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543139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57792.6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106720077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1D13/48,A21D2/36,A47G21/04

主分类号:

A21D13/48,A21D2/36,A47G21/04

申请人:

威海恒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洋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南路28号507、508室

优先权:

CN201611257792A

专利代理机构: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1)将粮食打成粉末,过200~250筛,得粮食粉末;(2)按重量份计,准备80~120份粮食粉末、20~22份水、1~3份食用油;(3)将水加入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调和至成面团,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之后进行静置处理;(4)进行辊压,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然后放入模具中;(5)在180℃下,进行预热;之后在面火为170~190℃,底火为170~190℃下,烘烤15~35分钟;(6)进行冷却,即得。本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的强度高,耐温、耐湿,具有较长的保质期,适合于实际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食性勺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粮食打成粉末,过200~250筛,得粮食粉末;(2)按重量份计,准备80~120份粮食粉末、20~22份水、1-3份食用油;(3)将步骤(2)准备的水加入步骤(2)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调和至成面团,进行调和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之后进行静置处理;(4)对步骤(3)所得物进行辊压,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然后放入模具中;(5)在180℃下,对步骤(4)所得物进行预热;之后在面火为170~190℃,底火为170~190℃下,烘烤15~35分钟;(6)对步骤(5)所得物进行冷却,即得;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所述A为大米、小麦、小米、高粱、糯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B为马铃薯、玉米、红薯、红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3~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重量份计,准备100份粮食粉末、21.5份水、1.5份食用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静置处理的时间为10~15分钟;和/或步骤(4)中,静置处理的时间为5~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准备适量辅料,所述辅料包括白糖或食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预热时间为5~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面火为180℃,底火为18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烘烤时间为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大米或小米;所述B为玉米或红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中A与B的质量比为4:1.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可食用勺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于一次性的餐具的需求越来越大。一般而言,一次性餐具(如勺子)常使用塑料制成,而塑料由于其难降解性,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而钢制勺子或者木制勺子的成本较高,难以推广使用。

中国专利CN 1312316 A利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等面粉,通过膨化和蒸汽喷敷,然后压制得到了可食用的餐具。然而,其强度十分的差,其最多仅可以用于制作碗碟之类不需要较大抗折强度的器具。

中国专利CN 105433462 A同样利用热压成型的方式获得了公开了一种可食性餐具,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主要解决了口味的问题。

中国专利CN 102101526 A公布了一种机械性能好且耐高温的可食性餐具,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强度不高的问题,但其原料并非直接采用粮食,且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添加物,成本较为高昂。

中国专利CN 106035459 A虽然利用了紫薯作为原料制备了可食用勺子,但其实质上仅仅是制备出了勺子状的菜肴,并不具备一般勺子所需的抗折性。

另外,现有的以粮食为原料制备的勺子,由于其紧密性较差和制备方法的不足,造成所得勺子难以在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保质期很短。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强度高且耐储存的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食性勺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可食性勺子强度高,在可与塑料或者木制勺子的使用环境相同;且所得可食性勺子的保质期长,耐温耐湿。该方法包括:

(1)将粮食打成粉末,过200~250筛,得粮食粉末;

(2)按重量份计,准备80~120份粮食粉末、20~22份水、1-3份食用油;

(3)将步骤(2)准备的水加入步骤(2)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调和至成面团,进行调和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之后进行静置处理;

(4)对步骤(3)所得物进行辊压,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然后放入模具中;

(5)在180℃下,对步骤(4)所得物进行预热;之后在面火为170~190℃,底火为170~190℃下,烘烤15~35分钟;

(6)对步骤(5)所得物进行冷却,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所述A为大米、小麦、小米、高粱、糯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B为马铃薯、玉米、红薯、红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3~5:1~2。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按重量份计,准备100份粮食粉末、21.5份水、1.5份食用油。

优选的,步骤(3)中,静置处理的时间为10~15分钟;和/或步骤(4)中,静置处理的时间为5~10分钟。

优选的,步骤(2)中还准备适量辅料,所述辅料包括白糖或食盐。当需要可食性勺子具备一些口味(如甜味或咸味)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偏好,适当的加入一些调味剂。

优选的,步骤(5)中,预热时间为5~10分钟。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5)中,面火为180℃,底火为180℃,烘烤时间为30分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A为大米或小米;所述B为玉米或红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粮食中A与B的质量比为4:1.5。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可食性勺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的制备原料均为粮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或者用于增强强度和亲疏水性的化学试剂,具有生态、营养、健康的优点;

2、本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的强度高,其使用环境与一般的塑料或者木制勺子无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3、本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耐温、耐湿,具有较长的保质期,适合于实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食用勺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粮食打成粉末,过200~250筛,得粮食粉末;

(2)按重量份计,准备80份粮食粉末、20份水、1份食用油;

(3)将步骤(2)准备的水加入步骤(2)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调和至成面团,进行调和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之后进行静置处理;

(4)对步骤(3)所得物进行辊压,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然后放入模具中;

(5)在180℃下,对步骤(4)所得物进行预热;之后在面火为190℃,底火为190℃下,烘烤15分钟;

(6)对步骤(5)所得物进行冷却,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所述A为高粱;所述B为红薯;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3:1。

实施例2

(1)将粮食打成粉末,过200~250筛,得粮食粉末;

(2)按重量份计,准备120份粮食粉末、22份水、3份食用油;

(3)将步骤(2)准备的水加入步骤(2)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调和至成面团,进行调和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之后进行静置处理;

(4)对步骤(3)所得物进行辊压,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然后放入模具中;

(5)在180℃下,对步骤(4)所得物进行预热;之后在面火为170℃,底火为170℃下,烘烤35分钟;

(6)对步骤(5)所得物进行冷却,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所述A为糯米;所述B为马铃薯;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5:2。

实施例3

(1)将粮食打成粉末,过200~250筛,得粮食粉末;

(2)按重量份计,准备100份粮食粉末、21.5份水、1.5份食用油;

(3)将步骤(2)准备的水加入步骤(2)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调和至成面团,进行调和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之后进行静置处理;

(4)对步骤(3)所得物进行辊压,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然后放入模具中;

(5)在180℃下,对步骤(4)所得物进行预热;之后在面火为180℃,底火为180℃下,烘烤30分钟;

(6)对步骤(5)所得物进行冷却,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所述A为大米;所述B为玉米;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4:1.5。

实施例4

除了A为小米;B为红豆之外,其余与实施例3一致。

对比实施例1

除只用红薯作为粮食原料之外,其余与实施例3一致。

对比实施例2

除不添加食用油之外,其余与实施例3一致。

实验例1

对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所得勺子进行强度测试,以CN 105433462 A为对照组1,CN 1312316 A为对照组2、以CN 106035459 A为对照组3,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照组1 对照组2 对照组3 对比实施例1 对比实施例2 抗折强度(KPa) 496 483 512 523 119 65 80 267 328

实验例2

对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所得勺子在40℃下,60%湿度下,进行保质期测试。以CN 105433462 A为对照组1,CN 1312316 A为对照组2、以CN 106035459 A为对照组3。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照组1 对照组2 对照组3 对比实施例1 对比实施例2 保质期(天) 7 7 7 7 2 1.5 2 5 5

对实施例1-4、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所得勺子在20℃下,阴凉干燥环境下,进行保质期测试。以CN 105433462 A为对照组1,CN 1312316 A为对照组2、以CN 106035459 A为对照组3。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对照组1 对照组2 对照组3 对比实施例1 对比实施例2 保质期(天) 21 22 25 25 7 4 8 15 12

实验例3

对实施例1-4所得可食性勺子在121℃下高压灭菌15分钟,之后于45℃烘箱中烘干,抗折强度损失在8%以下。因此,本发明所得可食用勺子可以进行高温灭菌而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257792.6 (22)申请日 2016.12.30 (71)申请人 威海恒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海滨南路28号507、 508室 (72)发明人 于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代理人 王锋 (51)Int.Cl. A21D 13/48(2017.01) A21D 2/36(2006.01) A47G 2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2、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本发明方法包 括,(1) 将粮食打成粉末, 过200250筛, 得粮食粉 末;(2) 按重量份计, 准备80120份粮食粉末、 20 22份水、 13份食用油;(3) 将水加入粮食粉末进 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 调和至成面团, 环境 温度控制在1825, 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 之后进行静置处理;(4) 进行辊压, 于1825下 进行静置处理; 然后放入模具中;(5) 在180下, 进行预热; 之后在面火为170190, 底火为170 190下, 烘烤1535分钟;(6) 进行冷却, 即得。 本 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的强度高, 耐温、 耐湿, 具有 较长的保质期,。

3、 适合于实际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6720077 A 2017.05.31 CN 106720077 A 1.一种可食性勺子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1) 将粮食打成粉末, 过200250筛, 得粮食粉末; (2) 按重量份计, 准备80120份粮食粉末、 2022份水、 1-3份食用油; (3) 将步骤 (2) 准备的水加入步骤 (2) 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 调 和至成面团, 进行调和时, 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 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 之后进行静 置处理; (4) 对步骤 (3) 所得物进行辊压, 于1825。

4、下进行静置处理; 然后放入模具中; (5) 在180下, 对步骤 (4) 所得物进行预热; 之后在面火为170190, 底火为170190 下, 烘烤1535分钟; (6) 对步骤 (5) 所得物进行冷却, 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 所述A为大米、 小麦、 小米、 高粱、 糯米中的至少一种; 所 述B为马铃薯、 玉米、 红薯、 红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3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按重量份计, 准备100份粮 食粉末、 21.5份水、 1.5份食用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

5、3) 中, 静置处理的时间为1015 分钟; 和/或步骤 (4) 中, 静置处理的时间为51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还准备适量辅料, 所述辅料 包括白糖或食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中, 预热时间为5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中, 面火为180, 底火为180 。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中, 烘烤时间为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A为大米或小米; 所述B为玉米或 红豆。 。

6、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粮食中A与B的质量比为4: 1.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可食用勺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20077 A 2 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民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对于一次性的餐具的需求越来越大。 一般而 言, 一次性餐具 (如勺子) 常使用塑料制成, 而塑料由于其难降解性, 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 坏。 而钢制勺子或者木制勺子的成本较高, 难以推广使用。 0003。

7、 中国专利CN 1312316 A利用小麦、 大米、 玉米、 高粱等面粉, 通过膨化和蒸汽喷敷, 然后压制得到了可食用的餐具。 然而, 其强度十分的差, 其最多仅可以用于制作碗碟之类不 需要较大抗折强度的器具。 0004 中国专利CN 105433462 A同样利用热压成型的方式获得了公开了一种可食性餐 具, 相对于现有技术, 其主要解决了口味的问题。 0005 中国专利CN 102101526 A公布了一种机械性能好且耐高温的可食性餐具, 虽然其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强度不高的问题, 但其原料并非直接采用粮食, 且在 制备过程中加入了过多的添加物, 成本较为高昂。 0006 中国。

8、专利CN 106035459 A虽然利用了紫薯作为原料制备了可食用勺子, 但其实质 上仅仅是制备出了勺子状的菜肴, 并不具备一般勺子所需的抗折性。 0007 另外, 现有的以粮食为原料制备的勺子, 由于其紧密性较差和制备方法的不足, 造 成所得勺子难以在高湿度环境中存放, 保质期很短。 0008 因此, 本领域亟需一种强度高且耐储存的可食性勺子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食性勺子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可食性勺子强度高, 在可与塑料或者木制勺子的使用环境相同; 且所得 可食性勺子的保质期长, 耐温耐湿。 该方法包括: (1) 将。

9、粮食打成粉末, 过200250筛, 得粮食粉末; (2) 按重量份计, 准备80120份粮食粉末、 2022份水、 1-3份食用油; (3) 将步骤 (2) 准备的水加入步骤 (2) 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 调 和至成面团, 进行调和时, 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 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 之后进行静 置处理; (4) 对步骤 (3) 所得物进行辊压, 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 然后放入模具中; (5) 在180下, 对步骤 (4) 所得物进行预热; 之后在面火为170190, 底火为170190 下, 烘烤1535分钟; (6) 对步骤 (5) 所得物进行冷却, 即得; 。

10、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 所述A为大米、 小麦、 小米、 高粱、 糯米中的至少一种; 所 述B为马铃薯、 玉米、 红薯、 红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35:12。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720077 A 3 0010 作为优选方案, 步骤 (2) 中, 按重量份计, 准备100份粮食粉末、 21.5份水、 1.5份食 用油。 0011 优选的, 步骤 (3) 中, 静置处理的时间为1015分钟; 和/或步骤 (4) 中, 静置处理的 时间为510分钟。 0012 优选的, 步骤 (2) 中还准备适量辅料, 所述辅料包括白糖或食盐。 当需要可食性勺 子具备一些。

11、口味 (如甜味或咸味) 时, 可根据个人口味偏好, 适当的加入一些调味剂。 0013 优选的, 步骤 (5) 中, 预热时间为510分钟。 0014 作为优选方案, 步骤 (5) 中, 面火为180, 底火为180, 烘烤时间为30分钟。 0015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A为大米或小米; 所述B为玉米或红豆。 0016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粮食中A与B的质量比为4:1.5。 0017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可食性勺子。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的制备原料均为粮食, 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或者用于增强强度 和亲疏水性的化学试剂, 具有生态、 营养。

12、、 健康的优点; 2、 本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的强度高, 其使用环境与一般的塑料或者木制勺子无异, 具 有良好的实用性; 3、 本发明所得可食性勺子耐温、 耐湿, 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适合于实际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可食用勺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1 (1) 将粮食打成粉末, 过200250筛, 得粮食粉末; (2) 按重量份计, 准备80份粮食粉末、 20份水、 1份食用油; (3) 将步骤 (2) 准备的水加入步骤 (2) 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 调 和至成面团, 进行调和时, 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 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 之后进行静。

13、 置处理; (4) 对步骤 (3) 所得物进行辊压, 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 然后放入模具中; (5) 在180下, 对步骤 (4) 所得物进行预热; 之后在面火为190, 底火为190下, 烘烤 15分钟; (6) 对步骤 (5) 所得物进行冷却, 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 所述A为高粱; 所述B为红薯; 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3:1。 0021 实施例2 (1) 将粮食打成粉末, 过200250筛, 得粮食粉末; (2) 按重量份计, 准备120份粮食粉末、 22份水、 3份食用油; (3) 将步骤 (2) 准备的水加入步骤 (2) 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

14、 调 和至成面团, 进行调和时, 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 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 之后进行静 置处理;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720077 A 4 (4) 对步骤 (3) 所得物进行辊压, 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 然后放入模具中; (5) 在180下, 对步骤 (4) 所得物进行预热; 之后在面火为170, 底火为170下, 烘烤 35分钟; (6) 对步骤 (5) 所得物进行冷却, 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 所述A为糯米; 所述B为马铃薯; 所述A与B的质量比为5: 2。 0022 实施例3 (1) 将粮食打成粉末, 过200250筛, 得粮食粉末; 。

15、(2) 按重量份计, 准备100份粮食粉末、 21.5份水、 1.5份食用油; (3) 将步骤 (2) 准备的水加入步骤 (2) 准备的粮食粉末进行混合搅拌后加入食用油, 调 和至成面团, 进行调和时, 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 面团温度控制在2035; 之后进行静 置处理; (4) 对步骤 (3) 所得物进行辊压, 于1825下进行静置处理; 然后放入模具中; (5) 在180下, 对步骤 (4) 所得物进行预热; 之后在面火为180, 底火为180下, 烘烤 30分钟; (6) 对步骤 (5) 所得物进行冷却, 即得; 所述粮食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 所述A为大米; 所述B为玉米; 所述A。

16、与B的质量比为4: 1.5。 0023 实施例4 除了A为小米; B为红豆之外, 其余与实施例3一致。 0024 对比实施例1 除只用红薯作为粮食原料之外, 其余与实施例3一致。 0025 对比实施例2 除不添加食用油之外, 其余与实施例3一致。 0026 实验例1 对实施例1-4、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所得勺子进行强度测试, 以CN 105433462 A 为对照组1, CN 1312316 A为对照组2、 以CN 106035459 A为对照组3,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 抗折强度 (KPa)49648。

17、35125231196580267328 实验例2 对实施例1-4、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所得勺子在40下, 60%湿度下, 进行保质期 测试。 以CN 105433462 A为对照组1, CN 1312316 A为对照组2、 以CN 106035459 A为对照组 3。 结果如表2所示。 0027 表2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 保质期 (天)777721.5255 对实施例1-4、 对比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所得勺子在20下, 阴凉干燥环境下, 进行 保质期测试。 以CN 105433462 A为对照组1, CN 1312316。

18、 A为对照组2、 以CN 106035459 A为 对照组3。 结果如表3所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720077 A 5 0028 表3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 保质期 (天)212225257481512 实验例3 对实施例1-4所得可食性勺子在121下高压灭菌15分钟, 之后于45烘箱中烘干, 抗 折强度损失在8%以下。 因此, 本发明所得可食用勺子可以进行高温灭菌而不影响其正常使 用。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720077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672007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