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60535.4 (22)申请日 2015.12.17 (73)专利权人 李会杰 地址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自强路139号 (72)发明人 李会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79 代理人 孟祥斌 朱萍 (51)Int.Cl. A61H 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 助走器, 包括支架主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 体包括左支架。
2、及右支架, 左右支架下方各设置两 条支撑腿, 左右支架通过一横杆连接, 左右支架 上分别设置上扶手与下扶手, 另外左右支架上部 固定设置腋下支撑, 所述腋下支撑及所述支撑腿 都为长短可调结构。 所述下扶手的设置方便患者 起身, 上扶手的设置方便患者支撑, 所述腋下支 撑方便将力分解, 减轻患者手部负担, 减少运动 难度, 另外可以让患者站立时休息更加容易。 本 实用新型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结构合理, 使 用方便, 可以有效的协助患者行走及进行康复锻 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5459709 U 2016.08.17 CN 205459709 U 1.一种腋下支撑可。
3、调节式助走器, 包括支架主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左支 架(11)及右支架(12), 左右支架下方各设置两条支撑腿, 左右支架通过连接横杆(3)连接, 左右支架上分别设置上扶手(41)与下扶手(42), 另外左右支架上部固定设置腋下支撑(5); 所述腋下支撑(5)及所述支撑腿都为长短可调结构, 所述支撑腿长短可调结构为设置于支 撑腿上的调节孔(23)及左右支架上的控制卡扣(24)组成, 所述支撑腿伸入左右支架内; 所 述腋下支撑(5)的长短可调结构为可伸缩控制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横杆(3)为 可折起连接横杆(3)。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腿分为带轮 支撑腿(21)与不带轮支撑腿(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腿的左前与 右前的两个支撑腿可在带轮支撑腿(21)与不带轮支撑腿(22)间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横杆(3)与 左右支架的连接处可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 处设置防凉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 支架与支撑腿的高度可调。
5、范围为70-95cm, 所述腋下支撑(5)杆的可调节长短为40-8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59709 U 2 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协助患者腿部康复的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协助腿部受伤或者脑 部受损后影响腿部运动患者康复的助走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背景技术 0002 腿部骨骼或者神经等受伤的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控制腿部运动神经受损者, 腰腿疼病人及年迈体弱者等各类患者, 在病情发病期间或者恢复期间都存在腿部运动不 便, 行走困难的问题, 但为了恢复进行行走及相关恢复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为了。
6、恢复行 走或者康复训练, 患者必须借助其他的支撑物支撑才行。 0003 助走器作为一种协助运动不便患者进行行走或者恢复锻炼的医疗器械, 能够协助 患者行走, 并达到康复锻炼的目的, 现有的助走器械包括双拐, 支撑式助走器及与腿部形状 相似的助走器等, 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现有的双拐存在两个支撑腿, 患者使用过程中对患者 自身平衡要求很高, 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 双拐的使用容易给患者造成伤害。 支撑式的助走 器存在四条腿, 使用时比较稳定, 不容易使患者受伤, 但待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患 者进一步的康复, 且当患者需要休息时, 虽然有的配备有休息坐垫, 但多需要转换方向, 患 者休息起来非。
7、常不方便。 与腿部形状相似的助走器同样仅适用于病情较轻者, 患者可以脱 离手部的支持作用, 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0004 鉴于现有助走器存在的不足, 需要一种可适用于病情较重到病情较轻患者都能使 用的助走器, 其可通过形状结构的改变, 适用于各个恢复阶段的康复锻炼, 且有利于患者休 息的助走器。 为了方便生产, 可设计可调节的助走器, 使其根据患者的高矮及患者需要进行 调节, 而不是生产很多型号, 增加生产成本。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助走器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且不利于患者休息等问题, 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助走器应用范围不。
8、够广泛, 且不利于患者休息等问题, 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包括支架主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左 支架及右支架, 左右支架下方各设置两条支撑腿, 左右支架通过连接横杆连接, 左右支架上 分别设置上扶手与下扶手, 另外左右支架上部固定设置腋下支撑, 所述腋下支撑及所述支 撑腿都为长短可调结构, 所述支撑腿长短可调结构为设置于支撑腿上的调节孔及左右支架 上的控制卡扣组成, 所述支撑腿伸入左右支架内, 所述腋下支撑的长短可调结构为可伸缩 控制的结构。 四。
9、条支撑腿及连接横杆的设置可以使助走器非常稳定; 腋下支撑的设置可以 减少手部的力量, 方便患者长时间锻炼后借助腋下支撑休息; 下扶手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 站立, 上扶手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进行行走及恢复锻炼; 可调长度的腋下支撑及支撑腿可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5459709 U 3 以适应于不同高度及不同需求的患者需要, 方便规模化生产, 而不用生产多型号。 0009 进一步, 所述腋下支撑底部弧形, 通过螺丝固定于左右支撑架上。 腋下支撑设置于 上扶手前端。 此种设置可以让腋下支撑牢固的固定于左右支架上, 且不妨碍对上扶手处的 抓扶。 0010 进一步, 所述连接横杆为可折起连。
10、接横杆。 可折起的连接横杆设置可以使助走器 在不用时收起, 方便存放。 其中可折起方向为向内折弯, 且在连接横杆中部折弯。 0011 进一步, 可设置两个连接横杆, 可以使助走器更加稳定。 0012 进一步, 所述连接横杆与左右支架的连接处可转动。 可转动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 像行走一样控制单个支架运动, 当需要两个支架一起运动时可以固定连接横杆及左右支架 使其相互间不相互转动。 0013 进一步, 所述横杆为可拆除横杆, 待患者恢复后期可以对横杆进行拆除, 此时将助 走器变为双拐式助走器, 更容易方便患者进一步康复的需要。 0014 进一步, 所述支撑腿分为带轮支撑腿与不带轮支撑腿。 带轮支撑。
11、腿与不带轮支撑 腿适应于不同病情患者的需要或者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 带轮支撑腿行走所需力量较小适 用于手部力量较小或恢复初始阶段的患者, 不带轮支撑腿行走所需力量较大, 适用于手部 力量较大或康复中后期的患者。 0015 进一步, 所述支撑腿的左前与右前的两个支撑腿可在带轮支撑腿与不带轮 支撑 腿间转换, 后边的两个支撑腿为不带轮支撑腿, 此种设置可以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需要, 又 不会因全部设置为带轮支撑腿而使助走器不易控制。 0016 进一步, 所述上扶手与下扶手处设置防凉防滑结构。 其中优选防凉防滑结构为带 凸起的橡胶结构。 该橡胶结构可以有效起到防凉防滑的目的, 且容易得到。 0017 。
12、进一步, 所述左右支架与支撑腿的高度可调范围为70-95cm, 所述腋下支撑杆的可 调节长短为40-80cm。 此种调节范围的设置符合人体高度的要求, 适用于更多患者要求。 0018 进一步, 所述助走器的整体结构采用金属管制成, 进一步选用较轻的铝制金属管, 金属管的厚度设置为1-2mm。 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助走器整体质量不会太高, 但又保证支撑患 者的体重。 0019 使用时,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带轮支撑腿或者不带轮支撑图, 后根据患者的高度 调节支撑腿及腋下支撑的高度, 待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将带轮支撑腿换成不带轮支撑 腿, 待恢复后期将连接横杆拆除, 进行锻炼, 最好达到患者恢复到可以脱。
13、离助走器行走的目 的。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腋下支撑的设置可以有效分解患者手部的用力, 使患 者行走及锻炼更加容易实现, 且待长时间运动后, 方便患者借助腋下支撑进行休息; 上下扶 手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的起身及锻炼; 连接横杆及支架连接处的活动性, 可以方便患者像 正常行走一样挪动助走器; 可拆除的连接横杆设置可以有效满足恢复后期患者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21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本实用新型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本实用新型腋下支撑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5459709 U 4 0024 图4本实用新型连接横杆。
14、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本实用新型支撑腿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1、 左支架; 12、 右支架; 21、 带轮支撑腿; 22、 不带轮支撑腿; 23、 调节孔; 24、 控 制卡扣; 3、 连接横杆; 31、 折起处; 41、 上扶手; 42、 下扶手; 5、 腋下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1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0028 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包括支架主体, 其中, 支架主体包括左支架11及右 支架12, 左右支架下方各设置两条支撑腿, 且支撑腿不带轮, 左右支架通过一连接横杆3连 接, 左右支架上分别设置上扶手41, 另外左右支架上部固定设置腋下支撑5。。
15、 四条支撑腿及 连接横杆3的设置可以使助走器非常稳定; 腋下支撑5的设置可以减少手部的力量, 方便患 者长时间锻炼后借助腋下支撑5休息。 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都为长短可调结构。 可调长度的 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可以适应于不同高度及不同需求的患者需要, 方便规模化生产, 而不用 生产多型号。 腋下支撑5底部弧形, 通过螺丝固定于左右支撑架上。 腋下支撑5设置于上扶手 41前端。 此种设置可以让腋下支撑5牢固的固定于左右支架上, 且不妨碍对上扶手41处的操 作。 上扶手41处设置防凉防滑结构为带凸起的橡胶结构。 该橡胶结构可以有效起到防凉防 滑的目的, 且容易得到。 0029 连接横杆3为可折起连接横。
16、杆3。 可折起的连接横杆3设置可以使助走器在不用时 收起, 方便存放。 其中可折起方向为向内折弯, 为设置在连接横杆3中部折起处31。 连接横杆 3与左右支架的连接处可转动。 可转动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像行走一样控制单个支架运动, 当需要两个支架一起运动时可以固定连接横杆3及左右支架使其相互间不相互转动。 0030 支撑腿长短可调结构为设置于支撑腿上的调节孔23及左右支架上的控制卡扣24 组成, 支撑腿伸入左右支架内。 调节孔23及控制卡扣24的设置使支撑腿长短可调得以实现。 腋下支撑5的长短可调结构为可伸缩控制的结构。 可伸缩的腋下支撑5可以有效调节腋下支 撑5的长度, 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
17、。 0031 左右支架与支撑腿的高度可调范围为70-95cm, 腋下支撑5的可调节长短为40- 80cm。 此种调节范围的设置符合人体高度的要求, 使用更多患者要求。 助走器的整体结构采 用金属管制成, 进一步选用较轻的铝制金属管, 金属管的厚度设置为1mm。 此种设置可以保 证助走器整体质量不会太高, 但又保证支撑患者的体重。 0032 实施例2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0033 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包括支架主体, 其中, 支架主体包括左支 架11及 右支架12, 左右支架下方各设置两条支撑腿, 且支撑腿设置有带轮支撑腿21及不带轮支撑 腿22; 左右支架通过一连接横杆3连接, 。
18、左右支架上分别设置上扶手41与下扶手42, 另外左 右支架上部固定设置腋下支撑5。 四条支撑腿及连接横杆3的设置可以使助走器非常稳定; 腋下支撑5的设置可以减少手部的力量, 方便患者长时间锻炼后借助腋下支撑5休息; 下扶 手42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站立, 上扶手41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进行行走及恢复锻炼。 上下 扶手处设置防凉防滑结构为带凸起的橡胶结构。 该橡胶结构可以有效起到防凉防滑的目 的, 且容易得到。 0034 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都为长短可调结构。 可调长度的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可以适应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5459709 U 5 于不同高度及不同需求的患者需要, 方便规模。
19、化生产, 而不用生产多型号。 腋下支撑5底部 弧形, 通过螺丝固定于左右支撑架上。 腋下支撑5设置于上扶手41前端。 此种设置可以让腋 下支撑5牢固的固定于左右支架上, 且不妨碍对上扶手41处的操作。 0035 连接横杆3为可折起连接横杆3。 可折起的连接横杆3设置可以使助走器在不用时 收起, 方便存放。 其中可折起方向为向内折弯, 为设置在连接横杆3中部折起处31。 连接横杆 3与左右支架的连接处可转动。 可转动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像行走一样控制单个支架运动, 当需要两个支架一起运动时可以固定连接横杆3及左右支架使其相互间不相互转动。 0036 支撑腿的左前与右前的两个支撑腿可在带轮支撑腿21。
20、与不带轮支撑腿22转换, 后 边的两个支撑腿为不带轮支撑腿22, 此种设置可以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需要, 又不会因全 部设置为带轮支撑腿21而使助走器不易控制。 0037 支撑腿长短可调结构为设置于支撑腿上的调节孔23及左右支架上的控制卡扣24 组成, 支撑腿伸入左右支架内。 调节孔23及控制卡扣24的设置使支撑腿长短可调得以实现。 腋下支撑5的长短可调结构为可伸缩控制的结构。 可伸缩的腋下支撑5可以有效调节腋下支 撑5的长度, 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 0038 左右支架与支撑腿的高度可调范围为70-95cm, 腋下支撑5的可调节长短为40- 80cm。 此种调节范围的设置符合人体高度的要求,。
21、 使用更多患者要求。 助走器的整体结构采 用金属管制成, 进一步选用较轻的铝制金属管, 金属管的厚度设置为1mm。 此种设置可以保 证助走器整体质量不会太高, 但又保证支撑患者 的体重。 0039 实施例3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0040 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包括支架主体, 其中, 支架主体包括左支架11及右 支架12, 左右支架下方各设置两条支撑腿, 支撑腿为不带轮支撑腿22, 左右支架通过一连接 横杆3连接, 左右支架上分别设置上扶手41与下扶手42, 另外左右支架上部固定设置腋下支 撑5。 四条支撑腿及连接横杆3的设置可以使助走器非常稳定; 腋下支撑5的设置可以减少手 部的。
22、力量, 方便患者长时间锻炼后借助腋下支撑5休息; 下扶手42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站 立, 上扶手41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进行行走及恢复锻炼。 上下扶手处设置防凉防滑结构为 带凸起的橡胶结构。 该橡胶结构可以有效起到防凉防滑的目的, 且容易得到。 0041 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都为长短可调结构。 可调长度的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可以适应 于不同高度及不同需求的患者需要, 方便规模化生产, 而不用生产多型号。 腋下支撑5底部 弧形, 通过螺丝固定于左右支撑架上。 腋下支撑5设置于上扶手41前端。 此种设置可以让腋 下支撑5牢固的固定于左右支架上, 且不妨碍对上扶手41处的操作。 0042 连接横杆3为可折起。
23、连接横杆3。 可折起的连接横杆3设置可以使助走器在不用时 收起, 方便存放。 其中可折起方向为向内折弯, 为设置在连接横杆3中部折起处31。 可设置两 个连接横杆3, 可以使助走器更加稳定。 连接横杆3与左右支架的连接处可转动。 可转动的设 置可以方便患者像行走一样控制单个支架运动, 当需要两个支架一起运动时可以固定连接 横杆3及左右支架使其相互间不相互转动。 横杆为可拆除横杆, 待患者恢复后期可以对横杆 进行拆除, 此时将助走器变为双拐式助走器, 更容易方便患者进一步康复的需要。 0043 支撑腿长短可调结构为设置于支撑腿上的调节孔23及左右支架上的控制卡扣24 组成, 支撑腿伸入左右支架内。
24、。 调节孔23及控制卡扣24的设置使支撑腿长短可调得以实现。 腋下支撑5的长短可调结构为可伸缩控制的结构。 可伸缩的腋下支撑5可以有效调节腋下支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5459709 U 6 撑5的长度, 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 0044 左右支架与支撑腿的高度可调范围为70-95cm, 腋下支撑5的可调节长短为40- 80cm。 此种调节范围的设置符合人体高度的要求, 使用更多患者要求。 助走器的整体结构采 用金属管制成, 进一步选用较轻的铝制金属管, 金属管的厚度 设置为2mm。 此种设置可以保 证助走器整体质量不会太高, 但又保证支撑患者的体重。 0045 实施例4一种。
25、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0046 一种腋下支撑可调节式助走器, 包括支架主体, 其中, 支架主体包括左支架11及右 支架12, 左右支架下方各设置两条支撑腿, 且支撑腿设置有带轮支撑腿21及不带轮支撑腿 22; 左右支架通过一连接横杆3连接, 左右支架上分别设置上扶手41与下扶手42, 另外左右 支架上部固定设置腋下支撑5。 四条支撑腿及连接横杆3的设置可以使助走器非常稳定; 腋 下支撑5的设置可以减少手部的力量, 方便患者长时间锻炼后借助腋下支撑5休息; 下扶手 42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站立, 上扶手41的设置可以方便患者进行行走及恢复锻炼。 上下扶 手处设置防凉防滑结构为带凸起的橡胶结构。 。
26、该橡胶结构可以有效起到防凉防滑的目的, 且容易得到。 0047 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都为长短可调结构。 可调长度的腋下支撑5及支撑腿可以适应 于不同高度及不同需求的患者需要, 方便规模化生产, 而不用生产多型号。 腋下支撑5底部 弧形, 通过螺丝固定于左右支撑架上。 腋下支撑5设置于上扶手41前端。 此种设置可以让腋 下支撑5牢固的固定于左右支架上, 且不妨碍对上扶手41处的操作。 0048 连接横杆3为可折起连接横杆3。 可折起的连接横杆3设置可以使助走器在不用时 收起, 方便存放。 其中可折起方向为向内折弯, 为设置在连接横杆3中部折起处31。 可设置两 个连接横杆3, 可以使助走器更加稳定。
27、。 连接横杆3与左右支架的连接处可转动。 可转动的设 置可以方便患者像行走一样控制单个支架运动, 当需要两个支架一起运动时可以固定连接 横杆3及左右支架使其相互间不相互转动。 横杆为可拆除横杆, 待患者恢复后期可以对横杆 进行拆除, 此时将助走器变为双拐式助走器, 更容易方便患者进一步康复的需要。 0049 支撑腿的左前与右前的两个支撑腿可在带轮支撑腿21与不带轮支撑腿22转换, 后 边的两个支撑腿为不带轮支撑腿22, 此种设置可以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需要, 又不会因全 部设置为带轮支撑腿21而使助走器不易控制。 0050 支撑腿长短可调结构为设置于支撑腿上的调节孔23及左右支架上的控制卡扣24。
28、 组成, 支撑腿伸入左右支架内。 调节孔23及控制卡扣24的设置使支撑 腿长短可调得以实 现。 腋下支撑5的长短可调结构为可伸缩控制的结构。 可伸缩的腋下支撑5可以有效调节腋 下支撑5的长度, 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 0051 左右支架与支撑腿的高度可调范围为70-95cm, 腋下支撑5的可调节长短为40- 80cm。 此种调节范围的设置符合人体高度的要求, 使用更多患者要求。 助走器的整体结构采 用金属管制成, 进一步选用较轻的铝制金属管, 金属管的厚度设置为2mm。 此种设置可以保 证助走器整体质量不会太高, 但又保证支撑患者的体重。 0052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 这些改 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5459709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205459709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205459709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205459709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