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切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手工切面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68254.4 (22)申请日 2017.07.18 (73)专利权人 黄春生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罡杨镇 夏庄村八组58号 (72)发明人 黄春生 (74)专利代理机构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代理人 王楚云 (51)Int.Cl. A21C 11/1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包括 底座, 还包括有切刀组件, 。
2、底座顶部设置有放置 槽, 放置槽内底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套 管, 套管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 支撑杆顶部设置 有支撑板, 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 别与套管和支撑板连接固定, 支撑板顶部设置有 切面台, 支撑板顶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一 限位块, 切面台外侧四角设置有与限位块相配合 的缺口, 切刀组件包括连接杆、 切刀板以及切刀, 连接杆分别对称铰接于底座顶部两侧, 切刀板固 定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杆之间, 切刀板底部均匀 设置有若干插槽, 切刀插接于插槽内并通过插销 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调节所切面条的宽 窄且切面效率高, 切刀拆装方便, 便于更换和修 理。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7201875 U 2018.04.10 CN 207201875 U 1.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包括底座 (1)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切刀组件 (2) , 所述底座 (1) 顶部设置有放置槽 (11) , 所述放置槽 (11) 内底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套管 (12) , 所述 套管 (12) 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 (13) , 所述支撑杆 (13) 顶部设置有支撑板 (14) , 所述支撑杆 (13) 上套设有弹簧 (15) 且所述弹簧 (15) 的两端分别与套管 (12) 和支撑板 (14) 连接固定, 所 述支撑板 (14) 顶部设置有切面台 (3)。
4、 , 所述支撑板 (14) 顶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一限 位块 (16) , 所述切面台 (3) 外侧四角设置有与限位块 (16) 相配合的缺口 (31) , 所述切刀组件 (2) 包括连接杆 (21) 、 切刀板 (22) 以及切刀 (23) , 所述连接杆 (21) 分别对称铰接于底座 (1) 顶部两侧, 所述切刀板 (22) 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杆 (21) 之间, 所述切刀板 (22) 底部均 匀设置有若干插槽 (24) , 所述切刀 (23) 插接于插槽 (24) 内并通过插销 (25) 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 (21) 前端。
5、设置有 手柄 (2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面台 (3) 两侧分别铰 接连接有提手 (32)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面台 (3) 顶部设置若 干与切刀 (23) 相对应的切槽 (33)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201875 U 2 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面食,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 深受人们喜爱, 尤其是面条、 面片等 食品, 为节省时间, 日常中人们往往选择直接。
6、购买切割好的手工面。 目前, 在制作面条时, 通 常采用挤压成型或是手工切割的方式, 但是, 其切割时面条宽窄不易控制, 且切割效率低, 而现有的切面机价格不菲, 不易推广适用于各个家庭, 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现提出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0005 (二) 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包 括底座, 还包括有切刀组件, 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放置槽, 所述放置槽内底部四角分别对称 固定设置有套管, 所述套管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 所。
7、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 杆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和支撑板连接固定, 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 切面台, 所述支撑板顶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一限位块, 所述切面台外侧四角设置有 与限位块相配合的缺口,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连接杆、 切刀板以及切刀, 所述连接杆分别对称 铰接于底座顶部两侧, 所述切刀板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杆之间, 所述切刀板底部均匀 设置有若干插槽, 所述切刀插接于插槽内并通过插销固定。 0007 进一步而言, 所述连接杆前端设置有手柄。 0008 进一步而言, 所述切面台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提手。 0009 进一步而言, 所述切面台顶部设置若干与切刀相对。
8、应的切槽。 0010 (三) 有益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可根据需要调节所切面条的宽窄且切面效 率高, 切刀拆装方便, 便于更换和修理。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切刀组件后的俯视图。 0016 1-底座; 2-切刀组件; 3-切面台; 11-放置槽; 12-套管; 13-支撑杆; 14-支撑板; 15- 弹簧; 16-限位块; 21-连接杆; 22-切刀板; 23-切刀; 24-插槽; 25-插销; 26-手柄; 31。
9、-缺口;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201875 U 3 32-提手; 33-切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如图1、 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包括底座1, 还包括有切刀组件2, 所 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放置槽11, 所述放置槽11内底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套管12, 所述 套管12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杆13, 所述支撑杆13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4, 所述支撑杆。
10、13上套设 有弹簧15且所述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套管12和支撑板14连接固定, 所述支撑板14顶部设置 有切面台3, 所述支撑板14顶部四角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一限位块16, 所述切面台3外侧四 角设置有与限位块16相配合的缺口31, 所述切刀组件2包括连接杆21、 切刀板22以及切刀 23, 所述连接杆21分别对称铰接于底座1顶部两侧, 所述切刀板22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 杆21之间, 所述切刀板22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插槽24, 所述切刀23插接于插槽24内并通过 插销25固定。 0019 其中, 所述连接杆21前端设置有手柄26, 所述切面台3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提手 32, 所述切面台3顶。
11、部设置若干与切刀23相对应的切槽33。 0020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手工切面装置, 使用时, 使用者将擀制好的面放置于切面 台3上, 然后根据需要通过插拔插销25拆装调节切刀23的数量以调节相邻切刀23之间的间 距, 从而调节所切面条的宽窄度, 然后则可抓住手柄26带动切刀板22向下翻转通过切刀23 切割面条, 然后使用者则可通过切面台3两侧的提手32将切面台3取出从而将其上的面条倒 置于合适位置, 然后再将切面台3放回原位, 在进行切割操作时, 切刀23的刀刃与切面台3上 的切槽33配合, 从而确保对面块的完全切断, 切割时, 切刀23下压切面台3, 切面台3下压支 撑板14, 支撑板14。
12、则下压支撑杆13, 直至套设于支撑杆13上的弹簧15达至极限位置为止, 然 后使用者向上抬起切刀组件2, 此时, 切面台3在弹簧15的回复力下复位上升, 从而能够便于 使用者将切面台3取出, 切面台3四角的缺口31与支撑板14上的限位块16配合, 从而能够避 免使用者在进行切割操作时切面台3随意乱动, 另外, 当该切面装置在不使用时, 使用者只 需向下翻转切刀组件2, 使得切刀23的平置与切面台3上位于放置槽11内, 从而也能够避免 切刀23误伤他人, 十分方便。 0021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人员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 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 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201875 U 4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7201875 U 5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720187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