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6552007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5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96489.3

申请日:

20180808

公开号:

CN108887814A

公开日:

2018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4C9/00

主分类号:

A44C9/00

申请人:

扬州康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为伟

地址:

225124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回归大道

优先权:

CN201810896489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该绑缚结构包括设备外壳和绑缚带,所述设备外壳用于接触手指的一侧设置有马鞍结构,所述马鞍结构的弧度与手指弧度匹配,所述绑缚带与设备外壳连接,且从设备外壳的一侧延伸出来,设备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钮,所述绑缚带圆周围绕手指后,与定位钮连接,将手指设备固定在手指上。该绑缚方法包括固定马鞍结构,连接绑缚带和连接所有定位钮。该使用方法包括弯曲手指和大拇指操作。本发明佩戴灵活,操作简单,可重复佩戴。

权利要求书

1.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该绑缚结构用于将手指设备捆绑在手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和绑缚带,所述设备外壳用于接触手指的一侧设置有马鞍结构,所述马鞍结构的弧度与手指弧度匹配,所述绑缚带与设备外壳连接,且从设备外壳的一侧延伸出来,设备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钮,所述绑缚带圆周围绕手指后,与定位钮连接,将手指设备固定在手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鞍结构包括两个弧形的凸起,两个弧形的凸起之间形成两端弧度渐升的凹槽,所述凹槽贴紧在手指,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手指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缚带并排开设有若干个带孔,所述带孔与绑缚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绑缚带捆绑在手指上后,带孔朝向手指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朝向带孔中心倾斜的坡度,称为孔导入坡度,带孔朝外的一端的四周均呈水平状,带孔与绑缚带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钮包括颈部和头部,所述颈部与设备外壳固定,所述头部固定在颈部的顶端,且头部的顶部端面呈圆弧形状,与颈部连接的端面呈水平形状,且与颈部垂直,当固定绑缚带时,所述头部在孔导入斜坡的引导下,进入到带孔,并最终穿过带孔,移动到带孔朝外的一端,头部与颈部连接的一端卡在绑缚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位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有定位钮并排设置,相邻定位钮之间的间距为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或者为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 6.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该方法用于将设备绑缚在手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1:固定马鞍结构:用一只手拿着手指设备,该手称为执行手,将马鞍结构贴紧在另一只手的一个手指上,该手称为佩戴手,让凹槽贴紧该手指,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该手指两侧,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压住设备外壳;步骤2:连接绑缚带:用执行手将绑缚带围绕缠住手指一圈,勒紧手指,将位于定位钮上方的绑腹带下压,将对应位置的带孔经过头部滑落到颈部,并卡在头部下方;步骤3:连接所有定位钮:依次将所有的定位钮均穿过带孔,卡在带孔外表面的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佩戴手手指选用右手食指或左手食指,马鞍结构固定在右手食指或左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或者第三个关节。 8.手指设备的使用方法,该方法用于使用绑缚在手指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1:弯曲手指:将捆绑有手指设备的手指弯曲,夹紧手指设备,此时,手指设备的按钮朝向手心或者位于该手指朝向大拇指的一侧;步骤2:大拇指操作:佩戴手的大拇指点击手指设备的按钮或者触摸屏,执行操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设备绑缚在手指上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绑缚效率和佩戴舒适性的绑缚结构,属于穿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穿戴设备(不局限于电子穿戴设备)的微型化以及操作方式的便携化发展,穿戴设备的穿戴区域已经不局限于手腕,头部等部位。已经开始逐步向更小型化的佩戴位置迁移,比如手指。但传统手指佩戴设备,存在很多弊端:

佩戴过程中,一只手需要稳定设备主体在某个手指上;另外一只手需同时完成绑缚松紧度调节和位置锁定两个动作;传统绑缚设备因为结构设计不良,另一只手还需要完成第三个动作:牵引并固定绑缚结构;这样就造成了佩戴效率低下,失误率高,容易造成设备绑缚系统损坏。

通常传统指环类佩戴产品会采用两种绑缚结构:

1.硬性固定环状结构,类似金属戒指的绑缚结构。采用金属或者硬塑料构成一个符合佩戴者手指围度的环状物,一次性制作成固定尺寸佩戴,或环状物有开口,可以在一定程度做微小尺寸调整。优点是结构简单,绑缚牢固,故障率低。缺点也非常明显,无法灵活调节绑缚松紧度,无法适配不同佩戴着身体条件和舒适度,材料选取范围受限。因此这种结构通常适用于首饰类永久佩戴类型的产品

2.柔性表带类绑缚结构,这种结构直接借用自传统手表的绑缚结构,产品主体两端各有一条柔性表带。佩戴的时候,分别将一端表带上的针状物插入另一端表带上的带孔中定位和锁定。这种结构借鉴传统表带的绑缚原理,具有工艺成熟,调节灵活,材质选择范围广的特点。但由此带来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将该结构直接移植到手指佩戴产品上,相应的所有部件都会做小型化处理以适应手指的尺寸。因设备两端都有柔性表带,因此小型化后在手指佩戴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佩戴困难问题,造成佩戴误操作,降低佩戴效率和舒适度,缩短表带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指类穿戴设备的新型绑缚结构,该结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手指类佩戴设备的结构缺陷,提高了佩戴效率,减少误操作,是人体工学和结构设计的优良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该绑缚结构用于将手指设备捆绑在手指上,包括设备外壳和绑缚带,所述设备外壳用于接触手指的一侧设置有马鞍结构,所述马鞍结构的弧度与手指弧度匹配,所述绑缚带与设备外壳连接,且从设备外壳的一侧延伸出来,设备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钮,所述绑缚带圆周围绕手指后,与定位钮连接,将手指设备固定在手指上。

所述马鞍结构包括两个弧形的凸起,两个弧形的凸起之间形成两端弧度渐升的凹槽,所述凹槽贴紧在手指,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手指两侧。

所述绑缚带并排开设有若干个带孔,所述带孔与绑缚带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绑缚带捆绑在手指上后,带孔朝向手指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朝向带孔中心倾斜的坡度,称为孔导入坡度,带孔朝外的一端的四周均呈水平状,带孔与绑缚带垂直。

所述定位钮包括颈部和头部,所述颈部与设备外壳固定,所述头部固定在颈部的顶端,且头部的顶部端面呈圆弧形状,与颈部连接的端面呈水平形状,且与颈部垂直,当固定绑缚带时,所述头部在孔导入斜坡的引导下,进入到带孔,并最终穿过带孔,移动到带孔朝外的一端,头部与颈部连接的一端卡在绑缚带上。

当所述定位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有定位钮并排设置,相邻定位钮之间的间距为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或者为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

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该方法用于将设备绑缚在手指上,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固定马鞍结构:用一只手拿着手指设备,该手称为执行手,将马鞍结构贴紧在另一只手的一个手指上,该手称为佩戴手,让凹槽贴紧该手指,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该手指两侧,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压住设备外壳;

步骤2:连接绑缚带:用执行手将绑缚带围绕缠住手指一圈,勒紧手指,将位于定位钮上方的绑腹带下压,将对应位置的带孔经过头部滑落到颈部,并卡在头部下方;

步骤3:连接所有定位钮:依次将所有的定位钮均穿过带孔,卡在带孔外表面的平台上。

所述步骤1中的手指选用右手食指,马鞍结构固定在右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或者第三个关节。

手指设备的使用方法,该方法用于使用绑缚在手指上的设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弯曲手指:将捆绑有手指设备的手指弯曲,夹紧手指设备,此时,手指设备的按钮朝向手心或者位于该手指朝向大拇指的一侧;

步骤2:大拇指操作:佩戴手的大拇指点击手指设备的按钮或者触摸屏,执行操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使用了定位钮,也称为单向锁定结构,该结构采用单条柔性绑缚带结构,柔性绑缚带一端固定于产品主机外壳或直接由外壳延伸而成;柔性绑缚带上有根据预先设定步进距离定制的带孔,带孔上有设定的导入结构,该导入结构可以在绑缚过程中对定位钮的插入起到引导作用;定位钮固定于主机外壳上,当柔性绑缚带围绕手指,并将带孔穿过定位钮固定后,整个绑缚系统形成一个由马鞍结构,定位钮和柔性绑缚带构成的稳固弹性环状结构。

本发明中设置了孔导入坡面,孔导入坡面为环绕带孔边缘增加一个倾斜的倒角坡面,且佩戴时,孔导入坡面贴向手指。当定位钮靠近带孔并插入的时候,孔导入坡面形成的导入结构会高效地引导定位钮准确快速地进入带孔的正确位置,并顺利完成插入操作。相对没有采用该结构的带孔,能够大幅提升用户佩戴中盲操作的成功率。

本发明中设置了底壳马鞍结构,在产品主机壳和手指接触部分,采用了马鞍型结构。该结构可以稳定而舒适地跨于手指圆周上,和手指的自然曲度相匹配。便于和柔性绑缚带形成稳定的环状绑缚结构;

本发明中设置了定位钮,定位钮为刚性或半刚性,该结构稳定固定于设备主机壳。该结构由两部分组成:颈部和顶端膨出的头部。根据绑缚牢固性和设备空间的要求,定位钮数量至少一个。在绑缚过程中,定位钮穿入柔性的绑缚带上的带孔,并通过定位钮顶部的膨出部分的头部对柔性绑缚带予以固定,防止绑缚带从定位钮中松脱。颈部高度值应至少等于绑缚带厚度值,以便能稳定穿过带孔,使得头部突出绑缚带并稳妥卡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定位和绑缚过程中,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住设备或设备外壳,然后另外一只手牵拉柔性的绑缚带环绕手指,不需要用任何一只手刻意感知带孔和定位钮;环绕后,轻微牵拉绑缚带并靠拢定位钮,就可以将绑缚带孔穿入定位钮并固定。

整个过程都不需要任何一个手感知定位钮和带孔位置,也不需要手指配合完成定位和绑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马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马鞍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马鞍结构的水平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定位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定位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绑缚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绑缚带,2—马鞍结构,3—设备外壳,4—定位钮,41—颈部,42—头部,5—凸起,6—凹槽,7—带孔,8—孔导入坡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本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该绑缚结构用于将手指设备捆绑在手指上,包括设备外壳3和绑缚带1,所述设备外壳3用于接触手指的一侧设置有马鞍结构2,所述马鞍结构2的弧度与手指弧度匹配,所述绑缚带1与设备外壳3连接,且从设备外壳3的一侧延伸出来,设备外壳3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钮4,所述绑缚带1圆周围绕手指后,与定位钮4连接,将手指设备固定在手指上。本发明使用时,设备安装在设备外壳3中,设备外壳3与绑缚带1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是卡扣等方式连接结构。马鞍结构2为了提高设备与手指的贴合表面积,增强设备的连接稳固性,和人体工学特性,提升佩戴舒适度。

结合图2、图3和图4可见,马鞍结构2的具体形状为:所述马鞍结构2包括两个弧形的凸起5,两个弧形的凸起5之间形成两端弧度渐升的凹槽6,所述凹槽6贴紧在手指,凹槽6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手指两侧。

结合图7可见,所述绑缚带1并排开设有若干个带孔7,所述带孔7与绑缚带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绑缚带1捆绑在手指上后,带孔7朝向手指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朝向带孔7中心倾斜的坡度,称为孔导入坡度8,带孔7朝外的一端的四周均呈水平状,带孔7与绑缚带1垂直。带孔7与定位钮4配合使用,实现连接,定位钮4的头部42穿过带孔7,并卡在带孔7的另一侧。当插接定位钮4时,孔导入坡度8能够快速将定位钮4的头部42移动引导到最近的带孔7中。

结合图5和图6可见,所述定位钮4包括颈部41和头部42,所述颈部41与设备外壳3固定,所述头部42固定在颈部41的顶端,且头部42的顶部端面呈圆弧形状,圆弧形状便于头部42能够在用力按压的时候,顺势滑落进入到带孔7中。与颈部41连接的端面呈水平形状,且与颈部41垂直,水平形状卡在水平形状的带孔7的外侧表面,两者呈相互贴合的水平状,能够稳定卡紧,不容易滑脱。当固定绑缚带1时,所述头部42在孔导入斜坡的引导下,进入到带孔7,并最终穿过带孔7,移动到带孔7朝外的一端,头部42与颈部41连接的一端卡在绑缚带1上。

当所述定位钮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有定位钮4并排设置,相邻定位钮4之间的间距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距,或者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确保定位钮4和绑缚带1连接后,绑缚带1平整地与定位钮4连接。定位钮4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只要确保任意相邻的定位钮4之间的间距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距,或者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即可,此时,连接状态时,绑缚带1保持平整。

下面举一个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该方法用于将设备绑缚在手指上,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固定马鞍结构:用一只手拿着手指设备,该手称为执行手,将马鞍结构贴紧在另一只手的一个手指上,该手称为佩戴手,让凹槽贴紧该手指,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该手指两侧,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压住设备外壳;

步骤2:连接绑缚带:用执行手将绑缚带围绕缠住手指一圈,勒紧手指,将位于定位钮上方的绑腹带下压,将对应位置的带孔经过头部滑落到颈部,并卡在头部下方;

步骤3:连接所有定位钮:依次将所有的定位钮均穿过带孔,卡在带孔外表面的平台上。

所述步骤1中的手指选用右手食指,马鞍结构固定在右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或者第三个关节。根据人力力学和使用习惯,右手食指的位置,配合大拇指使用,最灵活,操作更加安全可控。

当手指设备捆绑在手指上后,手指设备的使用方法,该方法用于使用绑缚在手指上的设备,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弯曲手指:将捆绑有手指设备的手指弯曲,夹紧手指设备,此时,手指设备的按钮朝向手心或者位于该手指朝向大拇指的一侧;

步骤2:大拇指操作:佩戴手的大拇指点击手指设备的按钮或者触摸屏,执行操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96489.3 (22)申请日 2018.08.08 (71)申请人 扬州康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5124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 回归大道 (72)发明人 朱为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51)Int.Cl. A44C 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 法和使用方法, 该绑缚结构包括设备外壳。

2、和绑缚 带, 所述设备外壳用于接触手指的一侧设置有马 鞍结构, 所述马鞍结构的弧度与手指弧度匹配, 所述绑缚带与设备外壳连接, 且从设备外壳的一 侧延伸出来, 设备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或一 个以上定位钮, 所述绑缚带圆周围绕手指后, 与 定位钮连接, 将手指设备固定在手指上。 该绑缚 方法包括固定马鞍结构, 连接绑缚带和连接所有 定位钮。 该使用方法包括弯曲手指和大拇指操 作。 本发明佩戴灵活, 操作简单, 可重复佩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08887814 A 2018.11.27 CN 108887814 A 1.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 该绑缚结构用于将手指设备捆。

3、绑在手指上,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设备外壳和绑缚带, 所述设备外壳用于接触手指的一侧设置有马鞍结构, 所述马鞍结构的 弧度与手指弧度匹配, 所述绑缚带与设备外壳连接, 且从设备外壳的一侧延伸出来, 设备外 壳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钮, 所述绑缚带圆周围绕手指后, 与定位钮连接, 将 手指设备固定在手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鞍结构包括两个弧 形的凸起, 两个弧形的凸起之间形成两端弧度渐升的凹槽, 所述凹槽贴紧在手指, 凹槽两端 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手指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缚带并排开设有。

4、若 干个带孔, 所述带孔与绑缚带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绑缚带捆绑在手指上后, 带孔朝向手指 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朝向带孔中心倾斜的坡度, 称为孔导入坡度, 带孔朝外的一端的四周 均呈水平状, 带孔与绑缚带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钮包括颈部和头 部, 所述颈部与设备外壳固定, 所述头部固定在颈部的顶端, 且头部的顶部端面呈圆弧形 状, 与颈部连接的端面呈水平形状, 且与颈部垂直, 当固定绑缚带时, 所述头部在孔导入斜 坡的引导下, 进入到带孔, 并最终穿过带孔, 移动到带孔朝外的一端, 头部与颈部连接的一 端卡在绑缚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5、的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定位钮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时, 所有定位钮并排设置, 相邻定位钮之间的间距为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 或者为 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 6.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 该方法用于将设备绑缚在手指上,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 步骤1: 固定马鞍结构: 用一只手拿着手指设备, 该手称为执行手, 将马鞍结构贴紧在另 一只手的一个手指上, 该手称为佩戴手, 让凹槽贴紧该手指, 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 该手指两侧, 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压住设备外壳; 步骤2: 连接绑缚带: 用执行手将绑缚带围绕缠住手指一圈, 勒紧手指, 将位于定位钮上 方的绑腹带下。

6、压, 将对应位置的带孔经过头部滑落到颈部, 并卡在头部下方; 步骤3: 连接所有定位钮: 依次将所有的定位钮均穿过带孔, 卡在带孔外表面的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佩戴手手 指选用右手食指或左手食指, 马鞍结构固定在右手食指或左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或者第三 个关节。 8.手指设备的使用方法, 该方法用于使用绑缚在手指上的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操作步骤: 步骤1: 弯曲手指: 将捆绑有手指设备的手指弯曲, 夹紧手指设备, 此时, 手指设备的按 钮朝向手心或者位于该手指朝向大拇指的一侧; 步骤2: 大拇指操作: 佩戴手的大拇指点击手。

7、指设备的按钮或者触摸屏, 执行操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887814 A 2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设备绑缚在手指上的绑缚结构及绑缚方法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具体 涉及一种提升绑缚效率和佩戴舒适性的绑缚结构, 属于穿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穿戴设备(不局限于电子穿戴设备)的微型化以及操作方式的便携化发展, 穿 戴设备的穿戴区域已经不局限于手腕, 头部等部位。 已经开始逐步向更小型化的佩戴位置 迁移, 比如手指。 但传统手指佩戴设备, 存在很多弊端: 佩戴过程中, 一只手需要稳定设备主体在某个手指上;。

8、 另外一只手需同时完成绑缚松 紧度调节和位置锁定两个动作; 传统绑缚设备因为结构设计不良, 另一只手还需要完成第 三个动作: 牵引并固定绑缚结构; 这样就造成了佩戴效率低下, 失误率高, 容易造成设备绑 缚系统损坏。 0003 通常传统指环类佩戴产品会采用两种绑缚结构: 1.硬性固定环状结构, 类似金属戒指的绑缚结构。 采用金属或者硬塑料构成一个符合 佩戴者手指围度的环状物, 一次性制作成固定尺寸佩戴, 或环状物有开口, 可以在一定程度 做微小尺寸调整。 优点是结构简单, 绑缚牢固, 故障率低。 缺点也非常明显, 无法灵活调节绑 缚松紧度, 无法适配不同佩戴着身体条件和舒适度, 材料选取范围受。

9、限。 因此这种结构通常 适用于首饰类永久佩戴类型的产品 2.柔性表带类绑缚结构, 这种结构直接借用自传统手表的绑缚结构, 产品主体两端各 有一条柔性表带。 佩戴的时候, 分别将一端表带上的针状物插入另一端表带上的带孔中定 位和锁定。 这种结构借鉴传统表带的绑缚原理, 具有工艺成熟, 调节灵活, 材质选择范围广 的特点。 但由此带来的缺点也非常明显, 将该结构直接移植到手指佩戴产品上, 相应的所有 部件都会做小型化处理以适应手指的尺寸。 因设备两端都有柔性表带, 因此小型化后在手 指佩戴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佩戴困难问题, 造成佩戴误操作, 降低佩戴效率和舒适度, 缩短 表带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

1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指类穿戴设备的新型绑缚结构, 该结 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手指类佩戴设备的结构缺陷, 提高了佩戴效率, 减少误操作, 是人 体工学和结构设计的优良结合。 0005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 该绑缚结构用于将手指设备捆绑在手指上, 包括设备外壳和绑 缚带, 所述设备外壳用于接触手指的一侧设置有马鞍结构, 所述马鞍结构的弧度与手指弧 度匹配, 所述绑缚带与设备外壳连接, 且从设备外壳的一侧延伸出来, 设备外壳的另一侧设 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钮, 所述绑缚带圆周围绕手指后, 与定位钮连接, 将手指设备固。

11、定 在手指上。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887814 A 3 0006 所述马鞍结构包括两个弧形的凸起, 两个弧形的凸起之间形成两端弧度渐升的凹 槽, 所述凹槽贴紧在手指, 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手指两侧。 0007 所述绑缚带并排开设有若干个带孔, 所述带孔与绑缚带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绑 缚带捆绑在手指上后, 带孔朝向手指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朝向带孔中心倾斜的坡度, 称为 孔导入坡度, 带孔朝外的一端的四周均呈水平状, 带孔与绑缚带垂直。 0008 所述定位钮包括颈部和头部, 所述颈部与设备外壳固定, 所述头部固定在颈部的 顶端, 且头部的顶部端面呈圆弧形状, 与颈部连接。

12、的端面呈水平形状, 且与颈部垂直, 当固 定绑缚带时, 所述头部在孔导入斜坡的引导下, 进入到带孔, 并最终穿过带孔, 移动到带孔 朝外的一端, 头部与颈部连接的一端卡在绑缚带上。 0009 当所述定位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所有定位钮并排设置, 相邻定位钮之间的间 距为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 或者为相邻的带孔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 0010 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 该方法用于将设备绑缚在手指上,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固定马鞍结构: 用一只手拿着手指设备, 该手称为执行手, 将马鞍结构贴紧在另 一只手的一个手指上, 该手称为佩戴手, 让凹槽贴紧该手指, 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 该手指。

13、两侧, 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压住设备外壳; 步骤2: 连接绑缚带: 用执行手将绑缚带围绕缠住手指一圈, 勒紧手指, 将位于定位钮上 方的绑腹带下压, 将对应位置的带孔经过头部滑落到颈部, 并卡在头部下方; 步骤3: 连接所有定位钮: 依次将所有的定位钮均穿过带孔, 卡在带孔外表面的平台上。 0011 所述步骤1中的手指选用右手食指, 马鞍结构固定在右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或者 第三个关节。 0012 手指设备的使用方法, 该方法用于使用绑缚在手指上的设备,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弯曲手指: 将捆绑有手指设备的手指弯曲, 夹紧手指设备, 此时, 手指设备的按 钮朝向手心或者位于该手指朝向大拇指。

14、的一侧; 步骤2: 大拇指操作: 佩戴手的大拇指点击手指设备的按钮或者触摸屏, 执行操作。 001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使用了定位钮, 也称为单向锁定结构, 该结构采用单条柔性绑缚带结构, 柔性绑 缚带一端固定于产品主机外壳或直接由外壳延伸而成; 柔性绑缚带上有根据预先设定步进 距离定制的带孔, 带孔上有设定的导入结构, 该导入结构可以在绑缚过程中对定位钮的插 入起到引导作用; 定位钮固定于主机外壳上, 当柔性绑缚带围绕手指, 并将带孔穿过定位钮 固定后, 整个绑缚系统形成一个由马鞍结构, 定位钮和柔性绑缚带构成的稳固弹性环状结 构。 0014 本发明中设置了孔导入坡面, 孔导入坡面。

15、为环绕带孔边缘增加一个倾斜的倒角坡 面, 且佩戴时, 孔导入坡面贴向手指。 当定位钮靠近带孔并插入的时候, 孔导入坡面形成的 导入结构会高效地引导定位钮准确快速地进入带孔的正确位置, 并顺利完成插入操作。 相 对没有采用该结构的带孔, 能够大幅提升用户佩戴中盲操作的成功率。 0015 本发明中设置了底壳马鞍结构, 在产品主机壳和手指接触部分, 采用了马鞍型结 构。 该结构可以稳定而舒适地跨于手指圆周上, 和手指的自然曲度相匹配。 便于和柔性绑缚 带形成稳定的环状绑缚结构; 本发明中设置了定位钮, 定位钮为刚性或半刚性, 该结构稳定固定于设备主机壳。 该结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

16、8887814 A 4 构由两部分组成: 颈部和顶端膨出的头部。 根据绑缚牢固性和设备空间的要求, 定位钮数量 至少一个。 在绑缚过程中, 定位钮穿入柔性的绑缚带上的带孔, 并通过定位钮顶部的膨出部 分的头部对柔性绑缚带予以固定, 防止绑缚带从定位钮中松脱。 颈部高度值应至少等于绑 缚带厚度值, 以便能稳定穿过带孔, 使得头部突出绑缚带并稳妥卡住。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定位和绑缚过程中, 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住设备或设备外壳, 然后另外一只 手牵拉柔性的绑缚带环绕手指, 不需要用任何一只手刻意感知带孔和定位钮; 环绕后, 轻微 牵拉绑缚带并靠拢定位钮, 就可以将绑缚带孔穿入定。

17、位钮并固定。 0017 整个过程都不需要任何一个手感知定位钮和带孔位置, 也不需要手指配合完成定 位和绑缚。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马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马鞍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马鞍结构的水平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定位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定位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绑缚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绑缚带, 2马鞍结构, 3设备外壳, 4定位钮, 41颈部, 42头 部, 5凸起, 6凹槽, 7带孔, 8孔导入坡度。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

18、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 还包括由以 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可见, 本手指设备的绑缚结构, 该绑缚 结构用于将手指设备捆绑在手指上, 包括设备外壳3和绑缚带1, 所述设备外壳3用于接触手 指的一侧设置有马鞍结构2, 所述马鞍结构2的弧度与手指弧度匹配, 所述绑缚带1与设备外 壳3连接, 且从设备外壳3的一侧延伸出来, 设备外壳3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 钮4, 所述绑缚带1圆周围绕手指后, 与定位钮4连接, 将手指设备固定在手指上。 本发明使用 时, 设备安装在设备外壳3中, 设备外壳3与绑缚带1可以为一体结构,。

19、 或者是卡扣等方式连 接结构。 马鞍结构2为了提高设备与手指的贴合表面积, 增强设备的连接稳固性, 和人体工 学特性, 提升佩戴舒适度。 0021 结合图2、 图3和图4可见, 马鞍结构2的具体形状为: 所述马鞍结构2包括两个弧形 的凸起5, 两个弧形的凸起5之间形成两端弧度渐升的凹槽6, 所述凹槽6贴紧在手指, 凹槽6 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手指两侧。 0022 结合图7可见, 所述绑缚带1并排开设有若干个带孔7, 所述带孔7与绑缚带1的长度 方向垂直, 所述绑缚带1捆绑在手指上后, 带孔7朝向手指的一端的四周设置有朝向带孔7中 心倾斜的坡度, 称为孔导入坡度8, 带孔7朝外的一端的四周均呈。

20、水平状, 带孔7与绑缚带1垂 直。 带孔7与定位钮4配合使用, 实现连接, 定位钮4的头部42穿过带孔7, 并卡在带孔7的另一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887814 A 5 侧。 当插接定位钮4时, 孔导入坡度8能够快速将定位钮4的头部42移动引导到最近的带孔7 中。 0023 结合图5和图6可见, 所述定位钮4包括颈部41和头部42, 所述颈部41与设备外壳3 固定, 所述头部42固定在颈部41的顶端, 且头部42的顶部端面呈圆弧形状, 圆弧形状便于头 部42能够在用力按压的时候, 顺势滑落进入到带孔7中。 与颈部41连接的端面呈水平形状, 且与颈部41垂直, 水平形状卡在水。

21、平形状的带孔7的外侧表面, 两者呈相互贴合的水平状, 能够稳定卡紧, 不容易滑脱。 当固定绑缚带1时, 所述头部42在孔导入斜坡的引导下, 进入到 带孔7, 并最终穿过带孔7, 移动到带孔7朝外的一端, 头部42与颈部41连接的一端卡在绑缚 带1上。 0024 当所述定位钮4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所有定位钮4并排设置, 相邻定位钮4之间的 间距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距, 或者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距的整数倍。 确保定位钮4和 绑缚带1连接后, 绑缚带1平整地与定位钮4连接。 定位钮4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只要确保任意 相邻的定位钮4之间的间距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距, 或者为相邻的带孔7之间的间。

22、距的 整数倍即可, 此时, 连接状态时, 绑缚带1保持平整。 0025 下面举一个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 手指设备的绑缚方法, 该方法用于将设备绑 缚在手指上,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固定马鞍结构: 用一只手拿着手指设备, 该手称为执行手, 将马鞍结构贴紧在另 一只手的一个手指上, 该手称为佩戴手, 让凹槽贴紧该手指, 凹槽两端的弧度渐升段贴紧在 该手指两侧, 用佩戴手的大拇指按压住设备外壳; 步骤2: 连接绑缚带: 用执行手将绑缚带围绕缠住手指一圈, 勒紧手指, 将位于定位钮上 方的绑腹带下压, 将对应位置的带孔经过头部滑落到颈部, 并卡在头部下方; 步骤3: 连接所有定位钮: 依次。

23、将所有的定位钮均穿过带孔, 卡在带孔外表面的平台上。 0026 所述步骤1中的手指选用右手食指, 马鞍结构固定在右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或者 第三个关节。 根据人力力学和使用习惯, 右手食指的位置, 配合大拇指使用, 最灵活, 操作更 加安全可控。 0027 当手指设备捆绑在手指上后, 手指设备的使用方法, 该方法用于使用绑缚在手指 上的设备, 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弯曲手指: 将捆绑有手指设备的手指弯曲, 夹紧手指设备, 此时, 手指设备的按 钮朝向手心或者位于该手指朝向大拇指的一侧; 步骤2: 大拇指操作: 佩戴手的大拇指点击手指设备的按钮或者触摸屏, 执行操作。 0028 以上述依据。

24、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工作人员完 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发明的技术 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887814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108887814 A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108887814 A 8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108887814 A 9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108887814 A 10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108887814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饰缝纫用品;珠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