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耗能源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5037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0989.9

申请日:

1997.03.19

公开号:

CN1193692A

公开日:

1998.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9.23|||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7.3.19|||公开

IPC分类号:

F03G7/00

主分类号:

F03G7/00

申请人:

刘卫方;

发明人:

刘卫方

地址:

8346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锡伯特黎光综合服务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无耗能源机,由振动体、共振体、能量转换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其能量来源于构成物质的原子能在无核变的情况下的外泄,因此产生能量过程中无物质消耗,其能量可以永恒施放,该能量的施放,可转换成电能,各种机械能,超常压能等多种形式,并且整机结构简单,体积小、功率大,可直接做为能源,装入和结合任何一种用电设备而结束人类使用电网的时代,可替代各种内燃机成为新的无污染的驱动能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无耗能源机,,它由振动体、共振体、能量转换系统 及控制系统组成,振动体采用了动圈式、电磁式、压电陶瓷式、晶体 式、电动偏心块式几种产生振动的组合,共振体是由自然界中任何一 种或多种原子或分子构成的,有一定形态和质量的固态、液态、气态 或无感态物质制成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以及各种多 边形的薄板状和长柱状的形体,能量转换系统采用了电能转换,各种 机械能转换、超常压强能转换几种组合,控制系统由起动电路、振动 信号自动转换电路,输电功率控制电路以及能量转换中所需的各种控 制程序电路,其特征在于振动体中的振动部件是装在共振体上的,振 动体产生的振动力是周期变化的,并与构成共振体的物质的固有频率 相同的,共振体可由单质单体、单质双体或者多质多体的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振动体采用的动圈式组合。 由磁场体和振动线圈组成,其特征是磁场体是固定在机体上的,振动线 圈及骨架是固定在共振体上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振动体采用的电磁式组合,由 电磁体和磁场感应块组成,其特征是电磁体是固定在机体上的,磁场 感应块是固定在共振体上的或者两者固定位置相互对换。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振动体采用的压电陶瓷式组合, 由压电陶瓷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块是固定在共振体上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振动体,采用的晶体式组合, 由晶体振荡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晶体振荡器是结合在共振体上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振动体采用的电动偏心式组合, 由电动机、偏心块组成,其特征是电动机是固定在共振体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能量转换系统采用的电能转换 组合,由电磁场体或永久磁场体和组合电磁线圈组成,其特征是磁场 体是连接在共振体上的,组合电磁线圈是固定在机体上的,或者两者 位置相互对换。                        电能转换
8: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能量转换系统采用的各种机械 能转换组合,其特征是由杠杆和偏心轮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能量转换系统采用的超常压器 能转换组合,是由活塞和缸体或者振动膜、弹性封闭体和膜腔体构成 的,其特征是活塞或振动膜是连接在共振体上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控制系统中的起动电路,由 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其特征是振荡频率可调节。
11: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控制系统中的功率输出控制 电路,由整流器和调压器组成,其特征是由此控制能量转换系统中的 电磁场电压来实现输出功率的控制。
1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控制系统中的振动信号自动 转换电路,由电继电器和限压器组成,其特征是自动转换是通过能量 转换系统中的能量控制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的振动体的振动部件是装在共 振体上的,其特征是安装的位置是在共振体上中心或者周边或者支撑 共振体的支撑部位。
1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无耗能源机其特征是功率输出范围在 10 -200 --10 200 瓦。

说明书


无耗能源机

    无耗能源机是一种新型能源,它的能量取之于构成物质的原子,在无核变的情况下内在能量的外泄。这种能量在施放过程中,即不消耗物质,也不排泄废物,因此它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它的能量来源是这样的。在构成物质的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都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运动体。所以其内部也是一个永不消失的能量体。原子构成物质结合时,由于能量消耗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一般物体除重力外不显其它能量。但是,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是如此,有个别物质的原子,结合时的能量消耗并不处于平衡状态,在有剩余能量时必然会在构成的物质中反应出来,在自然状态下发光、发热或产生其它超乎循常的形态。这就是我们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会发光物质,磁石和放射性物质等。所以在自然界中,构成物质的原子能,在无核变情况下,存在着能量外泄现象。而这种外泄的原子能相对而言,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的能源,这种能量的功率与物质的重量体积比值也相当大,如一公斤铁,原子内在能量每秒高达89兆瓦;一公斤水,分子内在能量每秒也高达53兆瓦。如果其能量外泄万分之一;如果能以电能、热能或机械能等形式反应出来,就可以造福于人类。

    我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找到了一种存在于任何一种物质中的可实现控制的原子能地外泄现象,以此而发明了结构简单、造价低、体积小、功率大,即不消耗物质,又能永恒利用的新型能源——无耗能源机。

    该机的功率输出可大至无限,小到无限。可根据任何一种需要设定,可与能量消耗设施溶为一体。并且该能源本身,不存在任何危险因素,从而彻底解决了人类在能源使用中的所有问题。

    该机的工作原理,首先从一个古老的事件说起,十八世纪中叶,法国昂热市附近,有一座牢固的大桥,当一队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时,大桥轰然塌毁。

    从技术上来讲,毁桥起因来自于这队士兵脚步的振动力,但毁桥的能量却远远入于这队士兵脚步振动能量的无数倍,从而明确了一点,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输出功率远远大于输入功率的能量不守恒现象。毁掉这座大桥的不守恒能量来自于该桥体的“共振”,而物体的“共振”现象,正是构成物体的原子能量外泄的机械反应现象。

    “无耗能源机”正是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作的,它由振动体、共振体、能量转换系统、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首先由控制系统提供一个能源,使振动体产生一个与共振体的共振频率相同的周期性变化的振动力传感给共振体,使其发生“共振”,共振体的机械“共振”力带动能量转换系统,使物体发生“共振”所产生的能量;转换成所需的各种能量。对于某一设定的共振体来说,由于该体“共振”所产生的能量远远大于维持该体“共振”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将“共振”所产生的能量取出部分用于维持“共振”,同时将富余部分加于利用,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在无消耗物质的情况下,即能自体保持运动,又有输出能量的永恒能量施放体系。

    振动体——是给共振体提供一个与其“共振”频率相同的振动动力,使共振体发生“共振”,它是安装在共振体上的。它的转感位置,一般选择在共振体的中心、周边、支撑体处,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共振体的任何一处,产生振动力的方式有动圈式振动、电磁式振动、压电陶瓷式振动,晶体振动和马达传动偏心块式振动的电能起振方式。共振体——是“无耗能源机”的能量源。它决定着输出功率的大小,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整机的体形和体积。它是由自然界中任何一种或多种原子或分子构成的,有一定形态和质量的固态、液态、气态或无感态物质根据需要制成的圆形、正方形、梯形、长方形,菱形以及各种多边形的薄板状和长柱状的形体,在振动体的振动力的感应下,发生“共振”而产生能量。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构成共振体结构物质的强度。“共振”能量的外泄,最大限度以不损坏原“共振”体结构为限以下。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因受构成共振体的物质、形状、共振体支撑方式,减震阻尼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不确定的值,一般来说固态共振体的表面积越大,相对的输出功率就越大。因而体积就越大。为了缩小体积又保证一定的输出功率,也可以根据需要,用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构成双体或多体的共振体。“共振”能量的大小,受控于振动体振动力的大小。

    能量转换系统——主要是把共振体“共振”状态下的能量,转换成实际需要的能源,如振动磁场中的电感线圈产生电能,振动下的活塞、膜体,在其活动腔内产生超常压强,以及通过杠杆、偏心轮等转换成其它形式的机械能。

    控制系统——主要是给无耗能源机起动时,提供振动体产生振动力所需的能量,起动后,又将“共振”产生的部分能量自动切换给振动体,使无耗能源机的运转由被动变自动,同时可调节整机整出功率的大小和整机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各种控制程序。

    无耗能源机的功率值,可根据需要制成无穷大或无穷小,这里定值为10-2400——102400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一是本发明的方框图。

    图二是本发明的剖析图。

    图三是本发明的试验机的外形图。

    图四是本发明的试验机的电路图。

    图一中:1:振动体2:共振体3:能量转换系统4:控制系统

    图二中:分为ABCDEFGHIJ  10个分图。

    分图A是整机组合剖析图。图中:

        1:振动体  2:共振体  3:能量转换连接杆

        4:能量转换系统  5:共振体支撑系统  6:机座

        7:控制系统

    分图B是振动体安装在共振体周边的简图。图中:

        1:振动体  2:共振体  3:能量转换连接体

        4:缓冲阻尼装置

    分图C是共振体由两种物质构成的双体共振体。图中:

        1:振动体  2:固态共振体  3:缓冲阻尼装置

        4:能量转换系统  5:能量转换连接体

        6:振动转感体  7:弹性结合封闭装置

       8:是液态或气态共振体  9:容器。原理是:振动体①使固体共振体②发生“共振”后通过能量转换连接体⑤和振动转感体⑥,给液态或气态共振体⑧一个振动力使其也发生“共振”。并通过振动传感体⑥将能量传出,而形成由固态和液(气)态两种共振频率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共振体、联合“共振”而形成的组合能量源。

    分图D是压电陶瓷振动体图示,图中:

        1:压电陶瓷  2:共振体  3、4:为电信号接线,原理是将一个频率与共振体:“共振”频率相同的交流脉冲电信号通过接线传入压电陶瓷使其产生振动力,使共振体发生“共振”。

    分图E是动圈式振动体,也是通过交流脉冲电信号使动圈产生振动力。图中

        1:磁场体  2:线圈体  3:是线圈骨架和振动力传感体

    4:共振体  5、6电信号接线分图F是电磁式振动体,是通过交流脉冲信号产生一个频变的磁场而产生振动力。图中:

        1:电磁体  2:线圈  3:磁场感应体

        4:共振体  5、6电信号接线

    分图G是一种电能转换体系。共振体带动磁场在固定的线圈组合体中振动而产生电能,图中:

        1:能量转换连接体  2:永久磁体或电磁体

        3:磁场体  4:功率输出组合电磁线圈

    分图H是一种液态或气态共振体剖析图,图中:

        1:振动体  2:共振体  3:振动力转感体

        4:弹性封闭装置  5:能量转换连接体6:容器。其原理是由振动体①使液态或固态共振体发生“共振”,并将共振能量通过振动力传感体③传给能量转换连接体⑤而将能量传出。

    分图I是活塞式的能量转换体系。常用于产生超常压强的泵能,

        图中1:能量转换连接体  2:活塞体  3:超常压强区

            4:缸体  5:自动运转时振动体的能源系统。

    分图J是振动膜式能量转换体,常用于产生超常压强的泵能。

    图中:

    1:能量转换连接体    2:振动膜    3:超常压力区

    4:弹性封闭装置      5:容器      6:自动运转时,振动体的

    能源系统

    图3是将“共振”能转换成电能的试验机图示。

    图中:1:振动体电磁场线圈

    2:振动体电磁场体

    3:磁场体支架

    4:磁场体固定螺栓

    5:支架体固定螺栓

    6:小支架    7:缓冲阻尼系统

    8:动圈振动体线圈支架与传感体

    9:共振体   10:能量转换连接体

    11:能量转换连接体固定螺柱

    12:能量转换系统磁场线圈

    13:大支架  14:能量转换系统电磁场

    15.机座    16:功率输出组合绕组

    17:、18功率输出头    19:指示灯

    20:起动按钮

    21:能量转换系统的电磁场强度调节旋钮

    22:振动体起动电信号频率微调

    图4中的试验机振动体采用的是动圈式,磁场为电磁式。图中W1是振动体的磁场绕组,W2是动圈绕组,W3是能量转换系统的磁场绕组,W4、W5、W6、W7构成输出功率组合绕组,由R1、R2、R7、C1、BG1、BG2构成起动电路的振荡器,其中R2为频率微调。R4、R5、R6、C2、BG3构成振荡器的功率放大电路,它是振动体的被动时的信号能,由W4、R8、R9、R10、C3、C4、C5、D1、D2、D3、DE和CI构成能量转换系统的磁场的可变直流电源,其中R10为变压调节电阻,DE是转换电能指示灯,由W5、D4、C5构成振动体的磁场电源,W6是能量转换系统提供的振动体所需要的自动信号电能。BG4、R7、T构成“振动体”的能源信号的供给,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切换电路,E、D5构成起动电源电路,SB是起动开关,W7是功率输出绕组,按下SB,由E给W1、W3提供磁场电源,同时起振电路开始工作,输出起振信号给W2,在振动体的作用下,共振体发生“共振”,全机处于被动运转状态,W4、W5、W6在能量转换系统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能,在各有关电路的作用下,W4产生高于E的电压而形成了W3的磁场电源,W5产生高于E的电压而成了W1的磁场电源,同时在W5电能的作用下,切换电路T工作,从而使振动体的信号能源,由起振电路供给转换成由W6供给。此时全机处于自动运转状态,调节电路中的R10,能改变能量转换系统的磁场的强弱,随之而变的还振动体的磁场源W5和磁场源W1,信号源W6,因而可以有效地调节整机运转时的功率大小。

无耗能源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无耗能源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无耗能源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耗能源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耗能源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无耗能源机,由振动体、共振体、能量转换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其能量来源于构成物质的原子能在无核变的情况下的外泄,因此产生能量过程中无物质消耗,其能量可以永恒施放,该能量的施放,可转换成电能,各种机械能,超常压能等多种形式,并且整机结构简单,体积小、功率大,可直接做为能源,装入和结合任何一种用电设备而结束人类使用电网的时代,可替代各种内燃机成为新的无污染的驱动能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