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中药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的营养过剩及其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从而 形成了中风偏瘫系列病症,它是以猝然昏倒、不醒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 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无论儿 童、青年还是中老年均可患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 发率高、并发症多等四高一多的特点。
脑中风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平均为140万~200万人口,东方人高于 西方人,其中尤以东欧国家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较高,排在第一。我国紧随其 后,根据80年代中期对部分城市和21省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结果, 在我国以缺血性脑中风为主,我国人群中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相对比 例达到3.82∶1。这种病不但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 痛苦,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我国为此花费的医疗费用高达百亿。
目前针对脑中风、偏瘫的疾病治疗现有的医药达不到明显的效果,治疗过 程比较长,很多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且病情出现反反复复,甚至容易引起脑血 管破裂。现有药品为内服,大部分具有毒副作用,且价格比较昂贵,治疗效果 不明显,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困难。
人体涌泉穴乃足部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脚趾趾缝纹头端与足 跟连线的1/3处,为全身诸穴的最下部,肾经的首穴,人体大穴之一“肾出于 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 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方面都有极为重 要的作用。通过“涌泉穴”来治疗疾病,是一种很高的治疗疾病的理疗方法, 目前现有的治疗方法中,还没有通过“涌泉穴”治愈脑中风偏瘫的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中药及其制备 方法,本方法通过制备的药物贴于脚底的涌泉穴作为足底敷药治疗方法,具有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脑中风后偏瘫所致的半生不遂、 肢体麻木等病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中药,该药物包括以下重量的成分: 吴茱萸2g、大黄2g、首乌1g、泽泻2g、丹参2g、山药1g、麝香2g、地龙2g、 党参3g。
进一步的,该药物还包括质量为30g的杏仁浸醋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
2)制备杏仁浸醋汁:将杏仁在白醋中浸泡2个月;
3)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原料在温度为40-50摄氏度的条件下炒至30 分钟,然后自然冷却;
4)将冷却后的原料过滤药渣,然后将原料用粉碎机碾磨至粉末状;
5)将原料的粉末与药水混合后使用。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杏仁与白醋的质量比为1∶3。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原料粉末的粒度为100~300目。
本发明采用多味中药味原料,同时采用足底敷药治疗方法,此方法为中医 外治法,将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敷与人体足部的涌泉穴,起到了调节机理平衡、 消除血栓、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调理脏腑功能、调理血压、恢复人体阴阳 平衡等作用,降低了人体的三高症状,有效治疗脑中风偏瘫病症,另外本发明 使用后无任何毒副作用,减轻了人们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中药,该药物包括 以下重量的成分:吴茱萸2g、大黄2g、首乌1g、泽泻2g、丹参2g、山药1g、 麝香2g、地龙2g、党参3g。该药物还包括质量为30g的杏仁浸醋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中药的制备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各原料备用;
2)制备杏仁浸醋汁:将杏仁在白醋中浸泡2个月;
3)将步骤1)中称取好的原料在温度为40-50摄氏度的条件下炒至30 分钟,然后自然冷却;
4)将冷却后的原料过滤药渣,然后将原料用粉碎机碾磨至粉末状;
5)将原料的粉末与药水混合后使用。
步骤2)中,所述杏仁与白醋的质量比为1∶3。
步骤4)中,所述原料粉末的粒度为100~300目。
本发明采用多味中药味原料,同时采用足底敷药治疗方法,此方法为中医 外治法,将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敷与人体足部的涌泉穴,起到了调节机理平衡、 消除血栓、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调理脏腑功能、调理血压、恢复人体阴阳 平衡等作用,降低了人体的三高症状,有效治疗脑中风偏瘫病症,另外本发明 使用后无任何毒副作用,减轻了人们的痛苦。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体使用时,通过将上述药物 粉末混合倒入药水中,并用不锈钢勺搅拌均匀,贴于脚底涌泉穴,十五天一个 疗程,脑中风偏瘫患者在1-3个疗程后即可痊愈且不复发。
典型病例:
1、王彦民,男,73岁,因高血压8年,脑梗2个月,导致面瘫、右 边嘴角歪斜、右边手脚无力、心脏病、哮喘、失语等症状。脑梗发病后在 陕西省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明显。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中药贴敷脚 底涌泉穴,每天换药一次,在治疗过程中,血压平稳,且脚底贴药处会起 泡并排泄一些体内白色粉状物质。一个疗程后,连续13天可以自理,哮喘 症状消失,心脏病明显好转,手脚明显感觉有力,可自主行走、提物,嘴 角正常,语言沟通良好。
2、林金用,男,77岁,因高血压6年,最终由于脑梗引起面瘫,第6 年卧床不起,左边面瘫,嘴角歪斜,肢无力,伴有哮喘,多痰,排便困难。 经多处治疗,均不见好转,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中药贴敷脚底涌泉穴, 每天换药一次。在治疗过程中,脚底发烫、微痛感,且总感觉有一股暖流 直通大腿。一个疗程后,连续20天面瘫恢复,肢体明显感觉有力,拄拐杖 可下地行走,痰少,哮喘消失,排便正常。
3、卢勇,男,53岁,因脑血栓引起的偏瘫有6个月,左脸麻木无知 觉,左眼突出,嘴角歪斜,语言障碍,失语,左边手脚无力,左手不能举 起。经很多地方的医院治疗后仍不见效果,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中药 贴敷脚底涌泉穴,每天换药一次。在治疗过程中,连续7天脚底微热感, 有股暖流直通大腿,脚底起泡并排泄出白色粉状物质。治疗一个疗程后, 左眼明显恢复正常,左手可举过头顶,15天后可说一两句通用语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