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促使循环管道系统各环路流量和阻力平衡的引射汇流三通。适用于液体介质的闭式循环管道系统。 现有的闭式循环管道系统,例如供暖通风设计手册所述的热水采暖管道系统,历来采用普通三通管件,不论是热水管上的分流三通还是回水管上的汇流三通都采用同一种结构的三通管件,见建筑材料手册所示。在热水循环时,由于近环路管道阻力小而远环路阻力大,所以通过近环路后的介质所具有的余压就远远大于远环路回来的余压,在二个环路汇合处一汇流三通处就发生大余压支流严重地阻碍小余压支流的流动,结果使小余压环路的支流流量减小,甚至于阻止其流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促使循环管道系统各环路流量和阻力平衡的引射汇流三通,充分利用各环路的余压能量,使各环路之间不等的余压不是相互阻碍,而是相互引进和推动的引射汇流三通。
本发明的目地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个由三通外壳和弯头组成的引射汇流三通中,垂直于汇合管的支管末端是一个90°或接近90°的渐缩弯头,对于合适的口径也可以是不渐缩的弯头。该弯头部分伸入汇合管中,其出口朝向与汇合管轴线相同。当具有较大余压的支流通过90°渐缩弯头的导向和收缩,动压提高而静压降低,这股加大了速度的支流冲入流向相同的汇合管时就推动了汇合管中的介质前进,同时也由于冲入汇合管时静压降低了,则有利于另一个支流流入汇合管,达到了余压大的支管介质引射余压小的支管介质共同汇合一起前进的目的。
如图1所示的热水采暖系统是液体介质闭式循环管道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图中以箭头标示介质流动方向。以水作为热媒介质将锅炉的热量送给各处的散热器供房间采暖用,由于各建筑物离锅炉房的距离不同,同一个建筑物内部各散热器离管道入口的距离也不同,所以输送热媒过程所产生的阻力大小是悬殊的,距离近阻力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就大,散热器就很热,反之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就小,散热器就不太热。已有技术是根据热水流量和管道长度进行计算后配管,并且利用各环路的阀门开启度大小来平衡所需要的循环量,这方法的缺点是:
1.作用消极,靠关小阀门来消耗掉一部分余压能量,以浪费能量来求得环路平衡;
2.在多环路并联的管道系统中,关小任一个环路的阀门都会引起其他环路的流量的再分配,即相互干扰很大,做到理想的流量分配不大可能。
本发明引射汇流三通正是克服了上述缺点,当余压大的近环路介质进入支管[11]后,经过渐缩弯头[12]的收缩和90°导向,提高了动压降低了静压,即以更大的流速冲到汇合管[33]中,推动了原来介质的前进,同时静压降低对于支管[22]中的介质流入汇合管[33]也是有利的。由此可见,二股支流虽然具有的余压不同,但经过引射汇流三通后余压小的支流吸收了余压大的支流的能量汇成了混合流。
现有的三通仅是一只三个口的连结腔,余压大的支流的动压方向(流速方向)是垂直于汇合管介质的流动方向,要使它改变90°方向到汇合管中去必须有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正好与另一个支流的流向相反,这就是阻碍另一个支流流入汇合管的主要原因,所以余压大的支流流量越大则对另一支流的阻力也越大,甚至完全阻止了另一支流的流入。同时余压大的支流静压也大,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全压=动压+静压,所以静压也是阻碍另一支流流入的原因。已有技术是靠关小余压大的环路支管的阀门,来消耗掉过大的部分余压,使其与另一支余压小的环路的流量和压力取得平衡,而这办法既浪费掉这部分能量又会引起各环路中流量的再分配,即调动某一个环路阀门的开度马上影响到其他环路的流量变化,也就是环路之间互相干扰的弊病。
本发明的构思及目的将由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可以得到进一步了解。
附图1是引射汇流三通的使用实例-热水采暖闭式循环管道系统图。
附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引射汇流三通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引射汇流三通的纵向剖视图。
参照图1至3,图中编号说明如下:[1]引射汇流三通,[2]分流三通,[3]散热器,[4]循环水泵,[5]热水锅炉,[6]膨胀水箱,[7]补水浮球阀,[8]自动排气阀,[10]引射汇流三通外壳,[11]大余压支流,[12]渐缩弯头,[13]固定圈,[14]弯头出口,[22]小余压支管,[33]汇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