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祛斑中药面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白祛斑中药面膜.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59374.2 (22)申请日 2018.09.30 (71)申请人 刘佩玲 地址 06350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天承锦 绣南区305栋一单元1602 (72)发明人 刘佩玲 刘思雨 (74)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代理人 张云和 (51)Int.Cl. A61K 8/98(2006.01) A61K 8/9794(2017.01) A61K 8/9789(2017.01) A61K 8/9728(2017.01) A61Q 19/02(。
2、2006.01) A61Q 19/00(2006.01) A61Q 19/08(2006.01) A61P 17/10(2006.01) A61P 17/00(2006.01) A61P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包括主 料和辅料, 主料为纯中药成分, 按重量份数计, 主 料包括: 白芨、 白芷、 白附子、 白茯苓、 当归各40- 60份, 川芎、 白疾藤、 白僵蚕各20-40份, 白蔹10- 30份, 自丁香、 珍珠粉各10-20份; 辅料为鸡蛋清、 纯奶、 蜂蜜; 将主料研磨成粉剂, 与辅料混合调成 糊。
3、, 敷于面部形成面膜。 本发明药物组方突出了 抗衰老、 消除色斑沉着、 保湿、 有效成分易于吸 收、 美容养颜长效性好的原则, 中药成分配伍合 理, 相互协同效果好, 适宜外用, 与鸡蛋清、 纯奶、 蜂蜜调成糊, 敷脸30分钟有效成分即可被皮肤吸 收, 对面部常见黄褐斑、 蝴蝶斑、 雀斑、 妊娠斑、 老 年斑、 痤疮、 粉刺和各种皮肤感染等, 都有明显的 治疗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815112 A 2018.11.16 CN 108815112 A 1.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包括主料和辅料, 主料为纯中药成分,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 份数计, 主料包括: 白芨、 白。
4、芷、 白附子、 白茯苓、 当归各40-60份, 川芎、 白疾藤、 白僵蚕各20- 40份, 白蔹10-30份, 自丁香、 珍珠粉各10-20份; 辅料为鸡蛋清、 纯奶、 蜂蜜; 将主料研磨成粉 剂, 与辅料混合调成糊, 敷于面部形成面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主料由下列 中药成分组成: 白芨50份, 白芷50份, 白附子50份, 白茯苓50份, 白蔹20份, 当归50份, 川芎30 份, 白疾藤30份, 白僵蚕30份, 自丁香15份, 珍珠粉15份; 将各味中药晒干、 除尘, 粉碎成700 目以上的粉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5、 CN 108815112 A 2 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类美颜制品, 具体是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外用中药类美颜制品其中药组方搭配不合理, 存在治标不治本、 综合治疗 效果不足、 仅在皮肤表层有短期效应的问题, 深层美白效果差。 CN201710355041.6公开了一 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粉, 其原料虽然全部为纯中药, 也无任何化学添加剂, 但其中药组方搭 配扔不尽合理, 尚缺足够的抗衰老、 消除色斑沉着、 由内而外保湿、 保持皮肤弹性等皮肤所 需的有效成分。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其。
6、中药组方配伍合理, 抗衰老、 消除色斑沉着、 保湿、 美容养颜功能更佳, 敷脸能够达到深层美白治疗、 美容养颜的 目的。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通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包括主料和辅料, 主料为纯中药成分, 按重量份数计, 主料包 括: 白芨、 白芷、 白附子、 白茯苓、 当归各40-60份, 川芎、 白疾藤、 白僵蚕各20-40份, 白蔹10- 30份, 自丁香、 珍珠粉各10-20份; 辅料为鸡蛋清、 纯奶、 蜂蜜; 将主料研磨成粉剂, 与辅料混 合调成糊, 敷于面部形成面膜, 即为本发明。 0005 进一步的,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 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按。
7、重量份数计, 主料由下列中药成分组成: 白芨50份, 白芷50 份, 白附子50份, 白茯苓50份, 白蔹20份, 当归50份, 川芎30份, 白疾藤30份, 白僵蚕30份, 自 丁香15份, 珍珠粉15份; 将各味中药晒干、 除尘, 粉碎成700目以上的粉剂。 0006 一付面膜所用主料的配方为以克计的上述配方。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各味中药成分的药理药性及辅料的功能分述如下: 白芨:富含淀粉、 衔菊糖、 挥发油、 粘液质等, 外用涂擦可消除捡上的座疮留下的痕迹, 让肌肤光滑无痕。 球茎含白芨胶质、 淀粉、 挥发油等, 具有消肿止服,有美白肌肤的作用, 外 敷治创伤出血、 痈肿、 烫伤、。
8、 疗疮等。 0008 自芷: 祛风解表止痛,用于头痛、 牙痛、 鼻渊疼痛、 肠风痔漏、 赤白带下、 痈疽疮疡、 皮肤瘙痒。 白芷在有美容面膜中有定的增自效果;能活血排脓, 抑菌, 解热, 消炎生肌, 解痉, 平嚇, 抗癌。 0009 白附子: 可祛风痰, 定惊搐, 解毒散结止痛。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 噘头痛, 偏正头痛, 喉痹咽痛, 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0010 自茯苓: 能祛斑增白、 润泽皮肤,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我张血管。本草品汇精娶 载: “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 白茯苓既能去黑自面, 又牢牙 乌发,延年益寿。 若加上和蜂蜜。
9、水的滋润保养, 去斑美容效果更不言而喻。 古医家认为茯苓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815112 A 3 能化解切黑斑瘢痕, 与蜂蜜搭配使用, 既能营养肌肤又能淡化色素斑。 面且, 自茯苓药性平 和, 不易产生过敏反应, 常人都可使用, 故现临床仍使那广泛。 敷面时最好将自茯苓研成极 细粉末, 以利皮肤吸收。 0011 白蔹: 美白、 治疗面部雀斑、 清热祛风。 白蔹对美自肌肤有特效。药性论 记载: “可 治面上疮痼。 ” 川芎: 活血化瘀, 祛风止痛、 驻颜祛斑。 0012 白疾藤: 含有多种生物碱和苷类, 其中所含的过氧化氢物分解酶, 且有明显的抗衰 老作用。 0013 白僵。
10、蚕: 含有活性丝光素, 能促进皮肤细胞新生, 调解皮脂, 改善皮肤微循环, 可增 白, 防晒, 消除色斑沉着, 保持皮肤弹性。 0014 白丁香: 消除面部黄气、 改善颜面气色、 活血化迂、 加速新陈代谢、 营养肌肤、 改善 晦暗肤色、 深层美白、 活化肌肤细胞、 滋养美白、 令肌肤白里透红、 光洁如玉增强皮肤弹性。 对雀斑、 黄褐斑效果奇好。 0015 当归: 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经闭 痛经, 虚寒腹痛,肠燥更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酒当归活血通经。 用于经闭痛 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16 珍珠粉: 持久的由内而外保湿, 。
11、增加皮肤光泽和弹性, 改良皮肤环境, 增强人体表 皮细胞活力, 延缓衰老。 0017 鸡蛋清: 可以为皮肤提供大量的营养成分, 维持皮肤的正常代谢, 收缩毛孔, 紧致 皮肤。 0018 蜂蜜: 加快肌肤的新陈代谢, 增强肌肤的抗菌力和活力, 能够有效的减少黑色素的 沉积, 预防肌肤干燥, 让我们的肌肤更加白皙细嫩、 光滑, 同时还能预防粉刺和消除皱纹, 起 到美容护肤的功效。 0019 纯奶: 祛皱兼美白, 牛奶含有丰富的乳脂肪、 维他命与矿物质, 具有天然保湿效果, 而且容易被皮肤吸收, 能防止肌肤干燥, 并可修补干纹, 美容效果极佳。 0020 综上所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有益效。
12、果是: 药物组方突出了抗衰老、 消除色斑沉着、 保湿、 有效成分易于吸收、 美容养颜长效性好 的原则, 选择11味纯中药成分, 配伍合理, 相互协同效果更好, 特别适宜外用, 与鸡蛋清、 纯 奶、 蜂蜜调成糊, 敷脸30分钟有效成分即可被皮肤吸收, 对面部常见的多种色斑包括黄褐 斑、 蝴蝶斑、 雀斑、 妊娠斑、 老年斑、 痤疮、 粉刺和各种皮肤感染等, 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0022 实施例1, 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一付面膜所用主料的配方为以克计为: 白芨50 克, 白芷50克, 白附子50克, 白茯苓50克, 白蔹20克, 当归50克,。
13、 川芎30克, 白疾藤30克, 白僵 蚕30克, 自丁香15克, 珍珠粉15克, 将各味中药晒干、 除尘, 粉碎成700目以上的粉剂; 辅料为 鸡蛋清、 纯奶、 蜂蜜; 将主料与辅料混合调成糊, 敷于面部形成面膜, 敷30分钟。 0023 典型病例: 张某某, 女, 26岁, 油性皮肤, 肤色暗淡带有黑斑且有痘印。 0024 治疗过程: 患者洁面后, 在室内温度下, 每晚8点, 每周2-3次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815112 A 4 美白祛斑中药面膜。 使用过程中清淡饮食, 注意防晒。 一月后黑斑明显淡化, 三至六个月痘 印消退, 肤色变白。 八个月左右, 皮肤状态明显改善, 美白效果明显, 黑斑基本消失, 痘印完 全治愈。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 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 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81511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