在其上部可向点火器体2方向变形,但在其底端与点火器体固定成一整体。在一种放松状态下,弹性片12的上端向内弯向点火器体2。如图1所示,在操作帽6的底端互补地形成一个凹座6a,以与弹性片12的最上端接合。
锁定杠杆7有一开孔,该孔是由指形板13,桥14a和14b,以及承受部件15构成的,而且弹性片12通过该孔。锁定杠杆7的指形板13的两侧比桥14a和14b更进一步斜向延伸,而且从狭缝11a和11b斜向延伸的侧面部分的内表面与点火器体2的外表面接触。当锁定杠杆7向上推进时,这样使得弹性片12的向内弯曲端被伸直,当锁定杠杆位于狭缝11a和11b的最下端时,这样使得弹性片的向内弯曲端被松开。标号16代表挡风帽,17代表火焰延伸调节环。
下面将详细描述具有前述结构的带有安全装置的点火器1的操作。
由图1和2可见,在正常状态下,当锁定杠杆位于锁定位置,即狭缝11a和11b的最低端时,弹性片12向内弯向点火器体2。在该状态下,当试图压低操作帽6时,弹性片12的上端和操作帽6的凹座6a之间的接合阻止了操作帽6的压低,从而防止了压电产生器18受到撞击而产生火花。这样,既使不熟悉正确用法的人操作气体点火器1,也能保证安全。
当使用气体点火器1时,将锁定杠杆7与指形板13一起沿狭缝11a和11b升高到点火器体2的最上端,直到开启位置,如图4所示。
向内弯向点火器体2的弹性片12随着锁定杠杆7的承受部件15被向上推进而逐渐被伸直。在开启位置,最后使弹性片12与点火器体2的顶端成一条直线,并且承受部件15最接近位于点火器体2的最上端。弹性片12的伸直使得与在操作帽6的底端处的凹座6a接合的弹性片12的上端被脱开,从而允许压低操作帽6。
由图5可见当操作6被压低时,其底端与锁定杠杆7的承受部件15的上表面接触。进一步压低操作帽6使得承受部件15被压得更低,从而推动锁定杠杆7到位于狭缝11a和11b的最低端的锁定位置。
同时,压低操作帽6使得撞击压电装置18,又使放电电极9活动产生火花。与此相连,操纵杆式压件10向前推进气塞杆8,该杆8又使喷嘴3升高,从而喷嘴放出燃料气,然后该气体被点燃。锁定杠杆7移动到锁定位置,使得弹性片在其上端得到一向点火器体的向内的弯曲,但是这时该上端与操作帽6的侧面接触。
一旦从操作帽6上松开手指以熄灭火焰,操作帽6借助一个未说明的弹簧的弹力升起并返回它的原始位置。弹性片12同时向内弯向点火器体2,然后弹性片12的上端与操作帽6的下端的凹座6a接合,从而使点火器自动返回锁定状态。
第二个实施例:
图6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带有安全装置的点火器20,其中点火器使用一种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点火系统不同的点火系统。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的特征在此设置相同的标号,为清楚起见,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该实施例中,点火器被称为一电石型点火器,并设有一个包括一块未示出的电石和一个锉23的点火装置。一个用于调节气体放出的点火杠杆21由一个未示出的枢纽可摆动地支撑在点火器体2的上部,作为驱动装置5。该点火杠杆21以与图1所示的相同的方式以一端可接合地支撑喷嘴3,而且在后侧端即操作装置22的底端设置一凹座22a。该凹座22a以与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与向内弯曲的弹性片12接合,即弹性片12弯向点火器体2。
围绕弹性片12的锁定杠杆24在结构方面基本上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锁定杠杆24依靠操作指形板13沿狭缝11a和11b上下移动。当锁定杠杆位于锁定位置即狭缝的最低端时,松开的弹性片12与操作装置22的凹座22a接合。在开启位置即狭缝的最上端时,向内弯曲的弹性片12被伸直,结果使弹性片12的上端从凹座22a上脱开。然而,在这种锁定杠杆24的情况下,承受部件15没有延伸部分,如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腿15a。
当使用点火器20时,如第一个实施例所述,首先将锁定杠杆24升到狭缝的最上端处的开启位置,使弹性片12的上端伸直。结果在操作装置22的底端的凹座22a与弹性片12的上端脱开,从而使点火杠杆21可压低。然后,当点火杠杆21被压低与锉23的转动相结合时,点火器被点燃。
与点火杠杆21的压低一起,锁定杠杆24向下推进至锁定位置,承受部件15与操作装置22的底端接触。当点火杠杆21返回它的原始升高的位置以熄灭火焰时,弹性片12的向内弯曲端自动地与在操作装置22的底端的凹座22a接合,从而使点火器锁定,而且点火杠杆21不可压低。
第三个实施例:
图7至图11阐明按照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带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30,其中点火器使用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点火系统。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相同的特征设置相同的标号,而且为清楚起见,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象第一个实施例那样,按照该实施例,带有安全装置的气体点火器30包括点火器体2,与喷嘴3和气塞杆8结合的燃料供给装置4,与驱动装置5成一体的操作帽6,所述驱动装置撞击压电产生器18以产生火花,和一个用于使操作帽6锁定或开启的锁定杠杆31。在点火器体2中,由罐2a和设置在该罐上表面上的顶盖2b一起构成一个装燃料气体的容器。与罐分开的一个中间盒2c连接地设置在顶盖的顶上。
在图8中,在中间盒2c的侧面上,从容器2a的侧壁连续地延伸,以预定的长度向下纵向地形成一对狭缝11a和11b,以便构成由锁定杠杆31围绕的弹性片32。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片32的上端向内弯向点火器体2,并与在操作帽6的底部的凹座6a接合,从而防止当它处于脱开状态时压低操作帽6。弹性片32的内表面,在远离上端处,设置一对向下延伸的导向通道33。所述导向通道33由一隆起的横条34在其中间处分开。在图10中,在导向通道的最上端形成一闭锁装置35,它与锁定杠杆31(原文误为37)的接合部件37的最上端形成一拱座,这将在后面描述。在闭锁装置35上的弹性片32的其余部分被向内弯曲。
由图9和10可见,该锁定杠杆31以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进一步设置有指形板13,一对桥14a和14b,所述桥通过狭缝11a和11b,以及承受部件15,该部件与操作帽6的最低端相接触。在弹性片32的一个开孔31a的内侧设置有一接合部件37,该部件与导向通道33可滑动地接触还设置有一个纵向槽38,隆起的横条34与槽38相配合,弹性片32通过所述孔31a移动。在承受部件15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一向下延伸段15a,承受部件的槽38进一步沿该延伸部分15a无间断地纵向延伸。接合部件37对于开孔向上突出,而且位于弹性片32的通道33的最上端的与部件37相应的闭锁装置35在最内端弯成角形,以便接合部件能够可靠地与该闭锁装置接合。
锁定杠杆31的指形板13的两侧以腿形可变形地延伸,以便与狭缝11a和11b的外侧的中间盒2c的外表面成可滑动地接触。指形板13和可变形的腿之间的间隙41对可变形腿39提供弹性。当从外侧向内压指形板13时,这对可变形的腿39向外成弯曲状,从而使承受部件15能向内偏转。选择开孔31a的尺寸使得在弹性片32的外露侧表面和锁定杠杆31的弯曲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扇形和条形间隙。
参照图7,现描述按照该实施例的气体点火器的操作。在锁定杠杆31处于位于狭缝11a和11b的最低端的锁定位置这样的正常状态时,弹性片32的上端与操作帽6的凹座6a接合,从而防止压低帽6。另外,在该锁定状态下,锁定杠杆31的活动范围,即锁定范围在接合部件37的最上端和导向通道33的最上端被纵向限定。
当使用者使用气体点火器30时,将锁定杠杆31向上推进,如图11B所示,推到开启位置,所述推进是靠向内压下指形板13来进行的,如图11a所示。
在该动作的过程中,向内压下锁定杠杆31使得在指形板13的两侧上的可变形的腿39向外弯曲,从而锁定杠杆31的承受部件15向内偏转。其结果是,接合部件37的最上端向内远离闭锁装置35从而允许锁定杠杆升高。锁定杠杆31的接合部件37和锁定杠杆的向内弯曲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即闭锁装置35上方的上部区域接触,使得弹性片32的向内弯曲的上面部分伸直,这也使该向内弯曲部分与操作帽6的凹座6a脱开。最后,点火器进入开启状态,在该状态下操作帽6是可压低的。
如图11c所示,当操作帽6被压低时,点火器被点燃。同时,操作帽6的最低端与承受部件15接触,向下推动锁定杠杆31到位于狭缝的最低端的锁定位置。然后,弹性片32的伸直的部分返回其最初状态,但该部分与操作帽6的侧壁接触。
从操作帽6上松开手指,允许操作帽返回它的原始升高的位置,于是弹性片32的上端以如此方式向内弯曲以便与操作帽6的凹座6a接合,从而点火器自动返回锁定状态。
第四个实施例:
图12表示一个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带有安全装置的点火器40,其中点火器是装有与第三个实施例中所用的相同的安全装置的电石型气体点火器。和第一个实施例中同样的特征在此用同样的标号,而且为清楚起见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按照该实施例,气体点火器包括一电石43和一锉23。在该点火器中,在一端可接合地支撑喷嘴3的点火杠杆21被可摆动地支撑着,而且操作装置22的凹座22a与弹性片32的上端接合,弹性片的构成如先前的实施例所述。弹性片32通过锁定杠杆42移动,在结构上与先前的实施例的其它开关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承受部件15没有腿15a。
当使用气体点火器40时,以与先前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将锁定杠杆42向内压下,然后向上推到位于狭缝的最上端的开启位置,使锁定杠杆42的接合部件37与闭锁装置35脱开。弹性片32的上端伸直后,压低点火杠杆21,转动锉23,使点火器被点燃。与点火杠杆21的压低相连,迫使锁定杠杆42向下移至锁定位置。一旦点火杠杆21到达它的原始升高的位置,弹性片32向内弯曲部分与操作装置22的凹座22a接合,从而防止压低点火杠杆21。这样,气体点火器自动返回锁定状态。
应当注意的是,在前述实施例中置于点火器体2的背面的锁定杠杆,可以被设置在点火器体2的任一侧表面上。
已经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应当注意,这些具体的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构成发明思想的基础的原理。所期望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改进以及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