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饺子包皮装置。
背景技术
饺子是中国传统佳节中必备的一种食物,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 食物。饺子味道鲜美、口感独特,已经成为人们眼中的一道美味佳肴,特别是 人们在吃火锅的时候也常会点饺子即火锅饺。
目前市场上制作饺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传统人工制作饺子的方 法,这种传统的方法已不能够满足如此量大的需求;二是采用自动饺子包皮装 置器制作饺子,替代了人工包饺子。
然而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自动饺子包皮装置,往往存在以下弊端:
1、结构复杂,需多人操作,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2、机器制作出的饺子皮质量受损,下馅份量不相同,饺子合模捏口不牢, 容易露馅,制作出的饺子质量差;
3、机器维护困难成本高,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使得结构精简、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制作出 高质量的饺子、如何高效维护的问题,提供一种饺子包皮装置。
一种饺子包皮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且依次连接的揉面装 置、压面装置、定模装置、放馅装置、包皮装置,
所述揉面装置包括第一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传送带及一对 第一支承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承架上的揉面器,所述一对第一支承 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边,
所述压面装置包括第二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传送带及一对 第二支承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承架上的压面器,所述一对第二支承 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侧边,
所述定模装置包括第三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三本体上的第三传送带及一对 第三支承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三支承架上的定模器,所述一对第三支承 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两侧边,
所述放馅装置包括第四本体、设置于所述第四本体上的第四传送带及一对 第四支承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一对第四支承架上的放馅器,所述一对第四支承 架分别位于所述第四传送带的两侧边,
所述包皮装置包括第五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五本体上的第五传送带及一对 第五支承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五支承架上的包皮器,所述一对第五支承 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五传送带的两侧边,
所述包皮器包括吸皮机及包皮机,所述吸皮机包括相连接的气缸及吸附块, 所述包皮机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叶及右叶,所述左叶及所述右叶均设置有凹陷区、 围绕所述凹陷区设置的凸起部、以及旋转电机;
且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所述第四传送带、 所述第五传送带依次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对第五支承架之间设置有上横板及下横板, 所述气缸与所述上横板、所述下横板分别开设有通口,所述气缸穿设所述通口 与所述吸附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叶及所述右叶设置于所述下横板上,且分别 位于所述通口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皮器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五支承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皮器与所述上横板连接。
上述饺子包皮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且依次连接的揉面装置、 压面装置、定模装置、放馅装置、包皮装置,各装置还设置相应的传送带,其 中揉面装置设置有揉面槽及旋转电机,可将面粉浆揉成面团并通过相应传送带 传至压面装置压薄成面皮并送入定模装置,定模装置上的定模器将已压面皮进 行切割定模并送入放馅装置,通过放馅装置的放馅器对完成切割的面皮进行放 馅并送入包皮装置,包皮装置设置吸皮机和包皮机,吸皮机将含有肉馅的面皮 吸附至包皮机,由包皮机上的左右两叶对其进行面皮边缘压实以完成包饺子工 序。该饺子包皮装置结构简单,制作的饺子质量高,易于维护并且自动化程度 高,生产效率高并降低成本,解决了人工包饺子的难题以及其他自动饺子包皮 装置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揉面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揉面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压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定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定模装置的定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放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放馅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放馅装置的放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包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包皮装置的其中一视角的整体结构 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包皮装置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 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饺子包皮装置的左、右叶及下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 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 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 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 “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 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 “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 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 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 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 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 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 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 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 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 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和图10,饺子包皮装置包 括支架100以及设置于支架100且依次连接的揉面装置200、压面装置300、定 模装置400、放馅装置500、包皮装置600。
例如,揉面装置200包括第一本体210、设置于第一本体210上的第一传送 带220及一对第一支承架2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一支承架230上的揉面器240, 该一对第一支承架230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220的两侧边。
例如,揉面装置200用于将面粉浆揉成面团并通过第一传送带220送至压 面装置300。
例如,压面装置300包括第二本体310、设置于第二本体310上的第二传送 带320及一对第二支承架3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二支承架330上的压面器340, 该一对第二支承架330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320的两侧边。
例如,压面装置300将面团压薄成面皮并通过第二传送带320送至定模装 置400。
例如,定模装置400包括第三本体410、设置于第三本体410上的第三传送 带420及一对第三支承架4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三支承架430上的定模器440, 该一对第三支承架430分别位于第三传送带420的两侧边。
例如,定模装置400将已压面皮进行切割定模并通过第三传送带420送至 放馅装置500。
例如,放馅装置500包括第四本体510、设置于第四本体510上的第四传送 带520及一对第四支承架5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四支承架530上的放馅器540, 该一对第四支承架530分别位于第四传送带520的两侧边。
例如,放馅装置500将完成切割的面皮进行放馅并通过第四传送带520送 至包皮装置600。
例如,包皮装置600包括第五本体610、设置于第五本体610上的第五传送 带620及一对第五支承架6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五支承架630上的包皮器640, 该一对第五支承架630分别位于第五传送带620的两侧边。
例如,包皮装置600将含有肉馅的面皮边缘压实以完成包饺子工序。
例如,第一传送带220、第二传送带320、第三传送带420、第四传送带520、 第五传送带620依次抵接,其转速及转向均相同。
参阅图1和图2,为了固定饺子包皮装置上的各种装置,饺子包皮装置的支 架100包括承接台110和若干支柱120。例如,若干支柱120与承接台110连接。 例如,承接台110为矩形台,即承接台110具有矩形截面。例如,承接台110 的长度与设置于支架100且依次连接的揉面装置200、压面装置300、定模装置 400、放馅装置500、包皮装置600的各本体总长度一致。如此,承接台为各装 置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平台。
为了支撑支架,例如,若干支柱120设置于承接台110的底部。例如,若 干支柱120为圆柱体,又如,若干支柱120为方形体。例如,支柱120为包括 六对支柱。例如,每对支柱包括两根支柱。例如,每对支柱等间隔设置且每对 支柱的两根支柱以承接台110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例如,每对支柱的两根 支柱错开一定距离设置。如此,若干支柱为承接台提供支撑,保证支架的稳固, 为各装置提供一种更加稳定的环境。
参阅图3和图4,揉面装置200包括第一本体210、设置于第一本体210上 的第一传送带220及一对第一支承架2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一支承架230上的 揉面器240,该一对第一支承架230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220的两侧边。
为了固定揉面器,例如,揉面器240设置于一对第一支承架230之间。例 如,第一支承架230为方形板状结构。例如,第一支承架230成对分布于第一 传送带220的两侧边。即,每一侧边设置一第一支承架,两个第一支承架对置, 其间设置揉面器,以此类推。如此,揉面器得以固定。
进入包饺子的第一道程序,为了提供面团,例如,揉面器240包括壳体241 及旋转机243。例如,壳体241包括壳身为一上下开口的圆柱体以及底部为碗状 的容器,圆柱体下开口与碗状的容器连接。例如,壳体241具有揉面槽242。例 如,揉面槽242可收容一定容积的面粉浆。例如,旋转机243设置于揉面槽242 的底部,用于将盛入揉面槽242内的面粉浆揉成面团状。如此,揉面器内盛一 定容积的面粉浆,旋转机工作搅动面粉浆,一段时间后可将面粉浆揉成面团状。
为了将揉面器产生的面团送至压面装置,例如,一对第一支承架230设置 有旋转轴231。例如,揉面器240设置于旋转轴231上。例如,旋转轴231穿设 于揉面器240顶端。例如,第一支承架230设置有与旋转轴231动力连接的旋 转轴机232。如此,旋转轴机以一定的速度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从而带动揉 面器转动,使揉面槽的开口朝向第一传送带,以将已揉面团倒入第一传送带。
参阅图5,压面装置300包括第二本体310、设置于第二本体310上的第二 传送带320及一对第二支承架3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二支承架330上的压面器 340,该一对第二支承架330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320的两侧边。
为了使压面器得以工作,例如,压面器340设置于一对第二支承架330之 间。例如,一对第二支承架330开设有滑行开槽331。例如,每个第二支承架 330均开设有滑行开槽331。例如,滑行开槽331设置有滑行轨道。例如,每个 滑行开槽331设置于每个第二支承架330的本体上。例如,滑行开槽331穿设 于第二支承架330的本体。例如,滑行开槽331的槽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支承 架330的本体的长度。如此,压面器借助第二支承架内的滑行开槽可滑动,沿 着滑行轨道运动从而实现压面。
为了对揉面装置传送来的面团进行碾压,例如,压面器340包括压面件及 平移电机360。例如,压面件包括辊轴351及压面棒352。例如,压面棒352为 一实心圆柱体,又如,压面棒352质量体积根据距离与位置设定。如此,保证 压面器足够的压面强度以及将面团压制成一定厚度的面皮,从而保证面皮不会 因为太薄而破损。
为了使压面棒得以运动,例如,压面棒352外表面为光滑面。例如,压面 棒352套设于辊轴351上并相对辊轴351转动。例如,平移电机360设置于第 二本体310内部。如此,压面棒绕辊轴转动,由于其实心结构的设置,使得质 量大,足够碾压成团的面团,将面团压成一定厚度的面皮,保证面皮不破损情 况下,方便后续的加工操作。
为了提供压面棒转动的动力,例如,一对第二支承架330开设有滑行开槽 331,辊轴351架设于滑行开槽331上。例如,辊轴351与平移电机360连接。 如此,平移电机工作时,带动辊轴沿滑行开槽相对第二传送带运动,即带动压 面棒沿滑行开槽平移,方向与第二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
如此,由于相对运动产生相对力得以将传送至第二传送带的已揉面团压薄 成一定厚度的面皮,保证面皮在后续的操作中不至于破损。当面团被压薄成面 皮后,面皮经第二传送带传至第三传送带送至定模装置加工,而压面棒在平移 电机的作用下返回原来的位置,继续对下一个面团进行施压,如此反复,循坏 运动。
参阅图6和图7,例如,定模装置400包括第三本体410、设置于第三本体 410上的第三传送带420及一对第三支承架4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三支承架 430上的定模器440,该一对第三支承架430分别位于第三传送带420的两侧 边。
为了固定定模器,例如,一对第三支承架430的顶端之间设置有一架杆431。 一对第三支承架430之间设置有架杆431,伸缩装置460设置于架杆上431。 例如,架杆431设置于一对第三支承架430的顶端。例如,一对第三支承架430 分别位于第三传送带420的两侧边,其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本体410两边相连接。
如此,第三支承架和架杆组成一个固定的完整架体。例如,定模器440设 置于架杆431之间,并与之连接。例如,架杆431之间设置若干定模器440, 若干定模器440依次排列连接。如此,定模器得以连接固定。
为了对压面装置传送来的面皮进行切割定模,例如,定模器440包括相连 接的模具及伸缩装置460。例如,模具包括模壳451及推动件452。例如,模 壳451朝向第三传送带的开口处设置模壳刀454。
例如,模壳刀454与模壳451的开口连接。例如,模壳451具有容置槽453。 例如,容置槽453的开口朝向第三传送带420。例如,推动件452设置于容置 槽453的底部且与伸缩装置460连接。例如,伸缩装置460为一气缸。例如, 伸缩装置460连接推动件可推动推动件运动。
如此,伸缩装置运动使推动件往复伸缩,进而带动定模器朝向第三传送带 运动与远离第三传送带。
一个实施例中,当定模器朝向第三传送带运动时,容置槽开口朝向位于第 三传送带上的已压面皮。接触已压面皮时,即模壳的模壳刀切割面皮,切割完 毕,定模器离开面皮,然后再回来切割定模面皮,如此循环反复。
为了固定伸缩装置,例如,一对第三支承架430设置有架杆431。例如,伸 缩装置460设置于架杆431上。例如,伸缩装置工作时,带动模具朝向第三传 送带运动,将传送至第三传送带上的已压面皮进行切割定模,定模完成后,伸 缩装置远离所述第三传送带运动时,推动件将已定模面皮推回至第三传送带 上,由第三传送带将已定模面皮传送至第四传送带。
参阅图1和图8,例如,放馅装置500包括第四本体510、设置于第四本体 510上的第四传送带520及一对第四支承架530,以及设置于一对第四支承架 530上的放馅器540,该一对第四支承架530分别位于第四传送带520的两侧 边。
为了固定放馅器,例如,放馅器540设置于一对第四支承架530之间。例 如,一对第四支承架530设置有座体531。例如,送馅器设置于座体531上。 例如,座体531两端与一对第四支承架530的顶端连接。例如,座体531为一 矩形板状。例如,矩形板的宽度与一对第四支承架530的宽度一致。
如此,座体作为直接载体为放馅器提供安装位置,使放馅器与第三传送带 有一定的高度差,使放馅器得以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8、图9和图10,例如,放馅器540包括送馅机550及导管 560。例如,送馅机550包括若干个。例如,送馅机550呈棒球状。例如,一 对第四支承架530之间设置有座体531,所述送馅机550设置于座体531上, 导管560穿设座体531与送馅机550连通。
为了固定送馅机,例如,送馅机550整体的底部嵌入座体531内部。例如, 送馅机550除底部外其余部分位于座体531之上。如此,送馅机得以固定。
为了收容肉馅,例如,送馅机550包括机体551及喷枪553。例如,机体 551与座体531板面接触的部分呈椭圆状。例如,机体551具有容置腔552,用 于收容肉馅。例如,容置腔552开设于送馅机550位于座体531之上的部分的 中部。例如,机体551还包括机瓣554。例如,机瓣554相对于送馅机550成中 心对称分布。例如,机瓣554呈四分之一的椭圆柱体。
例如,喷枪553设置于容置腔552内底部。如此,机瓣与容置腔相互形成 入馅口,做好的肉馅可通过其放入。由于机瓣的瓣片的阻挡作用,当喷枪工作 时,可防止容置腔内的肉馅跑出腔内。
为了使肉馅顺利导入已定模面皮,例如,一对第四支承架530设置有座体 531,送馅机550设置于座体531上。例如,喷枪553设置于容置腔552内底部。 例如,喷枪553设定合适的工作频率,保证送馅的每份固定分量。例如,导管 560穿设于座体531与送馅机550连通。
如此,设定合适工作频率的喷枪工作时,将收容于容置腔内的肉馅喷压至 导管的入料口,以使肉馅经由导管后从其出料口到达第四传送带上的已定模面 皮上,如此,已定模面皮上的每份肉馅的分量得以保证平均一致。如此,已定 模面皮上放置有肉馅,则可以进入最后一道程序即对面皮和面皮上的肉馅进行 包裹。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2和图13,例如,包皮装置600包括第五本体610、 设置于第五本体610上的第五传送带620及一对第五支承架630,以及设置于一 对第五支承架630上的包皮器640,该一对第五支承架630分别位于第五传送带 620的两侧边。
为了固定包皮器,例如,包皮器640设置于一对第五支承架630之间。例 如,一对第五支承架630设置有上横板631及下横板632。例如,上横板631与 下横板632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第五支承架的上下两端连接。例如,包皮器640 设置于上横板631与下横板632之间,包皮器640一端与上横板631挂接,另 一部分设置于所述下横板632。如此,包皮器得以固定,为包饺子皮提供直接的 稳定环境。
参阅图11、图12、图13和图14,例如,包皮器640包括吸皮机650及包 皮机660。例如,吸皮机650包括相连接的气缸651及吸附块652。例如,包皮 机660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叶661及右叶662。例如,左叶661及右叶662均设置 有凹陷区。例如,围绕凹陷区设置有凸起部。例如,下横板632内部设置有旋 转电机690。
为了吸附含肉馅的面皮,例如,一对第五支承架630之间设置有上横板631 及下横板632。例如,气缸651与上横板631连接。例如,下横板632开设有通 口633。例如,通口633穿设下横板632上、下板面。例如,通口633为一圆形 口。例如,吸附块652也为一圆形板状。
例如,通口633的直径大于吸附块的直径。例如,气缸651穿设通口633 与吸附块652连接。例如,吸附块652设置有吸附装置,用于吸附面皮。如此, 气缸的伸缩作用以及吸附块的吸附作用可以将含肉馅的面皮吸附至包皮机进行 封皮。
为了提供将含肉馅的面皮边缘压实的直接作用器具,例如,包皮机660包 括对称设置的左叶661及右叶662。例如,左叶661及右叶662设置于下横板 632上,且分别位于通口633的两侧。如此,左叶及右叶负责压实面皮的边缘。
为了进一步实现压实面皮的边缘,例如,下横板632两侧边设置滑动槽666。 例如,滑动槽666设置相应滑行道,且滑行槽666具有一定长度。例如,左叶 661及右叶662还包括若干滑行部663。例如,左叶设置四个滑行部663,又如, 右叶662设置四个滑行部663。
例如,滑行部663均与左叶661、右叶662的转角处连接。例如,左叶661 与右叶662的各相向滑行部的靠近滑动槽666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滑行轴664 和第二滑行轴665。例如,左叶661和右叶662可分别绕第一滑行轴664和第二 滑行轴665旋转。
如此,下横板632内部设置的旋转电机一方面负责将左、右叶沿滑动槽相 向运动,不断靠近通口633;另一方面当靠近通口633时,旋转电机启动另一动 作,使左、右叶分别绕第一滑行轴和第二滑行轴同步向上旋转,进而实现压实 面皮。
一个实施例中,气缸伸展时,带动吸附块朝向第五传送带运动,将传递至 第五传送带的已放馅面皮吸附并提升至下横板上方,左叶及右叶相互抵接后, 将已放馅面皮放置在左叶及所述右叶上,左叶及右叶转动,将肉馅以外的面皮 边缘压实以完成包饺子工序,压实面皮边缘后,左叶及右叶相互远离,已包饺 子沿通口掉回第五传送带上。
为了避免在包皮过程压到肉馅,例如,左叶661及右叶662均设置有凹陷 区。例如,凹陷区包括设置于左叶661的第一凹陷区671和设置于右叶662的 第二凹陷区672。例如,第一凹陷区671和第二凹陷区672对称设置。
例如,第一凹陷区671和第二凹陷区672形状均呈半椭圆状且具有一定的 容积。如此,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特制的形状使得在包皮过程中可避免压 到肉馅,避免出现露馅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压实面皮边缘,例如,围绕凹陷区设置有凸起部。例如,凸起 部包括第一凹陷区671和第二凹陷区672分别设置的若干第一凸起部681和若 干第二凸起部682。例如,若干第一凸起部681和若干第二凸起682部呈锯齿状, 若干第一凸起部681和若干第二凸起部682相互错开从而吻合。
如此,左、右叶在相向旋转时,位于左、右叶的若干第一凸起部和若干第 二凸起部不断靠近,将面皮边缘通过锯齿状的端部压实,若干第一凸起部和若 干第二凸起部相互错开吻合从而将面皮边缘压实。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 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 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