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指对某一个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园林养护管理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内容包括整体面貌维护、植物保护、绑扎修剪、浇水施肥、花坛花境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内容,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现有技术中,苗木养护存在的问题如下:
1、重建设而轻管理,苗木成活率低,养护管理不到位,养护质量较差,导致绿化景观效果差而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2、相关人员对树木养护技术领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知,如重视种植工作却忽视绿化养护工作;3、养护管理不到位往往会造成苗木由于缺水或发生病害而导致死亡;4、养护人员相关养护知识、修剪知识欠缺;5、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往往养护效率较低,因此景观效果较差。因此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此项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其对于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苗木生长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法:一种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包括种植时间、养护管理方法、修剪方法,所述种植时间为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至惊蛰期间进行(2月18日~3月6日);
修剪方法,所述修剪方法因季节的不同采用以下的方法之一:
方法一:冬季修剪:这一时期苗木生理活动缓慢,枝叶营养回流根部,修剪造成的营养损失最少,伤口不易感染,对苗木生长影响较小;槭树科苗木存在伤流现象,应在春季伤流开始前修剪,可结合嫁接采穗进行冬剪工作;
方法二:夏季修剪:在春季萌芽后至秋季落叶前的整个生长季内进行,此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性,一般采用轻剪,以免因剪除大量的枝叶而对树木造成不良的影响;应疏除冬剪截口附近的过量新梢,以免干扰树形;嫁接后的苗木,应加强抹芽、除蘖等修剪措施,保护接穗的健壮生长;夏季修剪的一年生健壮枝条可用于扦插。在夏季修剪的一年生健壮枝条用于扦插,降低了购买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养护管理方法,所述养护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翻土:种植之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旋耕,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灌溉沟渠;对于土壤质地和结构不良,应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
步骤二:种植:晴天种植,禁止雨中及雨后土壤过湿的情况下栽植;
步骤三:栽种:槭树科植物无明显主根,栽植深度不宜过深,种植深度控制在12~18cm;
步骤四:覆土保墒;浇灌槭树科植物后应及时覆土保墒;
步骤五:水肥管理;
步骤六:草控:所述草控为在春季时进行的苗木封闭处理,夏秋季节根据田间情况喷施除草剂;苗木树干下面的杂草要及时铲除,根部附近土壤要保持疏松,清除的杂草要及时运出,每年进行1-2次中耕除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水肥管理由苗木浇水和苗木施肥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苗木浇水包括以下原则:
原则一:槭树科苗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
原则二:槭树科苗木遭遇连续高温无雨的天气时需及时灌溉,时间在早晚进行以避免使土温发生急剧变化影响根系生理作用,入秋后应减少水量以保持土壤的干燥;
原则三:浇水要采用PH值近乎中性的水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苗木施肥采用以下施肥方法,在苗木的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基肥、土壤追肥和叶面施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肥在苗木栽种前进行,主要采用厩肥、堆肥、油饼或粪肥等有机肥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作基肥,在步骤一中的翻土前进行撒施基肥,入耕作物层中,因磷元素易被土壤固定,应将过磷酸钙等与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肥中,施用的有机肥须经腐熟发酵后进行施肥,且在施肥过程汇总不与植物的根系直接接触,避免烧苗肥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土壤追肥在苗木的生长期进行,因苗木的需肥量大,需在生长期前及生长高峰期间及时追肥,肥料采用尿素等速效肥,薄肥勤施,施肥方式采用穴施、沟施;在苗木生长末期(11月)降雨量偏多的年份,追肥量大的圃地容易发生贪青,造成霜害,因此在 10月份以后应停止追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叶面施肥在苗木的生长阶段需补充磷、钾或微量元素时,采用叶面施肥,见效快,且可与适用农药混合喷施,时间控制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将叶面施肥的时间控制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烧叶、烧苗的情况。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标准化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有利于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
2、采用的此方法种植的槭树苗木生长旺盛,成长周期短,绿化效果好,采用此养护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园林养护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内容包括整体面貌维护、植物保护、绑扎修剪、浇水施肥、花坛花境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内容。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进行说明,一种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包括种植时间、养护管理方法、修剪方法,所述种植时间为农历的雨水(2月18日);
修剪方法,所述修剪方法因季节的不同采用以下的方法:
方法二:夏季修剪:在春季萌芽后至秋季落叶前的整个生长季内进行,此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性,一般采用轻剪,以免因剪除大量的枝叶而对树木造成不良的影响;应疏除冬剪截口附近的过量新梢,以免干扰树形;嫁接后的苗木,应加强抹芽、除蘖等修剪措施,保护接穗的健壮生长;夏季修剪的一年生健壮枝条可用于扦插。在夏季修剪的一年生健壮枝条用于扦插,降低了购买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养护管理方法,所述养护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翻土:种植之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旋耕,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灌溉沟渠;对于土壤质地和结构不良,应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
步骤二:种植:晴天种植,禁止雨中及雨后土壤过湿的情况下栽植;
步骤三:栽种:槭树科植物无明显主根,栽植深度不宜过深,种植深度控制在12cm;
步骤四:覆土保墒;浇灌槭树科植物后应及时覆土保墒;
步骤五:水肥管理;
步骤六:草控:所述草控为在春季时进行的苗木封闭处理,夏秋季节根据田间情况喷施除草剂;苗木树干下面的杂草要及时铲除,根部附近土壤要保持疏松,清除的杂草要及时运出,每年进行1次中耕除草。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水肥管理由苗木浇水和苗木施肥组成。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苗木浇水包括以下原则:
原则一:槭树科苗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
原则二:槭树科苗木遭遇连续高温无雨的天气时需及时灌溉,时间在早晚进行以避免使土温发生急剧变化影响根系生理作用,入秋后应减少水量以保持土壤的干燥;
原则三:浇水要采用PH值近乎中性的水源。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苗木施肥采用以下施肥方法,在苗木的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基肥、土壤追肥和叶面施肥。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肥在苗木栽种前进行,主要采用厩肥、堆肥、油饼或粪肥等有机肥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作基肥,在步骤一中的翻土前进行撒施基肥,入耕作物层中,因磷元素易被土壤固定,应将过磷酸钙等与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使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肥中,施用的有机肥须经腐熟发酵后进行施肥,且在施肥过程汇总不与植物的根系直接接触,避免烧苗肥害。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土壤追肥在苗木的生长期进行,因苗木的需肥量大,需在生长期前及生长高峰期间及时追肥,肥料采用尿素等速效肥,薄肥勤施,施肥方式采用穴施、沟施;在苗木生长末期(11月)降雨量偏多的年份,追肥量大的圃地容易发生贪青,造成霜害,因此在 10月份以后应停止追氮。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叶面施肥在苗木的生长阶段需补充磷、钾或微量元素时,采用叶面施肥,见效快,且可与适用农药混合喷施,时间控制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将叶面施肥的时间控制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烧叶、烧苗的情况。
实施例2: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进行说明,一种槭树科苗木园林养护方法,包括种植时间、养护管理方法、修剪方法,所述种植时间为农历的惊蛰(3月6日);
修剪方法,所述修剪方法因季节的不同采用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冬季修剪:这一时期苗木生理活动缓慢,枝叶营养回流根部,修剪造成的营养损失最少,伤口不易感染,对苗木生长影响较小;槭树科苗木存在伤流现象,应在春季伤流开始前修剪,可结合嫁接采穗进行冬剪工作。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养护管理方法,所述养护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翻土:种植之前需对土地进行深翻、旋耕,合理布置道路、排水灌溉沟渠;对于土壤质地和结构不良,应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
步骤二:种植:晴天种植,禁止雨中及雨后土壤过湿的情况下栽植;
步骤三:栽种:槭树科植物无明显主根,栽植深度不宜过深,种植深度控制在18cm;
步骤四:覆土保墒;浇灌槭树科植物后应及时覆土保墒;
步骤五:水肥管理;
步骤六:草控:所述草控为在春季时进行的苗木封闭处理,夏秋季节根据田间情况喷施除草剂;苗木树干下面的杂草要及时铲除,根部附近土壤要保持疏松,清除的杂草要及时运出,每年进行2次中耕除草。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五中的水肥管理由苗木浇水和苗木施肥组成。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苗木浇水包括以下原则:
原则一:槭树科苗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
原则二:槭树科苗木遭遇连续高温无雨的天气时需及时灌溉,时间在早晚进行以避免使土温发生急剧变化影响根系生理作用,入秋后应减少水量以保持土壤的干燥;
原则三:浇水要采用PH值近乎中性的水源。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苗木施肥采用以下施肥方法,在苗木的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基肥、土壤追肥和叶面施肥。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肥在苗木栽种前进行,主要采用厩肥、堆肥、油饼或粪肥等有机肥料中的一种或几种作基肥,在步骤一中的翻土前进行撒施基肥,入耕作物层中,因磷元素易被土壤固定,应将过磷酸钙等与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使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肥中,施用的有机肥须经腐熟发酵后进行施肥,且在施肥过程汇总不与植物的根系直接接触,避免烧苗肥害。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土壤追肥在苗木的生长期进行,因苗木的需肥量大,需在生长期前及生长高峰期间及时追肥,肥料采用尿素等速效肥,薄肥勤施,施肥方式采用穴施、沟施;在苗木生长末期(11月)降雨量偏多的年份,追肥量大的圃地容易发生贪青,造成霜害,因此在 10月份以后应停止追氮。
本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叶面施肥在苗木的生长阶段需补充磷、钾或微量元素时,采用叶面施肥,见效快,且可与适用农药混合喷施,时间控制在傍晚进行。将叶面施肥的时间控制在傍晚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烧叶、烧苗的情况。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标准化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有利于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
2、采用的此方法种植的槭树苗木生长旺盛,成长周期短,绿化效果好,采用此养护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园林养护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持续性、长效性的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园林绿化工程养护工作内容包括整体面貌维护、植物保护、绑扎修剪、浇水施肥、花坛花境的花卉种植、环境保洁、日常管理等内容。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养护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达到完美的景观效果。
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