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件的随型支托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摆件的随型支托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80159.8 (22)申请日 2017.12.06 (73)专利权人 张献龙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古玩城2 楼B60号 (72)发明人 张献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 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贾巍超 (51)Int.Cl. A47G 29/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包 括用于放置摆件的托盘、 至少三个圆周阵列设置 在托盘上的导。
2、向长孔、 以及分别穿装在对应导向 长孔内的支架; 支架包括位于托盘下方的底座以 及位于托盘上方且下端与底座上端连接的曲率 弯曲臂; 底座的底部与桌面或台面接触, 底座的 腰背部上端与托盘下表面接触, 曲率弯曲臂的头 部或颈部与摆件的回转部外侧壁压力接触。 在底 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底部接触凸起与第一底 面接触曲率弧面, 在第一底部接触凸起与第一底 面接触曲率弧面之间设置有底面工艺内凹; 第一 底部接触凸起、 底面工艺内凹、 以及第一底面接 触曲率弧面形成曲率半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 曲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096604 U 2018.11.16 CN 20809。
3、6604 U 1.一种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放置摆件的托盘(1)、 至少三个圆周 阵列设置在托盘(1)上的导向长孔(3)、 以及分别穿装在对应导向长孔(3)内的支架(2); 支 架(2)包括位于托盘(1)下方的底座以及位于托盘(1)上方且下端与底座上端连接的曲率弯 曲臂(7); 底座的底部与桌面或台面接触, 底座的腰背部上端与托盘(1)下表面接触, 曲率弯曲臂 (7)的正面、 头部或颈部与摆件的回转部外侧壁压力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 在底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 一底部接触凸起(4)与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5), 在第一底部接触凸起(4)。
4、与第一底面接 触曲率弧面(5)之间设置有底面工艺内凹(6); 第一底部接触凸起(4)、 底面工艺内凹(6) 、 以及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5)形成曲率半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腰背部分别设置有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第一底面接触 曲率弧面(5)连接, 在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之间设置有上部工 艺内凹(14);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 上部工艺内凹(14)、 以及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 形 成曲率半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曲面。 4.根据权利。
5、要求3所述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曲率弯曲臂(7)的背侧下端 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的上端过渡连接, 位于曲率弯曲臂(7)正面的曲率接触侧面(8)下 端与第一底部接触凸起(4)的上端过渡连接; 曲率接触侧面(8)与摆件的回转部外侧壁压力 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曲率接触侧面(8)上端设置 有颈部接触凸起(9), 在颈部接触凸起(9)上端设置有头部接触凸起(10), 在头部接触凸起 (10)背侧下端与曲率弯曲臂(7)的背侧上端之间设置有挪移手抓内凹(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 头部接触凸起(10)的正面。
6、、 颈部接触凸起(9)、 以及曲率弯曲臂(7)形成弓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 曲率弯曲臂(7)的背侧下端 与底座的腰背部的上端过渡连接, 位于曲率弯曲臂(7)正面的曲率接触侧面(8)下端与底座 的腰部正面的上端过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其特征在于: 在底座的腰背部分别设置 有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支架(2)底 部尾端过渡连接, 在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之间设置有上部工艺 内凹(14);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 上部工艺内凹(14)、 。
7、以及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 形成 曲率半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曲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96604 U 2 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生活中, 人们喜欢用各类摆件 (工艺品、 古玩等) 来装扮居室或店面或用于收 藏, 作为礼物赠送也较为常见, 由于摆件产品容易受到磕碰, 造成损伤, 而且摆放不方便, 需 用支架进行固定, 以便于摆放, 市场上现有的摆件支架不便于收拢携带和运输, 也不能让消 费者个性定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8、 详细解 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包括用于放置摆件的托盘、 至少三个圆周阵列设置在托 盘上的导向长孔、 以及分别穿装在对应导向长孔内的支架; 支架包括位于托盘下方的底座 以及位于托盘上方且下端与底座上端连接的曲率弯曲臂; 0006 底座的底部与桌面或台面接触, 底座的腰背部上端与托盘下表面接触, 曲率弯曲 臂的正面、 头部或颈部与摆件的回转部外侧壁压力接触。 0007 在底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底部接触凸起与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 在第一底 部接触凸起。
9、与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之间设置有底面工艺内凹; 第一底部接触凸起、 底面 工艺内凹 、 以及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形成曲率半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曲面。 0008 在底座的腰背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腰部接触弧面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 第二腰部接 触弧面与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连接, 在第二腰部接触弧面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之间设置 有上部工艺内凹;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 上部工艺内凹、 以及第二腰部接触凸起 形成曲率半 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曲面。 0009 曲率弯曲臂的背侧下端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的上端过渡连接, 位于曲率弯曲臂正 面的曲率接触侧面下端与第一底部接触凸起的上端过渡连接; 曲率接触侧面与摆件的回转 部。
10、外侧壁压力接触。 0010 曲率接触侧面上端设置有颈部接触凸起, 在颈部接触凸起上端设置有头部接触凸 起, 在头部接触凸起背侧下端与曲率弯曲臂的背侧上端之间设置有挪移手抓内凹。 0011 头部接触凸起的正面、 颈部接触凸起、 以及曲率弯曲臂形成弓形结构。 001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将支架通过导向长孔插入在托盘上, 通过导向长孔满足不同 外径摆件的要求, 调节方便, 通过点支撑, 定位支撑牢固, 组装方便, 通过内凹改善工艺性, 从而扩大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摆件大小的范围, 通过第一底部接触凸起、 第一底面接触曲率 弧面的接触点满足不同直径, 通过颈部接触凸起、 头部接触凸起、 曲率接触侧面接触。
11、不同高 度与外径的摆件, 通过第二腰部接触弧面、 第二腰部接触凸起满足调节不同摆件的背部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96604 U 3 点, 满足不同摆件的要求, 通过挪移手抓内凹便于手抓取移动。 0013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 成本低廉、 结实耐用、 安全可靠、 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节约 资金、 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 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 在具体实施方式部 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7 其中: 1、 托盘; 2、 支架。
12、; 3、 导向长孔; 4、 第一底部接触凸起; 5、 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 面; 6、 底面工艺内凹; 7、 曲率弯曲臂; 8、 曲率接触侧面; 9、 颈部接触凸起; 10、 头部接触凸起; 11、 挪移手抓内凹; 12、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 13、 第二腰部接触凸起; 14、 上部工艺内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的摆件的随型支托架, 包括用于放置摆件的托盘1、 至少三 个圆周阵列设置在托盘1上的导向长孔3、 以及分别穿装在对应导向长孔3内的支架2; 支架2 包括位于托盘1下方的底座以及位于托盘1上方且下端与底座上端连接的曲率弯曲臂7; 0019 具有规则外形摆件的。
13、规则外形可以是圆柱体、 圆锥体等回转体等, 或为棱柱或棱 锥等多面体。 0020 底座的底部与桌面或台面接触, 底座的腰背部上端与托盘1下表面接触, 曲率弯曲 臂7的正面、 头部或颈部与摆件的回转部外侧壁压力接触。 0021 在底座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底部接触凸起4与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5, 在第一 底部接触凸起4与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5之间设置有底面工艺内凹6; 第一底部接触凸起 4、 底面工艺内凹6 、 以及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5形成曲率半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曲面。 0022 在底座的腰背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 第二腰 部接触弧面12与第一底面接触曲率弧面5。
14、连接, 在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与第二腰部接触凸 起13之间设置有上部工艺内凹14; 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 上部工艺内凹14、 以及第二腰部接 触凸起13 形成曲率半径不同的连续平滑过渡曲面。 0023 曲率弯曲臂7的背侧下端与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的上端过渡连接, 位于曲率弯曲 臂7正面的曲率接触侧面8下端与第一底部接触凸起4的上端过渡连接; 曲率接触侧面8与摆 件的回转部外侧壁压力接触。 0024 曲率接触侧面8上端设置有颈部接触凸起9, 在颈部接触凸起9上端设置有头部接 触凸起10, 在头部接触凸起10背侧下端与曲率弯曲臂7的背侧上端之间设置有挪移手抓内 凹11。 0025 头部接触凸起1。
15、0的正面、 颈部接触凸起9、 以及曲率弯曲臂7形成弓形结构。 0026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将支架2通过导向长孔3插入在托盘1上, 通过导向长孔3满足 不同外径摆件的要求, 调节方便, 通过点支撑, 定位支撑牢固, 组装方便, 通过内凹改善工艺 性, 从而扩大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摆件大小的范围, 通过第一底部接触凸起4、 第一底面接触 曲率弧面5的接触点满足不同直径, 通过颈部接触凸起9、 头部接触凸起10、 曲率接触侧面8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96604 U 4 接触不同高度与外径的摆件, 通过第二腰部接触弧面12、 第二腰部接触凸起13满足调节不 同摆件的背部支点, 满足。
16、不同摆件的要求, 通过挪移手抓内凹11便于手抓取移动。 0027 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 实用性强, 可以随着摆件外形自由调节支架的张开摆动幅 度, 不需要根据摆件形状去单独订制配套的底托, 提高了摆件的档次, 设计合理、 成本低廉、 结实耐用、 安全可靠、 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节约资金、 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0028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 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0029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 替换;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9660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09660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