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磷酸腺苷(ATP)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期女性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发病率可高达10%~15%。其病理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或子宫内膜间质出现在宫腔被覆内膜和宫体肌层以外的任何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多分布于宫骶韧带、卵巢、或子宫直肠间隙,主要引发疼痛、不孕及盆腔包块三大临床问题。腹腔镜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和首选的治疗手段。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和范围以及患者对生育的要求情况等全面分析,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采用药物、手术或手术联合药物等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目的是切除病灶和恢复解剖结构。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但复发率较高,大于20%。这种治疗是有创伤的,成本较高,有手术并发症的可能性。
2、药物治疗:目的是对于临床确诊的患者手术治疗前先用药物治疗。这样,可以使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缩小、软化,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应用药物治疗可减少术后复发及手术粘连的发生。药物治疗的机理是降低雌激素水平。大致分为避孕药、高效孕激素、雄激素类衍生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几类。各种药物疗效相似,但都具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此外,除了避孕药,其他的药物费用较高。
1)口服避孕药(OCS):通过阻断卵泡的发育,减少雌激素的产生,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经血倒流,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作为一线药物常用复方地索高诺酮(Marvelon,妈富隆)或者达英-35。副作用是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体重增加和情绪波动等。因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会刺激子宫肌瘤长大,故有肌瘤者慎用。这种疗法造成类似妊娠的闭经,称假孕疗法。适用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孕激素:可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通过抑制排卵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此外,还可以直接作用于异位的子宫内膜,使之过度蜕膜变,进而萎缩坏死。常用药物有炔诺酮(妇康片),甲地孕酮(妇宁片)和安宫黄体酮等。炔诺酮副反应类似达那唑,有时还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甲地孕酮和安宫黄体酮的雄激素不良反应较轻。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因为孕激素会刺激子宫肌瘤长大,故有肌瘤者慎用。已作为二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患者的选择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3)达那唑:直接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内膜细胞增生,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因其不良反应重,临床应用逐渐减少。适用于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副作用有:起斑,痔疮,油性皮肤,液体滞留,体重增加,多毛症,嗓音改变,短暂的肝脏氨基转移酶升高,头痛,胃肠道功能紊乱,性欲减退,潮热,乳房缩小,紧张,抑郁,痉挛性疼痛,食欲改变。
4)孕三烯酮:是合成的19-去甲睾酮衍生物-三烯炔诺酮,国产者药物名为孕三烯酮。具有抗雌激素、抗孕激素和抗促性腺激素的作用,能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其作用减少下脑及垂体轴的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控制异位内膜的生长,直接作用于异位病灶,使其萎缩退化。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达那唑相似,唯程度较轻。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是三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患者选择药物,适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虽然GnRH-a可显著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但由于其严重的低雌激素副反应而限制其长期连续治疗。并且价格较高。
6)GnRH-a+反向添加疗法:应用GnRH-a与另一种或几种药物合用,如甾体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等以防治其不良反应,即为反向添加疗法。对于不能耐受的患者,如未行子宫切除,则可放置左炔诺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作长期治疗。
7)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剂,连续服用可降低FSH和LH,进而抑制排卵,还能通过竞争性占据子宫内膜孕酮受体而产生较强孕激素拮抗作用,使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活性减少,进而萎缩。长期服用可导致不排卵,故青春期妇女均不适选用。部分患者有轻度潮热、出汗、小关节痛和下腹痛等。
8)芳香化酶抑制剂: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芳香化酶是雌激素合成的关健,故芳香化酶的研究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新领域,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常规治疗失败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是有前景的治疗药物。目前常用的代表药有阿那曲唑和来曲唑。但临床还没有普遍使用。价格较高。
目前,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面缺乏标准化的治疗规范,每种方法治疗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手术治疗有创伤,并且复发率较高;对于中重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药物治疗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疗效有限。因此,有必要寻找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创、有效、廉价的方法和药物。
三磷酸腺苷是一种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苷、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简称ATP。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磷酸腺苷二钠片和注射液主要用于补充能量,用于进行性肌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心肌疾患及肝炎等的辅助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三磷酸腺苷(ATP)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可药用盐为钠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注射制剂或局部施用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用于以2-7mg/kg的剂量施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当中,临床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获取有限,因此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非常必要。
自1922年Jacobson首次通过子宫内膜组织自体移植腹腔,建立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以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模型已日渐成熟。目前,国内外常用大鼠、兔、猕猴、狒狒、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猕猴、狒狒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的应用。鼠类与人类基因99%相同,价格便宜,容易操作与饲养,观察周期短,因此成为人们建立模型的主要选择。鼠类中大鼠生命力较强,激素水平较高,性周期短且规律,因此选择大鼠建模对移植物的成活和移植后的观察均较为有利。
发明人选用36只雌性成熟的SPF级SD大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经鉴定有23只SD大鼠造模成功,成功率为64%。具体的动物实验步骤如下:
(1)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动物中心获得36只性成熟的SPF级健康未交配雌性SD大鼠;
(2)1%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
(3)常规消毒后取大鼠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1cm做一约3cm的纵切口;
(4)进腹腔后在膀胱背侧找到子宫;
(5)游离右侧子宫,近端离子宫角约1cm处结扎,远端离卵巢约1cm处结扎;
(6)切除结扎线中间的子宫组织,迅速置于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剪取5mm×5mm大小的子宫内膜组织(含肌层)三块;
取内膜组织一块,用4-0号的可吸收线以内膜面贴于左侧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上,并且四角缝合;
再取内膜组织一块,用4-0号的可吸收线以内膜面贴于右侧腹壁上,并且四角缝合;
(7)缝合腹直肌切口,并向腹腔滴入40万U/只注射用青霉素钠;
(8)在腹壁切口右侧,于腹肌的皮下筋膜层之间打一隧道,以正好能植入另一块子宫内膜组织为宜。取最后一块子宫内膜组织平整的植入右侧隧道底部,使内膜面紧贴腹肌;
(9)剩余子宫组织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
(10)常规关腹;
(11)术后每只大鼠腹腔注射40万U注射用青霉素钠预防感染,连续3天;
(12)术后第5天开始,每只SD大鼠每5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一次(0.1mg/kg),连续3次;
(13)清洁环境饲养,4周后剖腹观察移植内膜组织生长情况。
(14)观察到移植后的异位子宫内膜生长良好,体积明显增大,呈隆起透亮的小囊状,内部充满积液,表面血管清晰可见(图1)。形态学检查可见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腺体及间质细胞生长,并有分泌活动以及陈旧性出血。根据该标准,36只大鼠中经过鉴定有23只建模成功,建模成功率为64%。
实施例2
检验AT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
使用的药物:
孕三烯酮:由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的孕三烯酮胶囊,用生理盐水溶解。ATP: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
实验步骤:
将造模成功的23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10只,阳性对照组(孕三烯酮灌服组,每日0.5mg/kg)7只,ATP灌服组(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灌服组,每日3.4mg/kg)6只。对照组的生理盐水用量与ATP灌服组使用的药物体积相同。每天按上述剂量灌胃,连续4周。
4周后再次剖腹,取相应部位的异位内膜组织,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
病理结果判读标准
+++ 表示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生长状态良好,间质比较多,可见多个腺体;
++ 表示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生长状态欠佳,间质明显减少,可见1-2个扩张的腺腔;
+ 表示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间质少(只有++的1/2左右),只有1个扩张的腺腔;
- 表示未见明显内膜组织,腺体消失。
结果
将生理盐水组(第1组)、孕三烯酮组(第2组)和ATP灌服组(第3组)中的效果+++、++、+、-分别评分为3、2、1、0。然后记录每组中每种评分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组编号 效果评分 数量 1 0 0 1 1 5 1 2 2 1 3 3 2 0 0 2 1 4 2 2 3 2 3 0 3 0 4 3 1 2 3 2 0 3 3 0
从上表可见,第1组(生理盐水组)评分为0、1、2、3的大鼠分别有0、5、2和3只,说明对于异位子宫内膜没有作用。第2组(孕三烯酮组)评分为0、1、2、3的大鼠分别有0、4、3、0只,说明异位的内膜组织生长欠佳或萎缩,但不存在消失的情况。第3组(ATP灌服组)评分为0的有4只,评分为1的有2只,没有评分为2和3的。说明该组中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均萎缩或消失。
发明人还采用SPSS17.0 软件,录入上述这三组的数据,进行了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计算出组间P值,从而进一步评估上述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如下:
1.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和阳性对照组(孕三烯酮灌服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和阳性对照组(孕三烯酮灌服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不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和ATP灌服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和ATP灌服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ATP灌服组(3.4 mg/kg)异位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
由以上结果可知,三磷酸腺苷能有效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腺体的生长,即提示了ATP可以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此外,上述实验表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ATP的治疗效果甚至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孕三烯酮。这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来说是非常有意义和市场前景的。ATP作为临床常用的补充能量用的药物,其药物产品、剂型、作用机理以及副作用已经相对成熟,其价格也比较便宜。相对于孕三烯酮来说,患者的经济负担较小,其副作用也小,适宜在临床大规模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