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八音琴 本发明涉及八音琴,是一种改良型电动八音琴。
在现有的电动八音琴中,底板是由分立的二块铆接后结合成一个整块的(见附图5和附图6),主底板(17)和分底板(18)是分体独立制造而成的。其中分底板(18)为了制出供多个轴支持固定的轴承架,要做复杂的模具,经冲压弯折来形成多处直立面,还要钻孔、铣割等加工,同时成本高而机械精度低。当分底板(18)被加工完成之后,还要通过铆钉(20)、(21)将分底板(18)与主底板(17)进行二合一的铆接固定,以形成一个整体复合底板(19)。用这种方法加工而成的复合底板(19)其整体机械精度较差,电动机在完成安装后甚至还会发生卡死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电动八音琴的整体机械加工和装配精度,提高零部件设计的集成化程度,降低制造和装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以较低成本生产出精度和可靠性更好的八音琴产品。
本发明的方案是:将现有技术中电动八音琴由二块分立单独制造的底板(一个为主底板,另一个为供电动机安装固定的分底板)经复合而成的总底板变成一个结构更加简单合理的用锌铝合金一次压铸成型的单一零件。采用集成化程度较高的轴承支架压盖来大大简化各档轴在轴承架上的安放固定。
本发明的电动八音琴的底板包含有电动机壳体固定架、蜗轮轴支架、过齿轮轴支架、音鼓筒轴支架和音板固定座,它们作为一只零件以压铸的方法被一体加工成型。固定音鼓筒的轴支架与固定电动机的壳体支架其轴线相互之间呈“L”字形地垂直正交布置。
所述的蜗轮轴支架,过齿轮轴支架、音鼓筒轴支架,其轴承档呈向上的开口状,所述开口上沿为一个水平平面。
所述的集成化压盖(集合盖)可以是塑料质,也可以是金属质,它有方向朝下的多处盖面,它们是平面,分别盖住对应的轴承档开口的上沿水平平面。当所述的盖面与所述的开口盖合后所成的轴承孔为方孔。
本发明电动八音琴的动力传输路径如下:带蜗杆的电动机轴→蜗轮→过齿轮→音鼓筒龆轮→音鼓筒。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叙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底板和压盖的立体装配关系图。
图3是图2被旋转180度之后的情形。
图4是底板和压盖完成装配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底板装配关系图。
图6是图5现有技术完成装配后的立体图。
从图1到图4反映的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它包含有底板(1),它是用锌铝合金压铸成型,底板(1)有共设有四对支架,它们是电动机壳体支架(2)、(2′)、蜗轮轴支架(3)、(3′)、过齿轮轴支架(4)、(4′)和八音琴音鼓轴支架(5)、(5′),这四对支架是与底板(1)制成一体的。
本发明较有特色之处是一个集成化的轴承支架盖(6),(下文称“集合盖”)它可同时实现对电动机(7)、蜗轮轴(8)、过齿轮轴(9)和音鼓筒轴承座(10)的盖合固定连接,电动机输出轴上被加工出蜗杆结构(13)它与蜗轮(12)相啮合。过齿轮(17)与(18)二者之间的间隔距离短,使结构总体尺寸缩小,所述的集合盖(6)可以是一次注塑成型的塑料件,也可以是一次压铸成型的金属体,它制造方便,生产率高,而且连接固定十分方便可靠。所述的集合盖(6)在与音板上各轴支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方向朝下的盖面(17)、(18)、(18′)、(19)、(19′),它们是平面,分别盖住各相应轴承档向上开口的上沿水平平面。所述集合盖(6)的盖面与轴支架向上的开口盖合后所形成的轴承孔为方孔。
在组装时,先将蜗轮轴(8)放入轴支架(3)、(3′)内,将过齿轮轴(9)放入轴支架(4)、(4′),将电动机放入电机壳体支架(2)、(2′)中,合上集合盖(6)和尾盖(14),进行五点铆接固定,铆点分别是(20)、(20′)、(21)、(21′)和(22),再将音鼓筒(11)的轴头放入轴支架(5)、(5′)内,将轴承弯边(23)、(23′)打弯包住轴承座(10),对音鼓筒(11)进行固定,最后将音板(15)用螺钉(24)、(24′)固定在音板固定座(16)上,即完成电动八音琴的整体装配。
本发明的电动八音琴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精度高,零部件集成化程度高,特别有特色的是以一只叫“集合盖”的集成化的压盖(6)来对包括电动机、音鼓筒和所有界于其间的齿轮传动链的各档轴承座进行一次性的固定,这样,由于制造和装配效率高、省工、省时,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