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变色抗过敏口罩.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551202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512286.5

申请日:

20180411

公开号:

CN208114034U

公开日:

2018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1D13/11

主分类号:

A41D13/11

申请人:

银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嘉原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市

优先权:

CN20182051228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皓晨;李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包含有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相对二侧的耳挂,该口罩本体具有相互层叠设置的透气层与亲肤层,且透气层与亲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层以及第一保护膜,该第一抗菌层由复数银原子团聚所构成,且附着于透气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而第一保护膜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且贴附于第一抗菌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让口罩具有抗菌功能、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且第一抗菌层会受第一保护膜保护而不易氧化变色,达到避免细菌滋生、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重复使用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包含有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相对二侧的耳挂,该口罩本体具有相互层叠设置的透气层与亲肤层,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的透气层与亲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层以及第一保护膜,该第一抗菌层由复数银原子团聚所构成,且附着于透气层靠近亲肤层的一侧表面,而第一保护膜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且贴附于第一抗菌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具有复数透气缝,该透气缝由第一保护膜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一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使银原子团聚部分与外界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钛、金、铂或钯金属元素所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钛、金、铂或钯所组成的金属合金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第一抗菌层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的第一抗菌层的复数银原子团聚以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透气层侧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具有内纤维层、第二抗菌层以及第二保护膜,该内纤维层设置于第一保护膜与亲肤层之间,该第二抗菌层由复数银原子团聚所构成,且附着于内纤维层靠近亲肤层的一侧表面,而第二保护膜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且贴附于第二抗菌层远离内纤维层的一侧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本体的第二保护膜具有复数透气缝,该透气缝由第二保护膜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二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使银原子团聚部分与外界接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尤指能够防止细菌滋生、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重复使用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背景技术

一般口罩于使用时,是密合戴挂于人体口鼻处,以阻挡悬浮于空气中的灰尘异物,避免使用者吸入,但口罩于长时间使用下,容易滋生细菌,反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即有相关业者于口罩本体上喷涂具有抑菌功能的几丁聚醣,但部分使用者会对几丁聚醣产生过敏反应,且喷涂后的口罩,容易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氧化,导致口罩变质、变色,而缩短使用寿命,无法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设置于口罩本体内银制的第一抗菌层,以及贴附于第一抗菌层一侧的第一保护膜,让口罩能够抑制细菌滋生、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且部分第一抗菌层会受第一保护膜覆盖而与外界空气隔绝,不会轻易氧化变色,达到避免细菌滋生、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重复使用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包含有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相对二侧的耳挂,该口罩本体具有相互层叠设置的透气层与亲肤层,且透气层与亲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层以及第一保护膜,该第一抗菌层由复数银原子团聚所构成,且附着于透气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而第一保护膜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且贴附于第一抗菌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中该口罩本体具有内纤维层、第二抗菌层以及第二保护膜,该内纤维层设置于第一保护膜与亲肤层之间,该第二抗菌层系附着于内纤维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而第二保护膜系贴附于第二抗菌层远离内纤维层的另一侧表面。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具有复数透气缝,该透气缝由第一保护膜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一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使银原子团聚部分与外界接触。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钛、金、铂或钯金属元素所制成。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钛、金、铂或钯所组成的金属合金所制成。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第一抗菌层侧表面。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以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透气层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为的优点在于,利用设置于口罩本体内银制的第一抗菌层,以及贴附于第一抗菌层一侧的第一保护膜,让口罩具有抗菌功能、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且第一抗菌层会受第一保护膜保护而不易氧化变色,达到避免细菌滋生、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重复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口罩本体;11-透气层;12-亲肤层;13-第一抗菌层;131-银原子团聚;14-第一保护膜;141-透气缝;15-内纤维层;16-第二抗菌层;161-银原子团聚;17-第二保护膜;171-透气缝;2-耳挂;3-人体;31-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变色抗过敏口罩,包含有口罩本体1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1相对二侧的耳挂2,该耳挂2系用于穿套人体3耳部31,使口罩本体1罩住人体3口鼻,该口罩本体1具有相互层叠设置的透气层11与亲肤层12,该透气层11与亲肤层12以纤维材料所制成,且透气层11与亲肤层12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层13以及第一保护膜14,该第一抗菌层13由复数银原子团聚131所构成,且附着于透气层11靠近亲肤层12的侧表面,而第一保护膜14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且贴附于第一抗菌层13靠近亲肤层12的侧表面。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抗菌层13的复数银原子团聚131是以银为靶材,并于通入氩气并在工作压力2×10-3~8×10-3Torr,更佳地是于3×10-3~6×10-3Torr的溅镀环境中,以0.2w/cm2~10w/cm2的溅射功率密度进行磁控溅镀,而形成于透气层11靠近亲肤层12的侧表面,且含量在10ppm~2000ppm,而具有抗菌功效;该第一保护膜14以钛、金、铂或钯金属元素所制成,或是以钛、金、铂或钯所组成的金属合金所制成,且于通入氩气且工作压力为2×10-3~8×10-3Torr的溅镀环境中,以2w/cm2~17w/cm2的溅射功率密度进行磁控溅镀形成厚度为50~500埃的类薄膜态样,附着于复数银原子团聚131远离透气层11的外侧表面,让第一抗菌层13经过长时间使用、多次洗涤,仍可确保其抗菌功效,且第一保护膜14表面受挠曲的透气层11影响而崩裂形成有复数透气缝141,该透气缝141由第一保护膜14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一抗菌层13的银原子团聚131,使银原子团聚131通过透气缝141而部分与外界接触,且由于该复数透气缝141的尺度极小,因此可让银原子团聚131在与外界接触而发挥其抗菌效果的同时,也不会让银原子团聚131轻易氧化。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口罩本体1内进一步设置有内纤维层15、第二抗菌层16以及第二保护膜17,该内纤维层15设置于第一保护膜14与亲肤层12之间,该第二抗菌层16由复数银原子团聚161所构成,且通过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内纤维层15靠近亲肤层12的侧表面,而第二保护膜17以化学性能稳定的钛、金、铂或钯金属元素,或是以钛、金、铂或钯所组成的金属合金所制成,并通过磁控溅镀方式贴附于第二抗菌层16远离内纤维层15的另一侧表面,且第二保护膜17表面受挠曲的内纤维层15影响而崩裂形成有复数透气缝171,该透气缝171由第二保护膜17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二抗菌层16的银原子团聚161,使银原子团聚161部分与外界接触,发挥抗菌效果,让口罩本体1可以通过双层设置的第一抗菌层13与第二抗菌层16抑制细菌滋生,提高整体抗菌效果。

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设置于口罩本体1内银制的第一抗菌层13,以及贴附于第一抗菌层13一侧的第一保护膜14,让口罩具有抗菌功能、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且第一抗菌层13会受第一保护膜14保护而不易氧化变色,达到避免细菌滋生、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重复使用的效果。

防变色抗过敏口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防变色抗过敏口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防变色抗过敏口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变色抗过敏口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变色抗过敏口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12286.5 (22)申请日 2018.04.11 (73)专利权人 银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市 (72)发明人 张嘉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李林 (51)Int.Cl. A41D 13/1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包 含有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相对二侧的 耳挂, 该口罩本体具有相互层叠设。

2、置的透气层与 亲肤层, 且透气层与亲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 层以及第一保护膜, 该第一抗菌层由复数银原子 团聚所构成, 且附着于透气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 面, 而第一保护膜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 成, 且贴附于第一抗菌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 让口罩具有抗菌功能、 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且第一抗菌层会受第一保护膜保护而不易氧化 变色, 达到避免细菌滋生、 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 够重复使用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8114034 U 2018.11.20 CN 208114034 U 1.一种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包含有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本体相对二侧的耳挂, 该 。

3、口罩本体具有相互层叠设置的透气层与亲肤层,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的透气层与亲肤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层以及第一保护膜, 该第一抗菌层 由复数银原子团聚所构成, 且附着于透气层靠近亲肤层的一侧表面, 而第一保护膜以化学 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 且贴附于第一抗菌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具有 复数透气缝, 该透气缝由第一保护膜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一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 使银原子 团聚部分与外界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 钛、 金、 铂或钯金属元素所制成。 4.如权。

4、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 钛、 金、 铂或钯所组成的金属合金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磁 控溅镀方式附着于第一抗菌层侧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的第一抗菌层的复 数银原子团聚以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透气层侧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具有内纤维层、 第 二抗菌层以及第二保护膜, 该内纤维层设置于第一保护膜与亲肤层之间, 该第二抗菌层由 复数银原子团聚所构成, 且附着于内纤维层靠近亲肤层的一侧表面。

5、, 而第二保护膜以化学 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 且贴附于第二抗菌层远离内纤维层的一侧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特征在于: 该口罩本体的第二保护膜具有 复数透气缝, 该透气缝由第二保护膜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二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 使银原子 团聚部分与外界接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14034 U 2 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尤指能够防止细菌滋生、 延长使用寿命 以及重复使用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口罩于使用时, 是密合戴挂于人体口鼻处, 以阻挡悬浮于空气中的灰尘异物, 避。

6、免使用者吸入, 但口罩于长时间使用下, 容易滋生细菌, 反而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 即有相 关业者于口罩本体上喷涂具有抑菌功能的几丁聚醣, 但部分使用者会对几丁聚醣产生过敏 反应, 且喷涂后的口罩, 容易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氧化, 导致口罩变质、 变色, 而缩短使 用寿命, 无法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 利用设置于口罩本体内银制的第一抗菌层, 以及 贴附于第一抗菌层一侧的第一保护膜, 让口罩能够抑制细菌滋生、 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且部分第一抗菌层会受第一保护膜覆盖而与外界空气隔绝, 不会轻易氧化变色, 达到避免 细菌滋生、 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重复。

7、使用的效果。 0004 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包含有口罩本体以及设置于口罩 本体相对二侧的耳挂, 该口罩本体具有相互层叠设置的透气层与亲肤层, 且透气层与亲肤 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层以及第一保护膜, 该第一抗菌层由复数银原子团聚所构成, 且附 着于透气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 而第一保护膜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 且贴附于 第一抗菌层靠近亲肤层的侧表面。 0005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中该口罩本体具有内纤维层、 第二抗菌层以及第二 保护膜, 该内纤维层设置于第一保护膜与亲肤层之间, 该第二抗菌层系附着于内纤维层靠 近亲肤层的侧表面, 而第二保护膜系贴附于第二抗。

8、菌层远离内纤维层的另一侧表面。 0006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具有复数透气缝, 该透 气缝由第一保护膜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一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 使银原子团聚部分与外界接 触。 0007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钛、 金、 铂或钯金属元 素所制成。 0008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钛、 金、 铂或钯所组成 的金属合金所制成。 0009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保护膜以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 第一抗菌层侧表面。 0010 前述的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其中该口罩本体的第一抗菌层的银原子团聚以磁。

9、控溅 镀方式附着于透气层侧表面。 0011 本实用新型为的优点在于, 利用设置于口罩本体内银制的第一抗菌层, 以及贴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14034 U 3 于第一抗菌层一侧的第一保护膜, 让口罩具有抗菌功能、 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且第一抗 菌层会受第一保护膜保护而不易氧化变色, 达到避免细菌滋生、 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重 复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截面示意图。 001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16 。

1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截面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说明: 1-口罩本体; 11-透气层; 12-亲肤层; 13-第一抗菌层; 131-银原子 团聚; 14-第一保护膜; 141-透气缝; 15-内纤维层; 16-第二抗菌层; 161-银原子团聚; 17-第 二保护膜; 171-透气缝; 2-耳挂; 3-人体; 31-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防变色抗过敏口罩, 包含有口罩本体1以及设置 于口罩本体1相对二侧的耳挂2, 该耳挂2系用于穿套人体3耳部31, 使口罩本体1罩住人体3 口鼻, 该口罩本体1具有相互层叠设置的透气层11与亲肤层12。

11、, 该透气层11与亲肤层12以纤 维材料所制成, 且透气层11与亲肤层12之间设置有第一抗菌层13以及第一保护膜14, 该第 一抗菌层13由复数银原子团聚131所构成, 且附着于透气层11靠近亲肤层12的侧表面, 而第 一保护膜14以化学性能稳定的材质所制成, 且贴附于第一抗菌层13靠近亲肤层12的侧表 面。 0019 于本实施例中, 该第一抗菌层13的复数银原子团聚131是以银为靶材, 并于通入氩 气并在工作压力210-3810-3Torr, 更佳地是于310-3610-3Torr的溅镀环境中, 以 0.2w/cm210w/cm2的溅射功率密度进行磁控溅镀, 而形成于透气层11靠近亲肤层12。

12、的侧表 面, 且含量在10ppm2000ppm, 而具有抗菌功效; 该第一保护膜14以钛、 金、 铂或钯金属元素 所制成, 或是以钛、 金、 铂或钯所组成的金属合金所制成, 且于通入氩气且工作压力为2 10-3810-3Torr的溅镀环境中, 以2w/cm217w/cm2的溅射功率密度进行磁控溅镀形成厚 度为50500埃的类薄膜态样, 附着于复数银原子团聚131远离透气层11的外侧表面, 让第 一抗菌层13经过长时间使用、 多次洗涤, 仍可确保其抗菌功效, 且第一保护膜14表面受挠曲 的透气层11影响而崩裂形成有复数透气缝141, 该透气缝141由第一保护膜14表面开裂延伸 至第一抗菌层13的。

13、银原子团聚131, 使银原子团聚131通过透气缝141而部分与外界接触, 且 由于该复数透气缝141的尺度极小, 因此可让银原子团聚131在与外界接触而发挥其抗菌效 果的同时, 也不会让银原子团聚131轻易氧化。 0020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 由图中可清楚看出,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 施例的差异在于, 该口罩本体1内进一步设置有内纤维层15、 第二抗菌层16以及第二保护膜 17, 该内纤维层15设置于第一保护膜14与亲肤层12之间, 该第二抗菌层16由复数银原子团 聚161所构成, 且通过磁控溅镀方式附着于内纤维层15靠近亲肤层12的侧表面, 而第二保护 膜17以化学性能稳定的。

14、钛、 金、 铂或钯金属元素, 或是以钛、 金、 铂或钯所组成的金属合金所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14034 U 4 制成, 并通过磁控溅镀方式贴附于第二抗菌层16远离内纤维层15的另一侧表面, 且第二保 护膜17表面受挠曲的内纤维层15影响而崩裂形成有复数透气缝171, 该透气缝171由第二保 护膜17表面开裂延伸至第二抗菌层16的银原子团聚161, 使银原子团聚161部分与外界接 触, 发挥抗菌效果, 让口罩本体1可以通过双层设置的第一抗菌层13与第二抗菌层16抑制细 菌滋生, 提高整体抗菌效果。 0021 是以, 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的问题与缺失, 其关键技术在于, 。

15、利用设置于口罩 本体1内银制的第一抗菌层13, 以及贴附于第一抗菌层13一侧的第一保护膜14, 让口罩具有 抗菌功能、 不易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且第一抗菌层13会受第一保护膜14保护而不易氧化变 色, 达到避免细菌滋生、 延长使用寿命以及能够重复使用的效果。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14034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8114034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8114034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8114034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8114034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8114034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