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549276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38860.4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号:

CN103340663B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12,A61D1/00

主分类号:

A61B17/12,A61D1/00

申请人:

李宝童

发明人:

李宝童,杨丽莎

地址:

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高笋塘路2号

优先权:

CN20131023886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谢殿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该囊式冠脉压迫装置至少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通的注入管;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的步骤为a.将动物样本固定于实验台;b.备皮;c.切开胸腔并暴露心脏;d.套取冠状动脉,将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的囊体固定于心肌并与该冠状动脉捆扎在一起,然后将囊式冠脉压迫装置注入管的至少橡胶管段固定于动物样本皮下;e.关胸饲养,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能构建一种对动物样本进行多次间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并且可供持续研究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可为临床工作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思路及依据,带来缺血性心肌病治疗理论上的新进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至少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通的注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为封闭结构并且注入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可通过注射器进行穿刺并且拔出注射器后能够自行封闭穿刺孔的橡胶管段;注入管固定于动物样本皮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管为软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以及采用该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压迫动物 冠脉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介入疗法和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充分的再血管化 后逆转心室重塑以利于心功能的恢复是改善患者生存率和影响远期死亡率的重 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是使梗塞血管通畅、恢复心肌血运的有效手段,但对弥漫性多支血管病 变,冠状动脉管腔广泛变细、内径狭窄,使用常规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往往不 佳。大量研究显示大网膜具有血液供应丰富、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特点,附 着于梗死心肌表面的大网膜可以给相应区域心肌提供血供,建立与冠状动脉循 环并存的心肌供血系统,可以改善心肌的功能状态。故深入开展大网膜改善缺 血损伤、梗死心肌的血供及功能状态的研究可以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新 的思路。

现有技术中试图通过大网膜来改善缺血梗死心肌血运、功能的研究显示效 果欠佳。其研究均建立在心肌梗死模型(针对冠状动脉给予结扎等处理,造成 永久性完全缺血)基础之上,将大网膜经膈肌转移至胸腔、贴附固定于完全缺 血的心肌表面。在炎性介质等多种因素刺激下,大网膜向梗死心肌提供营养血 管。有些研究通过配合使用细胞因子试图达到改善再血管化,另外一些研究通 过干细胞移植来改善心肌梗死区域的结构及功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效果均欠理想。事实上,即使能够再血管化,由于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极差, 也很难恢复局部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心肌梗死模型与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事实上,临床医 生面对的大量冠脉病变患者并未发生不可挽救的心肌梗死,相当一部分患者的 冠状动脉只是出现了管腔狭窄,相应区域心肌出现缺血损伤。既然现行的多种 措施都难于改善梗死心肌的血供、功能,于是有必要探讨怎么样在心肌缺血受 损伤时就成功挽救它,现行的冠脉搭桥术及冠脉介入治疗也主要是针对缺血损 伤的心肌,制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成为研究的关键之一。

专利申请200820156364.9公开了一种具有时控性的动脉缩窄环,将其套在 动物样本的冠脉血管上,利用高吸水膨胀性树脂吸收动物样本体内血液中的水 分缓慢膨胀来对冠脉进行压迫,这种缩窄环使用的材料单一,缩窄进度相对固 定,可操控性差,价格昂贵,由缺血至梗死所用时间较短,一般为1-2周,与 常见临床病例的慢性心肌缺血病程(数月、数年)差别较大,并且对冠脉的压 迫不具有可逆性,可供研究时间短,动物样本最终均死亡,无法建立一个可供 持续研究的心肌缺血模型。还有些研究通过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心肌耗氧增 加、冠脉痉挛心肌缺血制作了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但是此模型对大鼠全身多脏 器均有影响,且心肌缺血效果不确切。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方便、可控性较强、针对多种动物均广 泛适用的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大网膜移植联合此模型探索心肌再血管化的途 径,为临床工作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制造方法,能构建一种对动物样本进行多次间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同时可供 持续研究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可造成多次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使动物样 本心肌长期处于轻微损害的状态,可以得到类似于心肌慢性缺血损伤的改变, 尤其与临床中因冠脉痉挛导致心肌多次缺血的发病过程相近;能为临床工作中 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带来缺血性心肌病治疗理论上的新进 展。

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至少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通的注入管;

进一步,所述注入管为封闭结构并且注入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可通过注射 器进行穿刺并且拔出注射器后能够自行封闭穿刺孔的橡胶管段;

进一步,所述注入管为软管。

本发明的采用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压迫动物冠脉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 型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动物样本固定于实验台;

b.备皮;

c.切开胸腔并暴露心脏;

d.套取冠状动脉,将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的囊体固定于心肌并与该冠状 动脉捆扎在一起,然后将囊式冠脉压迫装置注入管的至少橡胶管段固定于动物 样本皮下;

e.关胸饲养;

进一步,所述动物样本为大鼠;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大鼠取右侧卧位;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备皮之前对动物样本进行麻醉,麻醉动物样本的方 法为先使大鼠吸入5%异氟醚麻醉,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内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 潮气量2.5ml、呼吸频率60次每分以及2%异氟醚维持麻醉;

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暴露心脏后在心脏表面使用3~5滴利多卡因;

进一步,所述步骤d中使用5-0无创缝线平左心耳略上套取大鼠左冠状动 脉;

进一步,在步骤d和步骤e之间执行步骤f:在动物样本上腹部正中切口 切开腹壁,在胃、肝、小肠之间游离大网膜,根据需要剪裁至适宜长度,保留血管 蒂,将大网膜游离端自膈肌隧道转移至胸腔,平展大网膜后用620可吸收线间断 缝合固定于心脏前降支供血区域;然后关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 型制造方法,能构建一种对动物样本进行多次间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同时可 供持续研究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可造成多次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使动物 样本心肌长期处于轻微损害的状态,可以得到类似于心肌慢性缺血损伤的改变, 尤其与临床中因冠脉痉挛导致心肌多次缺血的发病过程相近;通过用大网膜移 植联合此模型探索心肌再血管化的途径,为临床工作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 新的思路及依据,带来缺血性心肌病治疗理论上的新进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慢性心肌 缺血动物模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至少包 括囊体1和与囊体1连通的注入管2;可将注入管2固定于动物样本5皮下, 采用注射器穿刺注入管2向囊体1内注入或由囊体1内抽出液体或气体介质使 囊体1相应的膨胀或收缩;也可将注入管2引出至动物样本5体外,并在注入 管外端连接一个可能够通过注入管向囊体内注入或由囊体内抽出液体或气体介 质使囊体相应的膨胀或收缩的气囊、液囊或活塞缸,均能实现本发明目的,可 操作性强,能够用于对动物样本5进行多次间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构建与 临床中因冠脉痉挛导致心肌多次缺血的发病过程相近并且可供持续研究的慢性 心肌缺血模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入管2为封闭结构并且注入管2的至少部分管段为可 通过注射器进行穿刺并且拔出注射器后能够自行封闭穿刺孔的橡胶管段3;将 注入管2固定于动物样本5皮下,采用注射器穿刺注入管2向囊体1内注入或 由囊体1内抽出液体或气体介质使囊体1相应的膨胀或收缩,设置橡胶管段3 不仅能够进行多次穿刺,实现囊体1的多次膨胀和收缩,还能自行封闭穿刺孔, 避免囊体1内液体或气体介质由穿刺孔泄漏,保证囊体1的膨胀状态,进而保 证对动物样本5冠脉血管的压迫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入管2为软管;使用性能好,适合于动物样本5体内 环境及动物样本5的身体活动。

本实施例的采用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压迫动物冠脉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 模型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动物样本5固定于实验台4;

b.备皮;

c.切开胸腔并暴露心脏;

d.套取冠状动脉,将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的囊体1固定于心肌并与该冠 状动脉捆扎在一起,用于通过向囊体1内注入介质使囊体1膨胀进而压迫冠状 动脉,然后将囊式冠脉压迫装置注入管2的至少橡胶管段3固定于动物样本5 皮下;

e.关胸饲养。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物样本5为大鼠,模型制造过程中可直接利用现有技 术中与大鼠相匹配的实验台4、小动物呼吸机(HovardRodent683,美国)等 器具,便于模型的制造及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大鼠取右侧卧位,便于开胸及开腹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备皮之前对动物样本进行麻醉,麻醉动物样本 5的方法为先使大鼠吸入5%异氟醚麻醉,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内插管接小动物呼 吸机(HovardRodent683,美国),潮气量2.5ml、呼吸频率60次每分以及2% 异氟醚维持麻醉。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暴露心脏后在心脏表面使用3~5滴利多卡因; 以防止心室颤动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d中使用5-0无创缝线平左心耳略上套取大鼠左冠 状动脉。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d和步骤e之间执行步骤f:在动物样本5上腹部正 中切口切开腹壁,在胃、肝、小肠之间游离大网膜,根据需要剪裁至适宜长度, 保留血管蒂,将大网膜游离端自膈肌隧道转移至胸腔,平展大网膜后用620可吸 收线(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美国)间断缝合固定于心脏前降支供血区域;然 后关腹;用大网膜移植联合此模型探索心肌再血管化的途径,为临床工作中治 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带来缺血性心肌病治疗理论上的新进展。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 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238860.4 (22)申请日 2013.06.17 A61B 17/12(2006.01) A61D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宝童 地址 408000 重庆市涪陵区高笋塘路 2 号 (72)发明人 李宝童 杨丽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谢殿武 CN 103598922 A,2014.02.26, CN 1850015 A,2006.10.25, (54) 发明名称 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制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

2、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 该囊式冠脉压迫装 置至少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通的注入管 ; 慢性心 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的步骤为 a. 将动物样 本固定于实验台 ; b. 备皮 ; c. 切开胸腔并暴露心 脏 ; d. 套取冠状动脉, 将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 的囊体固定于心肌并与该冠状动脉捆扎在一起, 然后将囊式冠脉压迫装置注入管的至少橡胶管段 固定于动物样本皮下 ; e. 关胸饲养, 本发明的囊 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 法, 能构建一种对动物样本进行多次间断心肌缺 血再灌注处理并且可供持续研究的慢性心肌缺血 动物模型, 可为临床工作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

3、提 供新思路及依据, 带来缺血性心肌病治疗理论上 的新进展。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魏春晓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3340663 B 2016.05.04 CN 103340663 B 1.一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 至少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通的注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 入管为封闭结构并且注入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可通过注射器进行穿刺并且拔出注射器后 能够自行封闭穿刺孔的橡胶管段; 注入管固定于动物样本皮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入管为软管。 权。

4、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3340663 B 2 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以及采用该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压迫动物冠脉 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药物、 介入疗法和外科手术是治疗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充分的再血管化后逆转 心室重塑以利于心功能的恢复是改善患者生存率和影响远期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目前临床 上广泛使用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使梗塞血管通畅、 恢复心肌血运的有效手段,但对弥漫性多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广泛变细、 内径狭窄, 使用常规的。

5、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大量研究显示大网膜具有血液供应丰富、 可分泌 多种细胞因子等特点, 附着于梗死心肌表面的大网膜可以给相应区域心肌提供血供, 建立 与冠状动脉循环并存的心肌供血系统, 可以改善心肌的功能状态。 故深入开展大网膜改善 缺血损伤、 梗死心肌的血供及功能状态的研究可以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0003 现有技术中试图通过大网膜来改善缺血梗死心肌血运、 功能的研究显示效果欠 佳。 其研究均建立在心肌梗死模型 (针对冠状动脉给予结扎等处理, 造成永久性完全缺血) 基础之上, 将大网膜经膈肌转移至胸腔、 贴附固定于完全缺血的心肌表面。 在炎性介质等多 种因素刺激下, 大。

6、网膜向梗死心肌提供营养血管。 有些研究通过配合使用细胞因子试图达 到改善再血管化, 另外一些研究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改善心肌梗死区域的结构及功能, 虽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效果均欠理想。 事实上, 即使能够再血管化, 由于心肌细胞的再生能 力极差, 也很难恢复局部的功能。 0004 现有技术中的心肌梗死模型与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 事实上, 临床医生面对 的大量冠脉病变患者并未发生不可挽救的心肌梗死, 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冠状动脉只是出现 了管腔狭窄, 相应区域心肌出现缺血损伤。 既然现行的多种措施都难于改善梗死心肌的血 供、 功能, 于是有必要探讨怎么样在心肌缺血受损伤时就成功挽救它, 现行的。

7、冠脉搭桥术及 冠脉介入治疗也主要是针对缺血损伤的心肌, 制作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成为研究的关键之 一。 0005 专利申请200820156364.9公开了一种具有时控性的动脉缩窄环, 将其套在动物样 本的冠脉血管上, 利用高吸水膨胀性树脂吸收动物样本体内血液中的水分缓慢膨胀来对冠 脉进行压迫, 这种缩窄环使用的材料单一, 缩窄进度相对固定, 可操控性差, 价格昂贵, 由缺 血至梗死所用时间较短, 一般为1-2周, 与常见临床病例的慢性心肌缺血病程 (数月、 数年) 差别较大, 并且对冠脉的压迫不具有可逆性, 可供研究时间短, 动物样本最终均死亡, 无法 建立一个可供持续研究的心肌缺血模型。 还有。

8、些研究通过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心肌耗氧 增加、 冠脉痉挛心肌缺血制作了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但是此模型对大鼠全身多脏器均有影 响, 且心肌缺血效果不确切。 0006 因此, 为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一种方便、 可控性较强、 针对多种动物均广泛适用的 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用大网膜移植联合此模型探索心肌再血管化的途径, 为临床工作中治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3340663 B 3 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 发明内容 0007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方 法, 能构建一种对动物样本进行多次间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同时可供持续研究的慢性。

9、心 肌缺血动物模型, 可造成多次急性心肌缺血损伤, 使动物样本心肌长期处于轻微损害的状 态, 可以得到类似于心肌慢性缺血损伤的改变, 尤其与临床中因冠脉痉挛导致心肌多次缺 血的发病过程相近; 能为临床工作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 带来缺血性 心肌病治疗理论上的新进展。 0008 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 至少包括囊体和与囊体连通的注入管; 0009 进一步, 所述注入管为封闭结构并且注入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可通过注射器进行 穿刺并且拔出注射器后能够自行封闭穿刺孔的橡胶管段; 0010 进一步, 所述注入管为软管。 0011 本发明的采用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压迫动物冠脉的慢性心肌缺。

10、血动物模型制 造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2 a.将动物样本固定于实验台; 0013 b.备皮; 0014 c.切开胸腔并暴露心脏; 0015 d.套取冠状动脉, 将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的囊体固定于心肌并与该冠状动脉捆 扎在一起, 然后将囊式冠脉压迫装置注入管的至少橡胶管段固定于动物样本皮下; 0016 e.关胸饲养; 0017 进一步, 所述动物样本为大鼠; 0018 进一步, 所述步骤a中大鼠取右侧卧位; 0019 进一步, 所述步骤b中备皮之前对动物样本进行麻醉, 麻醉动物样本的方法为先使 大鼠吸入5%异氟醚麻醉, 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内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 潮气量2.5ml、 呼吸。

11、频 率60次每分以及2%异氟醚维持麻醉; 0020 进一步, 所述步骤c中暴露心脏后在心脏表面使用35滴利多卡因; 0021 进一步, 所述步骤d中使用5-0无创缝线平左心耳略上套取大鼠左冠状动脉; 0022 进一步, 在步骤d和步骤e之间执行步骤f: 在动物样本上腹部正中切口切开腹壁, 在胃、 肝、 小肠之间游离大网膜,根据需要剪裁至适宜长度,保留血管蒂,将大网膜游离端自 膈肌隧道转移至胸腔,平展大网膜后用6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固定于心脏前降支供血区域; 然后关腹。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及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造 方法, 能构建一种对动物样本进行多次间断心。

12、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同时可供持续研究的慢性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可造成多次急性心肌缺血损伤, 使动物样本心肌长期处于轻微损害的 状态, 可以得到类似于心肌慢性缺血损伤的改变, 尤其与临床中因冠脉痉挛导致心肌多次 缺血的发病过程相近; 通过用大网膜移植联合此模型探索心肌再血管化的途径, 为临床工 作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 带来缺血性心肌病治疗理论上的新进展。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3340663 B 4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结构。

1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图1为本发明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 模型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囊式冠脉压迫装置, 至少包括囊体1和与囊体1连通 的注入管2; 可将注入管2固定于动物样本5皮下, 采用注射器穿刺注入管2向囊体1内注入或 由囊体1内抽出液体或气体介质使囊体1相应的膨胀或收缩; 也可将注入管2引出至动物样 本5体外, 并在注入管外端连接一个可能够通过注入管向囊体内注入或由囊体内抽出液体 或气体介质使囊体相应的膨胀或收缩的气囊、 液囊或活塞缸, 均能实现本发明目的, 可操作 性强, 能够用于对动物样本5进行多次间断心肌缺血再灌注处。

14、理, 构建与临床中因冠脉痉挛 导致心肌多次缺血的发病过程相近并且可供持续研究的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0028 本实施例中, 所述注入管2为封闭结构并且注入管2的至少部分管段为可通过注射 器进行穿刺并且拔出注射器后能够自行封闭穿刺孔的橡胶管段3; 将注入管2固定于动物样 本5皮下, 采用注射器穿刺注入管2向囊体1内注入或由囊体1内抽出液体或气体介质使囊体 1相应的膨胀或收缩, 设置橡胶管段3不仅能够进行多次穿刺, 实现囊体1的多次膨胀和收 缩, 还能自行封闭穿刺孔, 避免囊体1内液体或气体介质由穿刺孔泄漏, 保证囊体1的膨胀状 态, 进而保证对动物样本5冠脉血管的压迫功能。 0029 本实施例中,。

15、 所述注入管2为软管; 使用性能好, 适合于动物样本5体内环境及动物 样本5的身体活动。 0030 本实施例的采用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压迫动物冠脉的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 制造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1 a.将动物样本5固定于实验台4; 0032 b.备皮; 0033 c.切开胸腔并暴露心脏; 0034 d.套取冠状动脉, 将所述囊式冠脉压迫装置的囊体1固定于心肌并与该冠状动脉 捆扎在一起, 用于通过向囊体1内注入介质使囊体1膨胀进而压迫冠状动脉, 然后将囊式冠 脉压迫装置注入管2的至少橡胶管段3固定于动物样本5皮下; 0035 e.关胸饲养。 0036 本实施例中, 所述动物样本5为。

16、大鼠, 模型制造过程中可直接利用现有技术中与大 鼠相匹配的实验台4、 小动物呼吸机(Hovard Roden t683,美国)等器具, 便于模型的制造及 降低制造成本。 0037 本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a中大鼠取右侧卧位, 便于开胸及开腹操作。 0038 本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b中备皮之前对动物样本进行麻醉, 麻醉动物样本5的方法 为先使大鼠吸入5%异氟醚麻醉, 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内插管接小动物呼吸机(Hovard Roden t683,美国), 潮气量2.5ml、 呼吸频率60次每分以及2%异氟醚维持麻醉。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3340663 B 5 0039 本实施例中, 。

17、所述步骤c中暴露心脏后在心脏表面使用35滴利多卡因; 以防止心 室颤动的发生。 0040 本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d中使用5-0无创缝线平左心耳略上套取大鼠左冠状动脉。 0041 本实施例中, 在步骤d和步骤e之间执行步骤f: 在动物样本5上腹部正中切口切开 腹壁,在胃、 肝、 小肠之间游离大网膜,根据需要剪裁至适宜长度,保留血管蒂,将大网膜游 离端自膈肌隧道转移至胸腔,平展大网膜后用620可吸收线(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美国) 间断缝合固定于心脏前降支供血区域; 然后关腹; 用大网膜移植联合此模型探索心肌再血 管化的途径, 为临床工作中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 带来缺血性心肌病治 疗理论上的新进展。 0042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3340663 B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3340663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