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554912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9994.9

申请日:

20100902

公开号:

CN101971862A

公开日:

2011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7/20,A01N47/36,A01N25/00,A01P21/00,A01G7/06

主分类号:

A01N57/20,A01N47/36,A01N25/00,A01P21/00,A01G7/06

申请人:

袁永贵

发明人:

袁永贵

地址:

8313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市兵团党校5号楼102室

优先权:

CN201010269994A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欧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其配制:乙烯利250-850公斤、噻苯隆55-200公斤、DT34助剂0.50-1.90公斤、DM12助剂0.15-0.60公斤,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再将水15-53公斤、有机硅消泡剂0.18-0.22公斤先期充分溶解,添加进去,常温常压下搅拌25-30分钟,即得该成品;喷施:在棉花采摘前,出絮率在60-70%以上,施药量为80-120ml/亩。药剂喷施为棉花的成熟期的9-10月间,当日晚6-8时;避雨,遇雨重喷施即可。该产品将催熟脱叶功效合一,省工、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棉花优质率,为人工快速采收和机械一次性采收打下坚实基础,与常规的单一产品相比较,采摘期提前15-20天,平均脱叶率在9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其特征在于:由乙烯利、噻苯隆、DT34助剂、DM12助剂、有机硅消泡剂及水组成;经适时喷施达到增产的效果,其步骤如下:配制:乙烯利250-850公斤、噻苯隆55-200公斤、DT34助剂0.50-1.90公斤、DM12助剂0.15-0.60公斤,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再将水15-53公斤、有机硅消泡剂0.18-0.22公斤先期充分溶解,添加进去,常温常压下搅拌25-30分钟,即得该成品;喷施:在棉花采摘前,出絮率在60-70%以上,施药量为80-120ml/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叶催熟剂,其特征在于:药剂喷施为棉花的成熟期的9-10月间,当日晚6-8时;避雨,遇雨重喷施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叶催熟剂,其特征在于:药剂喷施采用机械操作或手工操作,能使采摘期提前15-20天,平均脱叶率在9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脱叶催熟剂,其特征在于:配制所选用的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的成熟及采摘,尤其是既脱叶又催熟的技术,使用该剂能有效解决由于脱叶不利索,影响棉花采摘质量的弊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功效。

背景技术

据文献检索披露国内有关棉花脱叶催熟剂的研究有:①河北省粮作所王贵启等人发明了一种噻苯隆·乙烯利复配棉花生长调节剂(专利申请号:200810054702.2),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5%~90%的噻苯隆和乙烯利(重量比为1∶2.5~5)有效成分,余量为助剂(农药用渗透剂、固体载体、润湿剂、分散剂等),可用于棉花的催熟及脱叶。②山西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棉花脱叶剂(专利申请号:200810079653.8),由40%乙烯利、8-羟基喹啉、氯酸盐和高渗展着剂等混合而成。③王绪征等人发明了棉花脱叶催熟多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15227),由脱叶剂∶钛制剂∶除草剂∶助剂=10~250∶20~600∶10~100∶5~50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制备方法:先将助剂加入脱叶剂中,再加入钛制剂,然后加入除草剂,边加入边搅拌,最后通过细胞级微粉碎机粉碎,得乳状液体产品。④新疆绿洲科技开发公司发明了一种棉花脱叶剂(可湿性粉剂,专利申请号:0315277),其组成为(重量百分数):多效唑52~54、塞苯隆23~25、885农药增效剂23~25。当其喷到棉株20天后脱叶率80%以上,棉铃催熟率30%以上。论文发表有: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马艳等发表的《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中国棉花的论文揭示了,在棉铃吐絮率达到25%~30%时,喷施脱吐隆、噻苯隆、乙烯利3种脱叶催熟剂,结果表明,脱吐隆与乙烯利(36.5g·hm^-2+600g·hm^-2)混合使用,具有较高的脱叶效果和较好的催熟作用,药后10~20d药效达到86.95%~95.03%,吐絮药效达7.08%~11.24%;使用噻苯隆225g·hm^-2的脱叶效果较明显,药后10~20d药效达88.09%~97.73%,显著高于乙烯利600g·hm^-2与720g·hm^-2处理,但其催熟效果低于乙烯利。

本发明构思的由乙烯利、噻苯隆、DT34助剂、DM12助剂、有机硅消泡剂及水配制及合成的高效脱叶催熟剂,将催熟脱叶功效合一,产生的技术效果十分显著,必将对规模化棉花的种植产生深远的影响,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高效脱叶催熟剂,将催熟脱叶功效合一,与常规的单一产品相比较,采摘期提前15-20天,可增产15%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由乙烯利、噻苯隆、DT34助剂、DM12助剂、有机硅消泡剂及水组成;经适时喷施达到增产的效果,其步骤如下:

配制:乙烯利250-850公斤、噻苯隆55-200公斤、DT34助剂0.50-1.90公斤、DM12助剂0.15-0.60公斤,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充分搅拌;再将水15-53公斤、有机硅消泡剂0.18-0.22公斤先期充分溶解,添加进去,常温常压下搅拌25-30分钟,即得该成品;

喷施:在棉花采摘前,出絮率在60-70%以上,施药量为80-120ml/亩。

所述脱叶催熟剂,药剂喷施为棉花的成熟期的9-10月间,当日晚6-8时;避雨,遇雨重喷施即可。

所述脱叶催熟剂,药剂喷施采用机械操作或手工操作,能使采摘期提前15-20天,平均脱叶率在90%以上。

所述脱叶催熟剂,配制所选用的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构思来自生产实践,科研人员根据棉花的生长规律及特点,研制的脱叶催熟增产剂,可有效的避免因气温低、不利天气造成的棉花贪青晚熟、吐絮慢、吐絮率低等不利因素;由于产品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作用,被棉叶吸收迅速传导至棉株及各个部位,诱导体内脱落酸和乙烯的合成,快速促进叶柄之间的催熟脱落,不夹壳、不吊絮、不落花、促进成熟,可增长纤维、提高衣分,特别适应机械采摘,对规模化的棉产区极为适用。

本产品喷施5-7天,叶片在青绿状态下与叶柄整体脱落,7-15天达到高峰,平均脱叶率在90%以上;可有效的减少霜后棉、劣质棉,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该产品将催熟脱叶功效合一,与常规的单一产品相比较,省工、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棉花优质率,为人工快速采收和机械一次性采收打下坚实基础,彰显技术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脱叶催熟剂的配制:

将乙烯利250公斤、噻苯隆50公斤、DT34助剂0.51公斤、DM12助剂0.14公斤依次置于反应釜中,然后添加已混合均匀含0.2公斤有机硅消泡剂与16公斤水的溶液,充分搅拌25分钟,即得产品;药剂配制的有效成分的控制在30-40%。

约一吨量脱叶催熟剂的配制:

将乙烯利812公斤、噻苯隆188公斤,置于反应釜中;另添加混合的含有DT34助剂1.8公斤、DM12助剂0.56公斤的助剂搅拌;再添加已混合均匀含0.2公斤有机硅消泡剂与50公斤水的溶液,充分搅拌30分钟,即得产品;药剂配制的有效成分的控制在30-40%。

试验示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1团19连;品种:科阳2号;面积6亩地。试验对照各半;

施药量:脱叶催熟剂69克,用水30公斤/亩;对照;脱吐隆10克+乙烯利100克,用水30公斤/亩;

施药时间:9月18日,调查时间7天第一次,14天第二次;试验结果见下表。

由上表得知:脱叶率试验比对照高16.7个百分点;吐絮率试验比对照高1.3个百分点。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18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 CN 101971862 A *CN101971862A* (21)申请号 201010269994.9 (22)申请日 2010.09.02 A01N 57/20(2006.01) A01N 47/36(2006.01) A01N 25/00(2006.01) A01P 21/00(2006.01) A01G 7/06(2006.01) (71)申请人 袁永贵 地址 8313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家 渠市兵团党校 5 号楼 102 室 (72)发明人 袁永贵 (74)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新科。

2、联专利代理事 务所 ( 有限公司 ) 65107 代理人 欧咏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 叶催熟剂, 其配制 : 乙烯利 250-850 公斤、 噻苯隆 55-200 公斤、 DT34 助剂 0.50-1.90 公斤、 DM12 助 剂 0.15-0.60 公斤, 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充分搅拌 ; 再将水15-53公斤、 有机硅消泡剂0.18-0.22公斤 先期充分溶解, 添加进去, 常温常压下搅拌 25-30 分钟, 即得该成品 ; 喷施 : 在棉花采摘前, 出絮率 在 60-70以上, 施药量为 80-120。

3、ml/ 亩。药剂喷 施为棉花的成熟期的 9-10 月间, 当日晚 6-8 时 ; 避雨, 遇雨重喷施即可。 该产品将催熟脱叶功效合 一, 省工、 省时、 省力,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棉 花优质率, 为人工快速采收和机械一次性采收打 下坚实基础, 与常规的单一产品相比较, 采摘期提 前 15-20 天, 平均脱叶率在 90以上。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1971862 A1/1 页 2 1.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乙烯利、 噻苯隆、 DT34 助 剂、 D。

4、M12 助剂、 有机硅消泡剂及水组成 ; 经适时喷施达到增产的效果, 其步骤如下 : 配制 : 乙烯利 250-850 公斤、 噻苯隆 55-200 公斤、 DT34 助剂 0.50-1.90 公斤、 DM12 助剂 0.15-0.60公斤, 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充分搅拌 ; 再将水15-53公斤、 有机硅消泡剂0.18-0.22 公斤先期充分溶解, 添加进去, 常温常压下搅拌 25-30 分钟, 即得该成品 ; 喷施 : 在棉花采摘前, 出絮率在 60-70以上, 施药量为 80-120ml/ 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脱叶催熟剂, 其特征在于 : 药剂喷施为棉花的成熟期的 9-10 月。

5、 间, 当日晚 6-8 时 ; 避雨, 遇雨重喷施即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脱叶催熟剂, 其特征在于 : 药剂喷施采用机械操作或手工操作, 能使采摘期提前 15-20 天, 平均脱叶率在 90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脱叶催熟剂, 其特征在于 : 配制所选用的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71862 A1/3 页 3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棉花的成熟及采摘, 尤其是既脱叶又催熟的技术, 使用该剂能有效解 决由于脱叶不利索, 影响棉花采摘质量的弊端,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功效。 背景技术 0002 据文献检。

6、索披露国内有关棉花脱叶催熟剂的研究有 : 河北省粮作所王贵启等人 发明了一种噻苯隆乙烯利复配棉花生长调节剂 ( 专利申请号 : 200810054702.2), 包括以 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 45 90的噻苯隆和乙烯利 ( 重量比为 1 2.5 5) 有效成分, 余量为助剂 ( 农药用渗透剂、 固体载体、 润湿剂、 分散剂等 ), 可用于棉花的催熟及脱叶。 山西振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棉花脱叶剂 ( 专利申请号 : 200810079653.8), 由 40乙 烯利、 8- 羟基喹啉、 氯酸盐和高渗展着剂等混合而成。王绪征等人发明了棉花脱叶催熟 多元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申请号 : 2。

7、00710115227), 由脱叶剂钛制剂除草剂助剂 10 250 20 600 10 100 5 50 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制备方法 : 先将 助剂加入脱叶剂中, 再加入钛制剂, 然后加入除草剂, 边加入边搅拌, 最后通过细胞级微粉 碎机粉碎, 得乳状液体产品。新疆绿洲科技开发公司发明了一种棉花脱叶剂 ( 可湿性粉 剂, 专利申请号 : 0315277), 其组成为 ( 重量百分数 ) : 多效唑 52 54、 塞苯隆 23 25、 885 农药增效剂 23 25。当其喷到棉株 20 天后脱叶率 80以上, 棉铃催熟率 30以上。论文 发表有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马艳等发表的 几种。

8、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 果研究中国棉花的论文揭示了, 在棉铃吐絮率达到 25 30时, 喷施脱吐隆、 噻苯隆、 乙 烯利 3 种脱叶催熟剂, 结果表明, 脱吐隆与乙烯利 (36.5ghm-2+600ghm-2) 混合使用, 具有较高的脱叶效果和较好的催熟作用, 药后 10 20d 药效达到 86.95 95.03, 吐絮 药效达 7.08 11.24 ; 使用噻苯隆 225ghm-2 的脱叶效果较明显, 药后 10 20d 药 效达 88.09 97.73, 显著高于乙烯利 600ghm-2 与 720ghm-2 处理, 但其催熟效 果低于乙烯利。 0003 本发明构思的由乙烯利、 噻苯隆。

9、、 DT34 助剂、 DM12 助剂、 有机硅消泡剂及水配制及 合成的高效脱叶催熟剂, 将催熟脱叶功效合一, 产生的技术效果十分显著, 必将对规模化棉 花的种植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的高效脱叶催熟剂, 将催熟脱叶功效合一, 与常规的单一 产品相比较, 采摘期提前 15-20 天, 可增产 15以上。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用于棉花采摘前的高效脱叶催熟剂, 由乙烯利、 噻苯隆、 DT34 助剂、 DM12 助剂、 有机硅消泡剂及水组成 ; 经适时喷施达到增产的效果, 其步 骤如下 : 0006 配制 : 乙烯利 。

10、250-850 公斤、 噻苯隆 55-200 公斤、 DT34 助剂 0.50-1.90 公斤、 DM12 助剂 0.15-0.60 公斤, 依次置于反应釜中充分搅拌 ; 再将水 15-53 公斤、 有机硅消泡剂 说 明 书 CN 101971862 A2/3 页 4 0.18-0.22 公斤先期充分溶解, 添加进去, 常温常压下搅拌 25-30 分钟, 即得该成品 ; 0007 喷施 : 在棉花采摘前, 出絮率在 60-70以上, 施药量为 80-120ml/ 亩。 0008 所述脱叶催熟剂, 药剂喷施为棉花的成熟期的 9-10 月间, 当日晚 6-8 时 ; 避雨, 遇 雨重喷施即可。 0。

11、009 所述脱叶催熟剂, 药剂喷施采用机械操作或手工操作, 能使采摘期提前 15-20 天, 平均脱叶率在 90以上。 0010 所述脱叶催熟剂, 配制所选用的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0011 本发明构思来自生产实践, 科研人员根据棉花的生长规律及特点, 研制的脱叶催 熟增产剂, 可有效的避免因气温低、 不利天气造成的棉花贪青晚熟、 吐絮慢、 吐絮率低等不 利因素 ; 由于产品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作用, 被棉叶吸收迅速传导至棉株及各个部位, 诱导 体内脱落酸和乙烯的合成, 快速促进叶柄之间的催熟脱落, 不夹壳、 不吊絮、 不落花、 促进成 熟, 可增长纤维、 提高衣分, 特别适应机械采摘, 对规模化。

12、的棉产区极为适用。 0012 本产品喷施 5-7 天, 叶片在青绿状态下与叶柄整体脱落, 7-15 天达到高峰, 平均脱 叶率在 90以上 ; 可有效的减少霜后棉、 劣质棉,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0013 该产品将催熟脱叶功效合一, 与常规的单一产品相比较, 省工、 省时、 省力, 大大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棉花优质率, 为人工快速采收和机械一次性采收打下坚实基础, 彰显技 术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 0015 脱叶催熟剂的配制 : 0016 将乙烯利 250 公斤、 噻苯隆 50 公斤、 DT34 助剂 0.51 公斤、 DM12 助剂 0.14 公斤依 次置于反应釜中, 然后添。

13、加已混合均匀含 0.2 公斤有机硅消泡剂与 16 公斤水的溶液, 充分 搅拌 25 分钟, 即得产品 ; 药剂配制的有效成分的控制在 30-40。 0017 约一吨量脱叶催熟剂的配制 : 0018 将乙烯利812公斤、 噻苯隆188公斤, 置于反应釜中 ; 另添加混合的含有DT34助剂 1.8 公斤、 DM12 助剂 0.56 公斤的助剂搅拌 ; 再添加已混合均匀含 0.2 公斤有机硅消泡剂与 50 公斤水的溶液, 充分搅拌 30 分钟, 即得产品 ; 药剂配制的有效成分的控制在 30-40。 0019 试验示范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21 团 19 连 ; 品种 : 科阳 2 号 ; 面积 6 亩地。试验对 照各半 ; 0020 施药量 : 脱叶催熟剂69克, 用水30公斤/亩 ; 对照 ; 脱吐隆10克+乙烯利100克, 用水 30 公斤 / 亩 ; 0021 施药时间 : 9 月 18 日, 调查时间 7 天第一次, 14 天第二次 ; 试验结果见下表。 0022 说 明 书 CN 101971862 A3/3 页 5 0023 由上表得知 : 脱叶率试验比对照高 16.7 个百分点 ; 吐絮率试验比对照高 1.3 个百 分点。 说 明 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